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歷史片,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和他的語言治療師萊納爾羅的故事。這個“被國王”的國王,一輩子活在父親跟哥哥的陰影下,這皇帝患有嚴重的口吃。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1)
看了這部獲得奧斯卡四項大獎的電影,我感慨不已。對每個人你來說,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所以我們應當相信自己,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勇敢的去面對挫折與困難,戰勝自己。
英王喬治五世有兩個兒子,哥哥是帥氣能干、善于交際的溫莎公爵,弟弟是生性靦腆,從小就患有嚴重口吃癥的約克公爵。喬治五世去世后,把王位傳給了長子溫莎公爵。這個溫莎公爵就是那個為了美人而放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他的弟弟約克公爵就此成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在妻子莫琳和羅格醫生的幫助下,國王以頑強的毅力努力糾正自己口吃的毛病。一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國王再一次站在話筒前,這一次,他沒有畏懼,向全世界發表了空前成功的演講。
在萊昂納爾的幫助下,喬治六世展示了一個平凡人的勇敢——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國王和普通人一樣,也會充滿艱難險阻,他需要一顆勇敢的心,他需要用自信戰勝自卑,用勇氣戰勝懦弱。國王做到了,正像影片臺詞里說到的:mygame,myturf,myrules ——我的地盤我做主。
作為平凡人,我們也應揚起自信的風帆,向成功躍進。成功者往往是自信的人,自信這個伴侶,對于你我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應該自信,因為自信與成功是密不可分的,自信是取得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
自信是人生的一盞明燈,它照耀著我們成長,它照耀我們走向成熟的人生。自信是荒漠中的一壺水,它給予了我們希望,它是支持著我們走出荒漠的希望。
哥白尼就以他持之以恒的自信告訴世人:只要有自己的觀點,就會脫穎而出。以前,人們都認為地球是方的、平的,可哥白尼卻不這么認為,經過長期的實驗,他終于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后來一舉成名。哥白尼正是靠著自己的自信,將自己領入成功之門。
居里夫人曾說過:“我們應該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我們必須相信,我們的天賦是要用來做某種事情的,無論發生什么事情,活著的人總要照常工作。”正是自信,支持她在經受了失戀、喪夫、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等打擊之后,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為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說明:失敗乃成功之母,而自信是成功之基。有了自信,我們才會看到成功的曙光,擁有自信,成功就在眼前。自信不是自負,更不是自卑,它是我們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信任。自信也不是心血來潮,它是一種持之以恒的毅力,相信自己“我能行!”
愛迪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是啊,這句話說的多好,成功是成功的基石,成功的人,他一定自信,只有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實力,才能
努力為目標而奮斗,才能成功。試想,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那么他又怎么會相信別人呢?所以要相信別人,首先要相信自己,要自信。
或許你很難想象,奧斯特洛夫斯基如何能用癱
瘓的身體寫下數十萬字的革命圣曲;或許你很難想象,貝多芬如何能用失聰的雙耳聆聽到來自心靈來自生命的華章。但是你可以思考,失去雙手的劉偉如何能夠彈琴,口吃的喬治六世如何能夠做出鼓舞千萬人心的演講!
一切看似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他們有身體上的缺陷,但尚能相信自己并戰勝自己,作為一個健全的人,我們又有什么資格去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呢?
有句名言:“不是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信心;是因為我們失去信心,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看似矛盾,看似平凡,卻蘊含真理----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萊昂納爾可以讓驕傲的艾伯特王子,心甘情愿的接受他的幫助和治療;相信自己,艾伯特王子能勇敢的克服自己口吃的缺點,為全國人民做圣誕演講。毫無疑問,正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使得萊昂納爾能夠被王子認可,并成為他的朋友和知己;正是對自己能力的信任,使得艾伯特王子變成萬人矚目的喬治六世。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雛鷹只有相信自己能夠飛翔,才能翱翔藍天;老虎只有相信自己能夠征服對手,才能成為獸中之王;我們只有相信自己能夠超越夢想,才能戰勝自己。影片中的國王的完美蛻變,正是最好的詮釋。
古羅馬哲學家賽捏卡說:“真正的偉大,即在于脆弱的凡人之軀而具有神性的不可戰勝。”海明威說:“人生不是要給打敗的,你可以毀滅他,但是不可以打敗他。”
但我要說,成功的人,是注定要被戰勝的,而且是被自己戰勝!
作為一個普通人,艾伯特他卻能承受著比其他人更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讓他怯懦、恐懼、甚至憤怒。但是,面對大眾,他必須戰勝自己,他的地位不允許他在人民面前呈現自己的怯懦。他必須克服缺陷,自信,堅強!
正是在與自我的斗爭中,艾伯特逐漸自信,也正是羅格所言,“你有高貴的品格,過人的勇氣,我相信你會成為一個好國王。”王權和大眾傳媒把艾伯特架到了一個對他而言極其尷尬的地位,他所承受的壓力是巨大的,但是他必須做人民的楷模,他必須征服自己的內心,戰勝自己。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不能成功誰能成功!
連自己都能戰勝,必將無往不勝.即使全世界都說你做不到,只有自己說做不到才算數。其實我們最終戰勝的始終是自己。
朋友們,讓我們相信自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實力,用戰勝自己的魄力,創造奇跡!因為Nothing isimpossible!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2)
看《國王演講》這部電影,實在是讓我受益匪淺。這是我看了眾多部電影以來自認為最精彩的電影。
這部J精彩的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位患有口吃的王子放棄了希望,經過一場失敗的演講過后,王子拒絕了治療。王子的妻子特意給他找了一個偏門的口吃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用自己特殊的方法把王子給治療好了,王子有了自信,從此成了口齒凌厲的國王,而萊昂納爾·羅格醫生也與國王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看完影片后,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整理著自己的思緒,感覺自己已經完全沉浸在《國王的演講》當中,不能自拔。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就如影片中的國王一樣,總是放棄了對明天的希望,糊涂地浪費了今天。不敢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揚起對新生活的激情。只有擁有了信心,才能走出生活的低谷。萊昂納爾·羅格醫生就是國王心中的那一束光芒,永久點燃那熊熊熱火。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新聞,是一個小孩本來學習成績很好,可由于在考試時太過于緊張,沒有信心,所以結果跌了十幾名。多可惜啊!從中可以看出,自信心會給一個人帶來多大的改變!所以啊,不管在學習還是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應該保持著一顆平和的心態,平和的心態又來源于自己的信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快樂。
擁有自信比什么都重要。——這是《國王的演講》帶給我的道理。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3)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英國影片,主要講喬治二世的大兒子退位后,二兒子因口吃在大眾面前出丑,當上國王的他悶悶不樂,他的賢妻找了一位沒有名氣的醫生,利用看似奇怪的訓練卻讓國王悄然改變……
這部電影沒有催人淚下的情節;沒有曖昧色情的故事;也沒有血腥風雨的展現,但它呈現的事一個個人生哲理!
最讓我敬佩的是那位醫生。他公平待人,國王也不例外;他誠懇待人,一點一點地示范發音;他耐心待人,用心傾聽每個語言障礙者的話語。用充滿著幽默與風趣的談吐化解國王被嘲笑的難過與心痛。雖然,有時讓人覺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面對國王不僅不特殊對待,而且還叫國王小名。但有誰知道,醫生的良苦用心。一個口吃的人必然情緒壓抑,在眾人面前別扭、尷尬,面對諷刺越發不相信自己,從而遮住了那閃光的優點和無限的潛力。在這時,國王最需要的是放松,愉快的交談,感受身心的蘇暢;感受如同父母的溫暖;感受似朋友的撫慰。醫生用一種別樣的方式鼓勵國王,讓他找回自信。最后,他們也建立了異常深厚的友誼。我想,這樣的醫生在世界上應該是寥寥無幾的,他們,是醫生的驕傲!
而國王也是一位很棒的人,他雖然口吃,但他善良,對哥哥倍加關心,從沒有奪位的念頭。他也十分努力,在妻子的支持下,努力做一位好國王,為民眾著想。有時國王會因為醫生的激將法而憤怒或因自尊受損而惱火,但我看到了他忍受、包容的一面,看見了他認真聽取醫生建議的舉止,哪怕情緒并不太好。國王在堅持著,每天念繞口令,每天卷舌頭,而有多少人能看見他背后委屈的淚水呢?或許國王很威風,但有多少責任和義務沉落雙肩,或許國王可以命令任何人,但每件事要思考多少遍才可以下達命令。特別是當一位口吃的國王要代表民眾的心聲演講時,當戰爭即將爆發要為全國同胞加油打氣時,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國家的國王無能,是個笑話?不!絕對不會!國王是他們的驕傲,人民是國王的自豪!一切都在改變,國王以自己堅定的信念與毅力克服了口吃,在全國演講中抑揚頓挫,結束了,掌聲雷動,這是一場成功的演講!
人生的道路必然坎坷。人生就像汪洋,每個人都像一艘渺小的船,沒有風平浪靜的海,沒有不受傷的船。在懸崖的邊緣,你是否想過,一切皆有可能;在放棄前的猶豫時,你是否想過堅持會有收獲。上帝是公平的,一個人的信念、自信與堅持不會比成功多出半納米。相信自己,一切都有可能,堅持自己,沒有天上掉餡餅,只有堅持才會有回報。調整心態,坦然面對困難,每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后都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固,向每一種陽光的“可能”沖刺,堅信自己是最棒的!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4)
那一天,就在我看完《國王的演講》的那一天,我打開搜索引擎在上面輸入了兩個詞組:溫莎公爵、喬治六世。
在很早的時候,我就聽人談論過溫莎公爵,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英國國王,然而,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還有這樣一個弟弟。
當我和幾個朋友一起討論這部電影的時候,更多的人都會為了博迪的羅格的友情所感動,而我則是為數不多的例外,相比起友情,我更為他們所有人的勇氣而撼動。
首先說說戴維吧,為真愛不顧一切地勇氣。愛上一個離過兩次婚的女人,他沒有選擇,因為愛情部分早晚,沒有對錯。但是,面對教會壓迫、人民反對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不是放棄了愛情,而是放棄了作為國王的責任,他簽下退位協議,卸下了國王的身份,成為英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自愿退位的國王。他的一生,不要王位,不要尊榮,甚至是不要兒女,要的只不過是身邊那溫柔的笑目一直在他身邊而已。戴維,他不是英國的國君,他只是那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
聊完戴維,我們再說說博迪吧,他呢,本身只是一個懦弱膽小的王子,他活在哥哥的光環之下,他的口舌不清讓他極度自卑,但恰恰就是這個膽小又自卑的王子,在哥哥選擇退位之時擔下了對人民的一切責任,也恰恰是這個懦弱還口吃的王子,在國家面臨危難之際勇敢的站起來向德宣戰。即使是面對德軍的轟炸、內閣的勸阻,他仍然沒有絲毫想過要離開英國、離開他熱愛的土地和人民,這種承擔一切責任的勇氣讓他變得勇敢。勇敢的人,會贏得全國人民的感動,一個這樣的國王,一群愛戴國王的百姓,英國在二戰中又怎么會不勝利呢?
最后要談的這個人,他是這部電影里我最欽佩的人,他是幫助博迪變得勇敢起來的那個朋友,他叫羅格,是一個經歷過一戰的人,是一個可憐傷兵同情自卑兒童的人,是一個敢于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更是一個為了夢想執著一生的人。他并不富有,也沒有任何身份和地位,他就是他,卻是在平凡中閃閃發光的人。
一個歷經傷痛、別離、世俗和不公的他,勇敢的追求那個不平等時代的一點點的平等。他是羅格,是我欽佩的那個勇士。
故事說到這里就該結束了,勇氣是什么呢?不管是愛情、責任還是夢想,勇氣都會一直伴隨著你,讓你成功,讓你執著,讓你成為自己心中的國王。而失去勇氣的獵人,等于失去靈魂,他的身軀也會因此快速蒼老,直到死去。
國王的演講觀后感1000字(精選篇5)
《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約克公爵艾伯特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后來他的夫人找到了一位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在他的治療下,公爵終于克服了口吃,并在二戰前發表了振奮人心的演講,在萊昂納爾的鼓勵下當上了國王,也就是喬治六世。
公爵從小懦弱和口吃,同時也經歷著很多次治療的失敗,因此他并不相信萊昂納爾可以治好他的這個毛病。約克的脾氣非常暴燥,動不動就發起火來,還很不配合醫生的治療,但是在相處中漸漸地約克越來越信任萊昂納爾,在演講中萊昂納爾用無聲的動作、會心的眼神讓約克充滿信心,完成這次重大的演講。
約克有著堅持不懈地精神,在幾次失敗的口音訓練時,他依然尋找另外的口音糾正方法,中途的時候,他有好幾次想要放棄,他的妻子時時鼓勵,給予他無窮的力量。
萊昂納爾是一個有耐心的人,每當國王發火時,他總是耐心的指導約克,告訴約克一些重要的人生道理;他還是一個很好的人,自從國王完成了圣誕節演講之后,后來的每一次演講都有萊昂納爾的陪同,他們始終保持著親密的朋友關系。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勵志片,這個電影用國王口吃之苦到演講成功,把勵志的強大力量表現得淋漓盡致,當國王在話筒前滿臉通紅,想說也不敢說時,但最終克服心理的障礙圓滿完成演講時,這個電影的勵志力量給人們帶來了常常地感動。
當我們遇到困難,坎坷的時候,不能放棄,我們像國王那樣堅持不懈,總有一天奇跡會發生,成功將會青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