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
基督山伯爵演奏了一曲人性之歌。他那堅強的意志,不屈的信念,那對生命的極度渴求,美艷至極。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篇1)
有這么一個人,他一直是一個樸實的水手,有和藹的上司,美麗的未婚妻和美好的前程。但因為兩個人的誣告和法官的“讓這個人做我父親的替罪羊”心理,他被打入了死牢。
在明白了真相后,他的心里升起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緒——復仇。這種情緒如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心靈。他越獄了,通過隔壁牢房的難友給他的地址,他得到了一大筆財富,從此踏上了慢慢復仇長路。
十四年,很長,很長。重見天日的他,已從25歲的壯小伙,變成了39歲的中年人。自己的父親在極度的饑餓中死去,未婚妻嫁給了那個差點害死自己的人。那顆被名為復仇的苦水浸沒的心,讓他淡漠地看著自己的仇人在自己的揭露下死的死,瘋的瘋。
但是,他依舊不快樂。他已經回不去了。他甚至忘記了,當初當水手時,那份得到20埃居的小費都很滿足的快樂。
復仇是一灘苦水,浸進去,發現什么都是苦的;你傾盡一切,最后發現除了一時的快感之外兩手空空。
故事的最后,他離開了,和自己心愛的女人一起,沒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沒人知道他什么時候回來。他要去找回,最原始的快樂與幸福。
其實,很多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為了一段不幸的過去,放棄自己的未來。自暴自棄。放眼網絡和身邊,多少花季少年開始混社會,抽煙、打架,更有甚者,犯下一生都難以挽回的錯誤:“沒錯,我這樣就是為了報復那個人,讓他后悔!”可是,難道這值得嗎?將本應美好的未來盛滿過去的苦痛與仇恨,又有什么意義呢?
復仇是一灘苦水,你浸進去,是滿目瘡痍的世界;你跳出來,幸福在前方等待。是的,不是有人說“在傷害處長出一朵花,傷害就變成了上天的饋贈”嗎?
活在過去的人,注定沒有未來。既然自己的過去是不幸的,那就不要為了一個不幸的過去而使自己的未來也變得不幸。過去的事既然已經過去,那就讓它過去吧。或許,人類的全部智慧真的可以用五個字概括——等待和希望。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篇2)
在小說中,基督山伯爵這個人物幾近完美。在與仇人面對面復仇時,他沒有被仇恨沖昏了頭腦,他的良知從未泯滅,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終保留高貴善良的心。當他幫助莫雷爾一家擺脫困境的時候,當他從一個該詛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個女兒的時候,當他答應梅爾塞苔絲不殺仇人之子的時候,這個高貴的心靈映出了金子般的光輝。基督山性格里貫穿始終的節制,即面對財富、美色、仇恨的不貪婪,亦讓我印象深刻。在達成一生最大的心愿后,他悄然地放棄了原有的財富,只身遠走他鄉。
掩卷思索時,覺得這個人物在小說中幾乎完成了從人到神的蛻變過程。因為掌握巨大財富的支配權,基督山伯爵呼風喚雨,無所不能,似乎整個社會都在圍著他轉。這固然有它揭示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社會現象的積極意義的一面,但從文學創作角度出發,塑造這樣一個完美的“超人”,不能不說是作品的一個敗筆所在,因為它大大削弱了作品現實主義的批判力量。在大仲馬筆下,時時吐露出金錢可愛、金錢萬能的觀點,也反映了他本人的“拜金主義”思想觀念。大仲馬曾經直言不諱地說過:“在文學上我不承認什么體系,也不屑于什么學派,更不樹什么旗幟;娛樂和趣味,這就是惟一的原則。”大仲馬之所以在法國文學史上不能得到更高的地位,究其根源,我想這恐怕就是主要原因所在。
翻看全書,不能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和布局謀篇的編故事才能。在這部將近一百多萬字的小說里,既有節奏緊張、大起大落的高潮,也有節奏相對舒緩、充滿浪漫傳奇色彩的小故事。大仲馬在小說中還不時穿插一些典故傳說、奇聞軼事、異域風情和大海、島嶼的景色描寫。所有這些,也許就構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說的“大仲馬情趣”吧!如果單純以故事情節論,我以為《基督山伯爵》確實是難得一覓的好書,并且讓人大開眼界、回味無窮。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后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并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后,他并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于恩人抱拳云"赴湯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后不免有點心驚。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篇3)
在這世界本無所謂快樂與痛苦,只是一個境遇與另一個境遇的比較。只有那些經歷最深切的悲哀中掙扎過來的人才能體會到最大的快樂。人類最大的智慧都包含在等待與希望。
——基督山伯爵
輕輕合上書,種種思緒涌上心頭,他的那雙剛毅冷酷而又憂郁的眼睛啊,深深刻入了我的腦海,深深刺痛了我的心。心懷著敬意注視著他,口中默默地不停地重復著他的名字——基督山伯爵
愛德蒙,在大仲馬的筆下,它賦予他生動的靈魂,給與他健美的體魄英俊的面容,剛毅果敢的性格,寬闊的心胸。早期的他是一個陽光自信善良的快樂水手,他有美麗可愛的情人——美帝苔絲,他有慈愛的老父,他有很好的口碑,他有強硬的本領,他即將成為船長,那時的他是那么的快樂與自由,快樂的連走路都哄著小調,那時的他似乎是上帝的寵兒。
當他手中還留著情人的余溫時,當他嘴角還遺留著幸福的笑意時,當他腦中還沉浸在未來美好的憧憬時,天空忽然狂風大作,狂風暴雨轟然而至!他的優秀他的幸福受到別人的嫉妒,因此被誣陷入獄,命運實在可惡,這個玩笑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
如果說貧困饑餓是可以使人喪失尊嚴,那么失去自由對于一個常人來說就會失去理智,更何況是他——一個長年游走在海上的水手,一個充滿追求和向往的年輕男子!沒有自由這對于他比失去生命更為殘酷。在伊夫堡那個人間地獄,那個暗無天日的地方。他在那度過了十幾年的歲月,他由開始的相信法律會還給他清白,還給他自由。慢慢的開始絕望,他想到了死亡,用死亡來結束他的痛苦。也許對于一個失去自由的人沒有比死去更好的方法能使他們得到解脫。可是仇恨的火焰卻燃燒了這個念頭“對我要活下去,我要復仇我要他們償還我的痛苦”憑借這個念想他活了下來,可此時的他已失去了愛的能力,心中只有恨。無論愛也好恨也罷,現在他不再祈求真理,而是祈求記憶,記住每一個仇恨。
小說總是富有戲劇性的,在那看似絲毫無希望的監牢,卻住著一個神奇的老者,他是圣者的后裔,有著巨大的智慧。在他的教導下,他有一個水手蛻變成一個博學儒雅深沉達練的伯爵。神甫的死亡,換來了他的重生,他成功的逃脫了,他自由了!如是他重回故里,獲得了神甫的財產,應是王者歸來!經歷一個漫長的道路到他復仇的高峰以后,他的仇人都得到了雙倍的痛苦,他站在山巔卻看到了懷疑的深淵。每一次呼吸都喚醒了一種悔意,悔意與空氣一同浮升起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了寬恕,攜上海蒂登上白帆離開那個讓他傷心的地方。去一個遠離仇恨遠離悲傷的地方,那里只有純潔與善良那里只有希望!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深刻印象并非基督山伯爵復仇時的那種快意感,也不是他那伯爵府的富麗堂皇。而是伯爵的兩次流淚的場景,一次是當他逃出伊夫堡,幻變成伯爵不再是愛德蒙的身份去參加海蒂苔絲的宴會,當海蒂苔絲雙手奉上她親手采摘的鮮果遞給他時,他因為不吃仇家的果子,而婉言拒絕。看到海蒂苔絲,他曾經的摯愛,那雙失望到絕望的雙眼,他轉過身去留下了一地清淚。那是為愛人而流的淚水,是圣潔而炙熱的!第二次流淚是他攜帶上海蒂要留開時站在白色帆船上望著茫茫的海面,看到海的廣博,是為人性而哭,是為而感動。站在船尾,他一個堅強的男人流下了眼淚,這種淚珠比古西拉和奧費亞兩地的最圓韻的珍珠更為寶貴。
人世間會有太多的恩怨情愁,在我們無助、絕望、憎恨的時候,我們可以想想愛德蒙,也許我們不能像他一樣快意的掌控一切,但是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在人性的光輝下釋然!基督山伯爵那個偉岸的身影讓人銘記!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篇4)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反敗為勝的故事,早已傳為千古佳話,而大仲馬筆下的埃德蒙?唐代斯,則又是一個成功男子漢的寫照。暑假里,我有幸閱讀了《基督山伯爵》這部書,它帶給我一種別樣的感受,讓我回味無窮。
《基督山伯爵》這部書,主要刻畫了埃德蒙?唐代斯這個人物,他原本是一個船長,因遭人陷害而入獄,在獄中,他結識了一位博覽群書的老者,并與之結為摯友。在老者的分析下,唐代斯恍然明白了自己入獄的原因,并認清了讓他淪落到這樣境地的幾位陰險之徒的真面目,老人在病死前告訴了他基督山寶藏埋藏的地點。在唐代斯成功從獄中逃脫后,他找到寶藏,回到了故鄉,在許多善良的人的幫助下,成功復仇。
讀完此書,我的感觸頗深。有的人像螃蟹一樣:為了站到高處去看美麗的風景,從同樣的起點開始爬墻,一些螃蟹爬的快,爬在了領先的位置。眼看著,就要爬上了墻,那些在下面的、爬不上去的,就把它扯下來,摔個粉身碎骨,自己反而“升高”了一大截。這些現象都在大仲馬代表作《基督山伯爵》中有所體現,丹拉格爾因看比自己年輕有為的唐代斯眼紅,就把他陷害至獄中十四年,因唐代斯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善良完好的人格,出獄后反而得到了天價財寶,并為自己贖了罪,報了仇。
在我們的生活中,既有像丹拉格爾這樣的人,在你飛黃騰達,馬上要迎接幸福時,這些小人就暴露本相,像底層的螃蟹一樣,它伸鉗子把你甩下來。也有像菲爾南這樣的人物(他是主人公愛人的堂哥),心存善念,只要我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消除誤會和隔閡,他們就不會成為壞人的幫兇。
而唐代斯的勇氣與寬容也深深打動了我,正是憑著頑強的毅力,唐代斯才能克服重重困難,當最后復仇的機會來臨時,他并沒有殺死丹拉格爾,足見他的寬容與大度,可以說他的故事始于仇恨,卻最終超越了仇恨。能用一顆寬容的心去饒恕那些作惡的人,不就是最大的美德嗎?
唐代斯曾說過:“在這世界上,既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狀況和另一種狀況的比較,如此而已。”如果沒有獄中老人給他的愛,他就不可能擺脫困境,重見天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學習上,要學習唐代斯的堅強,時時刻刻都要充滿信心,去努力奮斗,對待身邊的人,更應該常懷寬容之心,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做個心胸坦蕩之人。
有句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其實當你放下仇恨的時候,寬恕的不僅僅是敵人,還有你自己,所以,在生活中,當我們與同學發生矛盾時,需要換位思考一下,換我心為你心,多為別人考慮一下,很多事情都會化干戈為玉帛的。因為,這個世界需要的是愛,而不是仇恨!
讓愛,永存你我心中!
《基督山伯爵》讀后感800字(篇5)
不止一次的回到扉頁,咀嚼那句“我愛愛我之人,我恨恨我之人。”胸間就會再一次熱血沸騰。這世間,有幾人能有這樣的決絕與執著!于是那張蒼白而英俊,眼神冰冷而沉寂的面龐便浮現于眼前……
三個人的陰謀
陰謀家總是到處都有,小說開篇有了這三個人,于是有了不幸的青年唐代斯,也有了日后的伯爵。熱熱鬧鬧的訂婚宴變成了冷冰冰的牢房,美麗溫柔的未婚妻變成了猙獰的獄卒。日出日落,一天又一天,希望越來越渺茫,不變的,是那永恒的黑暗……
法里西的救贖
如果沒有法力西神父,伯爵已成為某一天魚的腹中餐,還是那黑暗獄堡中的一段殘燭,頑強地照亮了這個年輕的靈魂。于是,那一個裹尸袋成了唐代斯新生的襁褓,在那座名叫基督山的小島上,他由地獄回到人間。
天使與惡魔
伯爵說:“ 人啊,是鱷魚的同類,”他站在刑場的邊緣,觀察著人類到底有多少種讓人靈魂出竅的方式,他冷眼相對別人的生死,這時的他是上帝派回人間的復仇天使,是從墳墓里爬出來的魔鬼。
他總是昂著頭,仰視蒼穹,他一定相信于洪荒之上,上帝端坐在那里,他問心無愧。
十年步步為營的設計,環環相扣,手不血刃,我想伯爵是掙扎的,掙扎在人性與魔性之間,而這掙扎,到最終變成了放手,這場罪孽的開端者,那個名叫丹格拉爾的卑鄙小人在伯爵的憐憫中撿回了自己的命,諾諾頓首。
伯爵依舊仰望著蒼穹。
上帝只判
我相信是有上帝的,至少大仲馬的心中有,于是伯爵遇到了海蒂,像在黑暗中窒息的魚兒遇到了氧氣 ,伯爵給了公主般的生活,海蒂還給伯爵一顆公主般的心,伯爵那冷寂的心終于泛起了漣漪,“天啊,原來我還可以愛!”
是的,我還可以愛,上帝畢竟是仁慈的,不會如鱷魚般邊吞著食物便淚流滿面。
正如史鐵生所說,這是你的罪孽,亦是你的福祉。
我不知道,是否還有第二個伯爵帶著他的慘痛來給我沉重的感動,可我已不想再言。
后記
托老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這世間仇怨太多,我想我永遠也不會懂得,亦不想懂得,畢竟這世上只有一個大仲馬也只有一片基督山島。
小舟遠逝,海風吹起海蒂海藻般的長發,“記住,人類最大的財富,便是等待與希望!”
伯爵輕揚起頭,英俊而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