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
《明朝那些事兒》是當(dāng)年明月的著作,講述了1344年至1644年關(guān)于明朝的歷史,主要是對官場政治斗爭、戰(zhàn)爭等方面的描寫。 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1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佩服的人就是鐵鉉。他不過是一個書生,可是在面對朱棣的起義下,唯有他沒有退縮,他前往了前線,找到了那些傷兵,逃兵,并帶領(lǐng)著他們與朱棣展開了抗衡,正是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書生,讓朱棣吃了不少苦頭。看到這里,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就是這么普通的書生,就可以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這說明他懷有多大的愛國情懷啊!
在這本書的末尾,我看到了一句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是啊,我想鐵鉉正是靠著對國家熱愛的心和隨時準(zhǔn)備為國家獻身的信念而活的吧。
我認(rèn)為,如果我們想要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話,就必須樹立我們?nèi)松哪繕?biāo)。只有準(zhǔn)確的認(rèn)識到我們每時每刻應(yīng)該做什么,應(yīng)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雖然如今我們的國家不需要我們?nèi)ブ耄俏覀儽仨氁獮槲覀兊奈磥碇搿>拖裢鈬膶W(xué)家說的那樣“為面包而活”,意思就是:我們必須為我們自己有的吃而努力。因為一旦我們沒吃的了,就會餓死。不說保衛(wèi)國家,就連自己的命都沒了,還談何國家?
或許等我們擁有這個信念之后,我們的人生路會越來越順暢的!
《明朝那些事兒》關(guān)于讀后感300字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2
暑假在家看了一本叫《明朝那些事》的一本書,這本書使我如癡如醉。作者是當(dāng)代明月,他的寫作不僅筆鋒活潑幽默,而且加進了自己的感悟,這就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古人原無異于今人,真能深入古人的情境和內(nèi)心,歷史就活了起來。但是他并不滿足于此。畢竟語言的表現(xiàn)力是有限的,于是輔之以圖、以表、以“參考消息”,使讀者憑文字冥想的形象,情景,得以直觀,使錯綜復(fù)雜的人物事件得以曉得。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朱元璋的一生,他從放牛一直到做了皇帝,這是一個多大的變化,從一無所有,連父母的棺材都買不起,到后來整個國家都是他的。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他聰明好學(xué),機智勇敢和付出無數(shù)的血水和汗水才能擁有了一切。如果沒有當(dāng)中的一點,就可能沒有了我們今天的一切。
所以我們要像朱元璋學(xué)習(xí),才能有所成就,創(chuàng)造大業(yè)。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3
從這套書中,實在能學(xué)到太多東西。書中,于謙、王守仁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正是因為他們顧全大局,做人清廉端正,有勇有謀;朱佑樘能成為明代一大明君,因為他重用能臣,關(guān)心百姓,遵守制度;像左光斗、楊漣這樣在奸臣面前寧死不屈的.人,也將終究永垂不朽。他們的品行深刻地影響著我,讓我明白只有像他們一樣刻苦研習(xí)、勇于擔(dān)當(dāng)、克勤自檢、廉潔奉公、忠貞愛國,才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而像魏忠賢、劉瑾這樣的人,也會被人們記住——只不過他們是遺臭萬年。明朝讓我最討厭的官,就是像魏忠賢、劉瑾、王振那樣的太監(jiān),因為他們作為皇帝身邊的秘書,權(quán)力極大,卻占用國庫資源、迫害百姓與忠臣、亂指揮軍隊,害國害民。
看這套書,就像眼看著一個王朝從誕生到滅亡。1368年,它能站起來,因為它有一個卓越的領(lǐng)袖——朱元璋;途中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風(fēng)雨之后最終慢慢走向了衰亡。這并不是因為明末皇帝昏庸,而是大臣因小失大埋下了禍患的種子——那位大臣作為邊疆守將,他卻把不少要塞地區(qū)拱手讓給了他的女婿,努爾哈赤。1644年,一代王朝因此落幕。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4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了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guān)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主要是以史料為基礎(chǔ)來描寫大明王朝的故事,并且還加入了小說的筆法。
這本書讓人讀起來覺得很幽默,不像有的文章故作高深,因此我讀起來印象很深刻,至今我還對那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quán)貴和其他小人物的命運念念不忘。同時這本書還加入對當(dāng)時政治經(jīng)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讓我對那時的歷史也了解了很多。
歷史其實是很精彩的啊!所有的歷史都可以寫的很好看,這樣的歷史書,里面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述,必將使您欲罷不能!
奸猾和忠誠,精明與腐敗,墮落與光明,讓我們一起在“明朝那些事兒”里探索吧!
歷史其實是很精彩的啊!很精彩的啊!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5
在奔流不息的歷史長河中,各個朝代分別經(jīng)歷著建、興、亡。想想五朝的勇將明君,想想宮中的風(fēng)起云涌,再想想塞外的戰(zhàn)火連城,我不由得愛上了歷史,捧起了據(jù)人們說似小說般的歷史寶典《明朝那些事兒》。
一翻開《明朝那些事兒》,我便被開頭的朱元璋檔案吸引了,如:朱元璋,又名朱八八、朱重八,人生歷程:農(nóng)民、乞討、撞鐘、造反(這個猛)、皇帝。僅幾句話,幽默無比,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而且這套書不像其它歷史學(xué)家寫的書,故作高深,其實什么也不懂。而這套書的作者就不一樣了,用大家的話來寫歷史,完全打破了看歷史書犯困的現(xiàn)象。該幽默的地方會讓你笑得停不下來,該嚴(yán)肅的地方會讓你屏住呼吸。這也是這套書的奇妙之處。
讀完這套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歷史原來也是十分有趣的。洪武年間的功績,永樂大帝的神武,王守仁的智慧,魏忠賢的奸詐,朱厚照的昏庸,朱瞻基的開明,這些人物性格特點深刻在我心中,成為了對興亡的明朝永久的回憶!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6
爸爸的書架上有很多書,最近一套叫《明朝那些事兒》的書吸引了我,通過這套書,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書中寫了明朝16位皇帝,在位最長的有48年,而在位最短卻只有一個月,其中有一位皇帝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他是誰呢?他不是開創(chuàng)了大明王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是組織鄭和七下西洋的永樂大帝,更不是在位時間最長的萬歷皇帝,他是被人們評價為“既是一個好人,又是個好皇帝”的明孝宗——朱祐樘。
雖然他36歲就去世了,但是他為人寬厚仁慈、勤于政事,努力收拾老爸留下來的爛攤子,讓大明帝國重新走上了正軌。而且他對老百姓也非常的好,通過一系列的整治,讓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受到了大家的愛戴。
讀了這套書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生命的長短,而在于你這一生做了多少對社會有益的事!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300字精選篇7
這本書,讓我懂得事物是有使用期限或者叫生命周期或者叫氣數(shù)的,明朝就相當(dāng)于一個公司,到后期無論崇禎帝怎樣努力也最終走向了倒閉,只能說氣數(shù)已盡!但是,我要向崇禎帝致敬,他是個好皇帝、一個明君,一個堅持不懈和肯負(fù)責(zé)任的人。然而,什么事物是沒有期限的呢?我認(rèn)為是思想,例如,王守仁的心學(xué):"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讓我用楊慎的《臨江仙》來表達(dá)我最后的心情:"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