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
《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中紅衛兵的無知和殘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人類對人類未來的絕望,遠遠超出了某些哲學或者社會學大師的思考。一起來看看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歡迎閱讀!
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篇1
聽說這部奇書很多次了,一直沒有真正去閱讀,某日聽了一個關于中國為什么沒有科幻電影的講座,其中提到《三體》在國內科幻小說界的地位,也提到該書的精彩之處,但演講者認為該書還是不適合拍成電影,因為其故事鋪墊太長,人物眾多,劇情復雜,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很難把故事講清楚。這么一說我到來了興趣了,下決心拜讀一下這部神作。
想到哪就說哪兒吧,先說我最敏感的一個詞(和我所學專業有關)思想鋼印,聽上去就充滿硬度的一個詞,在《三體》第二部,這個詞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類發現三體危機時,通過分析三體世界生物不會欺騙、不會偽裝和演示的特性,為了逃脫三體世界的監控,以尋求能夠戰勝三體的途徑所挑選的人,面壁者擁有很多自由,有強大的調配資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釋,以表象欺騙三體世界,真實意圖是戰勝三體。)希恩斯發明的,更確切的說,這是一項技術,一項企圖控制人類思維的技術。作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裝要為人類打上對于未來與三體世界的戰爭充滿信心的思想鋼印,造就一支擁有必勝信念的太空軍,當時的情況來看,人類對于未來的星際戰爭缺乏信心,敵人太強大了。看到這兒時我不禁微微一笑,這不就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戰爭年代,這個職業絕對是必要的。
當希恩斯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思想鋼印的想法時,曾遭到大家的反對,是希恩斯是這樣反駁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這樣敏感?其實就是在現代社會,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發生嗎,從商業廣告到好萊塢文化,都在控制著思想”,在希恩斯對于人類危機的迫切性的分析下,聯合國同意了他的思想鋼印計劃,只不過對這項計劃的實施范圍和過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然而當希恩斯關于思想鋼印的驚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來自三體世界的專門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計劃的人)揭穿之后,
人們才發現所謂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個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對未來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給人們打上的思想鋼印看上去是使其獲得信心,實質則相反,只是這種失敗主義的逃亡情緒不會立馬表現出來。
“思想鋼印”的巧妙設計,讓我對于文學作品的好感大大加深了,這正是哲學本身所缺乏的。無數的理論無數的論證,通過故事性的敘述竟然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而且給人很多空間,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達任何一種觀點,因為人物的豐滿,這些觀點也會顯得真實。希恩斯對現實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嘗不是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表達,純粹的理論本身有深度,而這樣文學化的表達有厚度,這種厚度來自于一種可理解或者可想象的情景。這是文學創作的優勢,亦是其薄弱之處。理論更多需要讀者自己去挖掘,而不會明顯的呈現,深者見之深,淺者視之淺。雖然劉慈欣在人物刻畫也語言優美程度上確實不那么出色,但科幻小說的性質本身對這二者就沒有太高的要求。
作者在這里所描述的思想鋼印必然有很深的哲學意味,首先涉及的肯定是自由問題。對于聯合國大會上其他學者的質疑,是對由于思想自由的捍衛,希恩斯給出現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沒有說服大家,真正觸動每一個人神經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脅,也就是生與死的問題。大家心里基本上達成了這樣的共識: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來,思想不自由點也就算了。所以這里根本上還是生存問題,其實三體第二部通篇都在講生存問題,為了生存,很多原則都可以暫時放棄,只遵循一條生存原則。
然而諷刺的是,冒著思想控制的危險而進行的思想鋼印,輸入人腦的不是必勝的信心,卻是根據希恩斯這個思想鋼印的創造者╠╠的主觀意愿來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裝,掩蓋住了他真實的內心世界。這又契合了文化工業批判理論中對文化工業的一個重要描述虛偽性。所有的表現都是在為你服務,為你著想,但事實上背后卻藏污納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瞞眾的目的。就像現在的大眾文化,美國好萊塢,全都是國家意志的表達,全都是美國人拯救世界的張揚,劇情再離奇最終都不免俗套。
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業的虛偽性,總有人會站出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好一個為了你好,如此一來,所有欺騙和虛偽都可以打折這個旗號大行其道,因為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極。
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篇2
《三體》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科幻小說,這是一部十分宏大的作品,時空尺度囊括了整個宇宙,最終延伸到宇宙的盡頭。故事以wg時期的絕密國防工程-紅岸基地為鋪墊,引出宇宙中外星文明的存在,三體世界并不像地球一樣每日規律地日出日落,在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三體人每日都生活在亂紀元、恒紀元無規律交替的水深火熱之中,盡管他們擁有高級的科技文明,但在得知三體問題從數學本質上無解之后仍一度陷入絕望,直到發現宜居行星-地球的存在,強烈的生存欲望使三體人迅速開展對地球的占有計劃,在智子的監視下,地球與三體文明展開了長達N個世紀的博弈……
惡劣生存環境的打擊下人性的自私、邪惡、貪婪、愚昧無知等缺陷被無限放大,當生命在夾縫中求生存時,情誼和道德都變得不堪一擊,天體物理學家葉文潔就是在經歷了一次次的親友背叛、家人被迫害致死之后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怨恨乃至最終絕望,希望通過科學昌明的三體文明的到來拯救地球文明,然而三體運動開始之后的發展方向卻與葉文潔的期待大相徑庭,于是她開始獨自思考拯救人類之路,耗盡半生精力,推導出宇宙社會學的兩大基本公理: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可以理解葉文潔這么一位追求極高道德的高素質人才,在wg這場浩劫中身心遭受重創后對于人性道德泯滅的絕望,災難的發生或許不能歸咎于某個人,因為是當時扭曲的政治環境催生了一幫思想畸形、行為激進的人,可以想象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保持單純和善良是多么困難的一件事。
全書最欣賞的一個人物就是史強。他作戰時臨危不亂,觀察力敏銳,處事睿智,看事通透,身在局中卻思慮清晰周全,對科學家們意志低迷時的提醒也是醍醐灌頂,意志堅定、不拘小節、外粗內細,是小說中難得的有血有肉的形象代表,展現出人性的諸多優點。
劉慈欣對于天體物理學原理、紅岸系統、智子、水滴、二向箔等的構建出人意料,對于宇宙系統的想象宏大、豐富,對于人性的思考耐人尋味,他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令人驚嘆,作為中國科幻的基石,《三體》確實是非常值得一讀的一部小說。
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篇3
三體文明遠超地球文明。然而,再強大的文明,也有他的弱點,比如三體人不會說謊(這是對人類好大的諷刺),他們的思維在交流時直接顯示出來,對方一覽無余。因三體派出的智子鎖死了地球科研的發展,人類在尋找突破,于是針對三體世界不會說謊的缺點,實行了“面壁計劃”,在世界挑選了四個面壁人,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可以不用向任何人匯報,同時他們還可以調動上地球上的一切資源。羅輯,男一號出場,一個社會學家,在科技政治軍事各方面都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竟然也是面壁計劃中的一人,所有人都不屑。
面壁者都在為面壁計劃這個偉大的戰略奔波籌劃,有一位計劃通過攻擊人類艦隊使其量子化,用量子來對抗三體,在他的戰略被破壁人識破后,開槍自殺。
有一位計劃通過爆炸水星毀滅太陽系來對抗三體,這種魚死網破的戰略在被三體破壁人曝光后,因為自己的人民無法接受,被他們用石頭砸死。
有一位計劃通過思想鋼印控制人類思想,后被撤銷面壁人身份,最后下落不明……
而羅輯,和其他三個面壁人比起來,除了一無是處外,還游手好閑,他利用面壁人的特權找到一處世外桃源,并動用特權找到了他的小說中的女主人公莊顏,他們過著的避世的生活。羅輯的行為怎么看也還是不像是一個合格的面壁人(可能就像武俠小說里面一樣,越是離經叛道異于常人或瘋癲或落魄的就越有可能是江湖高人),他為什么會成為面壁人?這個讓世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找到了答案。原來他是三體人唯一下令要殺死的人類。他一定有特別的地方,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特殊在哪里,羅輯的破壁人是他自己。他在這個循環中冥思苦想,不斷思索其中緣由。他想起來,他見過葉文潔。羅輯與三體組織領袖葉文潔有過一次對話,關于宇宙社會學,葉文潔說了兩條核心理論:
一、文明的第一要務是生存。
二、文明不斷擴張和強大,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前沿科技被智子鎖死,發展很慢。面壁人羅輯根據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提示,研究出了他的方案——向宇宙中發射了一個星球的坐標。因為這個星星的咒語,他又成了一個笑話。
羅輯開始了冬眠,在兩個世紀后被喚醒。地球已經變成另一番模樣了,新興人類住到了地下,全部智能化,無法想象的智能化,他們已經是古代人了。這時的地球太空艦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三體派往地球的艦隊即將到達,一場大戰,箭在弦上。集人類最前沿力量的太空艦隊國際,多艘太空艦,400多萬太空戰將,實力空前,嚴陣以待,與三體艦隊一決高下。然而,三體艦隊并未出現,只派了一個探測器,就像一滴眼淚。但水滴不像眼淚那樣脆弱,相反,它的強度比太陽系最堅固的物質還要高百倍,地球上的所有物質在它面前都像紙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彈穿透奶酪那樣穿過地球,表面不受絲毫損傷。當人類第一個摸到“水滴”的教授丁儀發現水滴的秘密大叫“快跑”的時候,“水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秒殺人類的太空艦隊,從“水滴”開始攻擊到結束后往太陽的方向飛去,僅用了十幾分鐘,代表著人類最高實力水準的太空艦隊國際完敗。到這里,地球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文明有時也是幸運的。一個叫章北海的古代人,是太空艦隊成立的第一批太空人,也是徹底的“失敗主義”思想者,他利用堅定的“勝利主義”思想偽裝,成功地成為了太空艦隊“自然選擇”號的執行人,在大戰之前控制了這艘太空艦逃離,艦隊國際派出四艘去追章北海。他們幸存下來了,但是太空艦隊已經毀滅了,回不去了。太空艦上的能量只有五分之一,無法到達補給星球,也不能飛往下一個可能適合地球文明生存的星球。能源之爭就是你死我活,“藍色空間”號贏了,集中了其他四艘的能源,承載著地球文明的種子,駛向外太空,成為太空流浪者。另外,還有兩艘戰艦提前逃離,得以幸存。大家都明白,地球艦隊已經毀滅,要延長太空生存時間就只能搶奪對方的能源,“青銅器”號贏得了能源。
人類的地球太空艦隊,僅存兩艘,孤舟般,游蕩在黑暗的太空中。
地球和三體的太空大戰,人類完敗。當一個世界面臨將被毀滅的時候,人們總是祈求出現一個救世主,拯救蒼生。羅輯,成為了地球人的救世主。還記得星星的咒語嗎?就是被羅輯施了咒語的那顆星星,被摧毀了。因為羅輯暴露了那個星星的坐標,毀滅之手出于誰?無人知曉。羅輯從和葉文潔的對話中,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它就是: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樹的路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著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羅輯從最初的混世,到成為面壁人隱世,再到給星星發送咒語,時代讓他身肩重任,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慢慢長成。當地球艦隊國際毀滅,羅輯對于星星的咒語的成功,他瞬間成為世人跪拜的救世主。在雪地工程中,人們看到他并不能真正地拯救地球,又失望至極。認為他不應該在人們絕望之時給了大家希望,又讓大家的希望破滅。羅輯成了人們最討厭最厭惡的人,人們把他攆走,不讓他住在這里,也沒有人愿意載他,只要認出來,就趕下車。羅輯,扛了一把鐵鍬,走到葉文潔墓旁,給自己挖墳墓……看到這里,好像是看到了一個英雄暮年無力挽狂瀾的凄慘。
最后時刻,羅輯與三體進行了談判,因為他在太陽系布局了信號發射器,只要他的生命停止,地球掌握的三體的坐標也會暴露,三體和地球都會面臨被宇宙獵人毀滅的危險。羅輯掌握著三體和地球的命運,與三體形成了抗衡之勢,威脅暫時解除,迎來暫時的和平,也可看作是最后的掙扎。
第二部文末,羅輯一家三口團圓了(或許愛人和孩子是這個冷酷的世界對羅輯的一絲絲補償和溫暖),太陽落山了,三體人問:太陽落下了,孩子不會害怕嗎?
羅輯說:不會的,因為她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
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篇4
把書蓋上,總結一下。
其一,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這是一個喜劇嗎?好像是的。文尾羅輯利用同歸于盡的手段脅迫三體文明放棄了入侵,其實我覺得很可笑,當整個太陽系籠罩于三體人的目光中,他們沒有理由發現不了羅輯潛藏著的戰略意圖。我不敢妄自揣測三體文明的人工智能達到了何等高度,但想必在那幾個世紀里他們的目光都在注視著太陽系,他們的人工智能的主要工作,自然也是在分析地球人的戰略意圖,尤其是三體人對于太陽系是如此的志在必得,他們就更沒有理由忽略羅輯在他們眼皮底下搞的動作。即使退一萬步說,他們因為不通謀略的緣故而忽略了羅輯的作為,但是我卻不能相信他們的人工智能竟然會忽略這樣巨大的潛在危機。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對于人工智能的未來將萬念俱灰,因為科學技術即使達到了三體文明這樣的高度,竟然也能被小小的地球蒙蔽。也許這本書最大的硬傷就在于地球居然戰勝了三體文明。
其二,目光短淺的我們如何能夠揣測浩渺的星空
費米悖論:從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的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換言之,“費米悖論”表明了這樣的邏輯悖理: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學推論可以證明,外星人的進化要遠遠早于人類,他們應該已經來到地球并存在于某處了;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為止,人類并未發現任何有關外星人存在的蛛絲馬跡。(摘自百度百科)
書中用“黑暗森林”的假說解釋了“費米悖論”,這是本書最大的亮點。在讀本書之前,我也模模糊糊看到過“費米悖論”,并未細想,但也很奇怪,為什么沒有外星文明訪問地球,并留下正式的官方文檔。“黑暗森林”假說恰能解釋我的部分疑惑,并且主角也是利用這個結論來制勝三體文明。然而這樣的假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自圓其說,但我覺得卻未免小看了文明二字。“猜疑鏈”加強了“黑暗森林”的說服力,但是仍然說服不了我。“黑暗森林”“猜疑鏈”的假說是建立在文明的自私性基因基礎之上的,一個文明為了保存自己和維持自身的發展,勢必要消滅任何一個現在的或者是潛在的敵人,這樣的文明我們見過一個,就是地球文明。然而也僅僅見過一個而已,焉知宇宙中沒有以利他基因為基礎的文明呢?好吧,讓我們再次退一萬步說話,假使宇宙中的文明都是自私基因的產物,但卻也無法排除另一種可能性。在地球的洪荒時代,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物都處于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蒙昧狀態,然而現在,地球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人類的龐大集團,這個集團里又分裂成數個小團體,經歷數百萬年的演變和磨合,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茫茫宇宙里,你又怎么知道沒有這樣的情況產生?也許“黑暗森林”假說的另一個隱含的意思是,宇宙正處于洪荒時代,每一個文明都是獵人,也是他人的獵物。
暫時碼到這里,這一塊磚頭,希望能引來大家的和氏璧玉,假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正。
無論如何,《三體2黑暗森林》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期待《三體3》的到來。
三體讀后感800字高二篇5
前不久,我閱讀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三體》稱得上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作品,小說的科幻風格獨樹一幟,各種高科技、黑暗森林深深吸引住了我,令我深陷其中,忘卻現實。“人無完人,山無界,海無涯”的價值觀,是我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獲。
該書從葉文潔因遭受影響而開始與"三體世界"聯系,希望能徹底改變現實的社會面貌講起。通過許許多多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塑造了章北海、羅輯、程心等藝術形象,敘說了人類面對幾百光年外的強大敵人時的喜怒哀樂,進而把人類在近乎絕望下的責任心、求助心等復雜心理描繪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劇情發展中,葉文潔的無情、羅輯所站的高度之高、程心的母性光輝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讓我佩服的當屬第一位面壁人——羅輯。首先,是他知足常樂的凡人心態吸引了我。最初,在他擁有面壁者這個特殊身份后,找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并在北歐的世外桃源享受了相當長段時間。最后在太陽系將被降維前,他在冥王星的人類博物館中享受著一生中最后的幾個小時。他毫無顧慮,毫不憂愁,毫不悲傷,如一位天真無邪的孩子在海嘯來臨之際興致勃勃地在海灘上挖沙子。其次,是他研究問題之深、所站高度之高震驚著我。當其他三位面壁者都在竭力發展地球力量,將智慧與資源奮力結合之時,羅輯并無盲目跟從,而是看清了宇宙黑暗森林的狀況,明白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價值觀。以曝光敵人位置的方式相要挾,成功達到了威脅三體世界的目的。最后,是他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感之強震撼著我。作為一名普普通通、毫不出眾的公元教授,該是有多強的責任感才能在經受了幾個世紀的風雨后,依然以獵鷹盯著野兔的眼神瞄準著一個遠在天邊的未知世界;才能以水滴穿石般的毅力連續幾個世紀威懾力絲毫不減;才能在該出手時當然不讓,不把責任推卸給其他優秀的頂尖人才。邏輯,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小人物,一個頂天立地的堂堂鐵漢,一個令我佩服的男人。
拋開人物,話說情節。《三體》既沒有肥皂劇死板無聊,也沒有某些抗日神劇的狗血,也不像其他科技小說的放飛自我。它環環相扣,驚險刺激,跌宕起伏。它沒有《時間簡史》的深奧,也不似《小豬佩琪》的淺顯,而是一本難度適中,令人尋味的非凡科技小說。不必說三體世界來到地球后人們的恐慌彷徨,也不必說誤報危險降臨后人們的愚昧、瘋狂,更不必說程心蘇醒到新世元的危機四伏,單是葉文潔在紅岸基地里的各個事件,就足以讓讀者津津樂道。我覺得,《三體》的情節是獨一無二的,劉慈欣筆下的宇宙是科技范圍內腦洞最大化的結果。
拋開情節,話說深度。《三體》中對歷史事件的評論、批判借用人物故事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借葉哲泰來諷刺是我認為最經典的。讀后感葉哲泰,著名大學的物理學家,只因在大學基礎課中加入了大量相對論內容,而被所謂的革命群眾在會中毆打離世。愚昧而瘋狂的言辭舉措讓我無比痛心,印象最深的一句是"當然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引領科學實驗!”這是一位紅衛兵所說的。于是,葉哲泰這樣反應:“這相當于說正確的哲學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反對實踐出真知,恰恰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對自然界的認知原則的。”隨后,大學紅衛兵亡以應。可見的者們只是盲目地在各項行動上加上“反動”“資本主義的黑旗”的標簽,并未實質上看清科學,理解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此次大會上,葉哲泰的女兒,葉文潔全程觀看了,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會產生極其瘋狂的想法——借三體來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命運吧!總之,作者寫作時的深度與內涵都達到了讓人驚嘆的境界。
拋開深度,話說現實。在充滿競爭的海中里,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唯有努力拼搏,不斷進取,不滿足于過去,不盲目于將來,著眼于當下,才能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