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
“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斗志,遏制了妥協投降的逆流。這也證明了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那么你知道《百團大戰》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希望你喜歡。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精選篇1
百團大戰,顧名思義,就是一百個團的戰爭。在觀看這部電影時,大家一起嘆息,一起悲憤,甚至在一起咒罵日本人的兇殘。
戰斗前的一個夜晚,戰士們和村民們一起搬動火車軌道,讓日本人的火車“轟”的一聲,炸開了花。白天,他們化裝潛去日本人的炮樓,飛速消滅敵人。可是敵人也是人,不可能傻傻地站著不動讓人打,一次又一次地進攻,我們被狗咬了不可能反咬回來,總能反過來將狗痛打一頓吧。日本人被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擊退。有一些村民從炮樓里跑出來,戰士們轉移火力,全力掩護村民逃走。一個婦女似乎被打中了手臂,倒在地上。一個戰士沖上去,,把她抱起來,往安全的地方跑去。可是他剛跑到隊伍的沙包前面,婦女掉落在地上,戰士轟然倒地……其他戰士們瘋了般的吶喊,反擊,發動大炮,擊倒敵人……
戰士們小小的舉動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明明不認識,卻這么拼命……我覺得戰爭就像彭總和左權將軍說的一樣,“胖瘦由己,腰桿一致”。雖然高矮胖瘦都不一樣,但是戰士們有同一個堅定的意念,同一條“皮帶”,都會合適。
日本人的人數占優勢,但戰爭不僅得看人數,還得講究策略,有一個好的領導,也有獲勝的把握。打好一場仗,還必須具有勇敢忠誠的心和堅定的意念。
中途,因為怕淋雨,一具具尸體被抬到了屋里。有位同學半開玩笑地說道:“好多人在睡覺啊!”剛開始我還覺得這句玩笑話真的很好笑,很幼稚,但是后來,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他們的確在睡覺,睡得很香,很熟,總有一天,他們會醒來,像旭日東升的太陽,看到一個全新的中國,強大的中國。
此時此刻的中國,就像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條沉睡的巨龍。待它補充完體力,蘇醒過來的那一天,便會在世界東方的上空飛騰,咆哮,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它迸射出的光芒!
“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歷史里殺出一百個團。泱泱中華,全民抗戰,用熱血恢復我大好江山……”伴隨著雄壯悠揚的歌聲,我們將會永遠記住歷史上這一場偉大的戰爭!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精選篇2
《百團大戰》這部電影開頭讓人氣憤,后來大快人心。面對日軍的侵略,我八路軍不屈不撓、。熱血奮戰,最終取得抗戰勝利。十三年的抗戰歷程,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百團大戰只是其中的一個。現在的我們出生在和平年代,生活安逸,這部電影讓我體會到戰爭的殘酷,日本的無情。燒光、殺光、搶光在各地上演,日本軍隊無情地屠殺著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著實讓人氣憤。
隨著各地區的失守,彭德懷提出要沖破日軍封鎖線,把囚字打的七零八碎、人仰馬翻。當他下令攻打各個鐵路、公路干線時,百團大戰拉開序幕。八路軍個個都在戰場上揮灑著熱血,百姓壓在心中的那一團怒火也爆發出來,跟著軍隊一起拆鐵路打鬼子。結果使得華北地區鐵路全部毀壞,這讓日軍亂了陣腳。
在攻打娘子關車站時,有一幕讓我難以忘卻,那就是爭奪鐵路交叉道開關。八路軍不顧生死存亡,一個個的沖過去,一個個的倒下,在開關胖的尸體堆成了山,最后連長成功把鐵路合并,火車撞向了日本的裝甲車,連長也因此壯烈犧牲。當他倒下的那一刻手還在緊握著開關,為中國革命流盡了最后一滴鮮血。電影演繹了愛情、友情、親情、兄弟情。姚尚武喊的那句梁山,你不能死,是多么的無力。彭德懷在最好的兄弟的碑前,是多么的痛心。啞巴、馮師傅、左權、老師長等無數為抗日英勇就義,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應該感到慶幸,我們這個時代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最終,在中國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擊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經過14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精選篇3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這場戰役極大的影響了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牽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時中國的大膽出手,也影響到其它國家開始勇于在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強勢出擊,正面對戰。這場戰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意義重大,同時在這次戰役中,抗日軍民們齊心協力,前仆后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也時時鼓舞著后人。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戰爭場景為大背景,場面宏大,戰火紛飛,令人窒息,而對戰場上士兵個體的特寫又真實而細膩,撼動人心。觀影過程中同事們不時鼓掌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戰場將要和日軍拼死一搏。 所謂烽火硝煙不屈民族魂,一腔熱血精忠報國志,戰士們的鮮血灑在敵人的身上浸入腳下的土地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我們又將以怎樣的方式來傳承百團精神呢?我想大家都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實現中國夢!是的,我們的祖國正在偉大復興的路上昂首闊步,而作為13億分之一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不忘歷史是為了警示現在,傳承精神是為了激勵后人,百團大戰中戰士們的熱血拼搏也將是我們大橋人投身工程建設最好的榜樣,我們唯有不畏艱險建設偉大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壯美國土。
新中國成立后,大橋人響應祖國號召在長江上架起一座座宏偉的大橋,大橋精神,我想是抗戰精神的一種傳承,是不畏艱難敢于挑戰的精神,是為建設美麗中國而能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百團大戰中鄧超飾演的張自忠將軍因左手受傷只能用一只手扳開保險再開槍,看到那一幕我在想我們生活在如此好的條件下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還有什么理由抱怨工地條件艱苦,相比之下,我感到慚愧。
9月3日的北京即將舉行一場浩大的閱兵,天安門廣場檢閱的是解放軍新型武器和戰機,而整個國家檢閱的將是整個民族對歷史的敬重和對未來的信心,抗日戰爭史是中國人民的血淚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我為祖國所經歷的那段歷史痛心更被先烈們奮起反抗,浴血奮戰的精神所折服,電影中彭德懷將軍的豪情讓我振奮,每一個士兵的不怕死的精神也敲打著我的內心,那段歷史將永遠被銘記,百團大戰的精神也將傳承下去,現在的我們是幸運的,居安思危,我們不能忘掉傷痛。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精選篇4
星期三,一個極其普通而又平凡的日子,可是這日子對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我沒要去開電影。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全校都知道了。 《百團大戰》是1940年8月20日打響的,講述的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廣大人民群眾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發動的一場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日軍侵略者一直在執行時“三光計劃” “殺光、燒光、搶光”被日本人看的無比普通。其中,有兩件事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在一次戰爭中,張自珍忠同志被炮彈打傷了,有幾位士兵勸他撤退,張自忠斬釘截鐵的說:“天津沒守住,我走了;北平沒守住,我也走了;華北沒守住,我還是走了。這次,我怎樣都不會走了!” 還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一次,敵人突襲,士兵們叫彭德懷快離開,他們怎么拖怎么勸都沒用,被彭德懷高聲嚴厲地制止了:“要和士兵們在一起!”毛澤東還這樣贊揚過他:“老彭一聲吼,華北抖三抖。"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原來無數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也要記住:為了中國,無數名犧牲的革命烈士。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齊心協力建設祖國,祖國的明天一定會五彩繽紛;一定會神采風揚;一定會更加的繁榮昌盛,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百團大戰觀后感200字精選篇5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在中國華北地區晉察冀邊區發生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八路軍的晉察冀軍區、120師、第129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3天,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據此稱為“百團大戰”。
在這次戰役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北敵后抗日軍民齊心協力,前仆后繼,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美國著名戰地記者史沫特萊女士曾在其《偉大的道路》一書中如此記述:“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戰斗日以繼夜,一連廝殺了五個月。敵人所有的煤礦、電廠、鐵路、橋梁、公路、車輛和電訊都遭到破壞。”當年,聶榮臻元帥在答《抗敵報》記者問時指出,“百團大戰”是一個主動的進攻戰役,使日軍在華北的主要鐵路、公路受到廣泛破壞,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治安肅正”“以戰養戰”等陰謀計劃。敵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在其作戰記錄中也承認“此次襲擊,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和巨款方能恢復。”彭德懷元帥也曾在自傳中寫到:這次戰役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群眾敵后抗日的勝利信心,對日寇當時的誘降政策以很大打擊,給人民以很大興奮。此役也給了當時國內的”汪偽“及投降派又一次打擊,提高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的聲威,打擊了國民黨制造所謂八路軍“游而不擊”的謠言。
由此觀之,百團大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斗志,遏制了妥協投降的逆流。它用事實證明,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抗擊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也證明了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是任何外來侵略者都不可戰勝的!百團大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也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四支部所有黨員按照要求,積極觀看影片,影片激發了支部所有黨員的愛國熱情,電影再現了那段永不磨滅的抗戰記憶,弘揚了中國人民永不屈服的抗戰精神,也提醒人們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今天的祖國更加強大,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的繁榮昌盛,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