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觀后感作文
好的電影一定不是只依靠特技堆砌起來的,哪怕是《阿凡達》具有技術變革意義的電影,《阿凡達》在電影的藝術表現上表現的的并不是那么出色,和《肖申克的救贖》這樣的電影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阿凡達觀后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阿凡達觀后感作文【篇1】
《阿凡達》的`中文譯名,雖然據說是卡梅隆親自定的,但我還是想說,這個中文譯名真的很難聽,不如之前的《天神下凡》或《神之化身》有氣勢。哪怕是那個最平淡的《化身》,都比這個類似“阿凡提”的名字好聽。
我只看了IMAX版的《阿凡達》,但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說,《阿凡達》其實還是一部很傳統的好萊塢電影,看什么版本都無所謂,它都是一部足夠好的電影。只是對于3D版本來說,它的觀影感受無疑是更好的。
而看3D+IMAX版本,則是一種“奢侈”的觀影體驗──并不是內地貴到離譜的電影票價,而是資源的稀缺性所導致的。此次內地只有11家IMAX影院放映《阿凡達》,結果直接就導致了IMAX影院的一票難求。這種人為的資源稀缺,又進一步加劇了IMAX影院的火爆,我就聽說北京的三家IMAX影院夸張到提前三天就賣完了預售票。
對于電影消費來說,這其實是很少見的一個現象。電影消費的一大特點,就是無論你拍電影花了多少錢,電影票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并不會人為地分出三六九等。而《阿凡達》則改變了這個電影行業長期以來的規律──因為IMAX影院可以帶來更好的觀影感受,所以很多觀眾寧可忍耐、等待,也要排隊看IMAX版本。而IMAX銀幕的稀缺,就直接導致了觀眾被迫要接受一種“等級消費”。
這可能就是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達》給電影行業帶來的第一個沖擊。
中國電影博物館的IMAX版《阿凡達》,雖然號稱是膠片版,但不知道為什么,電影畫面并沒有投滿整個銀幕,而是上下左右都有黑邊,可能只利用了銀幕面積的80%左右。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我現在不想再繼續推薦博物館的膠片版本IMAX了,因為這和數字IMAX其實并沒有什么區別了。特別是北京近日的大雪,讓博物館的交通條件實在很惡劣,除非你認為那里相對低廉的票價可以讓你覺得值回路上的折騰。
看IMAX版《阿凡達》,因為戴的是偏振眼鏡,所以眼鏡片必須要和銀幕光軸保持垂直,否則會出現重影。也就是說,你看電影的時候,脖子不能歪,必須要一直保持端正姿勢。考慮到《阿凡達》的片長(160分鐘),看完后脖子有點辛苦。
從立體電影的觀感來說,《阿凡達》的立體效果確實是革命性的。不算那些立體動畫電影,3D+IMAX版我之前只看過《國際空間站》,那是IMAX立體攝影機實地拍攝的紀錄電影。作為一部大量應用CG合成的立體電影,《阿凡達》的立體效果已經和《國際空間站》是一樣的了。
但是《阿凡達》作為一部原聲對白,中文字幕的電影,中文字幕出現的位置非常古怪,它是在立體畫面的中間層出現的(而原片的英文字幕就是出現在最前面),觀眾需要頻繁地調整自己的視線焦點,時間一長有些不習慣看字幕的觀眾很難不頭暈。我的建議是要么飛快地瞟一眼字幕,知道大致意思后,然后再飛快地讓視線焦點跟隨畫面焦點;要么是干脆不理會中文字幕,因為對白不算復雜,而且中文字幕翻譯的錯漏也很多。
聽到很多人對《阿凡達》的故事有抱怨。《阿凡達》的故事你可以說它是老套的,但絕對不簡單。作為好萊塢傳統電影敘事技巧的典型體現,《阿凡達》的故事即使放在上世紀80年代,也是商業電影里的中上水準(我說這話的意思,就是我認為現代好萊塢商業大片的故事水準在下降。)。考慮到卡梅隆宣稱自己早在15年前就完成了這個故事,所以我想它顯得有些老套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對本片技術水準的崇拜,就去貶低這個故事的水準。
對于一部全球發行,要面對不同文化、種族的觀眾的商業電影,您要這個故事復雜到什么程度才能滿意呢?
具體的等我看完第二遍再詳細說吧。
有很多中國電影人看完《阿凡達》之后很沮喪,覺得技術上的巨大差距會讓未來的中國電影在市場上“完敗”。我個人雖然也覺得這種電影技術上的差距非常巨大,但并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未來就沒有機會了。
讓電影擺脫雜耍層面進入藝術范疇的,并不完全取決于技術,更重要的是“故事的藝術”。無論多么眩目的技術,如果沒有一個好故事作為本體,它都不能被稱為是一部“好電影”。而如何講一個好故事,我們雖然和好萊塢也有技術上的差距,但這種差距還沒有大到不可追趕的地步。
《阿凡達》雖然很震撼,但它在市場行為上來說還是一個特例,在未來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它還很難成為電影市場的主流。這部電影制作成本3億美元,算上宣發費用成本有5億美元,這種量級的電影,不敢說十年才有一部,但也不是每年都會遇上的。
而且,《阿凡達》這種電影,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歐美文化環境下的產物。和美國同種同源的歐洲電影都沒哀嚎一片,作為和歐美文化有著巨大差異的中國電影市場,我們還是有機會的。觀眾去看電影,并不都是沖著視覺奇觀和感官刺激去的,他們更多的是想讓自己從電影中得到感動。還是那句話,在同等質量下,中國人還是一定喜歡看中國電影,因為那是中國人自己的情感。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目前還是我們可以抵擋好萊塢電影的堡壘。但是能守多久,就看我們自己爭氣不爭氣了。如果中國電影人自己先從心態上慫了,那我就啥都沒說。
阿凡達觀后感作文【篇2】
阿凡達,一部很成功反映出人的貪欲的電影。
早在廣告里,就明白了《阿凡達》這部電影,在廣告里,這電影里的環境很壯美,很奇幻,并且聽說很好看,于是便迫不及待的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的地球已經難以生存,于是便來到了一顆明叫”潘多拉”的星球,那是一顆樹木茂盛的星球,上頭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還住著類似人類的智能生物,人們把他叫做”納威人”,他們比人高大,骨骼精奇,而”阿凡達”就是人類利用他們的基因創造出來的。“納威人”世世代代圍繞一顆叫世界樹的參天大樹居住,十分和睦,可人類的到來打破了那里的寧靜,因為人類發現他們的世界樹底下,埋藏著豐富的資源,出于利益的驅使,人類就派出軍隊去與納威人”協商”,而”阿凡達”就是用來協商的工具,電影中的主角驅使著自我的阿凡達,深入當地人的部落打探消息,不久就深得當地人的信任,可之后人類的軍隊等不及了,派軍隊攻擊當地人,于是主角就帶領當地部落,同人類展開戰斗……。
這部電影,有著震撼的視覺效果,可是當我們在享受視覺震撼的同時,你是否在想,這部片在反映什么自然人類資源太空未知世界這些或許都有,但我認為實在反映人的本性。
首先,人的貪欲。
人類為了一種優質的礦產資源,和談不成,就不惜動用軍隊,不惜以士兵們的鮮血來換取所謂的利益,這種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真應當唾棄。
其次,人的占有欲。
人類自我的家園地球已經被破壞,難以生存,就要去強占他人的家園,不惜弄得他人家破人亡,完全無視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力,好像自我就是上帝,能夠主載一切,所有的好東西,都要裝進自我的腰包。
再有,我還感覺得到他們的破壞欲,當戰機將無數導彈對著世界樹發射,當世界樹的枝干被炸的粉碎,當世界樹轟燃倒塌時,那些士兵軍官竟毫不惋惜,而是歡呼雀躍,那棵樹要是在地球上,定是一棵萬年大樹啊!為破壞一棵這樣的樹而高興,我真無語
影片中的納威人,發展程度遠不及人類,只能用些冷兵器攻擊,于是人類便不把他們放在眼里,肆意破壞他門的家園,這正反映了人們喜歡欺負弱小的心理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開始深思……
阿凡達觀后感作文【篇3】
《阿凡達》這部影片放了好一陣了,也沒能嘗個頭鮮兒,今日總算過了把癮。該片確實沒得說的,各方面做的都十分細致,比如片中的動植物都是對地球上的生物很多研究再經過精心組合移植到影片中的。現代心理學認為,人不可能想象出沒有見過的東西,所以科幻片中的所有一切也只能按照地球上的生物作參照物加以拆卸再重新組合新的形象。在稍早一些的美國科幻片中,一些外星智慧生物往往很像地球上的昆蟲,給人感覺是太離奇了,而《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動植物基本都能在地球的不一樣時期找到相對應的原型,這反而讓人覺得可信。那些宏大的場面中的每一個逼真的鏡頭如身臨其境沒有半點牽強,那種感受堪比你親身到過潘多拉星球。
美國電影向來不乏思想深刻的作品,只是有一個時期美國大片在追求高利潤的同時,好像除了最求逼真視覺效果很多投入資金制作大場面外,在思想資料上并沒有美國早期電影那種值得回味的資料,好在他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才使得今日的美國大片有了內涵和感官的雙重效果精品。一部電影是否能反映一個時代人們最關切的問題,甚至是人們尚無意識到的,但卻關系到每個人生活乃至生存的大事件是成功的關鍵。
該片以全新的視角對人性、生態、人與動物間的溝通做了詮釋。片中地球人對納美人領地進攻的場景幾乎就是當年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人屠殺場面的再現,而最終地球人以失敗告終,這實際上也是對當年行為的反省,而片中的地球人中也有對占領納美人領地這一做法持反對態度的,甚至幫忙納美人反擊地球人。
美國的科幻片大多把焦點定在未來,來思考此刻到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把人類按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將要出現的災難,以最鮮活震撼的場景呈此刻人們面前,這無可置疑地會在人們心中留下記憶。
美國多年來一向在打造科幻片,科幻片的各方面技術不斷成熟,美國科幻片的題材大多涉及人類對未來的憂患,這種憂患意識始終是科幻片的主題,把人類目前最需要關注的課題作為電影的核心,以電影藝術獨特的視覺效果來喚起人們的認同,應當是這些大片編劇的初衷。這種命題在極具震撼力的影片中反復出現,必然會成為廣大民眾的主流意識。并且這種灌輸是潛移默化的,它的效果要遠遠勝于說教式的宣傳。
《阿凡達》完全能夠說是無懈可擊,是后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能夠毫不夸張地說,這部電影將把電影的歷史分為兩截。它的成功必將引領世界電影在資料上把我們人類所困擾的問題以新的理解展此刻世人面前,而未來電影的視覺效果在與我們心智鏈接的同時,將把影片導演、編劇的期望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思維中。
阿凡達觀后感作文【篇4】
昨晚終于看了傳說中的《阿凡達》,對于我這樣的平時不大看電影更不屬于魔幻發燒友的人亦是震撼不已。《阿凡達》的瑰奇想象力、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自然是老少皆宜,尤其推薦給以下幾類人看:
適合環保主義者們觀看。《阿凡達》給人以最大的視覺享受是童話仙境般的大森林和納威人騎著鳥兒(忘了名字)翱翔于天際的場景,類似于地球上的原生態地帶。可是,這美好的一切,在經濟利益驅使下鋼筋混凝土武裝的推土機面前是多么的蒼白無力、令人嘆息。影片往往源于現實、高于現實,科幻片亦常常影射現實生活,《阿凡達》也不例外。看了此片之后相信會對地球上的環保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適合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有志青年們觀看。主人公杰克 薩利是一位腿部殘疾的前美軍海軍陸戰隊成員,在人類眼中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廢物”,而納威人的公主卻對他青眼有加,對他的稱謂“白癡”其實毫無輕蔑之意,有的只是親密和憐愛。當人類的棄兒化身為納威人的魅影騎士從天而降時,怎么不令人感慨萬千?當其為保衛納威人的家園而振臂一呼、應者如云時,怎么不令人熱血沸騰?天生我材必有用!
適合意志不堅者們觀看。《阿凡達》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科幻片。我看過的電影不多,科幻片更少。印象中的科幻片往往都是外星人入侵地球、科技實力也遠超地球人。《阿凡達》顛覆了傳統。既然連弓箭都能戰神導彈、飛機,還有什么不可能?拋棄唯物論的陳腔濫調,相信人的意志才是決定性因素。
末了,想起友人的一句話:中國人拍大片喜歡拍古代,美國人則擅長拍未來。細細咀嚼之下,還真是那個道理。
阿凡達觀后感作文【篇5】
朋友對我說,她看了兩遍《阿凡達》才看明白。我告訴她我一遍就看懂了,不僅看懂了劇情,而且很流暢地復述了一些情節和細節。她佩服得五體投地,卻不知道我為了看這部電影做了哪些準備。首先,我在網上看了劇情介紹,然后又下載了片尾曲《I See You》,同時,對于金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經過了14年的醞釀,耗資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2億元),歷時四年拍制的這部科幻巨獻我應該是關注了很久很久。直到昨天,我才在歐亞賣場的萬達影院觀親眼見證了IMAX 3D讓人拍案叫絕的視覺效果。
從影廳出來,我告訴朋友,讓他等我一會兒,因為不愿意放過一個鏡頭,所以,一直忍著沒去衛生間。到了那里,發現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原來,像我這樣的餓觀眾還有很多很多。
回到家中,老公問我和兒子,看電影的感受如何。兒子說要寫一份觀后感,我也很想寫寫自己的震撼。但是,一時又不知如何寫起。于是,在網上看別人的影評,發現下面這段文字非常有意思,而且深有同感,所以摘錄如下:
《阿凡達》講述的是發生在未來世界外星上由人類組成的執法隊伍對外星人釘子戶的一次強制拆遷活動,本次活動以人類的失敗告終。仔細留意電影細節,我們會發現導演和編劇給足了相應的暗示,透露出本次拆遷指揮工作的諸多錯誤舉動和不安因素,最終以電影的結局說明了一場缺乏正確的政治理論指導和強有力領導班子指揮的拆遷工作必然失敗的道理,值得有關部門借鑒和學習。
對整個拆遷指揮工作的錯誤,可以總結為“領導整合混亂、輿論宣傳不足、群眾工作缺位、干部任用失敗”這四句話。
首先,作為拆遷工作最高負責人兼開發商利益代表的嗜財男,與智囊團代表格蕾絲、執法一線負責人刀疤頭之間顯然存在不可調和的意見分歧,以致于整個領導班子難以形成合力,最終導致整個領導系統分崩離析。眾所周知,意見分歧的根源在于利益分歧,不難看出,以格蕾絲代表的智囊團反復強調項目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在于向財政部門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同樣的道理,刀疤頭強烈要求訴諸武力,是為在添置武器、擴編隊伍尋找理由。而本應發揮協調作用的最高領導者嗜財男,卻一直搖擺不定,可以看出嗜財男領導才能的缺乏的領導素質的不足。因此,拆遷指揮工作的領導者必須是作風雷厲風行的強硬派,故事末尾刀疤頭的奪權也映證了這一點。但刀疤頭過于頑固和急躁,又拙于搞好人際關系,凡事只知道硬沖和蠻干,把爛攤子留給上級來收拾,容易引起領導不滿和下屬不悅。這也說明他上位后沒能及時轉變角色定位,領導觀念滯后,注定最終因不能準確把握全局而斷送拆遷工作的勝利果實。
其次,整個拆遷工作中我們幾乎沒有看到及時到位的輿論宣傳工作。磚土未動,輿論先行—一直是拆遷指揮工作的寶貴實踐經驗。輿論工作做得好,拆遷中遇到的阻力就會大大減少。尤其是本次拆遷目標涉及到環保、宗教和少·數民·族等敏感問題,更應該有一套強有力的政治理論支持,并在前期通過全方位、多媒體的進行輿論轟炸,層層遞進,不斷對釘子戶形成壓力和恐慌,以減少后期強制執行階段暴力的使用。很遺憾,指揮小組一直忽略輿論宣傳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沒有進行拆遷動員,導致后期大規模暴力抗法行為的出現。
再次,不走群眾路線,胡亂樹敵也是工作失敗的一大教訓。群眾工作和輿論工作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根本目的在于分化目標人群,把自己的人搞多了,把對方的人搞少了,最后再予以各個擊破。綜觀外星納威亞人,主要是通過宗教和血緣進行聯結,物質生活水平極低。在這種情況下,指揮小組原先以提供教育、交通等公共產品妄圖換取對方的理解和支持,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唯有一方面加強科學宣傳、破除迷信,另一方面以物質滲透的方式逐步離間納威亞主要領導人,才能從內部瓦解對方,從而兵不血刃的贏得土地。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整個工作最致命的失誤出現在干部任用上。指揮小組派出杰克這名小伙子擔任潛伏工作,獲取對方情報,出發點是好的,方法卻錯得離譜。先是從干部選拔上說,杰克不是一名政治過硬久經考驗的同志,而是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草率性。再則,如果說杰克本身擔任情報工作存在不可替代性,那也應該對杰克的叛變進行一定的防范,特別是要事先解決好杰克的個人問題,最好以家庭牽制他,否則象杰克這樣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難以抵御敵人的美人計也是意料之中的。杰克的倒戈使指揮小組的攻勢和防線都__裸暴露了,這也是整個拆遷工作根本失敗的最直接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人事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可以斷言,《阿凡達》將因其獨到和深邃的政·治內涵在新時代的電影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并也將因其對拆遷工作里程碑式的指導意義而掀起一股學習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