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
好的作文需要有優美的語言和流暢的文筆,用詞準確、句子通順、表達清晰。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方便大家學習。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
端午放假三天,爸媽打算去姥姥家。姥姥家位于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路程大約230多公里,需三四個小時才能到。
路上。
我們正在阿岱高速路上,阿岱高速路鑲嵌在群山之中。路兩旁的山上能瞧見些許綠色,山腳下的麥子和油菜花都蓄勢待發。麥子的麥芒已經抽出,抖擻著;油菜花田里一片金黃,那是正等著農民伯伯開采的“金礦”。正當我看的興起時,突然一片黑暗,“欸?咋黑了?”我不禁疑惑道,這時,媽媽的聲音傳來:“進隧道了。”話落,隧道內便亮堂起來。隧道特有的燈發出明亮卻不刺眼的光亮,遠遠望去,那一盞盞燈組成了一道道光束,仿佛通向世界的終極。不一會,視線前方變出現一個半圓形的出口。出了隧道,景色一改之前的風格。道路兩旁站滿了小白楊,那一道道挺拔的身影,好似訓練有素的軍人在盡職盡責的站崗。
停留。
在距離姥姥家六七十公里時,爸爸提議去大墩峽看看,我們同意了。車暫時偏離了最初路線,向大墩峽駛去。來到大墩峽,先映入眼簾的是在路左邊的一條亂石道,星羅棋布的石塊中穿雜著清澈見底的山澗,澗邊長著不知名的野花,靠山腳的巨石中屹立著“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青松,松上還掛吊著銅陵般的松果,為這峽添加了些詩情畫意。峽中的路,或是用石塊壘成的臺階,或是用木板木條拼成的橋。峽中植物眾多,有樹莓、有防風、有薄荷、有蕨類……
到達。
翻山越嶺后,我們終于到了姥姥家。各家親戚統統迎上前來,幫忙拿東西。姥姥拉住我的胳膊,問東問西,生怕我哪里過得不好。一番熱情過后,姥姥把我們帶到側廳吃飯。(因為堂屋正在翻修)姥姥家的樣式類似于四合院,院中有一個矩形花圃,圃中長著一棵李子樹和一棵桃樹,樹上掛著一個個青色的果實。樹下是一片草莓苗,長勢正旺。院后是一塊塊田地,地里種著玉米、蠶豆、麥子、土豆,還有片片油菜花,花海中蜜蜂在辛勤的勞動著,到處洋溢著美好和安逸。
離開。
姥姥家的景色讓人心情愉悅放松,我不今感慨。可惜的是,因為我的學業和父母的事業,隔天早上我們就動身出發,去往平安。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2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今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姥姥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后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厘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3
時光如水,斗轉星移,轉瞬間,到了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為此,爸爸、媽媽帶我去舅爺、舅奶那里過節。昨天早上,我早早起床,就坐著車去舅爺那里了。在路上,我們看到許多賣粽子、賣艾葉的攤位,還可以見到一些大飯店旁邊的牌子上寫的:凡是到本店吃飯,即可獲得精美粽子一個。所有的人都急著買粽子和艾葉,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我的舅爺住在山上,而我們在城市,所以爸爸騎車行駛了一小時才到舅爺家門口。我覺得山上的一切都格外新鮮,水格外的清,天格外的藍,樹木和草格外的綠,空氣格外的新鮮,使我感到格外神清氣爽,一點也不疲倦。萬物生長旺盛,百花盛開,泥土上的草綠油油的,好像給大地披上了綠地毯。雖然這里的條件比不上城市,但是這里要比城市美得多。
我們進了舅爺家,舅爺看見我們來了大喜,熱情地招待我們。忽然,一陣香味飄進了我的鼻子,讓我這個小饞貓垂涎三尺,香味把我從客廳吸引到了廚房。一看,原來是舅奶在包色香味美的胡葉粽呢,在她包粽子時,我順便看到了包胡葉粽的方法,原料:胡葉、糯米、小米、豆子、大棗。第一步:把胡葉捏成三角形的。第二步:在胡葉中放入糯米、小米,再加一些豆子、大棗,使粽子味道更加鮮美,提高粽子的營養價值。第三步:把粽子用胡葉包裹好,放入水里加熱煮熟即可。舅奶見我那饞樣,便給了我一個粽子吃。我剝開了粽子皮,向粽子展開了“進攻”。“啊嗚”一聲,我吃了一口,糯米細膩潤滑,小米香甜可口,豆子又軟又香,大棗既補血又營養,胡葉粽還帶著胡葉那天然的味道,簡直是“粽”香飄逸呀!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門口的沙丘,好玩的天性被激發了,便來到客廳,拉起表妹就往門口跑。剛到沙丘,我趁她還沒反應過來時,立馬抓起一把沙子朝她扔去。沙粒跟風攪在一起,成為了一陣黃色的風。“哈哈,煙霧彈!”我眉開眼笑。這時,表妹反應過來,她不甘示弱,朝我扔了一把沙子。“哈哈,沙塵暴!”表妹一臉怪笑。就這樣,我們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雙方都勢均力敵,最后都“死傷慘重”,個個變成了泥猴。一會兒,一起過節的人都到齊了,我們其樂融融的吃了一頓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快樂而難忘的。吃著色香味美的粽子,我更加敬佩愛國詩人屈原,他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粘著紅棗香,棕葉包著朋友情。五月初五是端午,我來為你送禮物,先是粽子來恭喜,再把艾葉送給你,愿你快樂過端午,全家一起樂不停!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4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
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古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被小人誣陷。楚懷王聽信讒言而將屈原流放。后來出國滅亡,在農歷五月初五,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人們想把屈原的遺體打撈上來,但最終沒找到。人們為了讓屈原的身體不被魚蝦吃掉,于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包粽子投進汨羅江。端午節就是這樣產生的。
端午節可不能少了粽子,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吃粽子。我們準備了粽葉、糯米、紅棗和粗線,糯米需要提前浸泡幾個小時。首先取3—4片粽葉疊整齊,再把粽葉卷成圓錐形,然后往里面到糯米并放入幾顆紅棗,最后把粽葉折下來并用線捆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1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味道就會填滿屋子。打開煮熟的粽子,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吃完了,龍舟比賽要開始了。“3、2、1,開始”裁判喊道,一條條龍舟像離線的箭,在水面上飛馳。你聽“咚、咚、咚”,還有鑼鼓加油呢。一號龍舟快到終點了,其他幾條龍舟也加快了速度,鑼鼓聲越來越急促,最終五號龍舟獲得了冠軍。
端午節可真有趣!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5
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而今,這一天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在每年的端午節,家鄉人都要包粽子,今年我硬要媽媽教我包,想親自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
我家鄉用竽葉包粽子,首先要把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糯米做餡,準備好后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餡,再放上幾顆紅棗,包出棱角。最后把竽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媽媽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馬蘭葉系在什么地方啊?”我就趕緊改,最后經過驗收,合格了。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因而特別難忘。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6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后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于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習俗,還有做粽子的方法很有趣。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床,就看見媽媽在廚房里做粽子,每個粽子都是三角體的,而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粽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中。我學著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粽子的粽葉,在粽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后把粽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后,就用繩子把粽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粽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粽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粽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己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為的就是把粽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敬佩屈原。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7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但離我的生日近,也是愛國詩人屈原的祭日。端午節時,我們可以看龍舟、吃粽子。
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當時的情形可熱鬧了!四面響起了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河面上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龍船,四條龍船伴著鼓聲越劃越快。再看觀看的人們,人們有的急得像油鍋上的螞蟻,有的正在瘋了似的喊加油,還有的激動地跳起了舞。這時,所有人幾乎什么煩惱都忘掉了,伴著鼓聲越飄越遠,消失得無影無蹤。
回到家,我們開始了包粽子行動。我先用兩張葉片疊在一起,加入糯米、花生……包成三角體,用細繩纏緊。口味有很多種,有蛋黃的、肉松的、火腿的……真想每個味都嘗嘗。粽子不但味道多而且形狀也多,有橢圓形、斧頭形……真讓人眼花繚亂。
端午節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精彩的龍舟比賽,真是樂趣無窮!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8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這首詩吧?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軀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節日之一,端午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過去,我對端午節的知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讀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從這本書當中得知,端午節是在中國這么多的節日中,名稱最多的:端午節、端陽、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端午節的來源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懸艾草的風俗。其中賽龍舟最有特色,那爭先恐后的激烈場面就像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一樣,幾千年來一直激勵著我們。
因為這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端午節現在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我們德清,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草,據說可以辟邪消災。各家各戶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著濃濃竹葉清香的粽子,是我們孩子們的最愛,棗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個個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們還會佩帶著香袋,姑娘們以這五彩繽紛的香袋做飾物,既香味裊裊,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來了不少小伙們留連的目光。
偶然間,我從網上看到去年,韓國打算向聯合國申報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遺產,我非常驚奇,覺得這是對我們中國人的羞辱,端午節是中國人的,怎么可以讓給別的國家去申報呢!這可能跟有些人喜歡過洋人的節日有關吧!我想,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保護宏揚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們的節日》,那一個個傳統、有趣的節日,正款款地向我們走來,《我們的節日》一書,為我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為中華文化而自豪!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9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一個快樂祥和的節日。吃完飯,我們一家人就興致勃勃地去集美江邊賽龍舟了。
到了江邊,河堤上人山人海,像堵了一道人墻,黑壓壓的人頭聳動。人們翹首期盼,望著龍舟駛來的方向。沒過一會兒,只見七條龍舟按照彩虹顏色的規律排著出現在賽場上。船上的水手們個個都精神飽滿,容光煥發,嚴陣以待。看著這陣勢,我想:一場惡戰馬上上演。
九點整,只聽裁判一聲令下!“開賽——”,平靜的江面一下子沸騰起來。“一二一,一二一”水手們的吆喝聲,嘩嘩的劃水聲,嘭嘭的擂鼓聲、啦啦隊的叫喊聲,匯成了一曲美妙的交響。瞧!每個水手弓著腰,握著船槳朝一個方向用力地劃著,龍舟向著終點飛速前進。船頭上的擂鼓手一邊擂鼓,一邊大喊“加油!加油!”。你可不要以為他是來湊熱鬧的,沒有了他,估計整條船會變得亂哄哄的。如果整條龍舟的水手不團結的話,想打贏這場仗,就是做白日夢。光靠一個人的力量,簡直就是蚍蜉撼大樹。如果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船就會像箭一樣往前沖。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紅隊一馬當先,紫隊殿后。河岸的觀眾都在為紫隊加油。頓時,紫隊的隊員們像被注了雞血一樣,卯足加足馬力往前趕,一連超過了五支隊伍。這時,紅隊先沖到終點,拿到了第一名,紫隊得了第二名。
比賽結束了,七支隊伍漸漸退場,但大家意猶未盡,津津樂道著剛才的熱鬧場景。
回家的路上,我想:明年的龍舟節我還來看!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0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1
我的生日來臨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來臨了,我和姐姐來到大海旁邊。柔軟的沙灘,清亮的海水,一切都使我想立刻投入它們的懷抱。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游泳衣,躺在柔軟的沙灘上。沙子都調皮地撓我癢癢。我舒適地享受著沙子浴和日光浴,看著遠處嬉戲著的人們,我忍不住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慢慢地往下走,浪頭也越打越高。每次浪花打在我身上,我都有種要飄起來的感覺。來到岸上,我捧起柔軟的沙子,沙子隨著手指的縫隙往下漏,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些破碎的貝殼。
我把腳伸進沙子里,里面好涼,涼得刺骨。把腳伸出來,只見腳上沾滿了濕漉漉的沙子。沙子可真調皮呀。一會兒撓我癢癢,一會兒還粘在身上不肯下來,讓我忍不住喜歡上了它們。
夕陽西下,我再一次直面大海,再一次看見一個接一個的浪花,一切都令我依依不舍,留連忘返。大海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美景圖,美得讓你留戀。正當我驚嘆這大海的雄偉時,它有慢慢地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只給我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再見了,蔚藍的大海,遼闊的天空。
再見了,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們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裹著糯米,投放到汨羅江里。并且人們也要吃粽子、咸鴨蛋,在家門前掛菖蒲和艾草,還要喝放了一些雄黃的酒,人們還要舉行賽龍舟。這不,我們一家人帶著外婆、舅舅、舅媽、小表妹去江津中山古鎮觀看賽龍舟。
經過1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舉辦賽龍舟的地方——江津中山古鎮。因上午下雨,原本在上午的賽龍舟改在了下午(下午是晴天)。爸爸見我對賽龍舟很感興趣,便滔滔不絕地為我介紹起來:“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劃手。有26個劃手,1個舵手,2個鼓手,還有1個喊號子的。”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下午,我們走出客棧,來到了河邊。河邊的吊腳樓懸在巖石上。為了遮擋強烈的太陽光,家家戶戶的陽臺頂上都掛著藍布。我們走過了石橋,繼續向前走去……
“哇!看到龍舟啦!”表妹叫道。“真的是!”你看,龍舟的顏色各不相同:鮮艷的紅、明亮的黃、黯淡黑和清爽的藍。原來,龍舟的顏色是跟據四海龍王的顏色刷的漆來定的。
我們剛一來到河邊,劃手們就出場了。喝,一個個都非常強壯。并且不同的龍舟上的人都穿著不同顏色的背心。“請參賽選手入座!”裁判員用擴音器叫道。劃手們按照序號坐好位置。“1——2——3!出發!”
頓時,鼓聲大作,觀眾的喊聲和運動員的呼聲匯成一遍,響徹云霄。參賽隊員們用力把木槳向后劃。緊接著,船慢慢地移動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每條船都越來越快,好似漂浮在水面上看不出來一絲波紋。漸漸地,漸漸地紅色的龍舟慢慢地超過了其它龍舟。黑色的龍舟顯然是體力不足了,落后于其它龍舟。啊,只剩下30米了,25米,20米,紅色龍舟遙遙領先,藍色龍舟又追趕上來,兩條龍舟不相上下。10米,只剩5米了!呀,藍色龍舟領先了。最后我不說大家也知道:藍色龍舟贏了。藍色龍舟的劃手們下船后,都擁抱在一起,表示他們心中的喜悅。看完比賽,我念念不舍地離開了風景如畫的中山古鎮。
我覺得今年的端午節最好玩、最有趣。因為這一次的端午節讓我領閱到了民俗風情。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3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一到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飄著濃濃的粽香味。說到粽子,它可有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不忍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投江自盡。當地老百姓乘舟打撈,害怕魚兒吃屈原的尸體,還用粽葉包裹糯米喂食魚兒,投入江中。因此就有了老百姓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這天媽媽都會買來一些糯米和粽葉包粽子,有紅棗的,火腿的,還有豆沙的,其中我最愛吃火腿粽子了,咸咸的、香噴噴的。每次我和弟弟都能吃上好幾個。對了這一天媽媽還會燒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包的粽子,豐富極了。
端午節這天媽媽還會學著別人買回一大把草插在門頭上。現在我終于明白了,那些所謂的草原來是艾草。傳說可以辟邪,這真是太有意思了!
哎!端午節的習俗可真多呀!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習俗漸漸被人們淡忘了。作為當今的一代人,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延續下去。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4
又是一年粽飄香。我喜歡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家里家外處處都飄著粽子的清香。
記得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爺爺、奶奶都會忙里忙外,泡糯米、泡粽葉,等到端午節的前一天,爺爺奶奶就開始包粽子了。每到這時候,我總會饒有興趣地嚷著,忍不住動起手來。學著爺爺奶奶的樣子,把粽葉卷起,放入糯米,中間放入蜜棗,再用繩子扎好。看似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可不是那么容易,總是漏洞百出,這時,奶奶總會笑著手把手地教我,可我卻總是早已迫不及待的向往吃粽子的時刻了。粽子包好后,要在鍋里先煮熟了,然后再在鍋里燜上一夜,粽子的香氣及味道才能達到極致。
輕輕扒開墨綠色的粽葉,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那清香而又甜膩的味道,瞬間騰躍了幾千年的歷史時空,氤氳了千載。從幾千年前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那一瞬間,歷史便凝聚在了這一天,端午節也無疑成了中華民族氣氛最濃的節日。
在這一天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不會睡懶覺,早早地起床到山上用露水洗洗臉,再采上一把艾蒿帶回家,插在自家的門窗上,據說是可以辟邪的。在太陽出來之前,媽媽總會在孩子們沒醒來之前輕輕地給孩子們的脖子上都掛上荷包,手脖、腳脖上都系上色彩繽紛的五彩線,象征著一年來健康平安。醒來時總是新奇與滿足的。再帶上煮熟的帶著棕香的雞蛋和小伙伴們一起去玩耍,在童年來說是最幸福不過的事情了。賽龍舟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項目,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龍舟好不威風,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水花四濺、吼聲震天。
我現在長大了,每每在品嘗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時,偶爾也會吟上幾句《離騷》、《九歌》,靜靜的體味著歷史的滄桑和變遷,然后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著勞動人民的淳樸與善良,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又是一年端午節,每到這時候,總會懷念小時候許多有趣的事兒。一種熟悉的味道圍繞身邊,如同糯米一樣綿軟、香甜,又如粽葉那般的清香、悠遠!
端午節作文怎么寫有哪些篇15
每個地方的習俗都不同,我非常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因為可以吃上美味的粽子呀!
老人常說,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所以要多吃粽子。因此每過端午節,家家的餐桌上都有一道美食——粽子。
它一身深綠色的外衣,三角四棱形,包粽子的人還會在粽葉上實實地纏上幾根線,以防止糯米跑出來。看著你可能沒有多大的食欲。可當你把鍋蓋掀起時,湊起鼻子去聞,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不禁垂涎欲滴。
哦!粽子熟了,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擠了過來,甜甜的蜜棗被裹在白白的,香甜的糯米里,外面包著深綠色不時發出清香的粽葉。這時的粽子無論是色彩還是味道,都是那么誘人。
吃粽子的時候,必須先把線給解開,然后掀起粽葉。看著美味的糯米,你會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弄得滿嘴都黏糊糊的,自己卻沉浸在美味可口的糯米里,黏而不粘牙,甜而不膩心。
只要你吃完一個美味可口的粽子,鼻子上會粘上糯米。那樣子真是滑稽可笑。如果你在吃粽子的時候放上一些白糖,那么,你的臉上和手上注定有一顆顆晶瑩的白糖粒。
如果你品嘗到第一個粽子的美味,你就會接二連三地吃第二個,第三個.......直到你吃到肚子都滾圓了,才會停止。
這些傳統習俗無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所以我們要一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