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
好作文的語言通常比較優(yōu)美,用詞準確、生動,語句流暢、有節(jié)奏感,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共鳴。寫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下載,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1
我家的端午節(jié)快到了,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草、吃粽子,好像就連空氣里都充滿了粽葉的香味,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家端午節(jié)特別溫馨,快來跟我看一看吧!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到我的床頭,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我慢慢的睜開雙眼,“起床嘍”我邊喊邊伸了個賴腰。
“咦!什么味道”,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好像是從廚房飄過來的,肯定是奶奶在煮粽子,我高興的跳了起來,興沖沖的沖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哇”看著這翠綠的葉子,這嫩嫩的粽子,真誘惑人,讓人著迷。我的口水已經(jīng)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看你急的,還沒熟呢?”奶奶說。“哦!知道了!”我趕忙蓋上鍋蓋。“唉!”那只好等著了。干脆先到我們家的“花園”玩一會吧!這時怎么回事,我家的這些花花草草一個個都昂著頭,那興高采烈的樣子,難道他們也知道今天是端午節(jié),也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也想吃粽子?時間過的可真慢,終于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爺爺做了一桌子的菜,聞聞,好香啊!“主角上場嘍”爸爸把粽子端了上來。這味道太特別,太清香了。
我伸手抓了一個就要吃,媽媽說:“看把你急的,爺爺奶奶還沒吃呢?”我趕忙把手里的粽子遞給了爺爺,這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笑了。我透過窗戶看到了花園里的小花小草,看著它們的樣子,好像是剛吃過了粽子,懶洋洋的躺在那里,好像在說:“真香啊!真好吃!”我又抬頭看了看藍天,白白的云朵,太陽公公炙熱的笑臉,還有那飛翔的鳥兒,它們好像都在對我說:祝你端午節(jié)快樂!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一個充滿溫馨、快樂的端午節(jié)。你們家的端午節(jié)是怎么過的呢?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當這個時候,每家每戶都要在門前掛艾草,吃粽子。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黎明猶如一只巨大的手,徐徐拉開了夜幕,又一個絢麗的早晨,帶著清新降臨人間。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拿出昨天買的艾草,準備將它掛在門前。只見媽媽拿來一筒透明膠,把艾草纏繞在門前的把手上。我見了十分好奇,就迫不及待地問媽媽: “為什么要在門前掛艾草?”媽媽聽了后,便和藹可親地對我進行了一番講解,說是:“在門前掛艾草是為了驅(qū)邪,能讓平安永遠在我家。”我聽了,感到很意外,每想到一株小小的艾草,竟然有這么大的作用。
端午節(jié)不僅要在門前掛艾草,還要在屋里的各個角落噴雄酒。這是為了讓家里的蟲子少一點兒。媽媽喝了一口酒,便立馬滿臉通紅,如同秋天里田野上的紅高粱一般。我見媽媽這般摸樣,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吃粽子。當然,在這之前,肯定是要先包粽子的嘍!只見媽媽取來三片芭蕉葉,用靈巧的雙手在里面放上了糯米和各種不同的餡,如肉餡、棗、紅豆……最后用雙手嫻熟地包成一個圓錐體,用線加以固定,多繞幾圈,以免散掉。瞧!包好的粽子多像一個個調(diào)皮的胖娃娃呀!看得我心里直癢癢,手也控制不住地拿起幾片葉子,憑著記憶也開始胡亂地包了起來。不料卻弄巧成拙,把好好的一個粽子弄得是一塌糊涂,慘不忍睹。最后只好尷尬地洗了手,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媽媽包粽子。
終于,在經(jīng)過漫長的一個小時之后,粽子全部包好,通通被放進了高壓鍋里,蒸了起來。大約過了一個小時,粽子也差不多可以出鍋了,但必須再放上個兩三個小時,使其入味。望著眼前這盤色香味俱全、香氣四溢的粽子,我的嘴開始止不住地流起了口水,雙眼始終盯著眼前的這盤美味的佳肴。
端午節(jié)在古人的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的習俗。這種習俗,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身體健康的衛(wèi)生活動。今天這些衛(wèi)生習俗仍然是發(fā)展的,并應(yīng)弘揚傳承的。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3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jié)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xiāng)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qū),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qū)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jié)!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中國人巧手經(jīng)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媽媽在包粽子的時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yīng)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xiàn)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總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們還是和爸媽堵著氣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廳,邊看電視邊吃粽子,好不愜意!
第一回合:我方勝利!第二回合:懸艾草
艾草和菖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可以驅(qū)蚊殺蟲;懸艾草又是端午節(jié)的習俗,是用來驅(qū)鬼避邪的。所以我方一致認為門前應(yīng)該掛一束艾草。
可是敵方卻認為在門前掛艾草只會招來蚊蟲蛇蟻,就堅持不去采摘艾草。第二回合的較量爆發(fā)。
一陣唇槍舌戰(zhàn)之后,我方漸漸處于下風。雖然很想在門前掛上一束艾草,可由于我方?jīng)]有人愿意上山去采,也沒有地方可以得到艾草。于是終以戰(zhàn)敗而告終。
第二回合:敵方勝利!
就這樣,每年較量情況都是一成不變:打和。可這端午節(jié)過的是真不是滋味。唉,真是偷雞不成反被蝕了把米!
再過二十來天后的端午節(jié),我家又免不了一場較量了。唉,我家的端午節(jié)就是如此讓人哭笑不得!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4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也會在家門前插艾草,小朋友們會玩撞蛋等好玩兒的游戲。
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我們班來了幾位“老客人”,她們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們帶來了甜蜜蜜的棗,黃澄澄的糯米,還有綠油油的粽葉呢!
林宥宸奶奶制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親手給我們做了示范,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我先拿了一片粽葉,將它卷成一個“圓錐體”,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然后又放入一把糯米,這時,糯米“圓錐體”已經(jīng)滿了,我用剩下的粽葉將“圓錐體”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細線把粽子捆緊,在末端打一個結(jié),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們一睜開眼睛,只見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串串,有雞翅,有大腸,有豆腐干,還有海帶結(jié),每一個串串都發(fā)出誘人的香氣,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樣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明年的端午節(jié)我要親手包給爸爸媽媽吃。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5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jié)令都對應(yīng)一個節(jié)日,在這諸多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shù)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終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6
“咚”“咚”“咚”……渾厚有力的鼓點聲破空而來,坐在嬸嬸家吃端午團圓飯的我心早已飛到劃龍舟的現(xiàn)場。一吃完飯,我、弟弟拉著媽媽和奶奶趕緊往云浦路跑。
可一出來就傻眼了,一路的河邊早已被看龍舟的人里三層外三層堵得水泄不通,有的人甚至爬到樹上,有的站到車上。我試著擠進去,但馬上又被擠了出去,只好邊走邊尋找空隙。
“咚咚咚咚咚”……鼓聲更緊密了,呀,肯定是有龍舟開始比賽了,我還沒找到位置,只好跟著鼓聲邊走邊跑。路上,有一個3歲的小朋友跟我一樣,雖然沒有看見龍舟,聽到龍舟的鼓聲,高興地喊著“加油加油”,仿佛他已經(jīng)看到龍舟比賽的精彩場面,逗著路旁的人哈哈大笑。
后來,媽媽把我們帶到了樂成街道的龍舟指揮臺,我和弟弟舒服地坐在凳子上觀看。
這時河面上,一條橘黃色龍舟一馬當先,隊員們槳頻一致,龍舟劈浪前行,后面一條白色的龍舟緊追不舍。“加油!加油!”兩岸觀眾的吶喊聲、助威聲此起彼伏,慶祝的鞭炮也不時沖向云宵,為贏的龍舟祝賀。
我們看完了樂成街道水域的龍舟,接著又去了城南街道的龍舟指揮臺。這里水域比樂成寬敞許多,龍舟數(shù)量明顯比樂成街道少一些,但兩旁觀眾依然很多,路旁停滿了車,有多人打著傘堅守著一年一度與龍舟的約會,等待著龍舟的自由角逐,終于河面上熱鬧起來,上下游匯集過來的龍舟爭相追逐起來……
看了整整一個下午,看到有的龍舟開始回家了,我和弟弟在媽媽的催促下才
戀戀不舍地離開。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7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它在我國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的一種活動。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家鄉(xiāng)的萬江河舉行賽龍舟比賽。河岸到處彩旗飄揚,看龍舟賽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們在歡欣鼓舞、擊掌喝彩。只聽槍聲一響,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在水面上飛行,龍舟在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不甘示弱。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jié)奏鮮明,悅耳動聽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葵扇,雙腳不停地跳動。劃槳健兒使盡力氣,木槳在上下飛舞,動作整齊一致。敲鑼鼓的也在一旁吶喊助威。
看賽龍舟,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激動不已。快看,有一條龍舟遙遙,成了群龍之首,終于奪得了冠軍。一時,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響遍了萬江河上下。
就這樣,賽龍舟活動在歡樂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但那催人奮發(fā)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回蕩……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8
我喜歡的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說重陽節(jié),清明節(jié),七夕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那就是——端午節(jié)。接下來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
那么為什么有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呢?據(jù)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屈原不僅是一個愛國詩人,還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夫。據(jù)說屈原因為沒有完成他的愛國計劃,就在自己身上積累一塊巨大的石頭,跳入汨羅江里自殺了。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把粽子扔入河中。另外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jié)。
每年到端午節(jié)時,我會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粽葉、糯米、鴨蛋黃、肉等。開始包了,我先把粽葉卷成漏斗型,然后放入一半的米,接著放入一個用醬油腌好的肉和一個鴨蛋黃,再放入一些米并有勺子把米弄平,最后用粽葉繞一圈,并用棉線把粽子捆結(jié)實,一個粽子就誕生了。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煮一煮。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品嘗起來,真的是粽香四溢啊!我喜歡吃粽子,更愛吃自己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品嘗粽子,還會插艾葉、系絲線、掛香囊等。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熱鬧非凡的節(jié)日啊!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9
端午節(jié)馬上就要到來了,我跟媽媽一起學包粽子,品嘗了美味的“五黃”,一起品味端午節(jié)的習俗。
端午節(jié)這天我起了個大早,首先跟媽媽插菖蒲艾草。媽媽告訴我,過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黃等其他風俗。端午節(jié)這天,家家戶戶須在門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的作用是不讓蚊蟲進入屋內(nèi)。迷信的說法是可以辟邪。
接著,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材料媽媽早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有棕葉、糯米、肉等。準備工作是這樣的:把粽葉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凈;把綁粽子的繩子剪成大約兩尺長的一段段;把洗干凈的肉切成2、3厘米見方的肉塊,放在醬油里浸泡一個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凈,把水瀝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調(diào)料拌勻;把粽葉和繩子用開水浸泡起來。下面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我取出兩張粽葉一頭一尾重疊,在一端葉子正面朝里折成一個漏斗狀,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塊,把它們壓實壓緊,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樣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繩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綁結(jié)實。這樣,一個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時候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政治家、大詩人。當年他屢被放逐,便于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自己怒沉汨羅江。人們心想為了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小魚小蝦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漸漸地便演變成包粽子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紹興端午節(jié)還有吃五黃、巧果的習俗,所謂“五黃”是指黃鱔、黃魚、黃瓜、黃桃、黃酒。中午媽媽準備好了這些“五黃”,我們就開始品嘗起來。當然我們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哦!媽媽告訴我,吃五黃的習俗是從神話傳說《白蛇傳》的故事中流傳下來的。
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我過得很快樂。今天我品嘗了美食,關(guān)鍵還學會了包粽子,增長了民俗知識。
小學三年級寫作文端午節(jié)篇10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
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棒極了!
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印?/p>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
再這關(guān)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nèi)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__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jié)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