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
元宵節之所以得以傳承,因為這個節日所蘊含的意義是團圓、和諧,這些都是我們所向往的,也是我們的美好期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元宵節的九大傳統風俗。
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篇1】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 寶"。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2、鬧花燈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此節日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燈習俗,故也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
3、猜燈謎
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4、送花燈
送花燈也叫送孩兒燈,古時候元宵節節前,新成親的夫妻總會收到娘家送來的花燈,因為燈與丁同音,寓意著在新的一年里女兒一家能夠添丁進口,人丁興旺,現在好多影視劇里面也有很多這種鏡頭,女子在河里放花燈。
5、耍龍燈
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
6、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出現。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7、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于船中一樣,手里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
8、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9、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 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歸。
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篇2】
1、在這快樂分享的時刻,思念親朋的時刻,祝你元宵快樂,團圓美滿!美夢成真!
2、元宵佳節吃元宵,合家歡聚其樂融融,團圓節月兒圓,圍坐桌旁開口笑,觀花燈猜燈謎,一個燈謎一份情,祝你元宵佳節過得快樂。
3、糯米黏,餡兒甜,包在一起象征團圓,起個名字叫湯圓,元宵節,吃湯圓,吃上一個所有的事情都會圓滿,掛燈籠,猜燈謎,你的兒女全猜對,人夸他們賽神童,祝你元宵佳節過得愉快。
4、送祝福啦,今年元宵節祝福免費送,元宵節請你吃一個大大的湯圓,愿你吃出財源滾滾萬事如意健康快樂,祝你好運天天來敲門,夢想都能夠成真。
5、花燈萬盞亮如晝,相約賞燈黃昏后。明月相照分外圓,舉目遙望情綿綿。湯圓個個比蜜甜,品嘗不盡合家歡。一年一度元宵到,同慶佳節樂逍遙。
6、月到十五分外圓,元霄佳節盼團圓。愛人溫柔把你粘,朋友心中常掛牽。家人呵護親情暖,兒女可愛讓人憐。心情愉悅樂相伴,貴人相助福無邊。元宵節快樂!
7、元宵湯圓圓又甜,好友熱情照心間,距離相隔有點遠,問候尋常不會變。元宵佳節,懷念我們曾經攜手與共的日子,期待今年我們能夠把酒言歡。祝元宵快樂,闔家幸福!
8、元宵佳節月兒圓,親朋好友來團圓,幸福快樂常相伴,好運帶來多安康,百花送來多吉祥,財源滾滾永不斷。祝元宵節快樂,萬事順意,一順百順,闔家幸福!
9、元月十五鬧元宵,吃了元宵開懷笑。元月十五賞花燈,看了花燈美夢成。元月十五猜燈謎,猜了燈謎萬事喜。元月十五賞月忙,賞了圓月幸福長。元宵節快樂。
10、煙花自不必言說,必然綻放夜空;燈籠又何須稱道,早已是街市滿巷;元宵在鍋內翻騰,慶祝合家歡聚;短信在彼此傳遞,訴說我們情誼。元宵節快樂!
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篇3】
1、宵節的燈展似星光璀璨,如銀杏花綻同金星比美,流光四溢綻放美麗芬芳,湯圓的飄香猜謎笑聲不斷。祝福朋友宵節樂,甜蜜問候聲聲賀!
2、元宵佳節篤信佳,怒放吾心花。獨憐相思驟發,歌舞尚需對箏笳。遙望天宮明月,暉灑路芳華。美夢贈與星辰,敢將丹心放天涯。元宵節快樂!
3、正月十五思佳人,獨對酒消魂,冬風掃浮塵。月老撫袖揮浮云,煙花落吾心,百思怨無痕。人生只與至交存,共濟同識君,琴笛舞芳醇。祝君元宵節快樂!
4、圓一個和美的面團,搟一個快樂的皮兒,盤一份健康的餡兒,包一個甜蜜的湯圓,煮一鍋幸福的熱水,撈一個熱氣騰騰的美味元宵,元宵節到了,愿你嘗著湯圓,快樂過節。
5、今年花燈別樣紅,十五月光最從容,元宵祝福給你送,愿你開心永無窮,元宵思念別樣濃,送你溫馨比花紅,給你好運不朦朧,愿你事業興旺,前途興隆。
6、春風陣陣佳節到,元宵燈會真熱鬧。四面八方人如潮,歡聲笑語聲聲高。親朋好友祝福繞,開開心心活到老。祝你佳節好運罩,萬事順利人歡笑!
7、元宵節,送你“十個圓”。祝你,生活圓滿,處世圓通,事業圓夢,工作圓成,漲薪圓潤,好運圓全,問候圓實,調事圓場,幸福花好月圓,時常合家團圓。
8、今逢元宵佳節來,湯圓圓圓人圓圓。仰望星空萬里藍,浮云飄飄雨飄飄。一輪明月空中掛,他鄉人兒思念家。元宵佳節團圓至,情真意真夢實現。元宵快樂!
9、正月十五喜慶多,合家團圓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體健康快樂多,財源滾滾鈔票多,年年吉祥如意多,祝愿好友:好事多多多!元宵快樂!
10、元宵佳節將要來臨,又一輪美月,又一次祝福,送你一碗湯圓,愿它能幫你圓一場事業的美夢,圓得家人幸福的團聚,圓得你美好的生活,圓得你精彩的運程!提前祝你元宵佳節快樂!
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篇4】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點彩燈織起來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九大習俗傳統【篇5】
很多人都聽說過“傳燈”這個詞,尤其是在佛教當中,《景德傳燈錄》《東域傳燈錄》《延寶傳燈錄》《傳燈法師列傳》《天圣廣燈錄》《靖國續燈錄》《道明聯燈錄》《嘉泰普燈錄》等等等等,以傳燈命名的典籍非常多,為什么以“傳燈”命名呢?
《般若經》中說:“諸佛弟子凡有所說,一切皆承佛威神力,與諸法性常不相違。依所說法,精勤修學,證法是性,故佛所言如燈傳照。”這是佛經當中記載關于傳燈的最初概念,即把佛法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傳法于他人,如同燈燈相傳、心心相印,故名傳燈。法能破暗,如燈能照明。將法傳下去,如同把解脫的光明傳給弟子,以譬喻命名為傳燈。
《維摩經》中說:“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這是說傳燈的作用,能使佛法永不停止,且發揚光大,普及到任何一個地方,所謂常轉。借此實質的傳燈,暗喻佛法的弘揚將無邊無盡。同時,以燈燈相傳、光光互照,燃起我們的心燈,使大慈大悲的大愛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把佛法的甘露妙雨灑遍每個人的心中。
因為佛法猶如明燈,能照破世間黑暗,所以把傳法稱為傳燈。《大智度論》中說:“為令法不滅,當教化弟子,弟子展轉教,如燈燃余燈。”可見,傳燈能使佛陀的法脈展轉相傳而不絕,代表佛法延續不斷、永不窮盡。
先前,歷代傳承上師、祖師大德們,以他們的慈悲和智慧,給我們傳來了解脫的希望;如今,我們也同樣以我們的真心和力量,把解脫的種子傳向世人。讓佛法給大家帶來無限光明、無限溫暖、無限祥和、無限美滿,這就是傳燈。
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破暗為明;佛法,是讓菩薩們犧牲自己,利益眾生,以佛智慧破除眾生的愚癡暗障。
傳燈法會,就是把這種象征具體化,以實質的形式表達出來,大家手捧蓮花座燈,相互傳遞,將光明傳向四方;象征將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光明傳遍十方,具有代代薪傳的意義。
尤其在末法時期,眾生根性更加愚鈍,惡業更加深重。人們在貪、嗔、癡三毒的指引下,難得片刻安寧。只有佛燈的光明,才能照破迷惑顛倒的我執,開發我們的智慧,堅定我們的勝解。有燈光的地方,諸佛菩薩慈光自然攝照。我們應當觀想燈火如須彌山高,燈身如大海廣闊,其光所照之處,眾生見者,煩惱和痛苦全部消除;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如法所求悉皆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