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學習少年英雄王二小的英雄事跡,讓英雄精神代代相傳,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成為有為的少年,成為強國的少年!一起來看看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
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篇1
在公司組織的讀紅色經典書籍的活動中,我選擇了吳強所著的長篇小說《紅日》。記得在此之前,每次閱讀這種紅色書籍或是觀看紅色電影,都會感觸良多,而《紅日》這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以全景式的戰場描寫,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觸,而是極大的震撼,讓我仿佛看到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看到了那個槍林彈雨的戰場;看到了那些浴血奮戰的革命烈士。深刻地體會到了什么叫舍生取義,愿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操。
《紅日》主要描寫的是1947年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王牌軍74師在山東戰場上的漣水、萊蕪、孟良崮的這三個連貫戰役。文中首先描寫了發生于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由于國民黨軍隊既有裝備和數量的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所以此戰以國民黨軍隊攻占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作為結局。之后,描寫華東野戰軍重整隊伍,總結經驗教訓,兵貴神速的迅速拿下了萊蕪。以此戰大捷作為過渡,小說中著重描寫了孟良崮戰役。1947年4月,張靈甫率領王牌軍74師,再次向沂蒙山區大舉進攻,華東野戰軍把敵人逼進了孟良崮一帶,包圍了起來,此時國民黨的外圍后援部隊又把華東野戰軍包圍了起來,企圖與74師里應外合,一舉殲滅華東野戰軍,情勢非常危急。但華東野戰軍上下一心,一面抵御外圍敵軍,一面集中火力24小時內攻上了孟良崮的高峰,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斗,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終于把躲藏在山洞里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
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一方面充分體現了華東野戰軍英勇善戰的氣魄,團結一致的軍心,和那為了理想與希望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內部的腐朽,軍隊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實力,打自己的小算盤,在萊蕪戰役中,74師為保存實力,沒有支援友軍,致使在孟良崮戰役中,外圍后援部隊也沒有全力營救74師,最終導致了國民黨反動派在華東戰場的全面潰敗。
《紅日》除了讓我緬懷革命烈士們的崇高氣節外,更教會我面對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應該全力以赴,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學會與人協作,重視團隊精神。
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篇2
我觀看了《小英雄雨來》這部電影,看完之后,很佩服雨來,他機智勇敢,有智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雨來是一個頑皮可愛的小孩子,他熟悉水性,常常做出一些出乎人意料的事。雨來上學的時候成績不好,非常調皮,而且還經常作弄老師。有一次,雨來給老師捉了兩條大魚送去,老師讓他把魚放在廚房里,他跑到廚房后,竟然往老師的鍋里放了一只癩蛤蟆,當老師去做飯的時候,打開鍋蓋,癩蛤蟆又叫又跳把老師嚇得大叫,可雨來和他的小伙伴躲在廚房后面偷偷地笑了起來。老師對雨來一番教育之后,雨來決定向老師承認錯誤。
自從鬼子進入他們的領域之后,雨來就變了,他不再是一個只會貪玩的小孩了,他有正義感,有智慧。他們的老師被日本人抓走以后,雨來和他的小伙伴便想辦法營救老師。他們先在日本人的酒里下了瀉藥,把那些日本人整得很慘,都是來不及脫褲子就跑著去上廁所了。他們就這樣一個人出廁所一個人進廁所,整整折騰了一個晚上,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狼狽不堪了。之后,日本人為了報復雨來他們,曾讓人去抓過他們,但是都被雨來和小伙伴們設得機關正的屁滾尿流的。
最后,日本人為了防止他們再受到攻擊,就押著老師渡河,但雨來和他的小伙伴們潛在水底,用一根長木頭做偽裝,趁機把日本人的船掀翻了,雨來和同學們還把日本軍官拉進了水里。后來,雨來和小伙伴們終于把老師給救出來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禁為雨來的機智勇敢拍手叫好,也不禁有一些羞愧。他們那時生活的如此簡陋,連一件像樣的衣服也沒有,教室里只有一塊破黑板和幾張破桌椅??墒撬麄冊谀菢悠D苦的環境中仍熱愛祖國,熱愛生活,樂觀向上。在侵略者面前毫不畏懼,毫不退縮,勇往直前。雨來的聰明行為值得我們學習,當看到雨來他們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時,不禁讓我們哈哈大笑,雨來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我們以后要好好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奮發圖強,做一個樂觀積極、熱愛祖國的新時代好少年!
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篇3
讓少年英雄成為我們的榜樣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去了。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放牛的孩子王二小……”每當聽到《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我就對那個把鬼子帶進八路軍埋伏圈的男孩充滿了敬意。今年暑假,媽媽幫我借到了《少年英雄王二小》這本書,我被王二小的英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
這本書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淶源縣上莊村,遭到日本侵略者炮轟,年僅十三歲的王二小因此家破人亡,他只身逃到八路軍鞏固區狼牙口村,被好心人收留。他認識了好伙伴雷娃,還有八路軍肖連長和邊區干部小柳大姐,他們給了王二小一個溫暖的“家”,教他學習文化知識。為了替死去的父母報仇,王二小積極參加兒童團,配合八路軍抗戰。1946年9月16日,日本鬼子前來掃蕩,把正在放牛的王二小抓去帶路,為了掩護八路軍傷員和鄉親們,王二小假裝順從,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中了埋伏的鬼子被打得鬼哭狼嚎。一個鬼子見上了當,用刺刀刺進二小的胸膛,把他摔死在一塊大石頭上……
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已模糊了雙眼。王二小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的孩子,日本侵略者毀了他的家。他不僅沒有哭泣害怕,反而勇敢地參加了兒童團,打擊侵略者。他小小年紀就渾身是膽,成功把敵人引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連死也不害怕,這種精神真讓人佩服。
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正是這些英雄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嗎?還記得楊靖宇將軍靠吃棉絮草根在積雪很深的山林中與日本鬼子戰斗,寧死也不投降的情景;還記得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寧可戰死也不后退的誓言;還記得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受盡酷刑,也沒有說出一句機密……除了這些抗日的大英雄,還有像王二小、雨來、海娃等這樣的抗日小英雄,他們都是讓我永遠敬佩的人!
記得老師說,我們國家過去之所以被人侵略,就是因為我們曾經軟弱和落后,而我們國家今日的昌盛,正是有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奉獻和犧牲。只有國家強大,百姓才不會流離失所,才不會任人宰割。英雄烈士們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魂。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學習少年英雄王二小的英雄事跡,讓英雄精神代代相傳,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成為有為的少年,成為強國的少年!
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篇4
從小到大,我讀過許多關于英雄人物的故事,他們激勵著我、感染著我,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就更加感人肺腑,催人淚下,讀后令思緒萬千的我激動得久久不能平復,手捧著書,仿佛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掩上書,五位英雄剛強堅毅的身影就印在了我的心里。
書中寫到,這五位壯士其實有兩次逃生的機會,第一次是在面臨道路選擇的時候,當時五位戰士已經完成了掩護的任務,此時他們完全可以選擇追上連隊,與主力會合。但他們這樣做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為了不讓敵人發現連隊主力,五位壯士下定決心走向一條通往狼牙山主峰棋盤陀的“死亡之路”,這樣敵人就會被吸引走上與連隊撤退完全相反的路,而五位戰士將自己陷入了危險的深淵。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絕望留給了自己,他們面對這么艱難的生死抉擇卻沒有絲毫的猶豫和遲疑,這是一種大無畏的革命犧牲精神,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最勇敢地舍身取義的精神。
五位壯士第二次有逃生的機會是在被敵人包圍后,當時如果五位壯士如果不跳崖,而是選擇投降當漢奸的話,日軍可能會留下他們的活口。但他們這樣做了嗎?答案仍是否定的,這五人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他們胸懷著凜然大義,又怎會背叛祖國,又怎會向日本侵略者人低頭。于是狼牙山五壯士寧死不屈,高呼著壯烈而豪邁的口號,跳下了萬丈深淵……
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難道這五位壯士就不愿意活下去嗎?難道他們家中就沒有妻兒老小?難道他們就不眷戀生命的美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即使是這樣,他們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仍然選擇了守護黨和人民的利益,守護部隊戰友和百姓們的生命。有句話說的甚好:“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五位壯士正是如此,他們的革命獻身主義精神令我敬佩,他們是我永遠的榜樣!
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年代,我們都需要這種舍生取義,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此刻,我的眼前紅旗招展,呼聲震天,那是狼牙山五壯士豪邁的口號在天地間浩氣長存!
寫抗日英雄的讀后感800字篇5
周末,我在家中觀看了一部戰爭大片《百團大戰》。當我看完這部電影時,內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發自內心的感覺到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來之不易。
這部電影真實的再現了抗日戰爭時,日本軍隊在華北實施“鐵路為柱,公路為鏈,堡壘為鎖”的“囚籠政策”。這次戰爭八路軍在華北動用了三百零五個團的兵力,向日軍發起主動進攻。
影片中的一幕--在娘子關火車站,一輛日寇裝甲車沿著鐵路向八路軍射擊,許多戰士犧牲了,為了勝利,必須讓火車撞上裝甲車,兩車必須在同一軌道上,為搶扳道岔,經過激烈爭奪,反復沖殺,多少八路軍戰士前趕后續英勇犧牲,最終有一名八路軍戰士用自己的身體壓倒了扳道岔,使鐵軌鏈接在一起,火車撞飛裝甲車,消滅了敵人,取得了勝利。
我熱淚盈眶,為了國難當頭升華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而感動,我永遠不能忘記英雄先輩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
看這血腥的戰爭,再看看犧牲的戰士,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淚,我最清楚的記得一句話;人在旗在,人不在旗還在。這是一句無比簡單的話,但缺充分體現了將士們的愛國情感,更是一種大無畏的精神!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電影從棗宜會戰開始,中將張自忠犧牲前的那句話:“天津沒守住,我走了,北平沒守住,我走了,華北沒守住,我還是走了,今天我張自忠,不走了?!边@句話深深的打動了我,讓我明白張自忠將軍為國犧牲的決心。
影片彭德懷元帥在下令攻打西營烏時,說了一句斬釘截鐵的話,“西營烏是個鐵核桃,但我們也要啃了?!倍嗝磮远ǖ穆曇舭?這代表了中華民族堅定不屈,于日寇作戰到底的決心。
在生活中“鐵核桃”并不少見,往往我們就是豪不猶豫的選擇了逃避??戳诉@部影片后,我們明白了只要堅持,“鐵核桃”也是能啃掉的。
就拿一道數學題來說吧!看到一道難題我會跳過去了,但想起《百團大戰》中的那句話。我鼓起勇氣,向它發起“挑戰”。沒想不一會兒便“攻下”了這道難題。
這部電影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和和平的來之不易,如今這和平的年代是那些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要倍加珍惜,少年強中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