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
《葉問》系列的開發,可以追溯到和王家衛《一代宗師》的聯系,早在王家衛就宣布要拍攝葉問和詠春為主題的電影,但大家懂的,王家衛導演一向慢工出細活,這項目一直在慢慢的磨,結果被制片人黃百鳴捷足先登拍攝了葉問電影,而之前《葉問》電影原名叫《一代宗師.葉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精選篇1)
“詠春,葉問?!?/p>
這一句簡潔有力的臺詞無疑成為《葉問》系列的招牌,每次出現都預示著即將有一場激烈的動作盛宴來臨。少不了的當然還有“我要打十個”、“你以為你是葉問啊?”這種偶爾會在朋友圈出現或茶余飯后談論起的經典段子,足以證明葉問的宗師形象已經深植人心。十年時間過去了,《葉問》系列已經拍到了第四部。而《葉問4:完結篇》的到來昭示著這一系列的徹底完結,同時這也是甄子丹的最后一部功夫片。
《葉問4:完結篇》依舊是甄子丹搭配袁和平的組合,這對師徒搭檔確保了武戲能延續前一部的火爆,此次武戲的精彩看點有詠春單手對太極、詠春對空手道等。每場武戲都充滿了袁和平個人一貫的動作美感與細節描繪,將甄子丹的個人風格非常好地融合進去,充分發揮出詠春的特點。
讓人倍感驚喜的還有角色李小龍的出現,相比上一部戲份極少的布魯斯李,這一次李小龍的粉絲終于可以大飽眼福了?!疤匦脱輪T”陳國坤的出現撇去了CG技術的違和感,不僅帶來了拳拳到肉的刺激搏斗,更是把李小龍身上的硬漢氣概與尊師重道完全呈現出來,特別是揮舞雙節棍的片段更是可圈可點,實在是一次滿懷誠意的致敬。
《葉問4:完結篇》最好的地方,是著重于葉問晚年時期的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態開始細致描繪。相比起前三部系列電影,葉問的身體已大不如前,褪去了巔峰時期的光環,晚年葉問的精神狀態,更多時候是一個市井男人的生活模樣,一個宗師背后的普通人生活,卸掉了名人的外殼,里面全是對家庭的責任感與危機感。
晚年的葉問身體檢查出癌癥,但葉問對自己的兒子葉正始終放不下心。葉問與青春叛逆期的葉正從不互相理解,缺少了愛妻張永成作為緩沖,兩人的突出常常一觸即發。后來,葉問去美國幫葉正找學校,想強制性送兒子出國讀書。在旅程中,葉問以萬宗華父女的關系為鏡,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管教方式,開始站在葉正的角度去感受對方,親自教兒子武術,讓兒子傳承詠春的精神。而葉正也意識到父親的良苦用心,兩人終于冰釋前嫌。
導演葉偉信延續了上一部的鐵漢柔情,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刻畫葉問與葉正的父子情上。葉偉信深知習武之人并不習慣以似水柔情方式表達情感,這種克制式的父子情實在過分抓人了,比方說葉問即使身處美國,每晚依然會準時打越洋電話給葉正,而葉正不愿意接電話,等鏡頭轉回來,只剩葉問孤零零地拿著電話看著窗戶的落寞畫面。還有兩人冰釋前嫌后,葉問教葉正打木樁的時候,父子與木樁相對,兩人相顧無言,只有那乒乒作響的木樁聲在空蕩蕩的房子里來回碰撞,想說的話一切盡在其中。
有網友認為“編不下去的時候打就解決了”,如果你真正理解了《葉問》系列,你就不會這么說了,因為每一場打戲和文戲都是相輔相成,每一次出手都可以從動作中的情緒感受到態度和民族情緒,葉問的精神也是從動作設計中慢慢浮現,讓觀眾有一定的深刻領會。
再來說說電影的另一個核心主題——葉問的精神。從電影開場一路看下去,最為讓人嘆服的是電影重現了19世紀60年代美國唐人街的生活場景,真實還原了華人在西方國家屢屢遭受的歧視與不公平。通過葉問的視角,我們可以了解到華人在海外的艱難處境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幫助與照顧。對于長期在海外漂泊的中國人來說,家的觀念很重要。許多時候,中國人考慮到生存和顧全大局常常會選擇低調隱忍,卻沒想到這種隱忍常常被氣焰囂張的外國人所利用,導致我們平白無故被打上了許多難聽的稱號。直到李小龍的出現,這種困境才得以突破與改善。
我們十分清楚葉問此生為人津津樂道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培養出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龍。時至今日,李小龍仍然代表著華人,是很多人精神上的領袖。其根本原因不僅僅是李小龍能打,一秒能出九拳,可以打趴比他高大一倍的外國人,更是因為李小龍頑強對抗的精神貫穿了那些年月備受壓迫的海外華人。李小龍帶領華人站出來告訴世界,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而李小龍身上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正是從葉問身上傳承而來。
因此,葉問身上真正厲害的地方不是功夫,而是他的精神。這就與葉問從小受到的教育息息相關,儒家的仁、道家的清靜無為等,這些都造就了葉問的謙恭禮讓、平和淡然。在各種被叫囂的環境中,葉問明明清楚自己的強大,卻不會去刻意展示,即使最窘迫的時候依舊讓人感到他形象的挺拔,這樣的光芒確實讓人折服。時至今日,《葉問》這個系列電影之所以仍能被人記住,不僅僅只是它打斗的詠春拳精彩,硬橋硬馬的動作場景。而是在電影中,我們又再次感受到久違的中華精神。葉問之所以成為一代宗師,并非只是培養李小龍和推廣詠春拳,而是葉問讓這種頑強不息的中華精神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很多時候,中國人選擇低調隱忍并不是因為害怕,而是明白只有面對不公義的事情才值得去挺身而出。揮出拳頭不是為了宣泄個人情緒,勇敢站出來反抗是我們的民族尊嚴正受到壓迫與欺凌。正如電影里葉問所說的:“遇到不公義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來!”葉問身上的中華精神,不僅僅代表著中國人身上固有的謙謙君子溫文儒雅,更代表著中華民族自古崇尚正義的道德與堅不可摧的正義之氣。
最后談談葉問的演員——甄子丹。無論你對甄子丹有著怎樣的承認肯定或者個人偏見,但不可否認的是甄子丹是國際上少有且尚處可打之年的中國功夫男演員。拍《葉問》第一部時,葉偉信曾對甄子丹說:“你需要一個角色,別人說起來就會想到甄子丹?!笔陼r間過去了,葉問這個角色和甄子丹互相成就,對于絕大多數觀眾而言,熟知葉問這位英雄人物也是因為甄子丹。
《葉問》這四部曲是否是一個好的電影系列,我相信自然要留給時間去評價,但《葉問》系列無疑把一個低調、真實、時常哀愁、更具傳統文化韻味的一代宗師帶上了舞臺。不論是葉問成就了甄子丹,還是甄子丹塑造了葉問,但不能否認的是甄子丹確實用了十年苦功,在自己的黃金時期去把葉問這一國民英雄的形象深植人心。盡管甄子丹明確表示不再拍功夫片了,但在我看來,《葉問》系列已經沒有遺憾了。
片尾響起了川井憲次創作《一代宗師》配樂,銀幕上回顧著《葉問》系列的各種精彩瞬間,那是一個傳奇人物、一代宗師的落幕。
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精選篇2)
昨天晚上跑步觀影《葉問4》,期間除女兒騎動感單車鍛煉時陪她看了大約20分鐘別的影片之外,基本是連續看下來的。這是葉問系列影片的完結篇,影片最后回顧了前三部的一些人物鏡頭。那些本部影片沒有出現熟悉的面孔一一呈現,任達華、洪金寶、黃曉明、張震、熊黛林……
劇情不復雜,得了癌癥的葉問在徒弟李小龍的邀請下,為了安排兒子到美國上學,而來到美國舊金山。與當地唐人街中華總會以及有嚴重排外傾向的當地移民局官員和海軍陸戰隊軍官的沖突以勝利告終的故事。
甄子丹還是一如既往的沉穩,不失溫情,相對于一忍再忍的吳樾(中華總會會長),更能控制住局面,該出手時就出手。不過,在教育逆反的兒子方面辦法不多,最后還是讓兒子知道自己得了癌癥才改變了局面。
劇情應該說和前幾部沒有大的出入,都是遇到很厲害的對手,有驚無險地把對方擊敗。本部主要的對手是美軍海軍陸戰隊的軍官及教官,很強硬的角色,但是以前也出現過泰森那樣的硬角色,較量的過程也沒有新的東西,可能受到小挫折最后一定擊倒對手。區別點一是背景到了國外,二是葉問得了癌癥。
為了顯示葉問的厲害,鋪墊了其他所有的武師均慘敗,這個實在有些牽強。雖然讓李小龍出場設定取勝的.環節又不是主要核心對手??粗鱾€門派的掌門人被人家挨個暴揍的時候,心里真的有些難受。這時葉問挺身而出的那一刻也隨著劇中人激動了一下,甚至感覺眼淚都到了眼眶,心底的愛國心被激發了。
在觀看葉問系列電影之前,我不知道還有詠春拳。也不知道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這部系列電影給我普及了詠春拳的知識,當然也樹立了一個像黃飛鴻一樣的英雄人物。總體上,感覺甄子丹在電影史上成功塑造了一個經典的葉問形象。就像當年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一樣成功。
由此想到葉問系列算是成功的功夫片了,甄子丹在電影功夫明星中占有一席之地。小時候,最愛功夫片了,《少林寺》成為永恒的經典,而李連杰成為心目中第一個功夫明星。后來李連杰轉戰香港影壇,塑造了黃飛鴻、方世玉、令狐沖、張無忌等一系列功夫人物。成龍電影雖然也看了不少,總覺得他的功夫不像中國傳統功夫,雜耍更多一些,沒有把他列入功夫明星中。心中排第二大概要在甄子丹和趙文卓當中選一個了。趙文卓也成功塑造了黃飛鴻系列。不過,有了葉問,甄子丹可以排第二了。本來吳京也能爭一下前三甲的,但是綜合考量,覺得他的功夫也像成龍一樣不純粹。應當把他列入動作片中,而且能夠名列前茅,但是在我心中動作片和功夫片是有區別的。
葉問再見,中國功夫會再見!
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精選篇3)
葉問4》講述晚年葉問被查出癌癥,他為兒子的將來前去美國為其辦理學業。但到美國后,發現華人在這里遭遇的種種不公,決心用詠春來振興中華武術。雖然片中父子戲份不多,但這其實是一個關于父子的故事。片長僅107分鐘,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架,如果能再加30分鐘文戲,那這片會更加感人。
今年有兩部電影拍了李小龍,昆汀在《好萊塢往事》里侮辱了李小龍,而《葉問4》則高度尊重了李小龍。全片呈現了5場對決,李小龍1場,葉問3場。最佳打戲就是李小龍的巷戰!這場巷戰致敬了《龍爭虎斗》的巷戰!陳國坤的打戲至少達到了李小龍的70%!《葉問》系列中李小龍的扮演者就是當年《李小龍傳奇》的主演陳國坤!陳國坤一直是我心目中最佳李小龍扮演者!時隔20__年,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陳國坤再度飾演李小龍,真的十分感動!
看《葉問4》時我意外的發現這個故事居然很走心,這個系列給我的印象一直是超爽的打戲。之后我又重看了前三部,我覺得《葉問》系列完全就是中國人的《洛奇》系列?!度~問》四部曲呈現了葉問的一生,葉問生于富貴之家,每天與拳友切磋武藝,愛好打抱不平。日軍侵華時家道沒落,他不向侵略者低頭,誓用詠春來捍衛民族尊嚴!逃難到香港后開始以教拳為生。從家道沒落、痛失愛妻,到父子不和、身患絕癥,葉問的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他一生都在捍衛中國人的尊嚴,捍衛中華武術的尊嚴!葉問當之無愧是中國的民族英雄!
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精選篇4)
四部《葉問》終于告一段落?!度~問》和《星戰》同時上映,有種平行宇宙的錯覺。
那邊光劍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終極使命:成為手電筒;這邊葉問也終于走向了最終宿命:不是敗給對手,而是敗給疾病。
《葉問》這個系列,從上世紀30年代一直拍到60年代,橫跨中國最亂的30年。
正如《一代宗師》中所說: 葉問一生經歷光緒、宣統、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一條腰帶一口氣,練武之人憑著這口氣做人。滾滾紅塵,大起大落,他嘗遍人情冷暖、悲歡離合,對世事看得通透,自強、仁厚、內斂的精神卻始終伴隨。
作為一部電影來說,我不希望《葉問》再拍第四部。
文戲偏弱,劇情乏善可陳,《葉問》這個IP拍到這個階段,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犧牲人物動機和敘事合理性,無所不用其極地讓葉問揍天揍地。
如果不是電影中將角色對立上升到階級和種族層面,沒有了中華民族尊嚴的包裝,《葉問4》其實就像一個小孩子過家家的故事,充滿了粗糙的謊言和幼稚的巧合,以及對《葉問2》模式的完整照搬和拙劣的模仿。
但畢竟拋開文戲,《葉問4》的打戲還在。
我一直認為功夫電影的精髓,在長鏡展示,它不像好萊塢電影那樣利用鏡頭的切換和錯位制造打斗的效果,這是中國功夫電影真正吸引人的地方。
袁和平和葉偉信明顯深諳其道,甄子丹的詠春和吳樾的太極,都是專業的。
飾演《葉問》這么多年,甄子丹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和心思去琢磨過詠春的拳法、身形和實戰要領的,所以他的動作做出來的一看就是練武之人,這樣的演員外國找不到,只有中國才有。
而吳樾本就是八極拳大師,將太極的美感和實戰,展示到淋漓盡致。
正因如此,《葉問4》中的打戲在沒有任何討巧成分的前提下,做到了實戰性和觀賞性的雙重上乘,這在當今華語影壇的功夫電影中是很少見的。
《繡春刀》多了炫技卻少了專業,《師父》多了實戰卻少了觀賞性,都不是平衡。
唯有《葉問》能做到。在功夫片中,《葉問》是一塊名副其實的招牌,這個招牌可能超越了電影文本的范疇,但還能在大熒幕看到依舊令人欣喜。
不夸張地說,這十年間,葉問撐起了華語功夫電影的半壁江山。
當65歲的成龍終于放下矜持開始使用替身,使用特效迎合觀眾;當56歲的李連杰垂垂老矣,早已淡出大屏幕頤養天年;如今同樣56歲的甄子丹,也選擇用《葉問》作為自己功夫電影的最后一部,中國功夫電影的前路令人唏噓。
細數《葉問》第一部到第四部,葉問先后在40多歲暴揍日本軍官,50多歲KO英國拳皇,60多歲逼平泰森,70多歲打殘美國大兵。
我想大多數觀眾和我一樣,對葉問都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矛盾。
他既是民族尊嚴的捍衛者,又像一個超級英雄一樣主角光環刺眼,他既用詠春證明了中國功夫確實如傳說的厲害,卻也用詠春證明了蔡李佛、南拳、洪拳、太極、七星拳等等拳法在空手道前不堪一擊。
尤其最大的矛盾在于,在我們普通人的認知中,無論多么精湛的武術技巧,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都應該是花拳繡腿。
那么,年逾古稀的葉問到底是怎樣把一個正值壯年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肌肉棒子打趴下的呢?
如果這一點得不到確信,那么《葉問4》的整個世界觀,就是架空的。因為葉問的設定不是超英,也沒有變體,他得符合自然規律,同時又要做到捍衛中國人甚至黃種人的尊嚴。
因為這個問題,我找過一個長者,他年過六旬,并信誓旦旦告訴我,這是有可能的。
他說我并沒有見過真正練武一生的人。練了幾十年功夫到70歲的人,真的可以做到一擊制敵,實戰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一點問題沒有。
我半信半疑,我相信如果是00后或者10后,是完全不信這種_話的。
有朋友跟我說,《葉問4》讓我真正確信了,中國功夫就是花拳繡腿。
對我們的民族瑰寶,我們自己都不能堅定地篤信,那么還怎么要求別人承認中國功夫真的就那么厲害呢?
事實上,我從不擔心沒有功夫電影或者功夫影星。
如今電影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用特效和鏡頭技巧拍出來的功夫電影也很好看,而影星這種東西,是可以包裝出來的。
我真正擔心的,是中國功夫的傳承。
李小龍故去,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退隱,吳京的打法其實不是中國功夫,更偏向格斗,那么還有誰來普及真正的中國功夫,又有誰去傳承真正的中華武學?
縱觀網絡,那些出名的,大火的視頻和新聞,都是 “武林大師被一秒KO”、“氣功大師推翻30人” , 借武術嘩眾取寵之徒越來越多,用武學沽名釣譽之眾比比皆是,唯獨沒有真正傳承中華武術精髓的人。
因為要成為一個習武之人,需要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成為一個“武學大師”,找一幫托拍幾個視頻就夠了。
90后00后對武學意興闌珊, 卻對電子游戲和女裝大佬充滿興趣。
我當然希望我是在杞人憂天,可這也是中國存在的血淋淋的事實。
不少人說“正統的中華文化在日本”“正統的中華文化在TW”,但中國真的就沒有正統的中華文化嗎?我覺得是我們沒發現罷了。
我們走太快沒發現,我們太著急沒發現,我們太講求速度沒發現,而真正的中華文化,精髓卻在慢。
唱戲總比Rap要慢一些,練武總比忽悠人要慢一些, 木工、紡織、繡花、皮影、皮枕、甚至吹糖人,哪個不慢?
李子柒的大火就是最好的證明,中國不是沒有真正的文化,只是沒人在意,沒人發掘罷了。
看李子柒的視頻有個怪相,國內一片罵聲,墻外一片贊美。
有人詬病她用商業團隊包裝嘩眾取寵,有人說她虛偽做作為了錢什么都干。那又怎樣,事實確實是李子柒將中國最好的東西做了最接地氣的包裝,在制作油管視頻的同時,輸出了中國的文化觀和價值觀。
這件事本身的意義,要大于在國外上映幾十部中國電影。
在《葉問4》中,我見到了李小龍的身影,老淚縱橫。60年前的李小龍和60年后的李子柒,還真的有點相似呢。一個在舊時代普及了中國功夫,一個在新時代傳播著中國文化,只留下一幫事不關己的檸檬精,隔著屏幕敲著鍵盤嘴里發出酸腐的嗚咽。
《葉問4》是不是功夫片的落幕?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之后是不是不再會有功夫巨星?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中華武術一直都在,我們就永遠不會缺真正的功夫電影,永遠不會缺有影響力的功夫巨星。
葉問4電影個人觀后感(精選篇5)
首先,我并不是太喜歡甄子丹這位演員,影評絕對是客觀看待。但就事論事,我喜歡他所飾演的葉問。與梁朝偉的《一代宗師》比起來,就個人演技而言的確是梁朝偉勝,無論是《葉問》哪一部都比不上《一代宗師》。
兩位葉問之間,甄子丹更為貼切中華民族精神,謙遜有禮,正義,待人友善,將自己的武德發揚光大。但梁朝偉的葉問,從頭到尾感覺不到任何謙虛,甚至內藏一份囂張傲氣。簡單來說,個人演技梁勝,但是投入到角色當中甄勝,但這跟本身劇本也有很大關系。
但是首先從整部影片來講《葉問》是實打實的武打片,而《一代宗師》是一種文藝片手法,所以筆者認為兩者是沒有可比性的。
言歸正傳葉問雖然功夫打遍天下無敵手,但是每一部他也不是那么無敵。他其實也不斷在成長?!度~問》第一部中詠春本身是不外傳的,即使是任達華這樣的老朋友兒子葉問都不太樂意教。因為金山找的屢屢洗劫廠子,日本人的侵略等因素。在民族大義面前,葉問也得到領悟。亂世面前誰也不可以視而不見,應該貢獻出自己一份力。而他的一份力,就是將詠春徹底打開面對大家。更深一層剖析,在傳統固步自封之下,被外國人用炮火打了,想要還擊,就必須解開自身禁錮,才能更好的反擊。讓葉問親手把代代相傳的詠春傳統打開,其本身而言也是一種成長。第二就是本身家庭富裕的葉問突然因為戰爭變得窮苦,為了養家只能做苦力。也是一種心靈上的成長,在窮苦之中一個富家子弟有這樣的魄力也是難能可貴。
《葉問2》。。。不覺得學了啥,要是硬說有就是洪被打死前的那句話。“為生活我可以忍,但是侮辱中華武術就不行!”這句話受到一點啟發吧。但其實葉問2也的確沒啥獨樹一幟的中心思想。跟第一部無差。
《葉問3》在張永成患癌后葉問終于才意識到,應該要珍惜自己的愛人,葉問也從第二部的“超級英雄”天壇扯了下來。他也是普通人,他也有兒女私情。夫妻兩人都釋然了,葉問最后對妻子的亡羊補牢也算是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得到永成的原諒和理解。
《葉問4》葉正的叛逆,父子間的沖突層出不窮。葉問接觸萬若男后才發現自己錯了,處理父子關系面前再次學習成長。也是及時的亡羊補牢。但是想吐槽的是,即使是父子和好也不應該答應兒子真的不讀書吧。即使不出國突然來個180度大轉彎真的就只是練拳真的好嗎?對于求學的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也不說要不要到香港其他學校讀書。那葉問去舊金山的初衷被兒子徹底打垮渣都不剩,我認為作為父親這點是尊嚴盡失。無條件的答應兒子的要求這不是一個好事。 最后兒子拍爸爸打木人樁的時候的確有點感觸,但甄還達不到讓人落淚的境界。
其他槽點,萬若男和金發__還有移民局的恩怨不了了之,你要說對著金發妹爸爸下跪道歉就是結局誰受得了。可見這條線顯然是編不下去了最后不了了之,以為最后海軍陸戰隊這條線把萬宗華從移民局領走就能忽悠過去。但其實校園欺凌真的讓人扎心,大家都想看大快人心的結局,即使身在他鄉可能白人得不到公正裁決但至少和好金發妹認錯這種吧,最后也沒有。萬若男這個角色真的可以說是被塑造的非常失敗,本來在我心里四星半的電影直接減一星。
作為一部武打片,在武戲方面可以說很優秀,但是文戲一些邏輯硬傷,尤其是萬若男這條線,簡直就覺得生氣。不過能堅持到葉問4也難能可貴,也會給出半分同情分。最后重申一下,《葉問》虛構成分較多,要想了解更多真實情況建議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