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開頭寫作教案
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開頭寫作教案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作文開頭寫作教案集錦,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作文開頭寫作教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掌握作文開頭入題扣題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討論法、練習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準確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研討、總結作文入題扣題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寫出緊扣題目、穎別致的開頭。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以多年參加閱卷經歷談改作文的方法。(天氣熱,時間緊,卷子數量多,閱卷老師有限),你如何讓作文脫穎而出,博得閱卷老師的“歡心”。這正如清代李漁說:“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驚目,不愿棄去。”有一個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的開頭,一定會讓你的文章增色不少。“鳳頭贏得百媚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謂“鳳頭”,就是說開頭要像鳳凰的腦袋一樣,漂亮、優美。下面我們來看看部分學生作文的開頭。
二、初步探討
(1)展示學生平時作文的開頭:(略)
(2)學生評價并談個人習作時寫開頭的感受。
●盲目應用,不加取舍。(把作文訓練中的提示語用作開頭。)
●故弄玄虛,信馬由韁。(有些作文開頭故意繞圈子,洋洋灑灑地寫一大段,還沒有進入正題,而往往還自認為這是文章的巧妙之處,見水平,見功力的地方。其實這種故弄玄虛的做法,恰是作文開頭的大忌。)
●堆砌名言,故作高深。
●盲目寫景,東施效顰。(寫景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題,或是為了刻畫人物,或是為了烘托氛圍,如果與此無關,一般來說這樣的寫景是沒有意義的。如有些文章一開頭就“花兒”、“草兒”、“鳥兒”的寫一通,實在是不必要的。)
●死搬硬套范文的開頭。
三、方法指導
作文開頭常用的幾種方法
1、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示例: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談骨氣》一開頭就亮出觀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那樹》“那棵樹立在那條路邊上已經很久很久了。這種方法可以是開頭直敘本事,也可以起筆點題;也可以開宗明義揭示主旨或點明情感,也可以單刀直入點明敵論。
(學生可回憶學過的文章類似的開頭或者自己曾寫過的開頭)
2、渲染情景,引出下文。
例: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雖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熱難行。——施耐庵《智取生辰綱》。
借助環境、心理等描寫,首先渲染氛圍,又便于自然引起下文。
3、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如: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宗璞《紫藤蘿瀑布》
“那只羚羊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張之路《羚羊木雕》
先倒敘事情的結果,或先設置疑問和矛盾沖突,制造懸念,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激發人們的興趣和思考,起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4、背景漸入,彰顯主題。
如《孔己已》開頭:“當街一個曲尺形的大柜臺……可以隨時溫酒”。開頭或交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背景、環境等。
5、欲揚先抑,波瀾起伏。
如:今年,蟬鳴得早。杜鵑花還沒有零落,就聽見斷斷續續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小思《蟬》
要點:就是以退為進,先抑住某一個人或事物,然后確立自己的觀點或主題,以達到突出的目的。
6:巧用修辭,展示文采。
如:“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其情景真夠令人銷魂的了。——《說屏》
要點:引用的內容是很豐富的,若是記敘文、散文則可以引用歌詞、詩句,以引發下文,便于敘事抒情。此外,還可引用古語、俗諺、對聯等等
要點:修辭是作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文章的開頭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引用、排比或對偶等修辭手法,常常會令文章語言風采倍增。
四、小結。
作文開頭的作用,一是點題,二是引出下文。
好的作文開頭應做到:一簡、二新、三美、四當。所謂簡,就是開頭力求簡潔明了,不羅嗦重復。所謂新,就是開頭不落俗套,新穎別致。所謂美,就是開頭力求給人以美感,讓人能夠得到美的享受。所謂當,就是要符合內容的需要,開頭為內容服務。
文章開頭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不過提示了幾種常見的寫法。在寫作當中,有時并不是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結合使用。究竟使用什么方法開頭,要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要從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來選擇最恰當的方法。
五、方法演練。
1、以“嘗試”或“面對初三,我選擇”為題,試用兩種方法練習作文開頭。
2、交流評析。
六、作業設計:
以“嘗試”或“面對初三,我選擇”為題,運用本課所學的一種開頭方法寫一至二段開篇文字。
七、板書設計
開門見山直接入題
渲染情景引出下文
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背影漸入彰顯主題
欲揚先抑波瀾起伏
巧用修辭展示文采
作文開頭的方法與技巧
審題立意
審題,就是對題目的含義和要求進行仔細的審查、分析和研究,由此決定作文的體裁、選材范圍、中心思想及寫作方法等。題目審清楚了,寫出的作文才會切題。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也就是確定自己的立場、態度和情感。
如:贊成什么,反對什么;歌頌什么,揭露什么;表揚什么,批評什么;喜歡什么,厭惡什么等等。主題是文章的靈魂,對一篇文章的成功與失敗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這一步,要掌握三個策略:細審詞句明題意、求異思維有創意、立意深刻有見解。
發散思維
經過審題、立意、理解題目的要求,確定了文章的主題,但用什么樣的內容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呢?這就需要進行發散聯想。這里要用到兩種思維策略:發散思考腦子活、大膽想象細揣摩。
例如看到題目《暑假二三事》,暑假里經歷的事情有哪些?想一想,有幾十件、上百件,把能想到的都寫在紙上,這就是發散思考腦子活。然后,仔細揣摩每一件事,把符合主題的事情選出來。如果要表現自己勤奮學習,那么去看望爺爺奶奶的事就不必寫,然后再從中選出二、三件事來寫就行了。
謀篇構思
題審好了,主題也確定了,要寫的內容也想好了,但怎么把這些內容寫出來呢?該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些詳寫,哪些略寫?這就叫謀篇構思。這一步要用到的思維策略是:主題突出重點明、線索分明條理清。
所謂主題突出重點明,就是你寫的東西要能突出主題,與主題無關的東西就不要寫,如前面提到的《暑假二三事》要表現自己”勤奮學習”這一主題,就要圍繞這一主題選擇相關的事情。選出來的二三事,不是每一件事都要詳詳細細的寫下來,要有詳有略,將最能表現主題的一件事情詳細寫,其它事情就可以略寫。
行文造句
這一步才正式動筆寫文章。這一步要用到幾個思維策略,即典型特征細體會、敘述具體不空洞、語言優美巧修飾。
所謂典型特征細體會,就是要抓住人、事物、景的獨特的特征進行觀察和描寫。寫人,可以從人物的外貌、語言、行為、動作、心理、神態等幾個方面的特征進行描寫;記事,可以從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六個方面進行描寫;狀物,可以從物體的形狀、構造、功能、生長特點等方面進行描寫;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所謂敘述具體不空洞,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而不能空洞無物。例如,說一個人勤奮,要說清楚他怎么勤奮;說校園美,要說清美在哪些地方,為什么美。
修改潤色
作文寫完后,要進行修改和潤色。這一步要用到的思維策略是:修改潤色成文章、自我提問自引導。所謂修改,就是對文章的主題、內容、結構、字詞句等進行修改,使文章主題突出、結構完整、線索分明。所謂潤色,就是對文章的字詞句進行潤色,使文章語言更優美。
自我提問自引導,就是自己向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對文章進行修改。如:作文合符題目的要求嗎?立意深刻嗎?有錯誤嗎?語言優美嗎?修飾恰當嗎?運用了修飾方法嗎?這個地方加一個形容詞是不是更好?這一句改成修辭句好不好?通過這樣的自我提問,引導自己修改文章,從而完成作文。
寫作文的好處
培養思考能力
寫作文是需要思考的,這就培養了孩子的思考問題的能力。給你出個作文題目,你就需要根據作文題目去組織材料。這又鍛煉了孩子的組織能力。
培養閱讀能力
寫作文可以鍛煉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要寫作文,肯定要去找資料,所以就培養了孩子的閱讀能力。這也是寫作文的好處。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更好的組織言語,
還有很多,總之寫作文對孩子的好處很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給孩子一個好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