《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
影片《錢學森》用藝術結合史實的手法,生動展現了錢老傳奇的一生。作為一部人物傳記片,該片并沒有采用一般人物傳記片的敘事方式展開,而是擷取主人公錢學森生命中的幾個重要片段展開敘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供大家參考。
《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1)
《錢學森》這部電影讓我對錢學森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他是一個“寧可回祖國種蘋果”,也不愿對祖國坐視不理的男人,他是一個甘為祖國犧牲一切的英雄。是的,他的人生是有價值的。
但是感動與欽佩之余,我還在想什么樣的人生是有價值的人生,有什么樣的標尺來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許多老師一直在強調我們要怎樣怎樣努力、怎樣怎樣奮斗,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諸如此類的話。不避諱的說一下,我從來都是很反感這樣的說教的。老師們所強調的社會價值到底是什么,老師所說的不平庸到底是什么,是為這個社會做了多少貢獻、還是在這個社會獲得了什么樣的地位,或者是從這個社會撈了多少錢。一直以來,我都很討厭像俞敏洪這樣的人,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像他們那樣才能算是有價值,他說過"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會的元素,每個角色都需要有人來扮演,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過的生活,所以你無法評判別人的人生價值。如果每個人都想成為強者,那么每個人都生活在無盡的競爭之中,這個社會需要有人來扮演弱者,也有人愿意扮演弱者。
我這樣的觀點并不是說我有一個消極的思想,相反,我是一個有著積極生活態度的人,我追求的就是成為一棵草。雖然不能像樹一樣,人們遠遠的就能看到我,但是我不在乎,因為這不是我追求的,我喜歡的是草的淡然與寧靜。我喜歡那種平淡的,你也可以說是平庸的生活,但是我喜歡那樣。我沒有什么很高的追求,我只要一成不變的生活,我只想以后能有一個美滿的生活,我不要什么榮華富貴,我只要衣食無憂。我只想一輩子做一個老師,一成不變的過我的教書匠生活,我喜歡的就是這份安靜。你或許會覺得它太過平淡,太過乏味,太過無聊,但是,請不要對我下結論,因為這是我的理想,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2)
他,是舉世矚目的大科學家;他,為了回到自己深愛的祖國,歷盡千辛萬苦;他,為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誰,為祖國嘔心瀝血?又是誰,永遠有著赤子之心?他,就是我國偉大的科學——錢學森。
今天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全體師生觀看了電影《錢學森》,我知道了錢學森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航天學家、世界火箭專家。
為了更好的報效祖國,錢學森早早的留學美國,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他在離開祖國時,就在心里默默的說,“我一定會回來的!”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的歡呼聲中,在禮炮聲中,也在錢學森的心中,誕生了。“我想回去!迫不及待的想回到祖國去!”
此時,我國的經濟狀況很不好,要錢沒錢,要車沒車,要設北美設備的情況下,他的心沒有一絲動搖。而且,美國的條件優越,要什么有什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錢學森都沒有改變,如果是你,你一定會選擇留在美國吧!
這部電影演繹了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傳奇的一生,一心想利用自己的畢生所學,為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精力,他讓中國人擁有了自己的原子彈和導彈,讓世界上重新認識中國人。他的愛國主義情懷是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他沒有辜負偉大的祖國對他的培養,他把最先進的外國東西給學會,然后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讓中國人在國際上的形象有了一個新的提升,作為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被這位老前輩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錢學森回國5年后,為祖國的我國航空導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看看錢學森,為祖國做出了這么大的貢獻,又如此的愛國,我們身為一個小學生,我們又生活在這么優育的環境下,就更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好好報效自己的祖國。因為我們小學生都肩負著為祖國建設的使命,一定要從小立志,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3)
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這個問題已困擾我好久了,直到我看了影片《錢學森》后,我終于明白了——活著就要“發光發熱”!
原來我并不熟悉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觀看了這個影片后,錢學森先生才真正走進了我的生活。我才了解到先生原來有這樣一段往事:他曾被美國拘禁了5年,只因為錢學森先生知道了新中國的成立,想回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而他實在太有才華了。美國曾想用名利留住錢老——聘請錢學森先生為終身教授。而錢學森先生只想著回到自己祖國的懷抱,直到通過多方努力,先生才回到了魂牽夢縈的組國。
“不管怎樣,也要回到祖國,為祖國盡一份綿薄之力。”錢學森先生的事跡讓我十分感動,一個人愛國竟到了如此地步。先生的行為啟示了我:只要活著,就要自己的祖國人民服務,就要為祖國出力!
錢學森先生回國之后,更做出了革命性的創舉,第一顆原子彈的升起是意味著我國的進步,沙漠中的巨響讓全國人民為之一震……先生為我國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為我們中國的“導彈之父”!他不知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看到這里,我思潮起伏……
古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一個愿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漢子;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岳飛,一個精忠報國的將軍;有“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游,一個心懷天下的詩人……如今,我們敬愛的錢學森先生,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金錢、地位、名譽,用自己一生的研究成果來報效祖國!
“錢學森”——我們全中國的驕傲!先生的愛國之心不僅使我們全中國人民銘記在心,連國外的許多科學家一聽到他的名字,也都肅然起敬!是他引起了我們心靈深處最真最誠的愛國之心。是他給了我最深的震撼,更是他讓我明白人生的真諦——活著就要造福祖國人民!不論多么艱苦,也要為祖國人民“發光發熱”!我因此也下定決心,做一個像錢學森先生這樣的中國人!
《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4)
一部普通的電影,往往能使人受益匪淺。前不久,我觀看了《錢學森》電影,主要講述了錢學森忠心報國的事跡。
當我看到第一次氫彈實驗,導彈突然開始泄漏氣體,在飛行途中從天而降時,我心里“咯噔”一下,瞬間心灰意冷。可錢學森一點也悲傷,他認真地在爆炸點邊測量;分析。在經過無數次研究;討論后,他終于找到了失敗的根源,才使第二顆氫彈取得成功。“兩彈合一”工程進行了八年,錢學森受盡挫折,過度勞累使他過早蒼老。為了祖國的國防事業,錢學森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停留在失敗的陰影里,不能自拔。作為一名少年先鋒隊員,怎么能知難而退呢?
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難解的數學題。我絞盡腦汁,沒有做出來。我選擇了放棄,當老師公布答案時,我其實只差一步。哪怕再看一眼題目,再思考一分鐘,結果就會對。這樣慘痛的教訓,我一直銘記在心。
學森學森,學問像森林。今后,我要錢學森學習,做一個不畏艱難、敢于攻堅,報效祖國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做到,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錢學森》電影中小學觀后感(精選篇5)
錢學森,這個名字家喻戶曉,不管老人,孩子,只要是個中國人就沒有誰不明白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名字。
他就讀于美國一所知名大學,但因為是中國人,從未被瞧起過,即使成績優秀,他見證了一次又一次導彈的成功發射,可是中國卻從未發射出一顆導彈,中國人在國外的恥辱有多大,這誰也無法體會,僅有錢學森自我明白。
他曾被美國人誤以為是共產黨,被關進了監獄,被折磨的不像人樣,但他的妻子和他有一樣的品性,外國人剝奪了他們講中文,以及各個方面的權利,直至這件事平息,但錢學森忍夠了,他要回國,為祖國做貢獻,也不辜負他這幾年來所受的苦。
錢學森向毛主席承諾,不超過八年,他會研造出導彈等多種核武器,但他所面臨的阻撓有太多太多:中國的制鋼鐵技術落后,沒有一家能夠做這些零部件的工廠,技術人員對這方面的認識少,但值得欣慰的是,這些人都很有心的去學,有不懂的就去找錢學森請教,張工農就是個例子,他是一個帶兵打仗的大老粗,只會扛槍打仗,但他很愿意很用心的去學習科技,最終成為研制導彈中的重要一員。
錢學森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從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喪失信心,他總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為下一次發射做準備。
最值得敬佩的是錢學森的妻子,他從不抱怨錢學森,一向在他背后默默的支持他,她自我一個人含辛茹苦的將錢學森的兩個孩子撫養長大,還不忘敬誡他們,要向父親學習,為祖國做貢獻,不忘國恥。
對于這部電影,我十分敬仰錢學森老前輩,他的品質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去發揚。我期望在未來的中國會有更多像錢前輩一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