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
純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守護純真,就是守住內心最真實的渴望!擁有一顆純真之心,會讓我們簡單、灑脫。讀后感怎么寫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讀后感五篇,希望大家喜歡!
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篇1)
今天,我讀了《抗日英雄小故事》一書,增添了不少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痛恨。使我更了解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和我軍英勇抗戰的事跡。
抗日英雄吉鴻昌在刑場上,大義凜然做了一首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同時厲聲對劊子手說:“我為抗日死,不能跪下挨槍,我死也不能倒下!給我拿個椅子來,我得坐著死。”接著又對敵人說:“我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槍。你在我眼前開槍,我要親眼看一下敵人的子彈怎么打死我的。”當劊子手顫抖地舉起槍時,吉鴻昌奮力高呼:“抗日萬歲!”“中國GCD萬歲!”
還有一位小英雄王二小,他面對敵人的金錢,不給敵人帶路;面對敵人的刺刀不害怕,機智勇敢地把敵人引進埋伏圈,在與敵人地周旋中,他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又被敵人的刺刀刺中,英勇犧牲時年僅13歲,他的鮮血染紅了南河灘。文藝戰士方冰和劫夫知道了王二小的事跡后,譜寫了著名的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仍廣為傳唱。
我讀了這幾個抗日的英雄的故事以后,我非常的感動,因為吉鴻昌在刑場上還為我們中國GCD說出了誓死也不會歸順日本人,還編了一首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還有小英雄王二小,自己不要敵人的金錢,也不給他們帶路,把敵人引進大部隊的埋伏圈里,在敵人的子彈和刺刀打了以后,他才13歲就英勇的犧牲了,他死后,GCD為王二小譜寫了著名的兒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抗日英雄小故事》,將激勵我更加認真地讀書,更加珍惜這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為抗日戰爭勝利而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們,他們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永遠激勵這我前進!
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篇2)
抗戰英雄這個讓人耳熟的詞,每當想到它就覺得五比神圣。
一次又一次的戰斗;一次又一次的事變,無數無辜的群眾倒在了血泊之中,更有無數先烈在槍林彈雨中成了抗戰英雄。《抗戰英雄》這本書就淬取了他們的精華.
每一次洗耳恭聽,都是一次神圣的洗禮。每段故事都只是冰山一角。更加龐大的是他們堅貞的熱血。狼牙山五壯士是最震撼我的其中一篇。五壯士為了轉移部隊,為了群眾撤退獲取寶貴時間,甘愿留下來,為了抵抗敵人他們用強大的火勢制造假像,讓敵人認為我們的部隊已經集中在這。果然敵人深信不疑,不敢輕舉妄動。幾天后敵人瘋狂的向前推進,此時壯士們已是彈盡糧絕,雖然為群眾的撤退轉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可是自己卻陷入困境,面臨的是大部分敵人把自己團團包圍,扭頭就能看到狼牙山山崖更是雪上加霜,四面楚歌的他們已經沒了給養、子彈。沒了就用石頭抵御一波又一波的敵人,石頭用完了他們就用刺刀與敵人抗衡,可是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逐漸把壯士們逼到絕境,在敵人條件誘惑下,絲毫沒有屈服,最終決定一起跳崖,五人在跳的時候還喊道“共產主義萬歲”,看到這我早已熱淚盈眶。
雖然現在我們走上幸福,但不能忘記英烈們曾經為我們的付出。
我們要銘記英雄,不能忘卻這段洗不掉的屈辱。
所以我勵志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貢獻。
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篇3)
最近,我讀了一本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抗戰英雄》。看了中間的一個個小故事,不禁讓我十分欽佩這些英雄們。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
《狼牙山五壯士》抗日事跡發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1941年,抗戰進入最困難時期。8月,為報“百團大戰”一箭之仇,日本華北派遣總司令岡村寧次調動10萬兵力向晉察冀根據地發動大規模“掃蕩”。9月初其先頭部隊3000人占領狼牙山,包圍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及名當地群眾。晉察冀軍區一分區1團7連經過頑強抵抗,轉移了日軍注意,使日軍以為遭遇了八路軍主力。9月25日,為了爭取主力和群眾撤退時間,7連6班五名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將日軍先頭部隊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盤陀,與四面圍兵激戰至彈盡,為了不被俘虜,5人集體跳崖自盡。
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寫出了那個腥風血雨的年代時,中國各黨派、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抗擊侵略,救亡圖存。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地不分南北,人部分老幼,全國人民義無反顧投身到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正是全國人民這種眾志成城的愛國情懷,我們的祖國才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
每當我想起狼牙山五壯士震感人心的壯舉,我就深感羞愧。我作為一名少先隊員,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退縮,就像曾經我們班轉來了一位新生,那同學成績有點跟不上,老師讓我去輔導他一下,可我輔導了幾天就打退堂鼓了。而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克服了重重艱難險阻,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我遇到的這點困難與他們相比算得了什么?再說正是因為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今天我在學習上遇到一點兒困難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為祖國做貢獻呢?我又怎么對得起先烈們的英靈呢?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先隊員應該以先烈們的精神為動力,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練就過硬的本領,做21世紀稱職的接班人,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正是中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中華兒女的楷模;他們的英雄氣概將浩氣長存,他們的英雄事跡永垂不朽。
同學們,讓我們永遠銘記狼牙山五壯士等革命先烈,他們無畏的革命精神將光照千秋!
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篇4)
“白山黑水烽煙起,抗日聯軍舉義旗。誰言女中無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我默默合上《抗日英雄》這本書,一道淚水也悄悄地從我的臉頰邊流下,我完全被感染了……這本書內記載了許多抗日英雄的故事,但是,最令我震撼的卻是,《誓死不屈的抗聯八女》也就是,《八女投江》的故事。
在1938年10月上旬,東北抗聯第5軍西征部隊在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西岸遭敵襲擊。為掩護大部隊突圍,已行至河邊準備渡河的8名女戰士,毅然放棄渡河,在冷云率領下,分成3個戰斗小組,一齊向日偽軍開火,抗聯主力部隊才得以順利突出重圍。但是,誓死不屈的8位女英雄在彈盡絕緣的情況下,毀掉槍支,相互挽著肩膀,在朝陽的輝映下,唱著《國際歌》集體投江,壯烈殉國。
國難當頭,她們毅然選擇了保衛國家,沒有退縮,沒有逃避,她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著我們!是戰爭使她們八姐妹走到了一起,也是戰爭讓她們壯烈犧牲的。誰言女中無英豪?在她們中最小的僅僅只有13歲,而最大的也才只有23歲!
說到這里,我不禁想到了趙一曼,她也是一位女戰士,也同樣是一位女英雄!她在中華民族遭到劫難之際,義無返顧地走在抗日的最前面;她在艱苦卓絕的抗戰中,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她在日寇的各種刑法下,寧死不屈,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反滿抗日……趙一曼用自己的生命表現了中華兒女的英雄氣概和共產黨員的高貴品質,她的英雄形象永遠激勵著我們不斷開拓前進!難道趙一曼不是和那八位姐妹一樣是一位女中豪杰嗎?
八女英靈,永垂不朽。不懼生死,一心為國。烏斯渾河,背水一戰。八女投江,氣貫長虹。女中豪杰,化作青史!
抗日故事1000字讀后感(篇5)
原本,我對這位英雄并沒了解多少。我原以為抗日英雄都是一樣,只是很普通地犧牲了而已,可讀完《抗戰英雄》,所有的英雄都在我心中換了一個形象。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英雄——趙一曼。看完她的故事,我不是被震撼到了,而是呆呆地坐在座位上。
她受了不少屈辱,不少酷刑,如果在那時她能活下來,那她以后的生活該是多幸福呢?原本她可以選擇不犧牲,和大家一塊撤離,可她為了國家,為了團隊,寧可自己受傷被俘,也不愿意讓同伴受傷。
讀到趙一曼被敵人俘走后,我開始擔心趙一曼,她會不會被敵人殘忍殺害,會不會在疼痛中支撐不下去,會不會……可是面對敵人,她不透露一句情報,無論如何也不屈服,直至死,她還是堅貞不屈。所有人都似乎忘了,她只是個女人,可是她能比男人還要頑強。她沒有在敵人面前露出悲傷的表情,也沒有一絲哭泣,而是倔強地說她要抗日!
1936年8月2日,她被押往去珠河的火車,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并沒有想到自己能怎樣活下去,她似乎把最后的時刻當成了和親人道別的時刻,但她沒有露出一絲悲傷的神情。她只是忍著痛,寫下了她的遺書。此刻,我眼前仿佛浮現了這樣的場景。斷了右手的趙一曼,用左手視死如歸地,艱難地,寫下了兩封信,這是她最后的遺物,也是她最想達成的愿望。在她寫信給自己的孩子時,她又是一位好母親。對于敵人來說,她頑強不屈,非常倔強。對于團隊來說,她恪盡職守,永垂不朽。對于我來說,她是個勇敢的女人,是個偉大的女人,是個不可思議的女人!
她為國犧牲,人們不可能忘記她,都會將她牢牢地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