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
《阿凡達》在很多方面和《泰坦尼克號》有著類似的地方,最明顯的是都采用了上半場文戲下半場動作戲的結構,都有一條貫穿全片的感情線,而且男主角都叫杰克。但是這種愛情是有著先天不足的,在潘多拉星球上放電的叢林王子只是一個走肉化身,所謂的跨人種愛情只是一個被架空的圈套而已。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1)
電影里的地球人,代表的就是西方禮貌——貪婪自私,唯我獨尊;電影里的土著,代表了東方禮貌——崇尚自然,天人合一。
技術的先進和道德靈-性的先進,孰為重要
電影中人與花草的溝通,讓我想到了天地靈文——咒語,人與動物的溝通,讓我想到了心靈感應,他們狩獵后的安慰動物,讓我想到了眾生平等及生命應受到尊重,整個族人一齊努力,為女-科學家招魂的場景,讓我想到了靈魂不滅理論與超度。這是西方的有識之士,在反思西-方禮貌的弊-病后,在向東方禮貌尋求出路。
就連“阿凡達”這個詞,都是來自于梵-文。電影告訴我們,強勢的武力,雖然在掠奪時占盡便宜,但并不是所向無敵,玩火者往往自焚,最終地球人被趕出了潘多拉星球。綜觀古今中外的歷史,凡是靠武力稱霸者,都是長不了的。強秦僅二世而亡。稱雄一時的羅馬帝國,至今只留下了一個城中之國——梵蒂岡。法西斯德國,大東亞小日本,如今還在為自我的戰爭罪行贖罪。日不落的大不列顛,早已威勢不再。即使是強大的美利堅,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當今世界,危機四伏。
當初西方列強,就如同在潘多拉的暴-行一般,在世界各地巧取豪奪,破壞森林植被,污染空氣水源。他們搶到了財富,過著富裕的生活,他們追求享受,無所不用其極??墒?,西方的工業革命,才剛剛二百年。才二百年,就已經險象環生。此刻,能源危機,氣候危機,資源枯竭,海水上升,怎樣辦再打一次世界大戰嗎由于核武器的制約,誰都明白,這場戰爭的后果——那是將人類從這個星球上徹底抹去,那是將整個地球毀于一旦。
天人合一的東方文化!
中華禮貌,講究的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與天地萬物和諧相處。中華民族,從來不以享樂為榮,提倡的是安貧樂道,克己復禮,生生不息。就像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雖然他們被地球人認為是落后的,但實際上他們在很多方面具有地球人無法想象的本事,他們的生活才是真正歡樂幸福的。
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2)
《阿凡達》這部影片確實沒得說的,各方面做的都十分細致,比如片中的動植物都是對地球上的生物很多研究再經過精心組合移植到影片中的。現代心理學認為,人不可能想象出沒有見過的東西,所以科幻片中的所有一切也只能按照地球上的生物作參照物加以拆卸再重新組合新的形象。在稍早一些的美國科幻片中,一些外星智慧生物往往很像地球上的昆蟲,給人感覺是太離奇了,而《阿凡達》中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動植物基本都能在地球的不一樣時期找到相對應的原型,這反而讓人覺得可信。那些宏大的場面中的每一個逼真的鏡頭如身臨其境沒有半點牽強,那種感受堪比你親身到過潘多拉星球。
美國電影向來不乏思想深刻的作品,只是有一個時期美國大片在追求高利潤的同時,好像除了最求逼真視覺效果很多投入資金制作大場面外,在思想資料上并沒有美國早期電影那種值得回味的資料,好在他們認識到了這一點,才使得今日的美國大片有了內涵和感官的雙重效果精品。一部電影是否能反映一個時代人們最關切的問題,甚至是人們尚無意識到的,但卻關系到每個人生活乃至生存的大事件是成功的關鍵。
該片以全新的視角對人性、生態、人與動物間的溝通做了詮釋。片中地球人對納美人領地進攻的場景幾乎就是當年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人屠殺場面的再現,而最終地球人以失敗告終,這實際上也是對當年行為的反省,而片中的地球人中也有對占領納美人領地這一做法持反對態度的,甚至幫忙納美人反擊地球人。
美國的科幻片大多把焦點定在未來,來思考此刻到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把人類按目前的狀況發展下去將要出現的災難,以最鮮活震撼的場景呈此刻人們面前,這無可置疑地會在人們心中留下記憶。
美國多年來一向在打造科幻片,科幻片的各方面技術不斷成熟,美國科幻片的題材大多涉及人類對未來的憂患,這種憂患意識始終是科幻片的主題,把人類目前最需要關注的課題作為電影的核心,以電影藝術獨特的視覺效果來喚起人們的認同,應當是這些大片編劇的初衷。這種命題在極具震撼力的影片中反復出現,必然會成為廣大民眾的主流意識。并且這種灌輸是潛移默化的,它的效果要遠遠勝于說教式的宣傳。
《阿凡達》完全能夠說是無懈可擊,是后工業化時代的產物,能夠毫不夸張地說,這部電影將把電影的歷史分為兩截。它的成功必將引領世界電影在資料上把我們人類所困擾的問題以新的理解展此刻世人面前,而未來電影的視覺效果在與我們心智鏈接的同時,將把影片導演、編劇的期望深深地融入我們的思維中。
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3)
《阿凡達》這部片子首先使觀者欣賞到無與倫比的美輪美奐的畫面,仿佛使人置身于夢幻般的仙境而流連忘返。我認為這個只是它的形式美。和我同去觀看影片的朋友評論這部片子只是視覺盛宴但內容一般,而我則不然。我認為它不僅形式美而且思想內涵更豐富,因為能夠深刻反映人性的東西,作品的思想顯然是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生態平衡,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是這部片子的主題。雖然環保題材的文學作品已不再是一個新的話題,但是從這個主題里折射出濃濃的東方文化思想卻是這部片子的核心。
通過《阿凡達》讓我聯想到在這個世界上萬事難料,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這個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都走在世界最前端的美國是堅不可摧的`。自從金融危機之后,他們原有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就發生了坍塌。逐漸已經輻射到宗教思想、文化,藝術領域,這個世界的巨人迅速摒棄原有的所謂強者恒強、戰勝自然等個人英雄崇拜的思想,茫然中在精神上另謀他路作為支柱,他沒有尋求純粹的西方__、天主教的神和上帝的幫助,而是把眼光放到了東方中國博大精深的古文化遺產。
就好比下面我編的故事里的情景,在全球大發展過程中的各個國家就好比是一個探險的團隊,大家依照各國發展程度從強到弱的順序依次排列,在老大哥美國的帶領下向著人類社會未知的前方走去,走在最前面的自信滿滿的美國突然遇到金融海嘯,從百年企業雷曼兄弟和貝爾斯登的轟然倒塌,使華爾街一片嘩然。這位仿佛看到死亡之神的老大哥像個受了驚嚇的孩子,恐懼而迷茫。再也不能按照原定行程前進,佛曰:“回頭是岸”,冥冥中看到了懷揣智慧的文化古國——中國,于是就臣服了。
相比之下《》中流露出對中國的那種好感讓觀者感到做作而蒼白。而《阿凡達》確實是作者思想靈魂地自然流露。作品中雖然沒有像《》那么直白地對中國表露好感的鏡頭,但是作品的靈魂卻是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人與人、人身于心,人與萬物心靈都是相同的,比如土著人長相并不漂亮,但是隨著情節的深入,就覺得她們嫵媚了,所有的生物不是因為符合人類的審美標準而美麗,而是因為心靈的相通而美麗。這些思想都是來自中國的道家和《易經》等。
電影藝術是反映人類某個時期思想意識的窗口并且具有引領人類未來思想意識導向的作用。通過對近幾部美國大片的思想分析對比,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滲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4)
《阿凡達》是一部美國拍攝的3D科幻電影,它深深地打動了我。
我們的故事從人類說起。人類為了掠取潘多拉星球的大量能源,乘大批飛船在潘多拉星球安營扎寨。然后派人偽裝成當地居民納美人和他們一起生活,騙取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把潘多拉星的秘密告訴他們,從而一舉攻破潘多拉星,獲取能源。杰克和另外兩個人擔當了這個“光榮”的任務,杰克雖然殘疾,但他很投入地去執行這件任務。
但是,與納美人相處時間長了,他漸漸喜歡上了這里。這里太美了,他不忍心讓這里遭到破壞。但他又不得不向人類透露納美人告訴他的秘密:納美人居住地有一棵神樹,高一百多米,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核心,守護神。但這棵神樹一旦被破壞,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會被破壞。
后來,人類知道了這個秘密,于是,準備行動,發起一場星際大戰。
這一天,杰克偽裝的“阿凡達”還在睡夢之中,大批的人類發動飛船、轟炸機便降臨潘多拉星球。杰克不忍心讓這么美麗的星球遭到破壞,于是,他準備帶領納美人向人類發起反抗……終于,在杰克的領導下,納美人戰勝了人類,保護了自己的家園。
這部影片很棒,十分有教育意義,它告訴我們:當災難來臨時,要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才會戰勝困難。同時,這部影片又給了我們一個警告:不要隨意破壞生態資源,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會危害到人類。
阿凡達中小學生觀后感(精選篇5)
阿凡達,一部很成功反映出人的貪欲的電影。
早在廣告里,就明白了《阿凡達》這部電影,在廣告里,這電影里的環境很壯美,很奇幻,并且聽說很好看,于是便迫不及待的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的是未來的某一天,我們賴以生存的的地球已經難以生存,于是便來到了一顆明叫”潘多拉”的星球,那是一顆樹木茂盛的星球,上頭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還住著類似人類的智能生物,人們把他叫做”納威人”,他們比人高大,骨骼精奇,而”阿凡達”就是人類利用他們的基因創造出來的。“納威人”世世代代圍繞一顆叫世界樹的參天大樹居住,十分和睦,可人類的到來打破了那里的寧靜,因為人類發現他們的世界樹底下,埋藏著豐富的資源,出于利益的驅使,人類就派出軍隊去與納威人”協商”,而”阿凡達”就是用來協商的工具,電影中的主角驅使著自我的阿凡達,深入當地人的部落打探消息,不久就深得當地人的信任,可之后人類的軍隊等不及了,派軍隊攻擊當地人,于是主角就帶領當地部落,同人類展開戰斗……。
這部電影,有著震撼的視覺效果,可是當我們在享受視覺震撼的同時,你是否在想,這部片在反映什么自然人類資源太空未知世界這些或許都有,但我認為實在反映人的本性。
首先,人的貪欲。
人類為了一種優質的礦產資源,和談不成,就不惜動用軍隊,不惜以士兵們的鮮血來換取所謂的利益,這種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人,真應當唾棄。
其次,人的占有欲。
人類自我的家園地球已經被破壞,難以生存,就要去強占他人的家園,不惜弄得他人家破人亡,完全無視其他生物生存的權力,好像自我就是上帝,能夠主載一切,所有的好東西,都要裝進自我的腰包。
再有,我還感覺得到他們的破壞欲,當戰機將無數導彈對著世界樹發射,當世界樹的枝干被炸的粉碎,當世界樹轟燃倒塌時,那些士兵軍官竟毫不惋惜,而是歡呼雀躍,那棵樹要是在地球上,定是一棵萬年大樹啊!為破壞一棵這樣的樹而高興,我真無語
影片中的納威人,發展程度遠不及人類,只能用些冷兵器攻擊,于是人類便不把他們放在眼里,肆意破壞他門的家園,這正反映了人們喜歡欺負弱小的心理
看完了這部影片,我開始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