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集》讀后感初中
翻開泰戈爾的《新月集》,詩中純真,寧靜,美麗而又深奧的詩句令人深受啟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新月集》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月集》讀后感4
在書店中靜靜的尋覓,我找到了一本美麗的書,說它美麗,是因為它擁有著美麗的文字、蘊含著美麗的情感,如歌一般幽婉,如酒一般令人回味無窮。
自從擁有它后,我就再也無法離開它了。迷惑時,疲憊時,想起這本書,想起泰戈爾寫在這本書中的那些純真的句子,我會豁然開朗。正如詩人葉芝所說“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苦痛”,總之,只要一翻開《新月集》,我便立刻得到了一對魔術的翅膀,可以從“現(xiàn)實苦悶的境地里飛翔到美靜天真的兒童的新月之國”。
讀詩,是需要意境的。吟讀起泰戈爾的詩,一種不可測的魔力把我?guī)У搅藘和膲艋弥校笆刎斉币话愕南﹃柺掌鹱詈蟮慕鹱樱质a路上的花一朵一朵落在地上,靜靜的蕭蕭的竹林升起月亮……
“清歡”是什么呢?很難翻譯,大概可以解釋為“清淡的歡愉”。現(xiàn)在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摻雜了各種名為懷疑、利益、虛偽的調(diào)料,而已經(jīng)脫離了坦然的真誠與清淡的歡愉。冬盡春萌,在山莊農(nóng)家,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貝殼為餐具,落葉為舟,以綠草的露點點綴夢——不講究物質(zhì)的條件,只在乎心靈的品味,就是“清歡”。只有對平靜簡樸的生活充滿著熱愛,泰戈爾才能把母親與孩子間最平凡的事用人類最美的語言寫的永垂不朽。
在《對岸》中,泰戈爾筆下的那個孩子,對河的對岸充滿了憧憬和向往,渴望做一個渡船的船夫,快樂地渡過來渡過去;而小時候,我則對那些各式各樣的奇妙的毛絨玩具充滿了渴望,立志要做玩具店的店長,每天都可以接近成千上萬的娃娃、毛絨小熊,好享有那份想象中的人人羨慕的特權,直到現(xiàn)在,對那些撫摸上去十分柔軟的大大的毛絨玩具,我還保有著深深的渴望。而不論是船夫還是玩具店店長,歸根結底都是緣于那份對一切未知世界的新奇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職業(yè)》中,泰戈爾寫了一個對自由渴望的孩子,“我愿意我是一個小販,在街上過日子,叫著“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那個渴望自由的孩子無限羨慕那個小販,愿意做一個小販,就因為“他沒有什么事情急著要做,他沒有哪條街一定要走,他沒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么時間一定要回家”,我現(xiàn)在的生活中,充斥著太多的規(guī)定和“必須”:必須學習課外的輔導班,放學之后必須回家……我多么想去觀察一朵雪花的形狀,去樹林中撿拾一枚彩色的落葉,或者,就只是在小溪邊靜靜地坐一會兒。
《新月集》文字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引起我無盡的思緒,這就是泰戈爾詩的獨特韻味所在,讓我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愛。
因為愛,泰戈爾才把詩歌寫得如此美麗。
《新月集》讀后感初中篇2
假如我是一個剛剛沐浴完的孩子,我會枕著媽媽的手臂,看樹梢的月亮散發(fā)銀輝,回味那印度老頭泰戈爾笑吟吟的輕唱。
可是我只能假如,童年離我已遠去。我也只能用幻想靠近天堂,用心來感受孩童般的詩人的饋贈。他采擷的《新月集》里有最頑皮的小搗蛋,有最快樂的小天使,有渴望遠行的小壯士,有充滿夢想的小船長……
他們叫嚷著,嬉戲著,在靜謐的夜晚,在飄著桂香的蟬鳴枝鬧,舒展著他們的身體,睜著最純真的眼睛,臥看朗月。
他們呢喃著,夢想著,舉著對世界奇妙的疑問,向爸爸媽媽扯衣服,在新月升起時――這世上最美好的時刻,帶著滿是疑惑和新奇的夢,進入夢鄉(xiāng)。
他們愛媽媽,也愛爸爸,他們愛世界,他們愛真善美――這是他們對世界的印象。
可愛的小天使,我的新月牙兒們,把月亮的半邊藏在枕頭,在夢里編織世界,在心里構筑夢想……
泰戈爾,一個孩童般的詩人,他一定有最快樂的童年,最美的夢,最善的真。真想親親這位印度老頭兒,把他藏進月亮里,再把月亮――悄悄藏進我的枕頭里。
《新月集》讀后感初中篇3
孩童時期,我們曾以樹葉為餐具,花草為食物,果實為珠寶,做著兒童天真的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漸漸長大,成堆的作業(yè)成了壓在我們身上的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競爭更是恐怖刺激。好不容易盼來的寒假,各科老師又布置了一火車的作業(yè),讓我們除了走親訪友,只能整天窩在家里寫作業(yè)。余下的時間,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在書房里讀幾本好書,回味書里優(yōu)美的意境。
那天下午,我在書柜前邂逅了它——《新月集》,它將我?guī)У搅颂煺婕儩嵉膬和澜纾屛一氐搅四莻€坐在泥土中,以枯枝斷梗為戲的年代,使我從現(xiàn)實的苦悶境地飛向兒童的新月之國去。
這是一本贊頌母愛偉大,贊揚孩童天真的詩,它用詩樣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關于孩子的故事。就像其中一篇《孩童之道》里說的,孩子原本聰明,富裕,自由,快樂。他們一無所有地來到這個世界,不為別的,只為那媽媽愛的財富。再看看那篇《金色花》,調(diào)皮的孩子變成金色花后,時刻關注著母親,關心著母親,變回原形后和母親調(diào)皮的話語中無不顯示著母親和孩子之間濃濃的愛意。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潸然淚下,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感動涌上心頭。
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對迷宮特別著迷,每天晚上都要玩到很晚,可謂是廢寢忘食。媽媽怕我睡眠不足,影響身體健康,總是早早地就催我上床睡覺。可我正玩在興頭上,哪里肯乖乖就范呢?只好跟媽媽進行軟磨硬泡,展開瘋狂的拉鋸戰(zhàn)。但媽媽堅守陣地,毫無疑問地,我敗了,只好灰溜溜地躲進被窩。待到媽媽走進自己的房間,一聲“呯”的關門聲之后,我這顆蠢蠢欲動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一骨碌爬起來,拿起我的袖珍手電筒和走迷宮的書,鉆進了衣櫥里,在濃郁的香料味下津津有味地走起了迷宮,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夢鄉(xiāng)。第二天一早,朦朦朧朧中被媽媽的抽泣聲和爸爸的斥責聲吵醒。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沒有馬上爬出來,而是仔細聆聽父母的對話。“都怪你,要不是你不讓孩子多玩會兒,她會離家出走嗎?現(xiàn)在好了,人都找不著了。”爸爸這樣說。“這能怪我嗎?我也是為了孩子好呀!她還這么小,每天這么晚睡,身體怎么受得了呀!”媽媽的話里帶著哭腔,滿是委屈。原來,爸爸媽媽找不到我,還以為我離家出走了呢!我把腦袋探出柜子,打斷了爸爸媽媽的爭吵:“嗨,我在這兒呢?”爸爸媽媽都被我嚇了一跳。媽媽立馬破涕為笑,把我抱在懷里,責怪道:“你這孩子,可把你爸媽急壞了!”
現(xiàn)在,我能感受到媽媽當時有多著急了,她一定特別后悔。而當她找到我時,又該有多么開心呀!想到媽媽這么愛我,我卻老是惹她生氣,讓她著急,不由覺得特別自責。讀完這本書,不僅讓我不再為成堆的作業(yè)苦惱,讓我回到那天真無邪的時代,更讓我體會到了媽媽對我的愛,也讓我懂得更愛媽媽。
《新月集》讀后感初中篇4
《新月集》里的詩都是描寫兒童生活的。每首詩看起來都像一個個零散的故事,但是將它們串聯(lián)起來,便共同展現(xiàn)了泰戈爾一顆純真的.童心。泰戈爾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語言,寫出自己對生活的反思,寫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強烈地表現(xiàn)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總之,泰戈爾把“愛”當作了人類的理想,這與他的人道主義思想是相輔相成,密切結合的。
就拿他的《新月集》中的一首詩同情來說吧。詩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如果我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的盤里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嗎?”
“你要趕開我,對我說道,?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么?”
“那么,走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的時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喂我吃東西了。”
讀完這一段以后,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首詩的主題——“同情”。是啊,每個父母都會愛自己的孩子。可如果換成了小狗或其他的小動物,人們還能給予它們起碼的同情嗎?從某種角度來說,對子女的愛是自私的,因為孩子是自己的。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博愛,把愛撒向蕓蕓眾生,撒向大自然,撒向身邊的一草,一木呢?當我們遇一只可憐落難饑餓無助的小狗時,還能給予它起碼的同情嗎?
像這樣的詩書中還有很多。它們不但文字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引起我們無盡的思緒,這就是泰戈爾詩的獨特韻味所在,讓我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愛。
《新月集》讀后感初中篇5
海頓斯塔姆曾經(jīng)贊譽過泰戈爾寫的詩“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yōu)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他的文字有種特殊的魔力,讓人忘記一切痛苦,走進全新的世界中去,那里有碧綠的草地,蔚藍的天空,溫暖的陽光……一切令人心曠神怡。
初讀《新月集》的時候,覺得意義很淺顯,似乎很容易懂;深入的去剖析,其實并不是這樣,它用簡單的文字去塑造兒童的新月之國,以及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那里就像一塊溫潤的美玉,沒有一絲瑕疵,又似水晶般透明。
泰戈爾對一切有著獨特的見解,他在詩中寫道:“孩子有成堆的黃金于珠子,但他到這個世界上來,卻像一個乞丐。他所以這樣假裝了來,并不是沒有緣故。這個可愛的小小的裸著身體的乞丐,所以假裝著完全無助的樣子,便是想要乞求媽媽的愛的財富。”孩子是睿智的,他來到這世界上的第一聲哭叫,是為了博得母親的愛,孩子在纖小的新月世界里,沒有束縛,但他放棄了自己的自由,因為在母親的心里有無數(shù)美妙的東西,母親的擁抱和親吻勝過一切。孩子知道一切語言,甚至是世間人少懂的,但他永遠不說,只學習從母親嘴里說出的話。他的牙牙學語,在母親的耳邊輕輕的喃喃,“媽媽,媽媽……”便可以讓母親欣喜萬分,讓母親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他便在母親的臂彎里,享受著母愛的呵護。
當孩子有一天真的問道:“我是從哪里來的啊,媽媽?”母親把孩子緊緊地摟在胸前,你是我心中的小小心愿,你活在我所有的希望和愛情里,活在我的生命里,當我凝視著你的小小臉蛋,我害怕失去你,緊緊地把你摟在胸前。當孩子犯錯誤時,母親會指責他,但當孩子流淚時,母親的心也同他一同哭泣。母親說:“只有我有權去責備他,只有熱愛人的人才可以懲罰人。”
想想我們,旅途中有人給你一瓶水,你會感動良久,可是父母幾十年來對你的噓寒問暖,往往又會被我們解讀為“嘮叨”。這樣公平么?或許你已經(jīng)習慣父母不求回報的付出,譬如陽光,譬如空氣,視之理所當然。可他是我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我們感覺理直氣壯時,其實是我們解讀錯了世界。
泰戈爾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語言,寫出自己對生活的反思,寫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強烈地表現(xiàn)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家鄉(xiāng)的熱愛。總之,泰戈爾把“愛”當作了人類的理想,這與他的人道主義思想是相輔相成,密切結合的。
像這樣的詩書中還有很多。它們不但文字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引起我們無盡的思緒,這就是泰戈爾詩的獨特韻味所在,讓我感受到他的思想
太陽緩緩西下,不覺中點點光輝灑在一本書上,翻開泰戈爾的《新月集》,詩中的純真,寧靜,美麗而又深奧令人深受啟迪…… 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力量,是大自然延續(xù)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命,但又是大自然奪去了我們多姿多彩的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光彩只在于我們自己。在《紙船》中,最后那兩句話久久在我心中徘徊——“夜來了,我的臉埋在手臂里,夢見我的紙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緩緩地浮泛向前。睡仙坐在船里,帶著滿載著夢的籃子。” 紙船似乎代表著孩子們的夢想,他們的紙船希望能令他們結識更多的好朋友,他們的紙船希望能令他們從朋友那里獲得更多的知識,他們的紙船希望能令他們對外面的世界更加了解……這成千上萬的希望令紙船肩負起了重任,在它內(nèi)心深處隱隱約約漂浮著一個未完成的夢想,那就是完成眾多孩子的夢想。在子夜下它浮泛向前,它努力向前,它奮力向前。為的就是達成自己的夢想。自從風風雨雨中我們擁有了大自然給予的生命后,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就萌發(fā)出夢想的芽兒。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完美無暇,充滿無限的歡與樂,喜與福,活力與前途。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們用堅忍不拔的努力、奮不顧身的斗志與點點滴滴的汗水去換來的,直至將自己的所在潛能一一發(fā)揮出來,此時,你的一生將光彩奪目,令自己永遠在心靈里感到忍俊不禁,令別人永遠從心靈里去敬佩不已。 時間在飛逝,科學技術伴隨時間的舞步一日萬里地前進著,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中人人都希望自己能當上一個作家,一個詩人,一個科學家……但在《職業(yè)》一文中的孩子卻立志要當一個擺渡的船夫,一個路邊的掃地工,一個校園里的園丁。你也許從未聽說過,你也許覺得這樣的理想似乎一點都不遠大,似乎很沒志氣,似乎十分平庸;這樣的生命似乎很沒意義,似乎毫無價值,似乎沒有一點點光彩。那你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一個人偉大不偉大,不在于他職業(yè)的是否高低。翻開厚厚的詞典:品格高尚;才識卓越;……一大的堆“規(guī)定”才算是一個偉大的人。但在詩人心靈泉水的滋潤下,我覺得一個敬業(yè)的人最令人敬佩。 想想那樓下的保安人員們在又黑又冷清的小道跟隨著自己的影子來回走著,守著,直至太陽緩緩地為他送來點點光明,直至小樹為他捧來最清新的空氣,直至小區(qū)的人們都安全地度過“美妙”的一夜,直至他的眼睛已紅得睜不開了,他這才收起手電,慢慢向床邊走去。 恬靜之中,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校園里的園丁迎著太陽爆曬,在校園里不斷地掘起片片土地,不斷地插著根根樹苗,不斷地為鮮花們送上滴滴仙露,直至校園變得美得不能再美,直至他的衣裳臟得不能再臟了,直至他累得不能再動了,這個時候,他微笑著欣賞自己的杰作,似乎漸漸陶醉了……這一個個職位不高的人在不斷工作,在一生中他們將是十分快樂的,他們?nèi)疾粸樽约海怯卯吷木o別人帶來歡樂,他們的一生將富有無限的意義與價值,而且是金光燦爛的,他們將是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