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部中篇小說,描述的是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精選篇1
在還沒有腰纏萬貫時,他叫蓋茨,和眾多青年一樣,擁有著最簡單卻也最淳樸的夙愿,也擁有著愿和他同甘共苦的,如雛菊般綻放著青春活力的戀人黛西。那時的他,覺得這便足矣。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蓋茨邁上了戰場,踏上了征途。本以為黛西能無怨無悔執著等待他,卻在歸來之日發現往昔的戀人由于利欲熏心早就嫁給了成天尋花問柳的富商......
他改變姓名,成了靠販賣私酒而一夜暴富的商人蓋茨比,在海岸邊買下了一座豪宅,成了眾人羨慕欽佩的焦點。每天在家中大擺筵席,人流絡繹不絕,然而他卻始終默默站在一旁,很少參與那些熱鬧中,讓人覺得神秘又寂寞。
原來,他買下這座海岸別墅只因海的那邊便是自己心心念念的舊愛的所在,他宴請賓客也只因希冀借此來吸引她的注意。他成功了,黛西的目光又一次駐足在他的身上,倆人舊情復燃,一發不可收拾。可是隨著交往的深入,他發現黛西已被現實打磨塑造成一副愚蠢自私,庸俗拜金的軀殼......
內心不是沒有過糾結的,但他仍舊對她懷有一絲虛妄的幻想,幻想她會重新變成純真的少女黛西。這樣的美好終究是被殘忍而又決絕地打碎了,黛西在一次酒駕中開車撞死了丈夫的情婦。這還不夠,她居然和丈夫一起,將這場事故嫁禍給了蓋茨比,導致了最終蓋茨比被死者丈夫槍殺的悲慘結局......
魂牽夢縈的愛人黛西,就這樣成功地親手毀掉了蓋茨比的一生。
“于是我們奮力前行,卻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過去。”這是印在《了不起的蓋茨比》封底上的一句話,略顯悲傷與消極,但也是對主人公蓋茨比一生的真實寫照。
文中的窮小子蓋茨出身卑微卻從小熱愛學習,在少年時期便有意識、有系統地訓練自己。為了贏回自己的愛人,他變成了富翁蓋茨比,成功吸引到了膚淺的她。在我們以為他將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時,現實只是給了狠狠的一巴掌,將他逼向死亡。
蓋茨比一直在充滿渦流的水中奮力前行著,不停掙扎,試圖逆流而上。可即使他在充滿渦流的水中奮力掙扎又怎樣,即使他已經望見了河的另一邊又怎樣,他的結局不會被人改寫,他最終仍舊是退回了過去,甚至遭遇到更加毀滅性的風暴......
看完這部小說,有人會頹靡,有人會無望。因為在他們眼中,窮小子蓋茨就像千千萬萬的眾生一樣,沒有家底,沒有庇護,沒有扶持,這些普通民眾,不管怎樣拼命,怎樣努力,結局早就已經注定。就算有天他們經由機遇登上了從未抵達的山峰,就算有天他們認為成功唾手可得,就算有天他們不再擔心基本的溫飽問題,總有一天,上帝會將這一切都奪走,一點都不留下。
但是我想說的是,蓋茨比只是作者為了反映特定時代而特意塑造的一個典型人物罷了。我們所處的時代早已不是如蓋茨比所處的那樣黑暗混亂,只要勿忘初心,只要時刻提醒自己,只要不斷前行,沒有家底又怎樣,沒有蔭庇又何妨,只要你做好了準備,就有資本輕易地對機遇說:“喂,我準備好你的從天而降了。”
希望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都可以輕易地對著機遇說出這句:“喂,我準備好你的從天而降了。”
這真是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語。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精選篇2
以前很少讀外國小說,或許是因為篇幅太長,情節發展又很慢。但有一本書讓我打破了對外國著作原有的想法,它留給我的已超越它的結構和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細致的思考,思考著人世的虛浮和人性的偽善與本真會有怎么樣的碰撞,為什么會有這種碰撞。一部真正好的小說就是在故事背后揭示美與丑,黑與白的同時,讓讀者挖掘什么是人性的光點。
這部小說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美國20世紀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將他視為“一個標準,一把尺子,一個看清自己位置的一個標志。”相信《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無外乎如此。
小說的主人公是蓋茨比,作者通過蓋茨比的鄰居尼克的視角演繹他的經歷與最后的沉淪。蓋茨比在很久之前愛上自己的遠房表妹黛西,在一次宴會上他與黛西重逢,此時的他已家財萬貫,從前因為窮酸而未與黛西在一起的傷疤終于愈合,他們又一次墜入愛河。然而此時的黛西已結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擾下,兩人的關系再次僵局。蓋茨比一直是一個忠于愛情的人,他對黛西的愛是真正的至死不渝,可惜在他生命結束的那一刻,黛西仍未回頭。
蓋茨比的生命就此終結,但人們對他的思考從未停止。作者筆下的蓋茨比是個深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繼承萬貫家產,游歷四方,甚至還有人說他曾殺過人,但他見到黛西的時候也會緊張得像個孩子,有著天真、單純的一面。在別人熱鬧的時候,他總是孤身一人冷眼旁觀,超然于一切俗世的喧囂之上。為什么這樣的人最終卻被人遺忘?只能說人在社會中是渺小的,渺小到瞳孔再清澈也會被人看做冰穹;光明站在身邊,卻無法被庇護。或許作者生活的就是這么一個你爭我奪,弱肉強食的時代,用老舍的話就是“不給好人留出路”。蓋茨比是可悲的,他將愛獻給了一個拜金,被時代腐化的女人,他并沒有發現有時愛恨離愁并沒人想像的那么簡單,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人無情的背離。
縱然作者是心有酸楚得寫的,但我相信他并沒有抹去光明。蓋茨比雖然悲劇,但他的純真與熱情一如往日,在我們這個時代正需要這種正能量,或許這部小說折射現實的背后渴望人們像在仲夏夜看細水長流那樣的樸實,若人世皆為此人,相信黑暗永遠不會降臨。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范文1200字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精選篇3
讀罷《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便深刻的感覺到一部文學作品若想成為經典,只靠文字和技巧上的成就是不夠的,它必然要在思想層面上具有一個符合它所誕生的那個時代中人們共同的精神面貌特征。《了不起的蓋茨比》固然是這樣一部了不起的小說,它的文字和寫作技巧不再做深究,只是淺顯的說一下自己的讀后感。
這部小說既然叫《了不起的蓋茨比》,那就來說說文中的蓋茨比到底有什么“了不起”。通過對作品中個人物形象的分析來闡明其中的原因。
蓋茨比是20世紀20年代美國文明孕育出來的產兒。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元氣未傷的美國進入了歷史上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美國夢”像一個在半空游蕩的色彩斑斕的大氣球,使一代美國人眼花繚亂,神魂顛倒。菲茨杰拉德將這個絢麗的、更多是虛幻的時代命名為“爵士時代”。這個時代充斥著酒精和上流社會的縱情歡笑。人們眼中只有金錢和名位。生活在這個時代里的各位主人公們又是怎樣的狀態呢?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人物不多,論夫妻總共也才寫了兩隊,湯姆,不坎農夫婦和威爾遜夫婦,正是從圍繞這兩個家庭錯綜復雜的關系中,菲茨杰拉德找到了他認為社會矛盾的根源問題所在,即人們的欲望。
小說故事的敘述人尼克·卡羅威到東部去學債卷生意開始,他搬到紐約附近的長島居住,面臨海灣,而且與蓋茨比為鄰居。作者就是通過一個涉世不深的年輕人自述他的所見所聞,盡量使讀者感到真實,客觀和生動。
湯姆布坎農是“我”第一個向讀者介紹的人物,他是巨富之子,社會名流,酷愛體育消遣,光是用來打馬球的馬匹就有一大群,他30多歲的年紀,卻給人一種永遠盛氣凌人的印象,說起話來聲大氣粗。舉止魯莽。他行事果斷,判斷準確且手段兇狠,一旦有危害他的利益的人物出現,他會不擇手段的加以打擊,毫不留情,他是個兇猛的男人,并且很會花言巧語的騙取女人的歡心,同黛西做了三個月的新婚旅行之后卻在一回來就和飯店的女傭人搞在一起,到了紐約又和車輛修理行的老板威爾遜的妻子發生了關系,到末發現自己的妻子和蓋茨比有染,又極力做出家庭衛士的姿態說:“這年頭人們開始對家庭生活和家庭制度嗤之以鼻,再下一步他們就拋棄一切,搞黑人白人通婚了。”指責的多振振有詞,“一個酒徒色鬼盡然搖身一變就成了道學先生”。由他的種種行為可以清晰地看見這個男人丑惡的靈魂,他是當時社會中貪婪自私物欲深重的所謂上流社會的典型代表。
黛西是“我”的遠房表妹,大家閨秀,生的美麗嬌柔,因為追逐金錢門第,她拋棄了原本的戀人蓋茨比,和湯姆結婚,她的不幸婚姻使她遭受了種種痛苦,她剛生下的孩子不到一個鐘頭,湯姆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她從麻醉中醒來,一聽說生了個女孩,就哭起來“我很高興是個女孩,而且我希望他將來是個傻瓜”,這就是她的“女兒經”和人生哲理。當他看到蓋茨比神話似的發跡,變成一個連湯姆都相形見絀的大亨時,頓時由驚愕變成遺憾,對于金錢和情感的欲望猛的在她心中燃燒起來,以致于她走進蓋茨比輝煌的宅邸,眼見他拿來炫耀一下五彩繽紛的英國襯衫時,竟嚎啕大哭起來,“這些襯衫這么美”,她哽咽的說,她的聲音在厚厚的衣服堆里悶啞了,“我看了很傷心,因為我從來沒見過這么——這么美的襯衫”菲茨杰拉德對這些細節進行了精心的描繪,一個“黃金女郎”的形象活脫脫的跳出來,而當湯姆與蓋茨比最后攤牌,當她和蓋茨比一同驅車返家,她在心煩意亂的時刻為了鎮定一下神經,高速開車,竟然把他丈夫的情婦撞死了,還一溜煙駕車逃走,此后她就完全背叛了倒霉的蓋茨比,抓住他不會向警方說明真相的時機,與湯姆一同策劃陰謀,打算遠走高飛,溜之大吉,后來當死者丈夫殺上門來,黛西竟允許湯姆把罪責推到蓋茨比身上,使他慘遭槍殺,做了他們的替死鬼,勢力,自私,陷害,謀殺,小說就是這樣一步步讓黛西的面目暴露無遺,三條人命可以看清美國社會某些為所欲為冷酷無情的上流人物。蓋茨比是小說的核心,他的財產引起了人們的紛紛議論,他那模糊的背景,神秘的發髻,溫情的戀愛,都與全書的浪漫抒情的氣氛相吻合,他是莊稼的孩子,原名杰慕斯,蓋茨,少年時四處流浪,17歲隨翁科迪周游世界,改名為杰伊,蓋茨比。受了5年如何處事的“訓練”,戰爭期間作為青年軍官認識了黛西,他和他家的房子都令他驚奇,炙熱的相愛激發了年輕人心中的一場春夢,戰后蓋茨比不名一文,眼睜睜的看著財大氣粗的湯姆把心上人搶了去,寒倉的蓋茨比嘗夠了裙褲的滋味,他痛心疾首的感到橫在他和黛西之間的溝有多么深,蓋茨比決心奮斗,用金錢來買回他永遠難忘的夢境,他學會了為富不仁,狠命賺錢,唯有對夢中的女神帶新卻是地道的紳士風度,對她的一往情深,5年來他含辛茹苦,就是為了重溫一場舊夢,當他遭到黛西門的陷害,竟還傻癡癡的堅守他的愛情理想,不思躲避,他致死期待著,是那個實際永遠也不會打來的黛西的電話,這里面飽含著菲茨杰拉德深刻的寓意,蓋茨比的死是“美國夢”的破滅,他的生命信仰之火熄滅了。與湯姆,不坎夫婦對應的還有一堆次要的角色——威爾遜夫婦,他們在股市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威爾遜的妻子萊特爾是個矯揉造作的俗女子,甘愿做湯姆的情婦而離開她的丈夫,就因為她的丈夫并非“上等人”,她的暴死成了故事的轉折點,這對夫妻,女的被情敵纏死,難的去傻他想象中的謀殺犯,而殺錯了人,成了悲劇的最后完成者。
蓋茨比從年輕時起就一心要追求“一個絢麗得無法形容的宇宙”。一旦愛上了“黃金女郎”,他的悲劇也就開始了。她成為他理想的化身,盡管黛西早已移情別戀,盡管他清楚地聽出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他仍不改初衷,固執地追求那個虛無縹緲的愛情夢。
然而黛西遠不如他的夢想——她被那個物欲橫流到變態的社會腐蝕地太過丑陋,而蓋茨比又被他那無比飄渺的夢蒙蔽了雙眼,那個夢太過美好、太過虛幻,他也為此投入了太多的熱情。因此黛西每一個丑陋的點都被他自欺欺人的蒙混過去,并且為這整段實現夢想的過程自行地添加各種虛幻而美麗的泡沫。因此,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和獻身精神也超越了世俗的男歡女愛的恩怨。為了重溫舊夢,他不惜投身紐約金錢世界的污泥濁水,但是他對財富本身和花天酒地的生活并無興趣,出污泥而不染。他的靈魂在受難,但是他無怨無悔,從一而終。小說敘述者從一開頭就表白從不輕易褒貶人物,卻在和蓋茨比訣別之前理直氣壯地喊道:“他們是一幫混蛋,他們那一大幫子都放在一堆還比不上你。”所以,蓋茨比是“了不起”的。
說到這部作品就不得不提起“美國夢”。查閱資料得知,“美國夢”起源于殖民時期,本杰明?富蘭克林曾提出關于追求個人主義,通過自力更生獲得幸福的信條。也就是說,任何人,不論他的出身、種族及宗教信仰如何,憑借勇氣、勤奮及運氣,都能獲得成功。而之所以稱其為“美國夢”,是因為哪些剛踏上“新大陸”的歐洲人,面對這片富饒的土地,相信他們的夢想可以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實現。而《了不起的蓋茨比》卻給狂熱追求“美國夢”的人們潑了一盆冷水,在作者的筆下,它不過是人們對于物質不惜一切手段自私而冷酷地追求的一種依托。小說中尼克、蓋茨比、湯姆和黛西都意圖從中西部到東部去實現他們的夢想——對金錢、名譽、成功、刺激的追求。黛西不會嫁給一個一文不名的男人,她和湯姆的生活必須由豪華的房子、馬球、旅游和每天盤算著如何打發時光構成;而蓋茨比也只有在通過各種非法手段賺到大筆的錢,住進海濱別墅,過上一擲千金的生活之后,才感到自己有信心去追回黛西——他的“美國夢”。
蓋茨比的悲劇在于他沒有意識到他一生追求的“美國夢”的虛偽。那個社會狀態下人們的變態。蓋茨比渴望用金錢贏回黛西的感情,但卻意識不到一個如黛西一般的拜金女子已無真摯感情可言。對金錢的膜拜已使當時社會的大多數人冷酷無情,蓋茨比生前賓客盈門,死后卻無人參加葬禮,這就是對當時社會風氣最大的諷刺。在這樣一種社會風氣中卻如此癡情或純情,只能有悲劇性的結局。而正是因為蓋茨不同于當時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還擁有自己純真的夢想,所以這就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所在吧。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精選篇4
“迷惘的一代”,這對我們而言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似乎當代的我們就在經歷這樣的時期,所以一切都會更加感同身受。盡管世殊事異,但是當你翻開《了不起的蓋茨比》,還是會在菲茨杰拉德的描述中感受到一種水草纏繞般令人窒息的緊張氣息和氣球飄落無依的慌亂失措,即便是在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的炫目時刻也依然籠罩著一種揮散不去的壓抑。燈火闌珊處,在蓋茨比孤獨的身影下,那遠處的綠光顯得更加令人無法抑制地神往,他也已經完全沉醉進去了,而那向著大海方向伸出的雙臂的姿態古怪、熱切,令人心頭發酸。
從故事敘述者尼克久別重逢的表妹黛西和她的女伴,說她們身穿著白色衣裙像是“乘氣球繞著房子飛了一圈剛被風吹回來似的”,你就能體味出一種虛浮的、不切實際的空洞。盡管迷人的黛西有著無法抵制的誘惑力,但她卻只是一具美麗的軀殼,當初才會放棄愛情而投身于富裕的湯姆。癡心的蓋茨比為了贏回她的芳心販賣私酒牟取暴利,在她的別墅對面大肆舉辦宴會,為的就是重新吸引她的主意力。可是,曾經那個一派天真愛著他的黛西早已經被金錢腐蝕的不成樣子了,而蓋茨比心中夢想的黛西卻在這五年中變得無比堅定,那束希望的綠光一直都在讓他的夢想變得更加絢麗多姿。
五年后再次重逢,蓋茨比為重獲愛情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卻在臨陣時緊張的像個孩子,當一束遙遠的綠光逐漸迫近,他的心也變得更加不安定。當他在和黛西說話因為緊張把掛鐘碰倒的時候,你能想像得到一個孩子樣的他為夢想的姍姍來遲而不可抑制的激動與狂喜,甚至還有微微的不確信的震顫,這束綠光美麗得讓他移不開眼,尤其是在黛西難以抑制的熱淚中,甚至于讓他忘記了去仔細辨別它的核心到底是溫暖熾熱的愛還是粗俗不堪的銅臭味。他就這么一古腦兒栽了進去,把心中的曾經一點點編織起來夢想的羽毛覆在了心上。可是這夢想的羽毛早就已經變質,它們已經被紛亂喧囂的浮華人世弄的四散、骯臟,可憐的蓋茨比就在自己編織的夢中替佳人伏罪,甚至在黛西和湯姆的密謀下被殺害,他用自己的生命為黛西開罪
遙遙的綠光,雖然表面上只是黛西的化身,可實際上承載了蓋茨比于人世間種種美好的幻想。在一輪又一輪的等待與希望中,我們看到了他的善良、真誠、熱情和執著,同時又無可避免地見證著夢想之綠光的凋零、衰亡。夢想在追求和等待的過程中雖然令人心潮澎湃,可是當它經不起腐化歲月的檢驗后,仍舊癡癡的等待并不能讓我們收獲采摘夢想之果的歡樂,
掩卷沉思,我們不僅細問自己,當一份夢想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到底應該是怎樣的態度,不計后果的去追求肯定不是理智的選擇。蓋茨比或許是不愿承認夢想已經變質的事實,他的癡情令人感動,但這份以真心和生命的代價卻讓我們痛心疾首。或許對待夢想,我們應該負責到底,若是夢想的初衷已經變了,那就勇敢地承認它并理智的放棄吧,已經嘗過夢想之路的味道,就不必要對結果如此耿耿于懷了,畢竟你的堅持是為曾經那個單純又可愛的夢想,如果她已經物是人非,那就說一聲感謝就抽身出夢幻吧,當夢想昔日的光芒不在了,可是你還在,你的努力和理智都在,你的未來更是仰仗你的明辨。一昧地迷惘和沉醉于昔日的夢幻只會讓我們未來的方向越來越遠。生活不容易,未來很困難,那對過去的夢想毫無把握就悄悄地讓她隨風而逝吧,希望的綠光要追隨,但一定要是對正確的夢想的理智追隨。
“我們繼續奮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斷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歲月。”以此句話作為結尾,唯有正確理智的夢想才能讓我們在逆水行舟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高中1200字精選篇5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的時候是,當時為什么讀這本書呢,是因為看了《麥田守望者》和《在路上》這兩本書里有提到它的名字,所以看這本《了不起的蓋茨比》。當時讀這本書也許是因為年齡關系,并沒有理解的太透徹。
《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本身描述了一個男人因為沒有達到理想中的自我價值而選擇暫時放棄了他愛的人。他認為他是上帝之子,是要成為偉人。5年過去了,他回來了,他回到了他深愛的女人對面,每晚在碼頭撫摸對岸散發的幽幽綠光,那綠光是他心愛的女人黛西的居所發出的,相隔一個小海灣,卻觸碰不到,美好、心酸。久久的等待,等待一個可以靠近黛西的機會。鄰居尼克的出現,讓他有了靠近黛西的機會,尼克的角色說難聽些就是一個替他堂妹拉皮條的。蓋茨比對尼克很熱情和他套近乎,這個男人是為了和尼克為人婦為人母的堂妹約會,結果以尼克約黛西喝茶起步,倆人舊情復燃。二人計劃像黛西的老公湯姆攤牌,因為黛西的選擇,最后黛西沒有和蓋茨比走,而和他的老公湯姆走了。最后尼克的多情,黛西的憂郁,在電話響起的時候,蓋茨比陰差陽錯被湯姆情婦的老公殺了。葬禮上除了湯姆和記者,再無他人。
對于電影里的主角里昂那多的表演,我真的有種他是中國版馬景濤的感覺,但是刻畫人物還是很準確的。蓋茨比從影片開始一直保持著一種神秘感,給人感覺紳士,高貴。直到計劃和黛西私奔時才表露出一個處心積慮和一個極度自卑的男人本來面目。電影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晚會。那么的絢麗,大氣,雖然沒有具體的描述參加晚會的人,只有蓋茨比介紹了兩個人,一個是女明星,用來勾引湯姆,好騰出時間讓蓋茨比和黛西私會。另一個是摟著美女跳舞的老頭,他對老頭說了一句小心蛇眼相機,這言外之意就是你小心點,你是名人,被拍到你這樣子會上報紙的。另一個場景是尼克到湯姆家的時候,家里富麗堂皇。在黛西出場的時候,那些風吹起的窗簾,在房間里來回飄蕩,飄在尼克的身上,蓋過尼克的臉,蒙住尼克的眼睛,尼克趕緊撥開,猶如觀眾一樣,生怕錯過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一雙戴著鉆石戒指的手繞出沙發一角,配女人的嬉戲聲,讓我們對下面要出場的女人浮想聯翩,出場女主角也沒讓人失望,氣質美,拍的更美。在女主角出場前,導演向我們展示了湯姆的獎杯,影片為什么要展示這些獎杯呢?是告訴你這個富二代是個荷爾蒙高度發達的人。
湯姆給黛西送了價值350000美元的珍珠,也向他的情婦送了珍珠,這是為什么呢?有一種可能就是湯姆深愛著黛西,因為時間久了,失去了激情,而他找了一個激情似火的黛西替代品,所以湯姆也送情婦珍珠。也可能在那個年代,珍珠是最珍貴的,用來表示愛慕之情最為合適。湯姆并不像我們認為的富二代、紈绔子弟,湯姆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人。湯姆對黛西說,我每晚都會回家。是的,即使湯姆在外面鬼混,他心里是有黛西的。在最后一次進城的路上,他得知情婦也要離他而去,湯姆的心情失落到了極點,他本以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可是突然他的兩個枕邊人,一個老婆一個情婦,都要離開他。
有一場戲是湯姆、黛西、蓋茨比、尼克、喬丹共進午餐,實則是蓋茨比和黛西準備向湯姆攤牌。這場戲的節湊如果再快一些,更會有讓人屏住呼吸看電影的感覺。黛西5年前選擇嫁給湯姆,是因為家庭和她自己的需要,她和他的家庭需要金錢,需要社會地位,所以選擇湯姆。在婚禮前,他收到蓋茨比的來信,以淚洗面,扯斷了珍珠,撕毀了信,婚禮還是照常舉行,黛西選擇。黛西沒有跟蓋茨比走,是因為黛西不想打破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黛西說“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女孩最好的選擇,是做一個美麗的小傻瓜”,這是黛西對她女兒的希望,同時她也希望選擇一個最好的選擇。黛西明知湯姆的背叛,她依然沒有離開,她選擇做一個小傻瓜,一個安樂、富足的小傻瓜。一個有愛卻屈服于現實的小傻瓜。這也是黛西的選擇。黛西后來知道蓋茨比的金錢不合法,但是在這之前黛西也沒有勇氣跟蓋茨比走。黛西臣服于現實。黛西撞死了湯姆的情婦,湯姆密謀掌控了局面,讓蓋茨比頂了罪。黛西連蓋茨比的葬禮都沒有參加就走了,黛西臣服現實。
電影告訴我們兩件事情:一、時間不能重來,過去就是過去了,你不能否定它來過,也不能改變它帶來的結局。二、金錢是身外之物。
那張廣告牌上戴著眼鏡的眼睛像是上帝的眼睛,他告誡著我們誰也逃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