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
寫作文有很多好處,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寫作技能。下面是一些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有用。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
說到端午節,大家一定都知道。
端午節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節、賽詩節、重五節等等。
端午節有很多風俗,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 五月初五 ,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一尸一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2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尸體,所以用粽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屈原絕沒有想到,生前他忍受無人理解的寂寞;而他死后,他的繼承者們貫穿古今,前仆后繼,層出不窮。李白,杜甫,岳飛,文天祥,蘇軾,辛棄疾,譚嗣同……數不勝數的熱血男兒傳承著屈原的精神。可以這樣說,是他讓端午節熠熠閃光;是他讓湘水接受祭拜,是他讓國人由蒙昧走向進步,古往今來,有多少人唱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去找尋真理;又有多少人拋頭顱,灑熱血來表達對祖國的愛戀。但是對于今天的中國人來說,屈原的精神從未像今天離我們這么近,這么親切。這些都源自5.12四川大地震,這場震驚海內外的災難,讓中國13億人民聯系的更加緊密,讓中國人更加想念屈原。
屈原那處在人生的逆境中,卻時刻懷著對祖國燦若日月的情懷,隨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身雖死,情不改的愛國情結,不正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嗎那江上競飛的龍舟,不正是13億人民同心協力劃動的嗎眾人劃槳開大船,在大自然的強悍面前,人類團結一致,血脈相連。在這個粽葉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走的更穩,更堅定,無往而不勝。只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愛中國!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也會在家門前插艾草,小朋友們會玩撞蛋等好玩兒的游戲。
端午節的前兩天,我們班來了幾位“老客人”,她們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們帶來了甜蜜蜜的棗,黃澄澄的糯米,還有綠油油的粽葉呢!
林宥宸奶奶制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親手給我們做了示范,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我先拿了一片粽葉,將它卷成一個“圓錐體”,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然后又放入一把糯米,這時,糯米“圓錐體”已經滿了,我用剩下的粽葉將“圓錐體”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細線把粽子捆緊,在末端打一個結,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們一睜開眼睛,只見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串串,有雞翅,有大腸,有豆腐干,還有海帶結,每一個串串都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樣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明年的端午節我要親手包給爸爸媽媽吃。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4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5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
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棒極了!
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帶來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廣州也有在端午節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
在端午節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
再這關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__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6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就要到了。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的習俗,是用來驅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
一陣唇槍舌戰之后,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沒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后的端午節,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7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五,在這一天當中,我們家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正因為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所以我比平常晚起一點。當我睜開眼睛時,發現我的腳上手上,都纏滿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可鮮艷了!媽媽告訴我,在端午節帶五彩線,是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當我涮好牙齒,洗好臉,做到座位上的時候,發現桌子上多了三角形的粽子,尖尖頂的鵝蛋。“這些東西是什么時候擺上桌的呢?”我心里想著,嘴里卻說著:“不管了,我的肚子都餓的咕咕叫了。”于是我便一頓大吃起來。突然,爸爸問:“水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知道的‘同學’請舉手!”
這可難不倒我,于是我便舉起了手,說:“是因為春秋時期的屈原,屈原是懷玉的大臣,寫了《天問》、《九歌》……等詩歌。因為被流放,所以與農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后,跳下了泊羅江死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把粽子、雞蛋扔下江里。無為了紀念屈原,就把農歷五月初五訂為端午節,并把吃粽子定為端午節的習俗。”我剛說完,爸爸就緊接著說:“我們去看賽龍舟吧!別忘了,還有賽龍舟這個習俗呢!”于是我們便去看賽龍舟。
我們一路走去,去的路上,媽媽買了香囊,讓我佩戴在身上,媽媽又買了艾葉、菖蒲。等我們走到那里,賽龍舟已經結束了,我們便往回走。剛到家里,我心里抱怨著,嘴里卻說“媽媽!我還知道端午節的詩句。”于是我便說起來,“‘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躲。’‘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還沒等說完,媽媽就不停地稱贊我真棒,真聰明!
這天真開心,時光非常短暫,真想天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8
轉眼間,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年是我國把端午節首次例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來發揚傳承此節日,端午節一是紀念屈原,二是通過通過包粽子,插艾葉來驅毒消災,現在商家也準備打一場“粽子戰”。
端午,一開始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投江的事。那時因為君主昏庸。屈原一身正義卻遭排擠、流放,對國家的前途感到擔憂,但是自己又不能分擔,所以在江邊,憤然抱起大石頭跳江了,江邊的漁夫們看見了,立刻劃著船去打撈,為了防止魚兒吃屈原的尸體,將包著竹葉的米團拋入江中,所以演變到今天有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吃粽子,大家一定也不陌生吧,它是用青竹了包上泡好的糯米,把它綁成一個近三角的形狀,餡有許多,如蜜棗、綠豆、紅豆、豆沙,也可放入肉,你要你想吃什么,都可以包,可以說“一包天下”。粽子好吃不好包,當你想到你吃到口味不同的粽子時,你又沒有想到怎樣包粽子嗎,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吧,先要把上好的糯米泡上幾個小時,用二張青綠的葉子疊加在一起折成一個錐形,把泡好的糯米放在里面,不能放的太多,以免煮熟容易脹開,然后把上面的口用青葉合攏折成一個三角形,然后有細繩綁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可現在大家工作都忙了,端午節也沒有時間去包,還有一些年青人都不知道包,所以商家利用這個節日,推出了許多品牌、品種的粽子,如現煮現買的粽,也有可以放著慢慢吃的冷凍粽,真是應有盡有,它們比味道、比品種、比價格,誰都想乘這個傳統節日賺一把。好了不說了,吃粽子去了。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9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逐漸淡化與消亡,是近年來文化界的熱門話題之一,幾乎每年的春節和中秋節,都會有人出來念叨一番。有人甚至將這歸因于“洋節”的流行,認為其實質是強勢文化侵入導致的本土文化衰退。至少有兩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是社會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別是城市居民,過去的節日特定食品如今隨時可以享用,周末的休閑娛樂可以比過去的節日還豐富,傳統節日自然就淡化了;另一方面,傳統節日是在過去的生活節奏中產生的,或者可以說與舊時農業社會的生活節奏相依存,在今天這個社會大變革的轉型時代,生活節奏空前加速,可能是人們不得不疏離傳統節日的更重要原因。換個角度說,“洋節”是伴隨當代生活節奏一起進入中國的,所以最先接受“洋節”的,恰恰正是最能適應當代生活節奏的青少年。與人們對春節與中秋的不能忘情相比,端午與重陽這兩個傳統節日就更是漸行漸遠。
粽子似乎是端午節的標志。其實南京習俗,吃粽子并不限于端午節,但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只是南京的粽子好像從來就沒有出過大名,說到粽子之類的江南小吃,人們只會想起蘇州和杭州。
包粽子本該用糯米,因其黏性好,可以黏住惡龍的牙齒,免得它去傷害屈原。然而一般人家只能以粳米摻少許糯米,甚或以秈米為主,摻上粳米和少許糯米,因為在計劃供應的糧食中,粳米和糯米都是限量供應的,糯米尤少,大約一個節期一人只有一斤,且價格也要高幾分錢。貧寒人家,不得不做這種算計。包粽子的米也需要泡一段時間,使其吸收一定水份,容易煮熟,但也不能泡得過久,否則會酥成米粉,那就只能做元宵了。
家里常包的是白米粽,偶或也能包點夾心粽。一種是素心,在米里摻上紅豆,或紅豆沙,或去了核的棗肉;肉粽,是將過年時省下的臘肉,切成肉丁,每只粽子里包入二三丁,吃時揭開粽葉,只覺肉香撲鼻。
不同內容的粽子還得放在一鍋里煮,就要變換粽子的形式或在扎線上作出記號,以利辨識。常見的有四角粽與小腳粽,后者較難包得規整。包粽子是女人的事,家中的母女婆媳,圍坐在木盆邊包粽子,也是一種手藝的考試與較量。有時鄰家的女人也湊過來看,品頭評足;自恃手藝好的人,還會大方出手,動作麻利優美地包出個挺括的粽子來,得意洋洋地享受一串贊美。近年超市里賣的粽子多是四角,甚或如日本式,簡單地折成一個長方體,全無藝術可言。煮粽子也要算技術活,往往是頭一天晚上煮開了,就焐在煤爐上,夜里要起來看幾次,不能耗干了水,更不能煮得夾生。那一夜里,真是滿室生香。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0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令都對應一個節日,在這諸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1
一年中的節日,我最喜歡的要數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總要起個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氣四溢的一個早晨。清晨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滿街都是賣香草的農人,推車的、挑擔的……他們帶來了許多還沾著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蘇、薄荷、燈心草、車輪葉……他們還帶來了一些香花:梔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這些花草的香味,流連于其間,不光是嗅覺,幾乎所有的感官都興奮起來,讓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來。
花上不足一元錢,買上幾把香草回來,插在門上,擱在窗臺上;再買幾枝香花,養在花瓶里,一下子滿室清香,神清氣爽。家家都是這樣,你走在院子里、樓道里,滿是濃濃的艾草味、菖蒲味,讓人聞不夠……
大街小巷賣香囊的小攤也常引人駐足。一個個香囊縫制精巧,造型奇特。你買一個小老鼠的,他買一個小兔子的,掛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給孩子了許多美好的念想。
家家粽子飄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一籠一籠出鍋,那種香味真是誘人。剝一個沾滿蜂蜜,滿口滿心都流動著甜蜜。
鼻子、耳朵、額頭抹上雄黃酒。因為有著特別的意義,那雄黃、獨頭蒜泡成的酒在這個節日里也不再令人討厭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
一切一切,都因為這個節日而美好起來。這是個飄香的節日,不僅僅空氣中流動著香氣,似乎連帶著人和各種事物都“香”了起來。
這是大詩人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那個朝飲晨露、贊美香草、行潔志廉的屈原帶給我們的節日;這是一個拒絕邪毒,崇尚高潔的節日;這是一個飄香的節日!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2
有關這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種說法。在此我只想說我家鄉的端午節。
自從我能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跑開始到離家工作幾乎每個端午節都是在村子西北的最高的沙丘上過的。
有很多年,我爺爺都黎明前就挑過來無根水,又上山采回艾蒿草放在窗臺上,夾在門把后,還夾在我們姐弟幾個的耳朵上。這過節的氣氛就是在這艾草的淡淡清香中彌漫開來。無需任何華麗的語言,滿是對兒孫健康,幸福的祝福。
有時我爺一給我夾上我就能醒過來,而有時卻是聞到那艾蒿的陣陣清香后慢慢才從睡夢里醒來。不管咋醒這天早晨沒喝無根水以前是不能說話的。平時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我們幾個這天都很乖的,喝完無根水,象征性的用無根水洗洗臉,下一個程序該分雞蛋了。雞蛋是我媽或我姑起早煮好的,但得分好。那時雞蛋不是天天有,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大哥是男孩,爺爺奶奶總分給他十個,而我們姐妹幾個能分到六道八個。每每這時看我撅嘴奶奶也能偷偷的多給我一兩個,還不忘在我后腦勺上輕輕拍一下。
我們揣好分得的雞蛋,叫上左鄰右舍的小朋友很早就出發。必須在日出前爬到北沙丘的最頂端,然后回頭再看日出。五月末六月初的家鄉已綠成一片,每家每戶的孩子,還有鄰村的都從四面八方往這趕。
男孩們領著小狗,吹著口哨從我們身邊呼嘯而過,看誰能第一個爬到最高呢。往上爬時不穿鞋的,網上褲腿就上,有時還倒滾回去。每爬上一個小山丘拿出雞蛋相互磕一下誰的現碎現吃她的雞蛋,所以分雞蛋時都挑紅皮兒的小一些的。
登上最高處的都很自豪的跟下面的揮手,喊叫,就這樣邊吃雞蛋邊上。四五個人扯著手唱著歌上,春風伴著歡笑飛舞,春日迎著我們升起。北沙丘的每一粒沙子也都歡快地在震動。
等瘋累了,玩夠后,滿身是沙子的我們回到家時,香噴噴的韭菜臥雞蛋,還有我媽烙的蕎面餅已經擺好了。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3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在我國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的一種活動。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那天,我們家鄉的萬江河舉行賽龍舟比賽。河岸到處彩旗飄揚,看龍舟賽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們在歡欣鼓舞、擊掌喝彩。只聽槍聲一響,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在水面上飛行,龍舟在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不甘示弱。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奏鮮明,悅耳動聽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葵扇,雙腳不停地跳動。劃槳健兒使盡力氣,木槳在上下飛舞,動作整齊一致。敲鑼鼓的也在一旁吶喊助威。
看賽龍舟,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激動不已。快看,有一條龍舟遙遙,成了群龍之首,終于奪得了冠軍。一時,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響遍了萬江河上下。
就這樣,賽龍舟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但那催人奮發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回蕩……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4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節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對去年過端午節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吧!現在我就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端午節吧!
我的家鄉DD永昌,位于祖國的大西北,是座古城,歷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鎮而已。在彼,人們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時的風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節;在此,人們向往著都市的燈紅酒綠,生活的紙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鎮。他們都喜歡心目中美好的東西,卻不知在此邊陲小鎮中,端午節也是熱鬧非凡的。
家鄉的端午習俗可謂多種多樣。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幾天,人們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條)插于門楣之上,據說可以驅妖避邪。戴香包。大人們用布縫制成小布包,并將艾、蒼術、板藍根等草藥包于其中,讓孩子或戴于項下,或系于腰間,可增強免疫力。我的家鄉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劃龍舟。在我家鄉,最典型的風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將糯米洗凈,并配一把包,用棕葉寶成三角錐形,蒸熟,便成了香氣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個講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愛吃粽子。每逢端午節,我總要吃個夠,直到再也吃不下為止。媽媽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輕輕將棕葉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覺簡直妙不可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吃慣媽媽包的粽子,吃起別人包的,總覺得有些干澀,不如媽媽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會有同一種感覺。滿口噴香的糯米,氤氳香氣中,仿佛升騰起成敗英雄不滅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國。不禁對靳尚、張儀與鄭袖的卑鄙無恥嗤之以鼻,為屈原的氣節所折服。何為英雄?生死契闊,氣吞山河?金戈鐵馬,仰天長嘯?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氣傲然,九萬里風鵬正舉!隱隱的,似乎可見你將那無盡的沉淪拋進滾滾汨羅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復著永不改變的晨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漢!整個世界因你而美麗!折斷柳條留不住的.,是歲月的裙袂,挽短羅衣留不住的,還有你追尋真理的腳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來,手中的粽子已盡,才明白富貴名祿過眼云煙,君王霸業恒河沙數,最終空留嘆嗟,沉淪不已……
粽子在口,母親在身邊,家鄉在心中。
端午節簡單親子活動主題作文篇15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灑白酒,龍船下水喜洋。”大家一聽到這首童謠一定會想到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到超市去買粽子。老遠的,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饞得口水直流,巴不得立馬買幾個粽子解解饞。
超市里的粽子品種齊全,大小不一。有棗子粽、赤豆粽、肉粽。大的足有一斤重,小的大約只有二兩吧,個個都是棱形,綁成一串。
媽媽挑了幾個又肥又大的粽子。回到家,我用剪刀剪開扎著的繩子,剝開包著的兩片竹葉。一塊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現在我的眼前,只見那粽子黑紅黑紅的,下面點綴著黑色蘑菇,又白又紅的肉,白色的雞蛋,粒粒糯米,就像顆顆小小的珍珠。
粽子飄著陣陣濃香,還沒動口,我就陶醉了,俗話說:“鳥為食死。”我就做一只鳥吧,不管粽子燙不燙得死我,我伸嘴朝那粽子狠狠地咬了一口,真是滿嘴生香,味道妙哉妙哉。
我像餓漢撲在面包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三下五去二,粽子就被我掃了個精光。我又叫媽媽給我拿一個粽子,媽媽看見我,撲哧地一聲,笑得糯米都噴了出來。看見媽媽笑成那個樣子,我心里猜出了幾分,我趕緊去照鏡子,只見粽子把我涂成一個“大花臉”,要演京劇都不用化妝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大飽口福,真快樂啊!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