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
寫作文要避免說假話、空話,要盡量用生動的語言和事例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觀點。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1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這句詩是詩人李嶠在中秋之夜作的,來贊美中秋圓月。
中國自古就有在八月過中秋的習俗,中秋節與元宵節、端午節并稱三大節。這個節興起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臺或坐船賞月,北宋太宗(97--997)年間,定農歷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也就是公歷九月至十月,這時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漸形成祭月、拜月、賞月以及吃月餅的習俗。人們也會談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與之有關的神話傳說。人們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餅,用圓如滿月的月餅來象征團圓。在中秋節這一天,如果家中有親人在外沒有回家的,分月餅時也要為他留一份。在現代,中秋節夜晚,人們通常是一邊吃著月餅和柚子,一邊賞月。孩子們大都是提著燈籠,以大紅紙燈籠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著五顏六色的卡通燈籠、塑料燈籠,種類繁多,多不勝數。民間的習俗還有送給孩子"兔兒爺"以供玩樂,包糖餅,把香扎成龍點燃,用來舞龍等。中秋節晚上,各地都會放煙火,來裝飾夜空,更帶來節日氣氛。
古人說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自古以來過中秋節,有誰不思念遠方的親人呢?我去年過中秋節的時候,因為外婆就要回武漢老家了,所以那天我們全家都很傷心,連說謊笑的都沒有。今年過節,外婆留在這里,還為我們準備了不少美味佳肴:有紅寶石似的石榴;有紫得發黑的大葡萄;有紅中帶黃的水晶蘋果;有讓人垂涎欲滴的又蛋黃蓮蓉月餅;還有雞、鴨和汽水,真是吃喝玩樂全都有,我們興奮得幾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昨天是中秋節,不知怎的,爸爸特別暴躁,一反常態,是失去親人的痛苦讓他這樣的。爺爺去世很久了,奶奶又剛剛離開人世,只有姑姑是他最親的親人,可她卻遠在江蘇,連電話都沒來幾次。親人的力量,是多么大,它能給人帶來無限的痛苦和快樂。啊,愿世上的人都能在這中秋佳節,與自己最親的親人團圓吧!
啊!中秋節,你有多么悠久的歷史!中秋圓月,你寄托著多少人罹親人的心!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2
“月到中秋分外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中秋是一家人賞月的日子,大家是不是都在計劃著去哪里玩或者回老家和家人團聚,本來我們也計劃回姥姥家,可是因為我們家的“司機”要去學習兩天,所以我只能悶在家里了。
一大早,媽媽就給我的節目排的滿滿的,寫作業、練琴、讀英語,背古詩……,哎,放個假比上學還要累,不過慶幸的是今天爸爸還沒有開始上課,我看著老爸像是看見了救命稻草,還好老爸看了一下我可憐的眼神,就開始拯救我于水深火熱之中。“你數學寫完了嗎,沒寫完等一會在寫,看你可憐巴巴的帶著你出去轉轉。”我用眼的余光掃了一眼媽媽,看見媽媽一臉的無奈,欲言又止的樣子,我心里暗自竊喜,就這樣我就終于解脫了。
剛剛出了大門,一陣涼風迎面撲來,頓時感覺涼爽無比,現在剛剛入秋,在過一段時間樹葉就會漸漸地變黃,從天空中自由的落下來,大地就會被鋪上一層金燦燦的地毯,我正想著這入秋的美景,突然聽見一陣“咚…咚…咚”的吵雜聲從不遠的地方傳過來,我和爸爸趕緊跑去過,看見門口有一輛挖掘機和幾輛供水搶修車輛,旁邊圍了很多人,怪不得我們家今天停水了呢。看見他們有人在旁邊指揮,有人開著挖掘機在破除路面,有人在清理上面的渣土,有人在推著小車,忙著的熱火朝天但井然有序,雖然已近有秋天的寒氣,但是他們一個個都累得滿頭大汗。他們是從凌晨4點趕過來,看著他們滿身是泥,而且臉上布滿了疲倦的表情,他們卻毫無怨言,渴了就喝一口礦泉水,然后就用衣袖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又繼續他們緊張的工作之中,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他們爭取一分鐘,就能早一點給千家萬戶送去甘甜的自來水。看到他們這樣忙忙碌碌,顧不上自己的勞累,顧不上滿身的灰塵,放棄了今天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來為我們送來生命之水。
看到這里,我心里酸酸的,突然明白了,我們美好的生活背后是有多少人辛勤的付出。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3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根據成年人的說法,中秋節是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聚的好日子。阿姨,叔叔,表弟和表弟都來我們家了,帶來了許多美味的月餅和一些真誠的祝愿。我很開心。不幸的是,今天外面雨下得很大,看不到月亮,所以晚上,我們不得不邊吃月餅邊看中秋節晚會。雖然我們今天沒有看到月亮,但我們也過得很開心。這個中秋節我非常開心。我希望每個中秋節都像今天一樣快樂。
中秋節我們學校今天慶祝中秋節,給了我們兩個月餅。我沒吃。我打算把它給我的父母。下午一進家門,我就大喊:“爸媽,我還是想你!”媽媽立刻被我的行為逗樂了!她說,“寶貝,我也想你!”我給了媽媽一個月餅,給了爸爸另一個。我的爸爸和媽媽非常開心。反復表揚我的明智和順從。
晚上,我們一家人出去吃團圓飯,然后去賞月,但是我們的脖子很痛,我們根本沒有看到月亮。我非常失望。
我媽媽告訴我:“嫦娥姐姐把月亮帶走洗澡,這樣月亮會更亮。"
中秋節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在中秋節前夕盡可能多地和家人團聚,中秋節也被稱為“家庭團聚節”。這一天,我們全家聚在一起吃月餅,看明月。多美的景色啊。
黃昏時分,玉兔從東方升起,明月照在滿月上。天空中有幾朵白云漂浮在云層中間。微風在呢喃,微風在緩緩吹動。我們都在奶奶家吃團圓飯,更別說我們有多開心了!你說一句話,我說一句話,玩得開心。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一個特殊節日——中秋節。
在這一天,人們吃各種口味的月餅,賞月,觀看中央電視臺的中秋節晚會。
有些地方看燈籠,有些地方放孔夫子的燈籠。人民解放軍在福建島也開展了慶祝中秋節的蛋糕制作活動。
至于我們家,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奶奶家。我們吃了甜月餅,坐在奶奶的小院子里賞月。
當我們到家時,我們一家五口圍坐在沙發上看中秋節晚會。晚會上有各種各樣的歌舞節目。我們吃了甜月餅,開心地笑了。
多美的中秋節啊!我們玩得很開心。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4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于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八月居中,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中秋節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下午,鼓樓商業步行街兩旁展出的精美攝影作品。袁州譙樓水墨飄香,前來觀看月亮名家書法展的市民絡繹不絕,我也在其中。看了之后,我對這些書法名家的深厚功力表示欽佩和贊賞。
晚上,我和媽媽又來到鼓樓。發現這里已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整個街激情和動感交織,熱烈與喜慶相融。走到里面,看見袁州譙樓前五顏六色的燈光在閃爍,表演已經開始,先是追月、請月、祭月、拜月。之后,宜春中心城激情上演了一出火龍追月的好戲,,以豐城板凳龍為首的舞龍隊伍在一片激越的鼓樂聲中鳴鑼開道,拉開了火龍追月的序幕,二十七條祥龍沿著朝陽路----東風路----高士路----袁山大道----體育中心廣場的路線巡游表演。在宜春城處處流光溢彩的`夜景下,二十七條祥龍時而上下翻騰,蜿蜒遨游;時而騰空奪寶,盤旋仰嘯;時而到地平舞,猶如長龍潛海底,翻起千層浪花;時而騰龍翩舞,猶如長龍升天,卷起萬朵祥云……火龍追月點燃了廣大市民的中秋狂歡熱情,他們緊隨火龍身后,歡呼著,奔走著,在中秋之夜的宜春中心城區演出了一場龍追月、人追龍的壯觀景象。市民的歡聲與笑語、激動與熱情無不寄托著他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情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在宜春體育中心,二十七條祥龍在歡快激越的鼓鑼聲中舉行了場面壯觀的舞龍表演,它們時而昂首翹尾,時而上下翻騰,時而左沖右突,贏得了廣大市民的熱烈喝彩和歡呼。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5
今天,是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合家團聚的日子。
早上,我一起床,看見窗外的風特別大,好像風兒也要跟我過中秋節似的。媽媽為了迎接中秋節,一大早就去菜市場買了很多好吃的菜,還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
傍晚,我回到家一桌上的菜真豐盛啊!有糖醋排骨﹑青菜湯、紅燒雞……各種好吃的菜都擺在了桌子上,我看得直流口水。
吃晚飯了,爺爺奶奶還有許多親戚都來了,圍著桌子,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敬酒,而我和哥哥姐姐們把飯端到房間去,坐在一起,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非常開心,房間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吃完晚飯,我和家人滿懷希望地來到樓上準備賞月,可月亮就像一位調皮的孩子似的,總是在和我捉迷藏,躲在烏云后面,始終不肯露面兒,這時,哥哥拿起報紙,卷成圓筒當作麥克風:“我是中央電視臺的小記者,現在我來采訪一下家里每個成員的愿望。”首先,第一個是爸爸,爸爸說:“我要努力地把工作,多掙錢。”第二個是媽媽,再是大姨……最后是我,我說:“我才不說呢!還是背誦一首詩吧!”我帶有感情地吟誦起來:“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大家聽了都拍起手來……
這個中秋節我雖然沒看見圓圓的月亮,但是我覺得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中秋節了!
一個中秋佳節,是我最喜愛的日子,有我的同學,也有我的爸爸媽媽,那一天晚上月亮非常的'園,我們家沒有開燈,月亮的光照射在我家的門前,想有千萬只螢火蟲在我家,我想月亮的光是怎么發出這么亮的光呢,我想了想應該是太陽的反射造成的吧,過了不久我們家的月餅拿了出來那個月餅真大把整張桌子都站了全部的位置,我們開始切月餅,切完了我們開始吃月餅,吃了月餅,賞了月,我回房間玩了會電腦,就看電視,電視里放著廣告也是說中秋節的,我想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啊!
同學們要回家了,在他們回家的時候我問他們一個問題,中秋節這個節日是怎么有的,他們說這是一個神話傳說的,居說是一個美麗的嫦娥下凡看見人間沒有沒有好吃的東西,所以嫦娥在人間撒下了無數的月餅,而那天正好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慣。
我祝各位朋友們在下一個中秋節,過得幸福美滿。謝謝!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6
中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在中秋佳節的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過節方式截然不同;同樣各族人民的過節方式也如此。例如:苗族,苗族的跳月,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傣族,傣族的拜月,每逢中秋節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帶上火藥槍上山打火雀、野雞,獵取節日野味。姑娘、媳婦們忙著到湖邊、池塘里抓魚。他們都忙著準備節日的晚餐。老阿媽則忙著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餅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從山林上空一升起來,就點燃冷香,全家大小開始“拜月”。然后,對空鳴放火藥槍,以示對英雄巖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歡樂地圍坐在小方桌旁,品嘗食物,談笑賞月,盡興方散;侗族,侗族的偷月亮菜,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里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所以,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后生的園圃,去采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借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并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采摘的對象。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里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采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征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伙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當然,我們中國的中秋佳節的傳統習俗,也深受各國的老外的喜愛;所以,把我們的傳統習俗發揚光大也很重要。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7
家鄉的中秋,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吃月餅、賞月。可是卻充滿了趣味,也充滿了歡樂。
我的家鄉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家鄉的每個人更是淳樸善良。每到中秋節前夕,街上幾乎每家店都在買月餅。圩天的時候,更是熱鬧非凡。整個市場就像一鍋沸騰的水,這邊“媽媽,我要吃水果 味的月餅!”那邊“香香甜甜的月餅,快來買啊!”小販的吆喝聲蓋過了孩子們的叫囔聲、顧客的還價聲。
孩子們選月餅是很仔細的!首先看外包裝,一定挑好看的,因為覺得外表好看,味道一定好,也許事實并非如此;其次,挑形狀好看、字樣清晰的,那些形狀不好看,字樣被擠壞的月餅只能靠邊站 了。
買回家以后,看著香香甜甜酥軟的月餅,真想咬上一大口。可是不能!到了中秋節那天,早晨七點多,各家點蠟燭,放鞭炮,再供上月餅。老家人信佛,任何東西都要先讓菩薩和灶神先吃,就連每 天早上的飯,都要放一碗咋灶上,叫做“菩薩飯。”
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終于可以吃月餅了!可是看著手中的月餅,又舍不得吃。一般老家人喜歡買一塊大的月餅,午飯和晚飯過后,再切著吃。
在我的記憶中,外婆每年中秋節都是買兩三塊大月餅,午飯過后,切開再端上桌。為了吃月餅,我總是飯吃少少的,就連最愛的粉皮和粉干也是如此。端上桌的月餅,切成了大大小小的方塊。而不 懂事的我,總要左右端詳,仔細對比,把最大、最好看的那塊挑走。而外公外婆則笑而不語。
晚飯過后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了。大家圍桌而坐,賞著周圍的月亮,一邊嚼著酥軟的月餅,一邊玩各種游戲。猜謎語、品詩文、捉迷藏是我們最喜歡的活動。還有講故事、老鷹抓小雞……陣陣歡 笑聲此起彼伏,連天上閃爍的星星也注視著我們。星星、燈光、月亮、樓房、青山、果樹……這一切,匯合成一支無聲的小夜曲……
如今,我已有三年沒在老家過中秋節了。真的好想在家鄉和伙伴們一起過中秋,一起在月亮下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8
當我迎著微風把秋天接過來的時候,許多人這樣問我,為什么喜歡秋天。我的心底,總是千篇律地回答:秋天是成熟的季節。這充實季節的背后,還隱藏著那輪最圓的月。
秋,是嫵媚千姿的。有時,它的天空藍得如同女孩深情的眼眸,徐徐秋風,偶爾飄來一朵白云,更是百般溫柔,給人許多遐想!當楓樹換上一身素紅的衣裳臨風颯爽時,我就知道秋天到來了。
“明月別枝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所以,這秋,是沉甸甸。它有著沉甸甸的稻谷,沉甸甸的瓜果和沉甸甸的懸掛在空中的月亮。
我記得,有許多人,他們的眸子,像秋天的月--明澈而純凈,那么淡淡然、悠悠然。秋天之所以令人回味流連,不僅是因為這個季節的美麗,更多是因為秋月夜。圓月是團圓的象征,人圓月也圓;圓月預示著未來的美好。如今,又逢佳節,許多在異鄉漂泊的游子,思鄉憶舊之情難免油然而生。那濃濃的思鄉之情,恰似一杯醇厚的老酒。你可曾聽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么?你可曾感覺到“無言獨上酒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翻滋味在心頭;么?這團圓這夜,獲取了多少觸景生情的離魂游子的落淚啊。“清秋”這個詞,是否老源于此說呢?
月圓中秋。月亮今晚特別靜謐,也特別美麗。渾圓飽和的軀體輕輕的微顛著,散發著盈盈溫馨的光。秋風在大地上回旋著,整個天空夾著清爽的秋味。只有這富饒的秋才會蘊出這最圓的月啊。
我與親人聚集在同一屋檐下,仰望著純凈的月亮,秋風把我們撫拂。一邊賞月,一邊品著秋的談泊充實,能夠體會到生命中最樸素卻也最華麗的一種幸福。
望著陶醉在月色中的人們,我輕輕地閉上雙眼,在心底輕聲吟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愿,人人都能夠與親人團團圓圓。
秋的夜,月最明,也最圓。靈性的月,藏著最美的秋。蘊含了人間的情。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9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它給人們帶來快樂;帶來興奮;帶來各種各樣歡歌笑語,我愛中秋節。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剎那間,已經是20__年了,今年又是我們祖國60歲生日。在這每一年中,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它們代表著不同意義,給人們帶來無限喜悅,給時間增添一絲微笑,就讓我們盡情地歡樂吧!
中秋節——我的最愛。今年,我特別高興,因為有姐姐的陪伴,讓我感到溫暖,月亮圓圓的,隨著皎潔的月光,我更加歡樂,在這歡樂的節日里,我懂得了親情的含義,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擁有了親情的幸福,我甜絲絲的笑了。
15那天,媽媽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著落日的消失,這樣就可以吃團圓的月餅了,落日終于消失了,媽媽到家了,這時我的嘴好讒呀,逼著媽媽要吃月餅,媽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我見媽媽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來,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笑瞇瞇的走了,那時我的心里無比的高興,因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節日,親人團圓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蘊涵著什么?
當年,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實際上,中秋節只是一個節日,它主要是讓每一家的親人團圓,月餅是圓的,人也應該像月餅一樣圓罷了,今年的中秋節,我真的感到好高興,好幸福,我擁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節日,我高興得歡蹦亂跳,歡樂的—中秋節。
讓我們張開雙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的周記八百字作文篇10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聽到這關于月亮的詩句,使我不得不想起今年美好,愉快的中秋節!
我與爸爸在中秋節的那一天,走進了人山人海的超市。我走到月餅的柜臺旁,啊!
好多種口味的月餅,如:五仁餡兒的月餅,南瓜餡兒的月餅,核桃餡兒的月餅,果仁餡兒的月餅……看著那美味的月餅,真叫我垂涎三尺。我和爸爸又買了許多水果和月餅回到了家。看著塑料袋里各種各樣的水果,我十分不解的問爸爸:“爸,買這么多的水果干嗎?吃不了,不就壞了嗎?”爸爸拿著小刀邊走向裝水果的塑料袋,邊對我說:“這些水果不僅要吃,還要拱奉月亮。不是咱們迷信,而是咱們一個傳統的習俗,是對明年的寄托。”爸爸說著抱起了大西瓜,你一定會認為我爸爸要把它切開,一起吃了,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我爸爸是要把它雕刻成一個漂亮的花籃,作為觀賞這可是我們家幾年不變的老節目!
媽媽還做了許許多多的家鄉菜,讓我和爸爸大飽口福!
晚上八點種,“榮成月,中華情”中秋節大型晚會正式開始,看著一個個精彩的表演,聽著一首首動聽的歌曲。忽然,不知是那一位主持人說了一句話:“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另一位主持人應到:“獨在異鄉唯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聽了這兩句話我的心情就像,軟米粥拌面粉——愁上加愁。想到這里,我就給遠在內蒙古的奶奶打了一個電話,我告訴奶奶榮成就在我們附近,聽到那蒼老奶奶的聲音,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在奶奶的農家小院,坐在奶奶腿彎,聽奶奶嫦娥和月兔的故事……如果可以許愿,并可以夢成真的話,我真希望:我和爸爸媽媽一下子回到內蒙古,與親人一起吃月餅,一起吃團圓飯。
眨眼間,就到了十點半,中秋節晚會也接近尾聲,我不會忘記今年的中秋節,我不會忘記有著奧運會,5.12地震的中秋節,我不會忘記這美好,愉快的中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