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端午節的作文
在寫作文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觀點和素材進行分析和整理,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優秀的描寫端午節的作文要怎么寫?下面給大家整理描寫端午節的作文,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1
過端午,就要看賽龍舟,吃美味的粽子,終于,期盼已久的端午節到了。
星期六,媽媽到我回老家,到家的時候河邊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響聲,我趕快向河邊跑去,遠處聽見河邊人聲鼎沸,走進一看,只見河邊已經擠得水泄不通了,我好不容易從人縫里鉆了進去,原來是賽龍舟開始了,大家都激動不已,只聽一聲令下,龍舟想離線的箭一般只向前沖去,那些龍舟李追我趕,爭先恐后,誰也不肯讓誰。河邊的觀眾不停為他們加油。
每條龍舟都插著彩旗,龍舟形態各異,張著犄角,睜著雙眼,好像真的蛟龍在翻江倒海。而船上的隊員們身穿整齊的服裝,頭扎頭巾,個個都不甘示弱,精神抖擻,好像要馬上大干一場似的,站在船頭的那個指揮著帶領大家整齊的吶喊著口號。
看呀!黃色的龍舟競然沖出了賽道,只見他們一個個的都人仰馬翻的跌到水中,在他們后面的紅隊趁機趕超。黃隊毫不氣餒的爬上了龍舟,繼續前行,鼓舞士氣調整好狀態吶喊著口號,繼續向著終點前行。
最后紅隊得了第一名,藍隊得了第二名,黑隊得了第三名,雖然黃隊沒有得到名次,但是黃隊永不言敗,積極向上的精神,真讓人敬佩。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2
端午節這天,老天爺可真不夠意思,竟然下起了蒙蒙細雨,但這并沒有影響天成作文學堂的同學們到西公園尋找夏天。
我們在西公園門口集合好了,陸老師和張老師就帶著我們向植物園進發。呀!這里的綠色植物可真多,下過雨后,空氣非常清新,地上還有一些小水洼,映著一角小小的藍天,這讓我想起了“僧舍清涼竹樹清,初經一雨洗諸塵”這句詩。
來到植物園,大家都哇哇哇的大喊,哦,原來是雨后小蝸牛出來了,正好奇地打量著我們呢!我發現,這些小蝸牛有的抱成一團,有的自己一個出來,還有的排著整齊的隊伍出來,難道他們也是蝸牛學校舉行活動,出來找夏天的嗎?
同學們紛紛捉起蝸牛來,周小龍捉的最大,我對他說:“你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讓它們自由自在生活?!敝苄↓垍s告訴我,他想把蝸牛帶回家養,一定不會傷害它們的。聽了這話,我覺得他的想法也對。
這時,我看見有些小蝸牛在路中央,我害怕它們被踩著,便把它們一個個放到了草叢里。當我放完最后一只蝸牛時,一抬頭,看見了一大片美麗的花兒,這些花兒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綻開美麗的笑臉;還有的還是花骨朵兒,好像一碰它就會開放似的。
這些花兒顏色也很多,嫩黃色,大紅色,淡粉色,姿態動人,爭奇斗艷,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一朵嫩黃色的月季花,一陣清風吹過,它好像在說:“你看我多么美麗,大家都在看蝸牛,只有你注意到我了?!?/p>
接著我們來到了十二生肖雕像前,張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十二生肖的來歷,讓大家去找找自己的屬相。
然后我們來到魚米水鄉百合廳西廳,陸老師給大家介紹西公園的來歷。同學們還進行了端午詩文朗誦比賽。作家王莉老師給大家講述了她的寫作之路。她說的三個關鍵詞,感恩、熱愛、堅持,使我深受啟發。王莉老師還給大家在書上簽名,給我寫下了“天道酬勤”這四個大字。接著大家在一起合照,聚餐,度過了一個難忘、快樂、充實的端午節。
對了,我還捉了一只蝸牛呢!我把它帶回家放在花盆里,可第二天它卻不見了,希望明年端午節它還能出來和我見面。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3
時光流轉,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氣驚天動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日中各種花哨而令人興奮的游戲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傳統,人們在粼粼波光上劃著龍舟,聽著吶喊加油的節奏,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小孩子們系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紅線,與此同時,與傳統一起定格在人們心間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軀!
回到現實。
又逢一年端午佳節,早晨,剛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空氣中參雜著端午節特有的氣息;中午,一個個獨特的粽子傳播著一種誘人的味道,一個個白凈的雞蛋上變魔術般的出現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細紋,在這獨特的節日里享受獨特的佳肴,每個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種透明的笑,那種比彩虹泡泡還清澈的快樂從心底浮起;晚上,與媽媽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中走著,也許正是這一個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節日氣息,構成了一幅熱鬧的畫面。
這一天中細節太多,多得難以說完,收獲太多,多得令人意外,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足以讓我慢慢彌補,這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卻更偏愛這種獨有的節日氛圍。
端午節,悲傷的節日演變成了喜氣洋洋的人來人往,但在開心之余,我想無論哪一個人有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心里紀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語,我忽然覺得,如果他看到現在的一切一定會瞑目了。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4
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八龔幕髁导氂耆缃z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5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動手包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決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學包粽子。端午節前一天,當我們回到老家時,爺爺早已準備好包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箬葉、方塊肉、板栗……想著它們馬上就要變成噴香的粽子,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開始包了,只見媽媽捏起兩片箬葉輕輕一卷,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可我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箬葉一角,右手將另一角往里卷,下面拉緊,上面放松一些?!痹趮寢尩闹更c下,我卷好了角筒。接著往角筒里放入一些糯米,塞上豬肉和板栗,再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可是糯米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媽媽幫我解了圍——倒掉多余的糯米,然后按實,我才舒了一口氣。
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喜歡吃粽子的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后,別出心裁的打上一個可愛的蝴蝶結。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桶中,可是不小心扯到了線頭,只聽得“嘩啦”一聲,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散落在地上。我又得從頭做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學會包粽子了。
煮粽子最需要耐心。我們把粽子放進大鍋煮開后用小火燜上一個晚上。端午節一大早,香噴噴的粽子才起鍋。我迫不及待地品嘗起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通過這次學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6
近幾天,上學經過一片蘆葦地時,我總會看見幾個爺爺奶奶在采蘆葦葉,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采來包粽子的,這讓我不由想起了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州,那里住著我的爺爺、奶奶和很多親人。家鄉的端午節很熱鬧,包粽子、掛菖蒲、艾草,還要賽龍舟。
每年端午節,爺爺會在門上掛上菖蒲和艾草,然后買來蘆葉,包好各種形狀的粽子。我最喜歡一種叫美人腳的,細長的尖角,配上圓圓的頭,不光好吃而且好看。粽子煮好后,除了我們自己吃,爺爺也會送一些給親朋好友。我們小孩子端午節時可好玩了,吃東家的粽子,扯西家的菖蒲,跟大人一起去采艾葉,學著包棕子,還要用艾葉煮水洗個澡。大人說端午用艾葉水洗了澡后不容易得皮膚病,真有意思。
而龍舟賽事在我的家鄉更是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2001年還舉辦過國際龍舟賽呢,2010年的龍舟賽也非常熱鬧。爺爺說他年輕的時候還是一名龍舟賽手呢。去年爺爺帶我去看龍舟賽,看到幾十條裝飾非常漂亮的龍舟在護城河上一字排開,隨著裁判員一聲令下,選手們爭先恐后,個個奮力當先,比賽非常精彩,讓人驚心動魄。
聽爺爺講,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但是在荊州,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屈原是戰國時代楚國人,因遭到奸臣陷害,在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而死。當地老百姓得知這個消息,紛紛劃舟去救他;他們用竹筒貯米,投入江中,以免水中動物吞食屈原的尸體。為了紀念屈原,食粽和競舟的習俗從此就流傳下來。
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雖然我現在跟著從軍的父親身在昆明,但我還是想念家鄉,想念家鄉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7
農歷5月初5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他非常愛民,深受老百姓的擁護。那個時候,秦國的實力非常強大,屈原想聯合各個國家一起對抗秦國。可是卻遭到楚國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見秦國的軍隊已經快要撞開楚國城門。心想:國家已經沒有希望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于是,他在農歷5月初5這一天投江自殺。
屈原死后,老百姓紛紛把用遼葉包好的粽子投向水里,怕水中的猛獸吃了屈原。為了驚動魚兒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尸體,好尋找打撈屈原的尸體,人們還制造了一種叫“龍舟”的長船。每到端午節,人們就賽龍舟。
一直到現在,我們依舊過著端午節。端午節成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按規定放假一天。現在過端午節不再局限于吃粽子和賽龍舟,有條件的可以去外地旅游,沒條件的也可以在家鄉郊游。
至今人們仍沒忘記屈原這位“愛國詩人”。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的志愿,更好的建設我們的祖國。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8
這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有多年的歷史。
每到這一天我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
相傳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因他的國家被秦國侵占,心如刀割,在農歷五月初五的這一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紛紛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飯團、雞蛋投入江中,好讓魚蝦吃飽了,不去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才發展成粽子。后來的端午節便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我本來以為粽子并沒有什么特別,可我在最近的學習中了解到原來粽子也有這么一段古老而又動人的來歷。
現在我吃到粽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愛國詩人屈原的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我對屈原的這種精神敬佩,并感到驕傲。
今天,是端午節,我看著粽子,吟著屈原《離騷》中的詩句,感受著千年前這位愛國詩人的情懷。認為我也要學習屈原的這種精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9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春節外,端午節是我家鄉最有喜慶氣氛的節日。那一天,人們將整天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中。
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吃。聽說這里面還有一個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名叫屈原。他被人殺死,被扔進了急切而寬闊的粟洛河。人們知道,他們怕河里的魚蝦會吃掉屈原的尸體。包了好多好吃的粽子丟進河里,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正好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節日,以示哀悼。
你知道怎么包裝粽子嗎?讓我告訴你。先將鮮綠的粽葉洗干凈,然后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舀起糯米,加入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用繩子把它們包起來。最后,將美味的粽子煮幾個小時,熟了就可以吃了。還在做飯的時候,香味已經傳遍了整條街?。阋б豢趪L一嘗,保證吃的越多越想吃,就算不吃,聞一聞,也會讓人垂涎三尺,香味會刺透你的胃心。
一頓豐盛的午餐后,人們扶著老少從四面八方來到河邊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只見兩隊隊員氣勢洶洶地坐在船上,攥緊槳,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準備出發。“轟”的一聲,龍舟如箭矢般向前沖去。兩岸的人也高興得跳了起來,興奮地喊道:“來來來?!闭媸翘懥亮?,太熱鬧了!
到了下午,人們已經大汗淋漓,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照傳統習慣,人們將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放在一大鍋水里燒掉。全家人人都要洗,免得邪惡。其實按照中醫的原理,就是殺菌除濕。洗后不會有痱子。
這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朋友們,歡迎來到我的家鄉端午節過后,你一定會大飽眼福!
描寫端午節的作文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唱著這首歌謠,不知不覺又一年端午節到了。
端午又稱五重。這天兒童們手上、腳踝上都戴著紅、黃、藍、緊、綠五色絲線,脖子上掛著草綠的鴨蛋。家門口插艾葉、插菖蒲。傳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所以包粽子投進汩羅江喂魚。
粽子的形狀既不是方形,也不是圓形。奶奶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拿出兩片長長的蘆葉,雙手用食指和中指夾著蘆葉,輕輕繞成一個圓錐形,接著用左手扺著蘆葉底部,右手盛兩勺糯米倒入里面,然后用多余的蘆葉封住口,最后用竹套絲扎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的味道美味極了。有香腸味,有蜜棗味,有紅豆味……我最喜歡吃香腸味,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餡兒肥而不膩。
吃著奶奶包的粽子,心里裝滿了甜甜的幸福。又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