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
堂吉訶德是由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所著,其書成功的塑造了醉心于騎士事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這個既好笑又有正義感的人物, 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1
一直想讀一讀這本傳世名著,上學的時候就想看,但總是失之交臂,沒看成。今天讀完了,卻有一點點的失望。真不知道塞萬提斯為什么要塑造這樣一個“瘋子”的形象。
堂吉訶德本是一名沒落貴族,因沉迷于騎士小說走火入魔,翻箱倒柜找出一副鎧甲,騎上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開始自己想象中的行俠仗義、游走江湖之旅。他單純執拗,完全生活在幻想當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或者說,完全就是一個執迷不悟的瘋子。他把風車當成巨人,把羊群當成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還把一個普通的村婦當成自己的公主。屢屢碰壁、常常頭破血流卻矢志不渝、癡心不改。倒是他的仆人桑丘雖然矮胖膽小,愛貪個小便宜,但到底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他會利用主人的瘋狂和偏執,耍點小聰明,不失時機的為自己增加一些利益。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活人。就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活寶,一對匪夷所思的主仆,為我們上演了一幕幕搞笑的鬧劇。最為忍俊不禁的一個鏡頭就是在漆黑的夜里桑丘因為害怕一直抱著主人的大腿不敢撒手,但又急于出恭的描寫,真是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2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游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仆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為自己終生為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后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里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群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把酒囊當作巨人頭,不分青紅皂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挨打受苦。他最后一次到家后即臥床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堂吉訶德》是一本好笑的書,可當翻過最后一頁時,心里卻不禁在問:"究竟是誰真的可笑?堂吉訶德?還是我?"突然想起剛進大學校園時,一位夫子說:"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難怪每每想起這個奇情異想的末路騎士時,心里總會涌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塞萬提斯創作了一個讓人不得不笑又不得不哭的悲劇。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3
清貧和孤寂,不等于童年沒有情趣,不代表心靈的貧乏和空虛。
這本書里講了畢飛宇大自然中的童年,我被這本書迷住了,深深地迷住了。
他的童年是在大自然中度過的,他在其中獲得了快樂,學會了觀察。他一年四季觀望著大地的變化,貪婪的吮吸著大地的氣息,守望著無垠的草地,傾聽著泥土在開裂,莊家在抽穗,流水在澆灌。
大自然給畢飛宇和那群孩子們提供了玩耍的樂園。他們定期舉辦“桑樹會議”來為他們的童年點綴色彩。哦,他在桑樹上玩耍的多么開心,多么快樂呀!畢飛宇的童年充滿了情趣:他蹲在地上看蠶寶寶吃桑葉,掏花翎鳥的窩,觀察剛出生的小豬仔,追趕紅蜻蜓。那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4
今天我拜讀了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寫的《堂吉訶德》這一小說作品,塞萬提斯被人們稱為“現在小說之父”,這本書諷刺了在當時風靡的騎士文學,作者通過這本書反應了當時社會的封建文化,在他出版的一冊《堂吉訶德》時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而第二冊可不是太好,最后知道塞萬提斯進入了棺材人們才了解的《堂吉訶德》,開始關注他,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堂吉訶德》的故事。
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瘦小的、面帶愁容的小貴族。一天他看了一本騎士小說被書上面騎士劫富濟貧的精神感動了,于是他竟然騎上一匹消弱的老馬,找到一柄生銹的長矛,帶著破了洞的頭盔,要去游俠,鋤強扶弱,為人民打抱不平,順便還雇了一位農民叫桑丘潘沙做侍從,還把鄰村養豬的姑娘當作自己的女恩主,然后帶著那位侍從上路了,在路上他們鬧了不少的笑話,把風車看做巨人,把綿羊和放養男孩看做敵人,結果被男孩有石頭砸得半死,還把鄉村看做城堡,把老板看做債主,把妓女看做公主,最終在路途終于見了一伙被警察挾持的罪犯,堂吉訶德把警察打跑,救了罪犯,然罪犯去感謝他的女恩主,那個養豬的姑娘結果卻被痛打了一頓。
最后到死堂吉訶德才悔悟,原來做好自己該做的才是最好的。看我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不要扯英雄,做好該做的,再做其他的。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5
一套甲胄,一匹瘦馬,一個仆人,一頭驢子,主人公堂吉訶德在讀了騎士小說后,鬼迷心竅就這樣踏上了復活中古時期游俠騎士制的道路。《堂吉訶德》詳細地描寫了他一路上所鬧的笑話、所吃的苦頭。最終,他無功而返,臨終醒悟。
為了復活騎士制,堂吉訶德在“困難”(他自己假想出來的)面前,絲毫不畏懼,一往無前。雖然這種荒誕想法不可取,但他為夢想而奮斗的精神令我敬佩。法國的文學家莫泊桑,為了寫出更好的文學作品,拜福樓拜為師,牢牢記住了老師的話。他孜孜不倦地寫作,比以前更加勤奮努力。他仔細觀察、用心揣摩,積累了許多素材,終于在付出無數心血后實現了夢想。
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同樣懷有一個夢想:修著:“本草”。于是,他為了這個夢想不懈努力。他不知跑了多少路,翻了多少山,問了多少人,又做了多少實驗;為了解藥效,又常常以身試藥,不惜生命危險。終于在61歲時完成了夢想——一本記載1892種藥物、11000多個藥方、1100多幅插圖的《本草綱目》。可見,只要有夢想,并且為實現夢想而奮斗,便能取得成功。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6
這本書的作者是塞萬提斯,是16世紀一個西班牙作家。這本書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講述了一個年輕人由于讀當時風靡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效仿騎士小說中的那樣給自己取名為堂吉訶德,并親身扮成騎士出去冒險的事情。他后來三次被送回家鄉,最后一次被送回家鄉時臨終悔悟給這本書增添了色彩。這本書塑造了堂吉訶德這個可憐可笑又可悲的人物。我認為堂吉訶德的做法是不對的。一件事都應該把握好合理的尺度,不能太過于依賴或排斥,就像玩游戲一樣,只要把握好合理的分寸,不要沉迷于其中,適量游戲還是十分有益的。另外,書本上的內容不可以全部地相信,孟子說過: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多讀書必然好,可閱讀時對書本上的知識也要進行合理的選取,不要一味、盲目的相信書里的一切都是對的。
但是堂吉訶德身上也有我們需要向他學習的優點,比如他十分正義。雖然他身上一股魯莽的沖勁我們不應該效仿,但是我們必須為他的正義點贊。
中學生《堂吉訶德》讀后感300字篇7
起初想讀這本書,是因為充滿了對故事情節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對堂吉訶德的好奇。經常這樣,腦袋里充滿了這樣那樣的想象,便會忍不住捧起書來想要讀個痛快。
堂吉訶德,一個年老的鄉村紳士,懷著為付諸現實,他以利相誘,居然說動了鄰居桑丘去作他的奴仆偉大騎士的靈魂苦苦思索著無人能明白的道理……
堂吉柯德,一個鄉下紳士,讀騎士小說入了迷,一心想要把書中騎士的種種行,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瓜,就開始了這部“偉大的信使”。
在歷險中,和別人交談,只要不涉及騎士道,堂吉柯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他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堪稱騎士典范,他一心追求正義,和想象中的敵人“作戰”毫不畏懼,連命都不要,他堅信自己應該扶助弱小,但事實上,他往往給別人添亂。他捍衛純潔忠貞,癡心不悔地堅守著自以為是的愛情,而他所謂的“情人”是個粗壯的村姑,壓根不認識他。他在想象的世界里生活,歷盡挫折而不后悔,認為這只不過是“魔術家搗的鬼”,還不斷給桑丘打氣---騎士總是要歷盡各種艱險,才能成就豐功偉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