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
港珠澳大橋是至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跨海工程,其沉管海底隧道規模也位居全球之首。中國工程師們雖然有建設跨江隧道的經驗,但截至,仍對海底沉管隧道非常陌生。大橋建設初期,國外保持高度技術封鎖;大橋建設中期,許多國外技術經驗不適用于實際情況;故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集多項世界性難題的工程。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
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篇1】
在5月23日,我們人才交流中心黨支部組織我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記錄片,感觸很深。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紀錄片都很精彩,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 號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艱苦。這讓我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油然而生一種欽佩之情。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很棒的紀錄片,雖然只看了短短的一集。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巨大橋梁,全長為49.968公里,主體工程海中的橋隧長35.578公里,設計時速為100公里。主體建造工程于12月15日開工建設,一期計劃于完成,大橋投資超1000多億元。10月23日,是一個值得高興和紀念的日子,港珠澳大橋開通了。
很多夫妻工默默地奉獻在港珠澳大橋上,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是從內心的發出來的了,笑的那么真摯,謝謝這么多默默的奉獻的工人。看到很多人默默地付出以及克服的種種困難,累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畏艱難險阻,各種各樣的睡姿,看到他們的辛勤付出,真的很艱辛。
因為技術原因,沒有對接成功,他們默默的流淚,返航??粗话涯昙o的工程師的背影,就淚流滿面,工作人員真的很辛苦,感覺每次都是很認真的完成艱辛的任務,卻3次無功而返,這種失落感,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到的。有的人從30多歲到40多歲,有的人是40多歲到50多歲,在這十幾年中起早貪黑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關。
看到成功的時候他們開心的像個孩子,臉上的笑容是掩飾不了的,默默的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然而他們最終是會有成功的一天,港珠澳大橋在他們的努力下,終于建成了,在全部亮燈的那一刻,真的讓全國人民都很開心。
老工程師在港珠澳大橋上跑步,這一步步都是老工程師和其他工程師的心血,這是屬于中國人自己全程設計的大橋。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
技術人員選擇在港珠澳大橋上面拍婚紗照,這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個時刻,因為這是他們自己設計的大橋。
參與建設的人員都很自豪,畢竟是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大橋,這是新時代的大國工匠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個曾經在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嘆零丁”早已成為過去。煙波浩渺的零丁洋上鋪架起了一條游龍似的長橋,伸向三地,同時也伸向了人們的心里,連通了三地,也連通了人們心里的距離,它將融合三地之間的經濟、文化,也將融合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是中國人民獻給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的禮物,在通往幸福、美好的康莊大道上,它將會續寫新的輝煌。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也是中國人民獻給世界各國人民的精美的禮物,為世界橋梁史上寫下絕美的華章,永載史冊。
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篇2】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橋》的電影。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橫跨在廣闊無垠的伶仃洋上,這條長長的巨龍把珠海、澳門和香港連起來了。
港珠澳大橋最難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長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可是,當在沉放第15個沉管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工人們兩次嘗試將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見底的海水里時,都被勇敢的潛水員阻止了,潛水員說:“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笨墒枪と藗儾]有放棄,一個月后仍然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于,第15個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覺得工人們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篇3】
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還有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尋遍全球不可得,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而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滄海成坦途!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沙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堅持,不畏艱難困苦,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為公司爭光,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篇4】
5月17日晚上,我們全體項目員工一起在影院觀看了港珠澳大橋記錄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設者們在工程建設中表現出來的聰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們不懼困難,百折不饒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梁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中交人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大橋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也成了我們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強項之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橋,被英國人稱之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跡之一。
六百年前,當文天祥一身枷鎖,被忽必烈的軍隊押著從這個地方經過,回中原赴死時,他滿腔的愛國情懷中有多少悲憤與痛苦呀?那時的亡國恥辱與現在國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讓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對祖國,對中華民族那份愛的情懷卻是一樣的。
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不僅只是眼前的奇跡,通過完成這樣一座大橋。我們中交集團建造跨海大橋的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將過去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行,同時也會將時空的距離越拉越小。一個個割開血脈和親情的天塹將不復存在。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大灣區經濟帶將在這里形成,它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熱土。
我們是一群建設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們創造的不僅是實體的奇跡,更是在修筑起祖國繁榮強大的基石。我們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擔當,在用林鳴那樣的敬業精神,與億萬中華兒女一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港珠澳大橋個人觀后感作文【篇5】
《港珠澳大橋》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中國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個個世界紀錄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國建筑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之一。
影片中真實的記錄了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從復雜的海洋結構,惡劣的自然環境,超常的跨海距離,可以說每一個項目都是在挑戰工程師們的極限,經過六年的時間,完成了跨海大橋,海底遂道,人工島的建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更為中國工程師和工人們完成如此浩瀚工程而震撼。
觀看影片后,對于我作為隧道設計者來說,受到很大啟發,首先讓我感動的是工程師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影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審慎縝密設計驗證過程,真實地記錄了為確保海底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以及對實驗數據不厭其煩的搜集和反復的推敲,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工程師們所展示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心靈上的感動。對于我們現實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施工條件不足等等,只要我們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第二讓我敬服的是探索創新,大橋離各個機場非常近,每天有數架飛機從大橋頭頂飛過,有數艘輪船經過,橋不能太高,影響航班,那就只能是隧道,因為太長,中間沒有島嶼,只有建造人工島。而人工島普通建造行不通,只能以圓鋼筒代替,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把建造人工島所需要的所有圓鋼筒全部制成,但是隧道安裝,圓鋼筒安裝所遇到的許多難題給工程師們帶來了空前絕后的挑戰,歷史上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他們只能自己摸索創新,一個個創新,創造出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一個個摸索,摸索出港珠澳美好發展前程。這座大橋體現了中國人民頑強與自強不息,創造出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超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