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
《海倫.凱勒傳》講的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聰慧小姑娘,在她出生19個月后,生了一場重病,不幸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篇1)
《海倫.凱勒傳》講的是一個叫海倫.凱勒的聰慧小姑娘,在她出生19個月后,生了一場重病,不幸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從此,一個才一歲半的娃娃,與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他面對著的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聲“媽媽”,也不能傾訴心中的希望和要求,脾氣也變得暴躁,但后來在沙利文老師的鼓勵下,她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海倫從小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家里有愛她的爸爸,媽媽。海倫小時侯被病魔奪走了聽覺、視覺,自從安妮蘇利文小姐走進她的生活,就像一把神奇的鑰匙,開啟了她封閉的心靈,蘇利文老師先教海倫識字,她認識的第一個字是水。
后來蘇利文小姐帶她去樹葉那里,蘇利文給她“說”秋天的葉子,這時,海倫興致勃勃地寫了一篇文章,叫《秋葉》,海倫因為這篇文章心都快碎了,她被人們誤會為抄襲,因為她的文章和一篇堪比小姐寫的《霜仙女》十分相似,后來這件事情真相大白了,原來,霍金斯夫人給她“講”過這個故事。
海倫上了中學,通過了兩次考試,飛向了她夢想的天堂大學。上完了大學她和蘇利文開始到世界各地去演講,鼓勵全世界的殘疾人。她活到了八十七歲,被評為百年來風云人物之一。她一生都在向世人證明殘疾并不等于無能!
沙利文老師每天教海倫摸盲文,拼單詞。海倫對世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總是讓老師帶她去感受世界的萬物。終于,她學會拼寫自己的名字及一些單詞了。她不分晝夜,像一塊干燥的海綿吮吸著知識的甘霖。她拼命地摸讀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和句子,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師心疼她用布把她的手指包扎起來。這樣,海倫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和別人“交談”,她用動人的筆調描繪著他心中“看”到的世界。
海倫這種堅韌不撥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遇到殘疾人應該對她們伸出援助之手,為殘疾人送去溫暖。海倫凱勒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她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心中,也永駐在我的心中。
《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篇2)
俗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向著這個理想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懷著崇敬的心情拜讀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我非常同情海倫·凱勒的不幸遭遇:一歲半的小海倫,在生了一場重病之后,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面對如此不幸堅持不懈地與沙利文老師學摸盲文,與薩勒老師學習說話,最后,海倫考上了哈佛大學,畢業后,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殘疾人事業上。是什么使一個柔弱的女子變成舉世矚目的'成功人士,不是別的,而是她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的精神。接下來,就請回顧一下海倫的學習歷程吧:
課文中是這樣寫海倫摸盲文的,“她拼命地摸盲文,不停地書寫單詞句子。她就是這樣如饑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都摸出了血。”這句話足以體現出小海倫熱愛學習,渴望知識,頓時我浮想聯翩。仿佛看到了小海倫的手在不停地摸盲文,當海倫的小手摸腫了,就揉揉繼續摸;甚至摸破皮了,就朝手指吹一下接著摸;即使摸出血來了,沙利文老師幫她包扎一下,忍著痛堅持摸下去。
古今中外的殘疾人數不勝數,其中也有身殘志堅的典范,他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劉偉”這個名字家喻戶曉。劉偉從小喜愛彈鋼琴,但一次飛來橫禍使他失去了雙臂,他毫不氣餒,開始用腳來彈鋼琴。一開始,彈得并不好,他沒有放棄,而是不分晝夜地練習,彈累了,他便去洗個冷水臉再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偉終于實現了自己的鋼琴夢,竟能用腳彈出抑揚頓挫的樂曲。由此可見,只有通過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陽光總在風雨后”,海倫學會了摸讀盲文,又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會說話。因此,為她請來了盲啞學校的薩勒老師,文章中是這樣寫的“海倫把手放在老師的臉上,用感覺來判斷薩勒舌頭和嘴唇顫動的情況,以此體會怎樣發音。”一個盲聾的孩子要想學會說話,比登天還難呀!寒冬臘月,海倫不怕冷,坐在窗邊反復地讀;盛夏酷暑,海倫熱得滿頭大汗,她只是用袖子擦了擦汗,繼續練。經過不懈努力,她終于可以跟正常人一樣說話。
而我卻跟海倫·凱勒相反。原先,我覺得彈古箏很有趣,于是便央求媽媽幫我買古箏,請古箏老師。練了幾個月,我慢慢感到每天彈古箏非常累,而且手上時常還會練出幾個小小的水泡,又堅持了幾天我最終放棄了,讓古箏孤零零地呆在小房間里飽受寂寞。現在我都不會彈了,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海倫·凱勒是我一生的榜樣,她用堅強創造出生命的奇跡,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是海倫·凱勒的最好的詮釋!
《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篇3)
《海倫凱勒傳》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出生十九個月后,因為生病,失去了寶貴的聽力和視力。她的發聲器官雖然沒有受損,卻因無法接受到學習與模仿的刺激,所以不會說話,變成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重度殘疾兒。
幸好她的父母沒有遺棄她,他們為凱勒找了一位優秀的教師——安利·蘇利文小姐。蘇利文老師不僅打開了海倫的心靈之窗,更改變了她的一生。從只會用手法表達意思到可以獨立閱讀再到用口語與他人交流,海倫付出了比他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也正因為這樣,她在20世紀初期,順利的從美國哈弗大學分校雷得克利夫學院畢業。后來海倫凱勒竟成為出色的演講家,而且出版了很多著作。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深的感受到:一個人的生命能不能取得成功,不在于條件的好壞,而在于有沒有奮斗的精神。平時,有些人認為條件差,困難多等作為沒有取得成功的理由,但是和凱倫比,這些困難是多么微不足道啊!一個人只要胸懷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的目標,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就不會被客觀原因所束縛,就能夠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主宰自己的命運。海倫凱勒不是這樣的嗎?
夜已經深了,我卻久久不能入睡,海倫的名言“假如你明天要失明,那么,你今天要看看什么?”不斷在我耳邊回響……
在海倫10歲那年,父母為她請來了盲啞學校的薩勒老師。薩勒教她說話,她夜日繼日地努力,反復高聲朗讀某些詞語或句子,有時甚至要讀幾個小時,直到自己覺得讀對了為止。終于,她說話的能力和一般人沒什么兩樣了。當海倫喊:“爸爸,媽媽”時,爸爸和媽媽緊緊地抱住了海倫,流下了興奮的淚水。
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盲聾啞世界里的人,竟然與優異的成績畢業于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可見,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她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
讀完《海倫·凱勒傳》后,我大有所悟,她一個又盲又聾的人竟然掌握了英、法、德、希臘和拉丁文五種語言,竟然能取得有如此輝煌的成就,成為一個具有世界性影響的人物!和她相對比,我們身為一個健全的人,更應該珍惜自己的每一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應勇敢地去面對,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不向困難低頭,這樣成功永遠屬于你!正向海倫.凱勒所說:“不要埋怨別人對你設下困難,只要自己努力一把,克服那些困難,即使失敗了,我覺得也不會太傷心,但我堅信那只是偶然,而必然則是你肯定會成功”。海倫·凱勒真了不起!
《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海倫﹒凱勒》這篇課文,我很感動。海倫﹒凱勒是個命運對她不公平的人,在她一歲半的時候,由于生了一場重病,導致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學到這里,我的心都揪起來了,厄運怎會降臨到她的頭上,老天真是太不公平了?一個人與這有聲有色的世界隔絕了,從此要面對無邊無際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不幸的小海倫遇到了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是沙利文老師讓海倫學會了閱讀、書寫和算術,學會了用手指“說話”,讓海倫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學到這里,我又為海倫感到高興,更被海倫堅強不屈的精神所感染。海倫如饑似渴地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1900年海倫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1904年大學畢業。
海倫在一生中完成了14部著作。《我生活的故事》、《石墻之歌》、《走出黑暗》等都產生了世界范圍的影響,海倫還把她的一生獻給了福利和教育事業,贏得了世界輿論的贊揚,聯合國曾發起向“海倫﹒凱勒”學習的世界運動。
是呀,我們的確要向海倫學習,學習她那種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她并沒有因小時候耳聾、眼瞎而退縮,而是勇敢的向前進。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我們要做生活的勇敢者。
海倫凱勒在19個月大的時候,因為發高燒病變成了盲聾啞殘疾人,從此,她再也看不到也聽不見外面的世界了,她開始變得自暴自棄了.直到她六歲的時候,莎莉文老師的降臨,使海倫的世界出現了明燈。她一直陪著海倫,一起學手語學盲文,還帶海倫去旅行,開啟海倫封閉的心靈。在莎莉文老師的指導教育下,海倫遇到困難不氣餒,不退縮,失敗了重新來,跌倒了爬起來……
在超過常人百倍千倍的努力下,海倫超越了常人,也超越了自已。她于哈佛大學德克利夫學院畢業,成為一們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的作家和教育家。她一生有十四部著作,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她為二十世紀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從海倫身上我也聯想到了自已的學習。當別人在草地上嘻戲的時候,我卻坐在鋼琴前練琴,當別人去外面旅行度假的時候,我卻坐在電腦前學英語。當別的小朋友在玩耍的時候,我卻要學畫畫……還有我遇到挫折要流淚的時候等等,我就會想到海倫,比起她,我這點困難真如沙漠里的沙子,大海里的水滴,在海倫的精神感召下,在鋼琴、畫畫等各方面,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海倫凱勒》讀后感800字(篇5)
海倫凱勒這是一本感人肺腑,啟人深思的書。每個人讀完了它,都感慨萬千。
這本書主要記敘了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悲慘卻又精彩的一生 。她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這對于平常人來說,是一場不敢想象的災難。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于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學。
海倫凱勒雖然是盲聾人,但她卻沒有成為他人的累贅,而是成為了世界的驕傲。她以堅強不屈的性格向世人證明了自己,證明了盲聾人并不是愚昧的寄生蟲。海倫凱勒為我們做出的貢獻不是一點,她是我們人類的驕傲。
海倫凱勒充實的一生給予了那些尋死覓活的殘疾人生存的勇氣和希望。不僅是殘疾人,我們正常人也一樣,應該學習海倫凱勒那不屈不撓的精神。不要再虛度光陰了,珍惜現在,珍惜眼前幸福的時光吧!也許有一天,它也會離你而去,不要到那時,才追悔莫及。
海倫凱勒希望擁有三天光明,她說她要好好看看這五彩的世界。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三天的光明,你會怎么樣?是因為看不見眼前的世界而痛苦難耐,還是像海倫一樣看到自己眼中的“光明”。也許這時,你就會發現世界的美妙,也會好好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
當你真正看懂海倫凱勒這本書時,你就會明白:一個人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是取決于他是否擁有奮斗的精神。一些人總是以“條件差”“太困難”為理由而不肯奮斗。其實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于自己。當你真正為理想而奮斗的時候,你就會擁有無止境的力量,促使你不被客觀環境所束縛,發揮自己的潛能,為自己的終點而努力沖刺,直至達到勝利的'彼岸,不然你是絕不會輕言放棄的。
我看完了海倫凱勒這本書,總是在思考著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人生,人生的意義又何在?海倫凱勒的一生就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她走的路是正確的,也是我們應該走的路,海倫凱勒為她光輝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我們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是美好的未來,我們是否也能像海倫凱勒一樣,為我們的一生畫上完整的“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