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
我是第一次看這一本書,看的時候是挑選了一些看起來比較吸引我的章節,我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非凡之處在于,它首次記錄了毛澤東和其他共產黨人的生平故事,以及這場鮮為人知的革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歡迎大家閱讀!
更多“紅星照耀中國”的相關內容推薦↓↓↓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篇1)
當我第一次見到《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時,就表現出了對這種有ZZ偏向的書的厭惡,而當我打開它時,我終于明白了《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的意義。
《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紅色中國對共產黨各級領導人及農民、工人等民眾的采訪與觀察,以及對紅色中國的評價。
在本書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紅軍中的“紅小鬼”。在紅軍隊伍中,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盡管都還是些娃娃,卻跟隨部隊經歷風雨,在跋涉中漸漸成長,在戰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尋常的童年譜寫出一曲曲生命的壯歌。斯諾遇見的第一個紅小鬼是一個號手,只有十五歲,穿著網球鞋,灰色短褲,帶著一頂褪色了的灰色帽子,上面有一顆模模糊糊的紅星。但是帽子下的號手可是一點也不“褪色”的:紅彤彤的臉,閃閃發光的明亮眼睛,看起來精神極了。這樣一位“紅小鬼”卻是已經當了四年紅軍的“老紅軍”了。這個孩子說他小時候被紅軍幫助過,那時他就發誓要參加紅軍。十一歲,他參加了紅軍,雖說只是吹號,但他作為一名軍人,是要有多么堅強的意志與精神啊!他的年齡與我不相上下,但是他做的事卻是許多同齡人都做不到的,他們中的某些人還上前線打仗,冒著生命危險,他們也勇往直前。這樣的“紅小鬼”,確實是令人敬佩的。
我最敬佩的歷史事件就是紅軍的長征。紅軍的長征是迫不得已的,紅軍為了避免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不得不向西北長征,分成了西、南兩個縱隊,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出發了。紅軍在努力下終于撤出了江西(主力部隊),余下的部隊則留在江西繼續抗爭國民黨。紅軍成功地突破了第一道碉堡線之后,就開始走向它歷時一年的劃時代的征途,首先向西,然后向北,這是一次豐富多彩,可歌可泣的遠征。本次長征共有兩萬五千里長,在這途中,有無數的困難和挫折,犧牲了無數的紅軍戰士們,然而紅軍一直在往前,從未后退。這也是紅軍的長征是軍事史上偉大的業績之一的原因。“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此乃紅軍氣概。恰如斯,他們才走完,六千英里遙遙長征路,雖坎坷崎嶇,但他們終望見了“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那“正西風落下長安,飛鳴鎬。”的戰爭年代,他們知道“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但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這是MAO的誓言,亦是紅軍戰士的誓言。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篇2)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再讀《紅星照耀中國》在漫長的假期賦予我新的時代意義。于字里行間,我感受到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與書中的偉人為伴,我汲取到前行的力量;在安定中重溫歷史,我懂得了感激和珍惜。透過斯諾的文筆,紅軍彰顯了如下三點偉大的人格魅力:
一、自律之美
吸鴉片在紅軍隊伍中是禁止的,且吸香煙的戰士很少。作者邀請戰士們吸煙時,他們多數謝絕。有些戰士喜歡玩一種叫做“識字牌”的游戲,幫助不識字的人學習基本漢字;此外,有些戰士喜愛集體游戲,譬如唱歌;更多的紅軍戰士學習軍事戰術和人體衛生等。這就是后方正規紅軍戰士有組織的生活,并不十分刺激但卻極其嚴格自律。有一幅漫畫前些日子在網上流傳,畫面是一個女子躺在床上玩手機,形如抽鴉片的姿勢。此畫描述的情形不無道理,因為玩手機許多親人之間的關系正在變得疏遠,因為玩手機沉迷于魔獸世界有些同學性情大變并荒廢學業。只有像紅軍一樣自律,心懷遠大目標并持之以恒,我們才能離夢想更近!
二、愛民之美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之”,一大批優秀領導人物為紅軍贏得民心贏得了天下。毛澤東等領袖與戰士們同吃同住,親力親為,在各大戰役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領導作用,其間“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都以歌曲的形式成為我黨我軍愛民的見證。同時,紅軍在對敵人方式的和態度上,也體現出其愛民之心:“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同我們一起打回老家去”的口號影響了東北軍的全體官員,促成了張學良軍隊與紅軍的合作。正是這種兼容并包的同理心使得紅軍化敵為友,擁有了源源不斷的新生力量。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如何緩解我們這個時代的焦慮?擁有一顆同理心,以愛為前提去化解矛盾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三、堅韌之美
“兩軍相爭勇者勝”,強渡大渡河是最能體現紅軍堅韌的歷史事件。安順場以西四百里,峽谷高聳,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就是有名的鐵索懸橋——瀘定橋。倉皇的敵人把煤油倒在橋上燒了起來,這是多么駭人的高溫!面對處于高溫的鐵索橋,腳下湍急的河流,敵軍的密集轟炸,赤腳的紅軍沒有絲毫膽怯,而是冒著敵軍的炮火蜂擁爬上了鐵索,撲滅了火焰并鋪上新板。紅軍團結一致的堅韌在氣場上壓倒敵人并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種堅韌,為我們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和砥礪前行的豐厚動力。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以紅軍精神為指引,我們才能明是非,知進退,才不會像亂港分子那樣為美英所利用成為歷史上的跳梁小丑。當年,紅軍苦中作樂,被斯諾稱為“最幸福的中國人”;今天,我們沐浴著時代的麗日和風,更該為了理想一往無前,成為“最堅韌的如初人”。為了新的征程,讓我們擁有一顆勇敢的心,一起昂首出發!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篇3)
初識《紅星照耀中國》,是在酷熱的七月天,蟬鳴于周邊響起,室內,我的心卻時常澎湃,無法平靜。翻開這本書,紅色的扉頁讓我的思緒同斯諾一起回到了偉大的紅色之路……
埃德加斯諾原本是美國新聞記者,他關注中國人民的苦難,于1936年只身冒險前往陜西蘇區,以他充滿熱情生動的筆觸,記述了日漸成熟的中國共產黨一點一滴,描繪了堅韌不拔的共產主義戰士,讓我們看到老一輩共產黨人的精神光輝,看到共產黨人代表的希望。
歷史的畫卷在我面前展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我又聽到了紅軍戰士為著信仰拼搏沖鋒的吶喊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崎嶇坎坷,敵軍有九十萬軍隊,紅軍只有十八萬軍隊;敵方有先進的裝備,而紅軍的裝備極其匱乏落后;他們仍然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氣轉移地點,巧妙與敵人周旋,紅軍以鋼鐵般的意志和團結的精神,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正如作者所言,這是歷史本身豐富而燦爛的精華。一遍遍溫讀歷史,和平年代的少年思緒被帶回到硝煙滾滾戰爭時代跌宕起伏。
斯諾筆下描繪了許多普通的紅軍戰士,個性各異,卻淳樸可愛。他們保持著簡單、純潔的信仰,他們或許不知道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但他們愿意跟著共產黨去解放全天下受壓迫的農民,這些純潔質樸的革命信仰,讓他們追尋紅軍,前赴后繼走過了萬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犧牲了年輕的生命也無怨無悔,“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我的限入了沉思,信仰的光輝充實了我的心靈。
歷史的接力棒,已交至我們手中。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是祖國的接班人,初中生活或許忙碌而充實,浸泡在題海的日子里,我們已來不及細細品味回顧這段歷史的魅力。與《紅星照耀中國》的相遇,喚醒了我內心的愛國熱情。紅軍堅韌不拔、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再次深深烙在我的記憶中,勇往直前精神將伴隨著我成長。歲月易老,精神永存。
夕陽西下,晚霞染紅了天空,輕輕合上書,思緒回轉,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復……隔著近半世紀的歷史煙云,革命的紅星在我心里仍熠熠生輝。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篇4)
早在學生時代就聽說《紅星照耀中國》是本好書。懷著對斯諾的崇敬之情,我拜讀了此書。該書從“局外人”的角度去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戰勝困難取得勝利的這段歷史。該書是一部從新聞視角記述中國革命的歷史書籍。通過了解認識這段歷史,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如果沒有共產黨人那堅如磐石的信仰,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斯諾懷著對中國革命和戰爭的重重疑問,孤身一人前往被時下的中國當局刻意曲解、嚴密封鎖的革命根據地。在根據地,他將他的所見所聞真實記錄,以一個記者的視角,生動豐富地描述了紅色革命根據地大大小小的人物與事件,他通過搜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運用文字的形式將這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斯諾的語言平實,沒有過多的修飾性詞匯。他不僅記錄了一些革命領導者的事跡,如毛澤東、周恩來、賀龍等,而且對主要的歷史事件也進行了敘述,如蘇區教育、人民抗日劇社、長征、西安事變等。正是通過他的文字,我們對國民黨當局的暴行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對橫亙在漫漫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才有了更形象的把握,對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亡國之禍的革命先驅更加心生敬畏。
文章描寫的都是在這片貧瘠生發生的故事。艱苦的生活環境,艱難的生存條件,然而人們卻是滿懷激情,斗志昂揚!是什么讓共產黨人如此樂觀?是什么在堅強地支撐著他們?答案就是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國民黨舉起屠刀屠殺共產黨的時候,無數的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前仆后繼!當共產黨人輾轉于被圍剿被消滅的各個戰場時,是信仰的力量支撐著他們堅持下去!當紅軍在雪山上、草地上彈盡糧絕時,是信仰的力量讓他們戰勝一切困難!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共產黨人點燃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中國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才能最后取得成功;正是有了這樣的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最終站上了世界的舞臺。正是有了這種信仰,社會主義中國才能在世界舞臺上綻放異彩。
閱讀紅色經典,重溫歷史記憶,我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和平和幸福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我們都要倍加珍惜。歷史是沉痛的,幸而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黨領導下的中國日益強大。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并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在新的征程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入黨誓言,永遠跟黨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紅星照耀中國讀后感作文1000字(篇5)
久聞德加·斯諾和《西行漫記》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紅色的略呈灰灰的書的色調,立即給人以“紅色”的感覺,更兼有歷史的厚重感,仿佛書面上一直有歷史風沙在吹,顯示出設計者的獨具匠心和對紅色中國那份歷史的把握。《西行漫記》又名《紅星照耀中國》,當時因為便于在“白色中國”發行才譯成西行漫記的,坦率地講,我更喜歡紅星照耀中國這個名字,覺得更有中國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響力和沖擊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區參觀學習,所以對書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觀印象,那是一個什么地方呢,時過七十年了,依然屬于欠發達的地區,同事們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應,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黃土和太陽能曬開石頭的缺水區。
翻開書本,心就平靜下來了,作者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他的西部之行,而一個個鮮活人物躍然紙上,一幅紅色蘇區斗爭圖浮現在眼前。作者運用歐美作家善用的描寫的手法,以平視的角度,樸實的筆觸給我們講述著那段歷史。樸實的語句卻將東西方文學的區別體現的淋離盡致,當時這樣的文章應該算作新聞或通訊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傳記了。
樸實的語句卻感覺別樣而新鮮,外國人看中國的革命對每個讀者和關心中國的人來說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們還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別樣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確乎有一種吸引力,似乎是羞怯、個人的魅力和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產物”。這是對周恩來同志的描述。
“我開始有一點點懂得中國共產黨人為什么這樣長期地、這樣毫不妥協地、這樣不象中國人地進行戰斗。”這是作者對中國革命的初步認識和認同(當然象中國人地戰斗我們不知道是一個怎樣的戰斗)。
“在我看來,毛澤東是一個令人極感興趣而復雜的人。他有著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這是對偉人毛澤東的描寫——是一個喜歡憨笑的人。
從他的記敘中也讓我們看到了極為難得看到的、很有點神秘色彩卻極為悲壯的西路軍的有關資料。西路軍的很多故事、當然也包括很多女紅軍戰士慘烈經過至今仍在民間流傳,在中國革命可能是的,當年的殘酷是我們現代人無法想象,而那種信念、意志也令我們不能望其項背的。如果你感受過西北的風沙,有幸、有緣你可能在寧夏、青海依然能聽到當地百姓將一種樹叫“紅軍楊”,折斷樹枝略呈紅色的液體慢慢地滲出來,百姓們說那是當年紅軍的鮮血,每一節樹枝中間有一個非常規則的、鮮紅的五角星,百姓們說那是紅軍當年頭上的紅五星。這個故事是我聽來的,我們無須去分辯真假,而那段悲壯、慘烈的歷史卻是真實的,至今放在檔案里、在百姓中間口口相傳,而經濟仍欠發達或者說貧困的當地百姓對紅軍的那份感情言語間聽來讓你落淚,你是男人也會的。
讓我們銘記那段歷史吧,珍惜今天所擁有的,跟一位美國人——斯諾一樣深愛這片紅色土地或者說更愛這片土地,因為我們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