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
泰戈爾詩集語言簡潔、含蓄筆墨精煉,有名言警句穿插,畫龍點睛,很有韻味,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篇1)
泰戈爾是印度人民最崇拜最熱愛的詩人,他參加領導了印度的文藝復興活動,他排除了他周圍的紛亂室塞的,多少含有殖民地區奴化的,從英國傳來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自己的悠久優秀的文化,他深入民間,聽取神話、歌謠、民間故事,用最樸素的語言寫出散文和詩歌。
這本書無意中將泰戈爾介紹給了我,讀完了他的傳略和詩文,心中不作他想,只覺得有一些澄澈,像撥開一層朦朧的霧,又像擦亮了眼睛,將這世界看得如此透徹。
從這一百零三首詩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這位偉大的印度詩人是怎樣的熱愛自己的有著悠久優秀文化的國家,熱愛這國家里愛和平愛民主的勞動人民,熱愛這國家的雄偉美麗的山川,從這些首詩的字里行間,我們看到了提燈頂罐,巾飄揚的印度婦女;田間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農民,園中渡口彈琴吹笛的印度音樂家,海邊岸上和波濤一同跳躍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熱帶地方的郁雷急雨,叢樹繁花……我們似乎聽到那繁密的雨點,聞得到那濃郁的花香。
泰戈爾是一個愛國者,哲人和詩人,他的詩中噴溢著他對于祖國的熱戀,對于婦女的同情和對于孩子的喜愛,有了強烈的愛就會有強烈的恨,當他所愛的一切受到侵犯的時候,他就會發出強烈的怒吼,他的愛和恨像海波一樣,蕩漾開來,遍及了全世界。
印度人說泰戈爾是誕生在歌鳥之巢中的孩子,他的戲劇,小說,散文……都散發著濃郁的詩歌的氣味,他的人民熱愛他所寫的自然而真摯的詩歌,當農民,漁夫以及一切勞動者,在田間,海上或其他勞動的地方,和著自己勞動節奏,唱著泰戈爾的詩歌,來抒發心中的歡樂和憂愁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這些唱出自己情感的歌詞是哪一位詩人寫的。
他的極端信仰——他的“宇宙和個人的靈中間有一大調和”的信仰;他的存蓄“天然的美感”,發揮“天然的美感”的詩詞,都滲入我的腦海中和原來的“不能言說”的思想,一縷縷的合成琴弦,奏出縹緲神奇無調的音樂。
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篇2)
我喜愛讀詩,不僅因為我沒有耐心去讀長篇文章,更是因為我在享受讀每一首詩的過程,體會每一首詩獨有的韻味。從這一點來說《泰戈爾詩選》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讀泰戈爾的詩,就像置身于一片茫茫大海,它將帶給你極大的吸引力令你愛不釋手,又會給你極大的神秘感,因為你想要看透這片深邃的海實屬不易。但是當你將心放到詩海里去體會時,你會感到身心愉悅。這是對身體乃至心靈的一次洗禮,這樣的感覺讓我不由得好奇,泰戈爾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在讀《泰戈爾詩選》之前,我對泰戈爾的了解寥寥無幾,包括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集《吉檀迦利》我也一無所知。
我堅信能完美地展示一個人內心的就是他的作品。
給我印象最深的詩泰戈爾寫的這樣一段話“在那里,心是無畏的,頭也抬得高昂;在那里,智識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還沒有被狹小的家國的墻隔成片段;……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著‘完美’伸臂;……在那里,心靈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與行為——進入那自由的天國,我的父啊,讓我的國家覺醒起來罷。”
從這一段話不難看出,泰戈爾的內心有一股洶涌澎湃的泉水,急遽迸發。他渴望這個世界每個人平等,不再有壓迫;自由,不再被束縛;國家團結而不再被分割。他是:“行動派”,希望用自己或者他人的雙手、用行動去觸摸夢想。當然他無比深愛自己的國家。希望自己的國家成為理想的“天堂”。
他在《采果集·感恩》中還說:“我與卑微者同命運……但未來是屬于他們的”。我不知道泰戈爾究竟經歷了什么,讓一位偉大的詩人傾訴著“與卑微者同命運”的話語,這種心情實在令我敬佩。這也讓我更進一步了解泰戈爾,一個偉大的人愿意俯身傾聽更多人的疾苦,他的心與更多人在一起。
由此,我的好奇心又帶我去搜尋更多關于泰戈爾的信息。
后來,我還在網上了解到泰戈爾生于印度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的家庭,他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愛國主義者。他同情苦難深重的印度農民,將自己投身于民族解放運動中。
最終我堅持把《泰戈爾詩選》讀完。在合上書的那一刻,我感覺讀一本書就像走一條路,跟著作者的思路走,沿路去聆聽作者內心的傾訴,去感受他的情懷,然后去了解這個人。一路上我有了很大收獲,我體會到了讀一本書、解一個人的樂趣,就是在好奇中一步步探尋;我亦了解了泰戈爾,一位真正的偉大的詩人!
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篇3)
他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哲人,他的世界里充滿了愛與陽光,翻開他的詩集便可以看到一縷縷溫暖、飄渺、智慧的光芒,直擊你的心靈,讓你明白:原來可以這樣看你的生活,原來生命還有那么可愛的詮釋。
讀他的詩有一種口渴的感覺,他那短短的幾個字已經結束,而思緒卻已經不知去向,在自己的世界里沉醉了,像一個躺在自然母親懷抱里的嬰兒,靜靜聆聽大地的心跳。
“我接到這世界節日的請柬,我的生命受了祝福,我的耳朵也聽到了醉人的音樂。在這宴會中,我的任務是奏樂,我也盡力演奏了。”
在生命的宴會上他無疑是一位接觸的演奏者,他用他那溫柔的眼睛,捕捉著身邊的每一份愛,像是一位丁香般的姑娘緩緩走過集市,在小巷的拐角處偷偷張望,等著愛的到來;又像是一名忠心的子民,跪在灼熱的田野上對著天空呼喊,表白著對這片土地的無限深情;還像一只受了傷的和平鴿,無力的銜著一根橄欖枝,心中唱著那首愛之歌……沒有偽善,沒有做作,沒有高傲或空虛,就這樣,只有詩人滿滿的愛,讓人輕輕捧起一把,便看到了一個自己的天堂。《新月集》純美的紀錄“我愿我能在橫過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脫了一切束縛;在那兒,使者奉了無所謂的使命奔走于無史的諸王的王國間;在那兒,立志以她的法律為紙鳶放飛,真理也使事實從桎梏中自由了。”
在新月的世界里,沒有任何世俗的污穢,只有孩子純真的笑臉和媽媽溫馨的撫慰,那這里,所有的人都會像一個孩子一樣,頑皮卻又如此可愛,即使你是世界上最最不乖的孩子,這里媽媽也會輕輕吻你的前額:“我的小天使,你又有了什么美妙的點子呢?”,然后在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愛的芬芳。不要哭,聽天使在唱歌呢!《飛鳥集》真理的體現
“如果錯過了太陽是你流了淚,那么你也要錯過了群星。”他用睿智的語言,將地球上的漂泊者的足跡映在了文字里;將天空中飛鳥翅膀的痕跡留在了文字里;將太陽的外衣和大地的微笑都藏在了文字里。我們同他一起思考,學習他像一個哲人般思考,抑或是學習他像詩人一樣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在大地的淚水里找到笑顏的綻放;在廣袤的沙漠里燃起熾熱的愛火;在清晨的霧里追尋知識的幻影;在一個初生的孩子里感悟成長的力量……
在泰戈爾的詩中除了我的一顆心我什么也沒有落下。
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篇4)
泰戈爾所作的詩歌優美動人,讀起來心弦便會為之撥動,時而快,時而慢,在他的世界里,永遠吟唱著心靈、生命的歌。
“我愿我能在橫過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解脫了一切的束縛;
在那兒,使者奉了無所謂的使命奔走于無史的諸王的王國間;
在那兒,理智以她的法律造為紙鳶而飛放,真理也使事實從桎梏中自由了。”
若《新月集》是一片湖泊,那它無疑是最清澈明亮的,因為它倒映作家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是啊,童真的心靈難道不是最彌足珍貴的嗎?當你得到五顏六色的玩具而激動狂喜,當你盡情地唱歌和跳舞,當你吃著水果糖蹦蹦跳跳,你記得嗎?你還記得那些美好的時光嗎?自由,快樂,無所畏懼的幸福。
童年就是最美好的,那是因為,你還擁有一顆純凈潔白的心。你可以站在大海邊,輕輕捧起海螺傾聽,感受海岸的樂聲,你相信圣誕老人從煙囪里來送禮物,你還相信仙鄉里的夢婆會從朦朧的天空向你飛來……
心靈的鏡子便是另一個你自己,這個鏡子一直是透明而清晰的,可以看到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可如果你的內心變得混濁,被灰塵籠罩,你就只能看到漆黑黑的一片了,其實,只要你相信,這面鏡子永遠是一塵不染,前提是你的心純潔無暇。那才是人的本性。保持一顆童心吧。
“就是這同一的生命,從大地的塵土里快樂地伸放出無數片的芳草,迸發出繁花密葉的波紋。
就是這同一的生命,在潮汐里搖動著生與死的大海的搖籃。”
生命是什么?泰戈爾說它是永恒的,它是自由的,它是絢爛的。
我說,生命是一個奇跡。當時間不斷地流逝,世界不斷地變化……終于,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這便是一個奇跡。“我的存在,是一個永久的驚奇,而這,就是人生。”我終于明白,生命是永恒的創造,它付出了自身內部蘊含過剩的精力,不斷越過時間,空間,永恒地追求,奉獻。世界上的每個生命便都是世界上最美的藝術作品。
我是誰?從哪里來,似乎已經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屬于這個世界,我們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是世界所創造的我們。這才是生命最本質,最永恒的意義。我們應熱愛這個世界,不斷奉獻。“永恒的獻身是生命的真理。它的完美就是我們生命的完美。”
只有當我們的思想更加成熟,才能以從容的心面對這個龐大卻又渺小的世界。當心靈如水般平靜清亮,生命如夏花般燦爛之時,精神世界才會真正的豐滿,就如泰戈爾所說的一樣。
泰戈爾詩選讀后感初二800字(篇5)
讀完《泰戈爾詩選》后,我思緒萬千。是的,泰戈爾的石總是那么豐富,有韻味和思想,極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我在讀他的詩時,仿佛在和一位偉人在傾心交談。
《泰戈爾詩選》收錄了泰戈爾大部分的名作,當中有政治詩,宗教詩,抒情詩,等等。當中我最喜歡看泰戈爾描寫兒童生活的《新月集》。
《新月集》里的詩看起來像一個個零散的故事,但是將它們串聯起來,便共同展現了泰戈爾一顆純真的童心。泰戈爾用天真稚嫩的孩童語言,寫出自己對生活的反思,寫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強烈地表現出自己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對家鄉的熱愛。總之,泰戈爾把“愛”當作了人類的理想,這與他的人道主義思想是相輔相成,密切結合的。
就拿他的《新月集》中的一首詩同情來說吧。詩中有一段這樣寫道:“如果我是一只小狗,而不是你的小孩,親愛的媽媽,當我想吃你的盤里的東西時,你要向我說‘不’嗎?”
“你要趕開我,對我說道,‘滾開,你這淘氣的小狗’么?”
“那么,走罷,媽媽,走罷!當你叫喚我的時候,我就永不到你那里去,也永不要你喂我吃東西了。”
讀完這一段以后,我強烈地感受到了這首詩的主題——“同情”。是啊,每個父母都會愛自己的孩子。可如果換成了小狗或其他的小動物,人們還能給予它們起碼的同情嗎?從某種角度來說,對子女的愛是自私的,因為孩子是自己的。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真正的博愛,把愛撒向蕓蕓眾生,撒向大自然,撒向身邊的一草,一木呢?當我們遇一只可憐落難饑餓無助的小狗時,還能給予它起碼的同情嗎?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的小生物還在為生存苦苦掙扎,還有多少窮苦的人還在為生活到處奔波賣力,他們都是值得我們去同情的。
像這樣的詩書中還有很多。它們不但文字優美,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引起我們無盡的思緒,這就是泰戈爾詩的獨特韻味所在,讓我感受到他的思想主旨——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