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1)
這兩周,我最終讀完了動物小說大王——沈石溪寫的《最終一頭戰象》這本書。這本書寫得很生動,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最終一頭戰象”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戰象部隊,戰象們陸續在戰爭中死去了,最終只剩下一頭戰象——嘎羧。
它已經五十多歲了,它的脖頸被刀砍傷,一顆機槍子彈從前腿穿過去,渾身都是血,經過治療后,脖子仍然歪的厲害,象嘴永遠也合不攏,身子像個脫水的檸檬。有一天,它要回了自我的“好朋友”——象鞍,到那個神秘的象冢去了。它在打洛江畔悲憤的怒吼著,仿佛看到了26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炮雨,排山倒海般的沖向侵略者。所以它特意跑到那里來,緬懷往事,憑吊戰場!最終它最終走到了象冢,趁著清晨第一縷陽光飛上了天堂。
我覺的這是一個悲壯的故事,象雖然是野獸可是它也忘不了這片撒過熱血的土地,它這種高尚的情懷值得我們學習,長大了以后要保衛祖國,也不會忘記教師和父母的教誨之恩!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2)
動物有感情嗎?在我眼里它們只可是是會走會爬的生物罷了,可讀過《最終一頭戰象》之后,我對此改變了看法。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經過對三種動物的描述向我們說明,動物也有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熊了。
作者沈石溪在野外觀察時,意外發現了一只小熊崽,正面臨著生命危險,在百般無奈下,作者只好把小熊崽抱回家中飼養,這只小熊在精心地照顧下慢慢長大,很是活潑??捎幸惶煲估?,門外突然傳來熊的大吼聲,沈石溪明白,是小熊的媽媽找來了,沒辦法,作者只好依依不舍地把小熊還給了母熊??蛇@只淘氣的小熊不聽媽媽的話,三番五次地來找沈石溪,給沈石溪帶來了不少麻煩——母熊一見到他就窮追不舍。直到有一天,母熊再次找到他??粗感芤幌蛭嬷懵赌c子的肚子,整個身體都在顫抖。沈石溪明白必須發生了悲慘又激烈的戰爭。果然不出所料,母熊強忍著疼痛帶他來到森林深處的一個山洞里,小熊正躺在那里安靜地睡著。母熊深情地注視著小熊,溫柔地舔了舔小熊身上的皮毛,又不舍地把小熊遞給他,便死了??梢娔笎凼嵌嗝吹貍ゴ蟀?
當然,我的媽媽給予我的母愛也不少于母熊。那次,我和媽媽去商場挑衣服,看到那么漂亮的衣服誰不心動呢?媽媽拿不定主意:“嘿!寶貝,看我穿哪件好看?”“媽媽,你是最美的,穿什么都好看——得很!”為了讓媽媽不打擾我玩“切水果”,就只能這么敷衍她了。
可站在這么多衣服跟前,各有各的不一樣之處,這還不得難為死我媽——她一向沒有什么審美觀。于是媽媽一口氣選了兩件衣服。服務員阿姨拿著衣服牌子,看著價格,我和媽媽的目不轉睛地盯著計算器,得數出來了“1050”!果然是張昊的媽媽呀,選的衣服就是不一樣,那叫一個貴呀!其實也不是很貴,要明白此刻的衣服動不動就上千。媽媽平時根本就不怎樣買衣服,這次好不容易下了決心當然得買了?!巴M!!#裁矗?050?這也太貴了吧?不要了,不要了,頂我們家千金一年的學費呢!”聽了這句話,我的淚一下涌了上來……
有一種愛被世人所贊頌,有一種愛能夠讓人每時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溫暖,這就是平凡又偉大的母愛!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3)
寫《最終一頭戰象》這本書的作者是沈石溪,原名叫聲一鳴,1952年出生于上海,他在云南生活了十八年。
《最終一頭戰象》的主要資料是:解放前的西雙版納,傣族的領主一只象兵,象兵就是人騎在大象上打仗。
一九四三年,日寇在西雙版納和象兵打了起來,八十多頭戰象死亡,他們要把大象的尸體埋葬時,發現還有一頭公象活著,于是用馬車把大象拉了回來,村民們把大象養了起來,幾十年后,這只大象嘎羧,已經老了,一天早上,我看到了大象用鼻子指著閣樓,我上去看了看,我把象鞍扔下去,原先嘎羧就是要象鞍,它披上象鞍,準備去象冢了,大家都送行嘎羧,我正在悲痛時,一個小伙子讓我跟著他去撿象牙,我跟著嘎羧來到了百象冢,第二天我們發現嘎羧已經死了,我們放棄了撿牙。
嘎羧要象鞍是因為自我是一頭戰象,沒有忘記自我的職責,也沒有忘記自我的隊友,這種團隊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4)
《最終一頭戰象》主要講述了一個關于戰爭的故事,那時,日寇為了滿足自我的私欲,不顧人民的疾苦,發兵侵略我國的西雙版納,抗日的士兵和戰象們奮勇殺敵抗擊侵略,八十多頭戰象在殘酷的戰爭中一一倒下,血染大地,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僅有一頭名叫嗄羧的大象幸運的活了下來,二十六年過去了,這頭大象臨近了生命的終點,決定去象冢。嗄羧沒有到遙遠的神秘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在百象冢挖了個坑,它永遠也不忘記戰爭給它留下的心靈創傷,背上仍戴著那帶有戰爭痕跡的象鞍,它和以往并肩戰斗過的同伴們葬在了一齊。作為一頭老戰象,它找到了最好的歸宿。讀著這篇故事,濃濃的哀傷充滿了我的心頭,我仿佛看見了布滿彈坑的農田;我仿佛看見了被熊熊大火燒毀的房屋;我仿佛看見了流離失所、四處逃荒的人們;還有那餓得骨瘦如材的兒童……
全人類都向往和平與寧靜的生活,強烈譴責那些為了自我的私欲而發動戰爭的野心家!此刻我們要珍惜這完美的和平年代,好好學習長大才能為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寧做出貢獻。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5)
在我的印象中,動物只是一種頭腦簡單的生物。讀了沈石溪的作品《最終一頭戰象》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人類的情感。我被文中的最終一頭戰象嘎羧的行為深深震撼和打動了!
故事講的是在解放前的西雙版納,一群大象和千名戰士與敵人浴血搏殺。八十多名戰象都中彈倒地,血把江水都染紅了。其中有一名唯一存活下來的戰象嘎羧,身受重傷,被好心腸的村民治好了它的傷養了起來。村民和戰士們把死去的戰象都埋葬在了百象里。嘎羧在臨死前跋山涉水趕到百象想要與自我一齊浴血奮戰的伙伴們葬在一齊。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聚在了一齊。
我被如此有靈性的動物深深打動了!大象們明白和人類一齊奮戰。而嘎羧在臨死都明白要和同伴躺在一齊,深深地體會到它跟同伴之間的友誼。多么忠誠的一頭大象啊!對嘎羧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而反觀人類,有人為了發財去拔象牙,多讓人羞愧啊。
讀完這本書,我想要呼吁大家,愛護大自然,愛護動物,愛護我們人類的朋友。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6)
我喜歡閱讀,我喜歡生活,我喜歡各種動物,所以當有人問我:“你喜歡看什么類型的書?”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的最愛是有關動物的書籍。”由于喜歡,我有很多動物書籍,其中我最喜歡沈石溪的作品,如《駱駝王子》,《雪豹悲歌》,《鳥奴》,《狼王夢》等,我都一一拜讀過。最近我看的一本書也是沈石溪的作品《最終的一頭戰象》。它深深的撥動了我內心深處的一根弦,讓我的情緒跟著它的經歷一上一下的波動,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最終的一頭戰象》的主人公是一頭名叫“嗄羧”的灰色大公象。它已經五十多歲了,脖子歪的厲害,象嘴永遠閉不攏,整天滴滴答答地淌著口水,一條前腿短了一截,走起路來躓躓顛顛的,象毛幾乎掉光了,皮膚皺得就象脫水的絲瓜,兩只象牙上積滿了厚厚的黃漬。但就是這么一只奇奇怪怪的大象卻是一名大功臣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照顧。原先它曾是傣族象兵的一員。象兵遠比騎兵要厲害的多,除了一樣能快速移動,象兵那大大的身軀,長長的鼻子,有力的象蹄也都是有力的武器。它和同伴在抗日戰爭時期對抗日寇時,勇猛殺敵,最終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體逃走了,而它和它所有的同伴都中彈倒地。而它脖子上有刀傷,前腿有子彈穿過,全身是血卻頑強的活了下來,也是唯一幸存的戰象。當它意思到自我生命的終點時,它義無反顧的找回二十六年前就束之高閣的象鞍,背上它往戰友們的象冢走去。當我看到“嗄羧”來到象冢,用一對象牙在地上挖掘,每挖一陣就要停下來喘息一陣,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挖掘。最終挖出了一個大坑,把自我深深的埋進了大坑里,邊上是戰友們的骨骸,它最終和戰友們又在一齊時,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多么忠于自我的職責啊!多么令人羨慕的戰友情啊!多么牢不可破的團隊精神啊!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的不如意,許多的困難,可是就是“嗄羧”用了它的行為告訴了我要好好學習,認真完成自我的工作,維護好團體的形象,時刻記著我是團隊的一員,為團體奉獻出自我所有的光和熱!
最終一頭戰象的讀后感800字(篇7)
我原以為,象性格溫順,是人們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動物。可是,在讀了這本書后卻讓我感受到,動物身上也有著人類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最終一頭戰象》講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雙版納的一個寨子插隊時,見到了以往與日寇作戰的最終一頭戰象——已經五十多歲的大象嘎羧。沈石溪與它成了好朋友。兩年后的一個早晨,嘎羧突然十分精神起來,它向養象人波農丁要回一向廢棄的象鞍,讓沈石溪和波農丁幫它裝上。在和寨子告別后,嘎羧獨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農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沒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幾十年前作戰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頭當年在抗戰中死去的戰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時,它靜靜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戰友們永遠地聚在一齊。
讀過這本書后,你不覺得很感人嗎?不管別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熱淚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轉,我被打動得很深,異常是最終一句話:“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以往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齊。”這句話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靈感,它都明白忠誠和職責是生命中最完美的東西。我們雖然不能到它心里看個明白,但我們能體會到,它那種跟同伴永恒的友誼。此時,痛苦、憐憫、敬佩、感動等種種復雜而凌亂的心境交織在一齊,我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那頭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腦海中不停地回蕩著……
象,它們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它們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動人,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