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讀后感800字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讀完書可以寫一下讀后感,這樣對我們吸收書的精華有幫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法讀后感800字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活法讀后感800字(篇1)
現在的社會是個信仰缺失、盲目跟風、大眾浮躁的社會,說其病態也不為過。如何在迷茫中保持清醒、擺脫迷茫,《活法》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
《活法》一書是一位成功企業家的生活感悟,我覺得作者并沒有講述其成功哲學的意思,而是講述他對生活本源的認識和感悟。對于我們普通讀者來說,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意義在于兩點:
一、讓處于迷茫中的人找到活著的意義;
二、認識到自身潛在的偉大力量。
如何實現這兩點重大改變呢?我覺得這本書的核心在于強調轉變思維方式,建立自己的人生哲學。
第一、如何認識每天的生活和工作?
美好的愿望每個人都有,但實現愿望的過程往往是更多的是平凡、單調,甚至是煩惱、挫折。如何客觀認識現實和愿望之間的關系,需要我們有一個正確的視角,那就是接受并堅持每天的平淡與平凡,美好的愿望是平淡累積到一定量時的華麗轉身。
要相信堅持的力量,因為堅持的力量是呈幾何數級增加的。
第二、建立個人人生哲學的重要性?
要成為一個獨立思考、有判斷力的人,需要建立自己的正確價值觀,做好一個社會人和個性自我。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判斷力、不盲從的人。
看《人與自然》節目,角馬成群結隊行進中,當有一只角馬遇險受驚奔跑時,其他動物本能地開始奔跑,隊伍頓成汪洋之勢。盡管這個比喻不甚恰當,但盲從之景以此形容恰如其分。
第三、活著的意義在哪里?
我認為:人活著的意義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1.作為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很是不易,要不枉來一世,需要我們活出自己的精彩,我的理解就是最大化實現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挖掘自己的潛力,更多地領略和感受這個世界,如果能為自己所處的時代記住,那當然是最最成功之人。
2.作為社會人,我們有父母、親戚、朋友、同事,我們的喜怒哀樂、成功失敗影響著周圍的人,因此,能成為一個能帶給別人積極影響的人,比給社會、他人造成消極影響的人更有意義。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們的工作業績給企業帶來更好發展,企業的發展會給所有員工帶來更多的福祉。
每一個人都潛藏著偉大的力量,這一點毋庸置疑,能否把自身潛在的能力挖掘出來,是人與人活的精彩與否的差異所在。如何實現呢?我認為關鍵在于改變自我,改變自我首先在于改變自己的心態,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心態一定會為你的人生之路助力許多。
作為一名企業員工,我認為應該具備四種心態:
第一、感恩的心態
感恩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首先,感謝今天的平安和健康,這是我們快樂幸福的源泉。
其次,要感謝公司和同事。我們相聚到天潤,不僅僅是選擇的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個展現自我能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要感謝公司、包括公司的領導、同事,因為是由于他們對自己的認可才來到了公司,自己的這個工作平臺是由所有的同事搭建起來的,自己的工作成績關系到公司的發展和其他員工的福祉。
第二、簡單的心態
大道至簡,保持一點點單純,會活得更輕松,更有質量;
努力工作,專心做事,是我們生活的本真、幸福的源泉;
有一句話叫做“活在當下”,理解了這句話,你會活得更健康些。
第三、敬業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會有回報,暫時的失敗和不成功,是還沒有努力到老天爺感動的程度。
第四、空己
做個有職業精神的員工,工作時間內要放空自己,一切以做好工作為依歸,工作上不夾雜個人感情色彩。如此,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高效的員工。
第五、利他
現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才能完成,良好的合作氛圍需要利他精神的支撐。經常能夠換位思考,過分自愛而不顧及他人往往容易導致失敗,提高自己的情商,摒棄狹隘,決定了成功之九十。
三星原董事長李秉哲說:“企業的成敗在于員工的素質”。因此,每一個員工都應該養成勤思、自省的習慣、培養積極寬容的心態,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企業的成功就為期不遠了。
共勉語: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背負著各種各樣的十字架,在艱難前行。它也許是我們的學習,也許是我們的工作,也許是我們的情感,也許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正是這些責任和義務,構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理由和價值。
活法讀后感800字(篇2)
在讀《活法》的過程中,可以感覺到書中的道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很多道理可能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道理我們都懂,但是知道和做到完全是兩回事,如何利用這些簡單的道理,在人生道路上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通過閱讀《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更加明確了做人做事的原則。
在這里我就其中幾條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敬天愛人
敬天,就是指遵循自然變化、順勢而變。愛人的本質=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關愛眾人,在企業的角度實為“利他”,自利則生、利他則久。自私的人之所以不快樂,并不是因為得到的太少,而是計較得太多。我們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要先學會給予,但是很多人順序反了,不愿付出只想回報。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才能最大限度獲得滿足感。所以無論企業還是做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懂感恩的人才懂得愛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我們也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幫助。
二、提升心性,磨煉靈魂
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在死的時候,靈魂比生的時候更純潔一點,或者說帶著更美好、更崇高的靈魂去迎接死亡。現今社會,物欲、名欲、權欲充斥進我們的生活,人們感到累了,為名權財所累,但即使累了,卻不甘心的想去獲得更多,欲望不會輕易的得以滿足,日日生活在痛苦的掙扎中。拋棄物欲、名欲、權欲,去提升心性,磨煉靈魂,那么大到社會、企業,小到個人,就充滿和諧,我們就會活得很輕松、滿足、快樂。經營者必須要有高尚品德,高尚的品德,就要提高自己的心性。
三、持續的力量
不厭其煩地重復做一件事,讓很多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堅持的力量。所有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個平凡的今天的積累。如果你不滿意今天的自己,好好把握每一個今天,以更努力的狀態去創造未來。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實的行動,在這樣的過程中就體現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因為過去的時間塑造了今天的你,今天的時光將鑄就未來的你。
四、積極的心態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或考驗,但只有能夠把考驗當做機會的人,才能將有限的生命綻放光彩。積極應對,不見得能改變,但消極應對,一定不能改變。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用積極的態度去對待,相信自己具備還沒發揮出來的巨大力量。稻盛先生說: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所以遇到困難也要改變我們的思維,用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五、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就是“有意圖的”將自己的意識凝聚起來,集中到某一事物所有方面的一切細節上。我們的集中力有限度,始終將意識集中于某一事物相當困難。但是我們要朝這個方向努力,慢慢養成有意注意的習慣,這樣我們就會具備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并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要想做成事情,強烈的愿望、認真的思考是起點。這種愿望、思考強烈的程度、持續的長度,以及在實現過程中貫徹的認真程度,是一切成敗的分水嶺。
活法讀后感800字(篇3)
雖然是選讀書籍,但《活法》的書名讓我很感興趣,也就先行閱讀起來。一直以來,我經常自問“怎么活著才能幸福?”“怎么工作才能開心?”從《活法》中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
對于人生的思考,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很高深的問題,稻盛和夫卻通過親身的經歷和通俗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簡單人生的有價值“活法”。書中很多道理都是與我們實際生活很貼近,耳熟能詳的簡單道理,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通過《活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目前的狀態,似乎也找到了一些思想上的共鳴。
“人生·工作結果=思維方式__熱情__能力”這簡單的方程式帶給我們的卻是人生大智慧。“思維方式”是我們人生坐標的選擇,是正是負還是零,將決定了人生前進的方向和最后的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就拿我個人來說,很喜歡這個公式。這個公式里用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一個人的能力越強、熱情越大,如果思維方式錯了,最低值就是負數,也就直接把自己的能力和熱情放到了相反的方向上,不但不會做出對人類有益的貢獻還可能危害他人,而思維方式的負面性越大,你造成的損害就越大,這個公式中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和熱情,而是思維方式!細分解的話,就是心態、人性。
活法讀后感800字(篇4)
《活法》一書,是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先生對他的生命哲學的講述。書中的文字雖平實無華,但卻足以撼動人心。
可以感受到,稻盛和夫先生內心深處,有著最簡單的人生觀。
稻和盛夫很善于總結,他用自身經歷的事情向我們闡述,人生最簡單有價值的活法,并希望其畢生總結出的人生哲學,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最正確的人生。
當閱讀書本時,你會發現,《活法》一書中很多道理,其實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很貼近,甚至有些道理我們都能倒背如流,但就是這些簡單的道理,需要我們去融匯,去理解,才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也正是這些道理,影響著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
而我對書名的理解是:所謂“活法”,就是做人。做什么樣的人,以什么樣的心態去做人。
書中提到,“有一個感恩的心,樂觀的接受,充滿善意,有理想........”,其實就是做人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是非凡人生成功的七點,一個人的心態樂觀,生活也會跟著陽光;
而消極的心態則是失敗的源頭,更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人會在悲觀中,越來越受制于自我的陰霾里,畏縮在狹隘的角落。
這一點讓很多時候處于工作、人生迷茫時,可以豁然開朗。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工作和生活感到彷徨,或找不準人生的導航方向,這時候其實我們是很容易處在一個悲觀的自我圈禁中,這時候我們只有走出自我的陰霾,胸襟才會開闊,心態變得陽光,凡事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你會發現在工作中,你已經在慢慢的進步。
稻盛和夫還認為,做人最基本的規范,就是堅持行善。學會感恩,是我們畢生該學的。當我們覺得周圍的一切對自己不公平不優待的時候,請想想我們為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社會做過了什么,是否這一且都是理所當然的。每個人都應該對生活心存感恩,學會擁有一個善待他人、懂得感恩的心。
總而言之,書中圍繞的幾點,其實就是
1、真心:做人認真、做事認真;
2、誠心:誠信、誠懇,做人誠實;
3、虛心:謙虛為人,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
4、恒心: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5、愛心:善良的心,懂得感恩。
希望這些做人的簡單道理,我們都能懂得。
與君共勉。
活法讀后感800字(篇5)
讀稻盛和夫所著《活法》,我懂到了:“人生的意義、價值是提升心性,磨煉靈魂。工作職場就是磨煉意志最好的場所。”這不禁讓我產生深深的觸動。
一、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擁有正面的思維及保持高度的熱愛
《活法》中提出了這樣一條公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公式說明一個道理:熱情是對工作的干勁和努力的程度,能力是自身的才能與智商,但作者不僅把思維方式在第一位,還把此項的評分范圍設定在可正可負的100分之間,把要素之間設定為相乘的關系,“思維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書中,正面的思維方式作者用日常詞匯描述,比如:是積極向上的、有感恩心、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勤奮、不自私、不貪欲等等詞匯。這說明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能遵循并堅守傳統美德中關于“仁、義、禮、智、信”的種種論述,對工作和生活保持著高度的熱愛,發揮出自身的聰明才智與主觀能動性,就一定會擁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逐漸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價值追求。
二、在日常生活中要過得異常認真,并形成厚實的人格
《活法》中提出,要想成功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需要每一天都過得“異常認真”,在日常工作中以“認真”進行提升心性、磨煉靈魂。作者說:“他不在意一個人是否有才華,才子往往對今日抱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很容易憑借自己的才智看到未來,因而難免對烏龜般的按部就班不耐煩,總想學會兔子,用最短時間達到終點”。作者直言不諱的對一種勞動態度作出評判,“一般人都把勞動看成獲得生活所需糧食與報酬的手段,認為勞動時間越短越好,工資則多多益善,其余的時間要用來從事休閑活動,這樣的人生才算豐富。”作者認為勞動對人具有崇高的價值和深遠的意義。勞動有克制欲望,磨煉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我們工作現場就是最好的磨煉意志的地方,我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尊貴的修行。“國得異常認真”就是全身貫注于一事一業,拼命努力,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人在這個過程,靈魂自然而然的.獲得凈化,形成厚實的人格。
三、要保持京津姿態,創造生命偉大的價值。
作者提倡“精進”,堅持不懈,直至成功。他們的觀點真誠、質樸而令人警醒:要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要戒驕戒躁,要每天自我反省,要感謝生命,要行善積德,都是提高心性、磨煉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只要保持“精進”的姿態,日復一日地把細微之處做的精于求精,就可以從稻盛和夫人的人生體悟中得到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