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高一作文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是一本長篇小說,講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亞哥追尋寶藏的奇幻冒險之旅。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4
如果不曾遇見你,那我是否還會在黑夜中看見那抹一瞥而過的光亮,并為此感到驚心動魄嗎?
夜幕降臨,無花果樹下的牧羊男孩與羊群慢慢顯露輪廓,透過那殘破的屋頂,我能看見那星星閃爍。穿越夢境,我似乎在黑夜中不停奔跑,每行深深淺淺的腳印都在追尋著那一幕幕熟悉的場景……
世上最大的謊言
撒冷之王說:“在人生的某個時候,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生活的掌控,命運主宰了我們的人生,這就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一直以來,冥冥之中,人生早有安排。命運是既定的軌跡,任你一分一毫的撼動,也抵擋不住這命運的洪流。有多少的夢想,被埋藏在土里,被埋藏在日光后的陰影里,被埋藏于心的懸崖之下;又有多少的英雄,折戟沉沙,混跡于庸庸碌碌的人群里,從就轉身消失于人海之中。
就像那牧羊少年的父親,他一直的夢想就是去云游四方,然而這幾十年來,他都在為吃喝操勞,夜夜在同一個地方睡覺。這何嘗不是世上最大的謊言?
然而,撒冷之王也說:“當你渴望得到某種東西時,最終一定能得到,因為這愿望來自宇宙的靈魂,那是你在這世上的使命。”
牧羊少年,只為了那個連續幾次夢到的夢境,他賣掉了所有的羊群,踏上征途,云游四方,去尋寶。他想這就是他的天命吧。
當你與夢想相遇時,那剎那間的天崩地裂,那內心涌上的極致的喜悅與幸福的感覺,是你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對于一艘無任何目標在大海上航行的船來說,任何風向的風都是逆風。夢想的存在,讓你富有使命感與力量,它成為你是最為純粹的念想,它是暗夜里孤獨卻光亮的啟明星,是極夜里一束溫暖的日光。
尋寶的冒險家
當你開始獨自踏上這世界的征途時,厄運、困境總是無法避免,因為你必須戰勝它們,才能得以成長。如果那時你已感覺到絕望時,你是否還有力量重整旗鼓,整裝待發?
牧羊少年在市場上被向導騙取了所有的錢財,那一瞬間,他嘗到了從心底里蔓延出的苦澀與傷心。幸好,這突然其來的背叛的絕望很快就消失了,“他突然覺得,被騙之后,他可以像個倒霉的受害者一樣看待世界,也可以像個尋寶的冒險家那樣觀察世界”。
生命里無絕對的逆境與低谷,所有最后成功了的人都會說:“那不是低谷,那是為了去山頂而必經的上坡路而已。”再大的困難與遭遇,放到長遠的人生里來看,或許真的很微不足道,只不過是因為它此刻在你眼前。再小的一座山坡,近距離來看,卻也是那么地高大而不可跨越。
換一個角度看世界,牧羊少年很快地就遇到了收容他賺錢的沙漠里的水晶玻璃商人。商人是穆斯林教徒,他人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得去一趟圣城麥加。然而他一直都沒去,他說,“麥加是支撐我活下去的希望,使我能夠忍受平庸的歲月,忍受櫥柜里那些不會說哈的水晶,……我寧愿只保留一個夢想。”
不是所有的人都會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夢想。夢想是他們的信仰,他們將夢想完好地、純凈地保存著,一直瞻仰著,感到了感激和滿足。然而,真的可以這樣嗎?
馴服內心的野獸
“因為你永遠不能令它沉默,即使你佯裝不聽它的話,它還是在你的胸膛里,反復傾訴它對生活和世界看法,為此,我們需要傾聽心聲。”
在內心深處,仿佛有一頭野獸在那里,透過你的眼睛去觀望一切,時而安靜,時而憤怒地嘶吼,時而低沉地嗚泣。唯有馴服它,內心才會收獲永久安寧,才會變得強大,強大到可以抵御一切磨難,可以承受無盡悲傷,可以再次微笑。
牧羊少年并沒有做多久的停留,他終究跟著商隊走進了沙漠,結交了因一場洪水而失去一切的駱駝人。他說:“我們擔心失去的,只是那些我們正在擁有的東西:我們的生命,或我們的作物,但是,當我明白了生命的歷程與世界的歷程全都由同一只手寫就的時候,這種擔心會消失。”
生命擁有著它既定的軌跡,你以為你擁有了很多,其實到最后,它們都會離你而去;你以為你一無所有,但冥冥之中又擁有了很多。
牧羊少年跨越了千山萬水,歷經生死,兜兜轉轉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他在舊日放羊的山腳下找尋到了寶藏,“生命對追隨自己天命的人真的很慷慨”。過盡千帆,你會知道,路途上對于夢想的躑躅,選擇,堅守和追求,才是最大的寶藏。
當夜晚中你偶然瞥見那一束內心閃爍的光亮,不要詫異,不要拒絕,你只須睜大眼睛,并伸手緊握它,從而一路向前,無所畏懼。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高一作文(篇2)
首先說些題外話,我是看了網上簡介后決定讀這本書的,簡介說一個牧羊男孩離開家鄉,橫跨海洋,穿越沙漠,遭遇戰爭,歷經千辛萬苦,終于看到壯美的金字塔,才發現寶藏就埋在他家鄉的那座小教堂,于是又回去,終于挖出寶藏。看到這樣的簡介,我想象著小說會繪聲繪色地描寫他一路上的歷險經過,內心彷徨掙扎而后堅定的過程,讓我能仿佛置身其中,跟著他一起歷險。然而并沒有,小說文字并沒有那樣的感染力,它是用很平實的預言敘述的,篇幅也不長。
說說內容,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夢想了,書中寫了不同的人對待夢想的態度。主人公圣地亞哥是追尋夢想的那類人;他爸爸是也曾有過夢想,但是最終選擇過現在的生活,并且告訴圣地亞哥,其實更是告訴他自己:你以后就會知道,我們這里的風景是最好的,我們這里的女人是最漂亮的;賣爆米花的小販是選擇先向現實妥協掙些積蓄,再上路,但是最終也沒有上路的人(文中并沒說小販到底有沒有去實現夢想,我認為他是代表這類人的);水晶商人是典型的有夢想而不去實現的人,他那未實現的夢想支撐著他現在的生活,他怕麥加沒自己想象中的好,他怕一旦實現了就沒有活下去的盼頭。這些人在現實世界都能找到千千萬萬個原型。
再說圣地亞哥排除萬難終于到了金字塔那里,才發現并沒有寶藏,真正的寶藏就在自己曾經棲身的廢棄小教堂里,于是乎折返回去,最終挖出寶藏。這種思想在古今中外許多地方都能找到。
佛教告訴你:莫向外求。一開始你覺得自己不開心,是外在的原因,是外面的人和事傷害了你;聆聽佛的教誨后,你覺得70%是外在的原因,30%是自己的原因;到最后你明白,完全是自己的原因。不是外在的人和事讓你傷心,而是你對那些人和事起反應,反應從思想到情緒再到身體感受,讓你不開心。
電影《東邪西毒》里面關于山的那邊的說法,你看見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那邊是什么,就算我告訴你山的那邊并沒有什么,這邊其實更好,你也不會相信的,直到有一天你真的去了山那邊,你才會相信。
不同的描述千千萬萬種,想要表達的道理都是那一個:真正的寶藏就在你身邊,就在你自己身上,可是我們要歷經千險才能發現這一點。剛開始我看到這話有些氣餒,好像我們路上的辛苦是白費力氣毫無用處。現在我明白,這并不代表中間過程本身是徒勞的,是無意義的,實際上它意義重大,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它從外到內考驗你磨練你,使你成為最終的你自己。我們出生、長大,到青年時期就有了迫切的想看看更大世界的想法,然后我們出去旅行,或者出去工作,想要去經歷和感受不同。到最后你還是要回歸到你自己,回歸到自己的內心。那些過去成為你的一部分,但它們不是你,也不能代表你。它們的作用是讓你更加認識了自己。什么能代表你?你的身體和靈魂。在這場人生的旅途中,身體無可避免,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么你去的時候,靈魂是否比來時更為純凈,換句話說,你是否凈化了靈魂?
其次,萬物皆為一物,世界是由同一只手寫就的。這就是量子物理學了,根據量子物理學的說法,宇宙是時時刻刻存在著量子漲落,而現在宇宙中的一切,包括所有星球,包括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正負粒子碰撞留下的殘核。那可不就是“萬物皆為一物”嘛。有的時候不得不感到震驚,震驚于現代科學的發現與幾千年前的宗教說法是一致的。內觀是古代印度的禪修方法之一,2500多年前被佛陀釋迦牟尼重新發現,經過研習后得道。佛陀禪修,觀察內在,發現體內是不斷生滅、發展變化的,進而得出關于萬物實相的真理,時間超前于科學和哲學數千年。
最后,那個趕駝人的生活狀態,是人最理想的狀態,他說今天死還是明天死,對我都沒什么分別,因為我只活在現在,過去和未來對我沒有意義,我也不去想它。我讀過《當下的力量》這本書,完全就是它的寫照。
說了這么多,感覺我扯太遠了……這本書總的來說,說簡單點,就是一個少年堅持夢想,尋寶成功的書;說復雜點,書中每句話都能延伸開來另寫一篇文章。我上面扯那么多,也并不是從這本書新得到的,而是結合我之前的知識閱歷引申出來的。而這本書本身,對我意義不大。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高一作文(篇3)
一個男孩,只因為夜里做了兩次同樣、找到一處寶藏的夢,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去沙漠的旅途。在途中,他歷經千難萬險,遇到了煉金術師、耶路撒冷王……這些睿智的智者告訴他他的使命,也就是天命,就是尋找這處神秘的寶藏。逃避天命的結果就是你一生碌碌無為,而想著還未完成的自己的天命。一個個人為契定了他旅途中的每一步,他不會走錯任何路。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寶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使命。
當我們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從母親懷中發出稚嫩的第一聲啼哭時,我們的生命中其實就已經背負著一種使命。只有許多人會為你的命運走下關鍵的一步,但是決定你一生的選擇卻要自己做。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使命,也就是“天命”。
實際上,每個人自己的命運、天命全部都是由自己定奪。并不是由所謂的“上帝”在冥冥之中給你制定一生的規劃。上帝不是戲耍你的木偶師,他不會控制你去做任何事。只有你自己才能夠為自己作決定、掌握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都是屬于自己的不是么?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難道不是很幸運的事情么?在你的生命中,與你有緣的人會從你身旁擦肩而過,給你指點,而后轉身離去,也許你就永遠見不到他了。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過客,每個人都在導演著一部自己為主角的電視連續劇,只有你是主角,每個人都在主宰著自己的命運。
有些人的天命是平平常常地度過一生,有些人的天命十做一些了不起的大事,但無論是哪種職業,無論過著怎樣的生活,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動著歷史。平常的人、高貴的人、窮困的人、富裕的人……每一個人的命運都不會相同,每個人的命運對于自己來說都是最合適的。
耐心尋找你自己的天命吧,或許你會明白這世界最深刻的奧秘。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高一作文(篇4)
寒假里,我讀了本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這本書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羅.柯艾略。讀完這本書后,我感悟到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具有象征意義的作品,對此稍作說明非常重要,因為它與非虛構作品《魔法師的日記》有所不同。
主人公的名字叫圣地亞哥,他靠牧羊為生,他跟羊太熟悉了,以至于仿佛有種神秘的力量把他的生命同那些羊的生命聯系在一起。圣地亞哥曾經在一所神學院里待到了十六歲,他的父母希望他做個神父,成為普通農家的驕傲。但是,這個男孩從孩提時代起,就夢想著了解世界。一天下午,回家探望家人時,男孩告訴父親,他不想當神父,他要去云游四方。父親祝福了他。從此,他開始達成天命。一天,他在休息時遇到了撒冷之王。撒冷之王告訴男孩:宇宙的靈魂是用人們的幸福滋養的,又或者是用人們的不幸、羨慕和嫉妒來滋養。完成自己的天命是人類無可推辭的責任和義務。人們很早就學會了生活的道理,也許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早早地就放棄了這些道理。世界就是如此。這讓圣地亞哥下定了去金字塔尋寶的決心。在途中,因為男孩身上帶的盤纏所剩無幾,所以他又去水晶店老板那里打工。有了足夠的盤纏,圣地亞哥決定加入商隊,繼續尋寶的旅程。男孩終于到了金字塔,他聽到風對他說:“如果你事先畏懼路途遙遠,今天就看不到金子塔的壯美,不是嗎?”圣地亞哥會心的笑了。男孩不停地挖掘著,終于,他挖出了裝滿寶物的寶箱。男孩是多么幸運呀,他從羊群學到了東西,從水晶學到了東西,也從沙漠學到了東西。
當你想要達成目標時,你全力以赴,整個宇宙會合力祝你實現愿望。做一件事,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成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后感高一作文(篇5)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圣地亞哥初次遇到撒冷之王時他提到的夢想。圣地亞哥的夢想就是云游四方。他從沒有動搖過這個夢想,并且在父親的支持下實現了這個夢想。而那個賣爆米花的人小時候也想出去游蕩,但最終卻選擇了買一輛賣爆米花的機器。而是他放棄這個夢想的原因僅僅只是金錢和地位。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夢想,而是想了夢想之后,也許就能擁有金錢和地位了。就像奧普拉說的:一個人可以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可以沒有夢想。只要夢想一天,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
夢想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有時可能會小到近在眼前,有時又可能大到不可完成。快要考試了,我的夢想是考出一個好成績,不要讓一個學期的努力白費;快要畢業了,我的夢想是考上一個好中學;暑假要去法國玩,我的夢想是能在普羅旺斯看到薰衣草......當然,每個人都可以有一個持久性的夢想作為奮斗的目標。夢想甚至可以成為人們奮斗的目標,當你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妨想一想你有什么夢想,不妨想一想你要怎樣實現這個夢想,也許只需要想一想,你就能明白,你為這個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也許只需要想一想,你就能繼續為了夢想而努力克服困難。實現夢想得道路必定是痛苦的,而你的喜悅就在于實現夢想之后的滿足感與幸福感。也許實現夢想之后,那些使你放棄夢想的金錢、地位、權利你就已經都得到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通過少年圣地亞哥的歷險經歷,通過少年歷險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告訴了讀者深奧的道理,并且把道理穿插在文中。所以這本書,不是單獨的小說情節,更不是只有枯燥的道理,而是把道理融入情節中,讓少年的經歷更加富有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