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
好的作文應該有思想深度,能夠挖掘出問題的本質(zhì)和背后的原因,讓讀者有思考和反思的空間。要怎么寫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供大家參考。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1
春日周未的下午,我感覺肚子有點餓了,就喊著讓奶奶給我燒碗湯圓。奶奶道:“彬鈺,你都這么大了,要學會自已燒東西吃,萬一我們家長不在家,你不要餓肚子呀?再說自已動手,燒出來的味道你知道知道,也要學會獨立,不能總是依懶我們呀。”我想想也是,我答應自已燒湯圓,心里充滿了興奮。
我沖進廚房,打開炒鍋蓋子,在炒鍋中放上一些自來水,再蓋上鍋蓋,讓奶奶幫忙打開煤氣灶,只聽“怦”一聲,藍色的火焰頓時出現(xiàn),圍著炒鍋底跳動著。
在等水開的時間里,我勿勿跑到冰箱前,迫不及待打開冰箱門,拿出一袋已開封的湯圓,回到灶邊等水燒開。
過了幾分鐘,打開鍋蓋,只見水面升成片片白氣,不中一個個小氣泡慢悠悠的向上浮,不一會兒,一串串水泡接二連三、爭先恐后向上沖出水面,這時水沸騰了。我拿起鐵勺,把湯圓放在鐵勺中,鐵勺申向開水,把湯圓倒入鍋里,我怕開水濺起的水花燙到手所于用了鐵勺,用鐵勺在炒鍋中攪拌了幾圈,蓋上鍋蓋,靜等出鍋了。我喜歡看著湯圓倒入炒鍋的水中,感覺就像湯圓跳進了暖和的水中,泡溫泉一樣,慢慢的浮起來,慢慢變大,這時關(guān)掉火焰,在碗中放些白糖,再把湯圓盛入碗中,香噴噴的湯圓做好了。
我品嘗著自已燒的湯圓,甜甜的味道,自已一步步走向獨立,走向成熟,路上的味道只有自已心中明白,不可言傳。
每個人都要邁出第一步,讓我們勇敢的去挑戰(zhàn)吧!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2
家鄉(xiāng)寧波是魚米之鄉(xiāng),是很幸運的,有數(shù)不盡的水產(chǎn)品,看不完的古鎮(zhèn)美景。然而最負盛名、老少咸知的,倒是一樣風味小食——湯圓。
寧波的湯圓用黑芝麻,豬油做餡,用糯米粉包裹,香味濃郁,用小火煮的內(nèi)外都軟時,輕輕咬一口含在嘴里,會有糯米的絲絲甜味,里面的芝麻餡兒流出來,順勺子而下,香味因加了豬油而更加醇厚,入口甜而不膩。
寧波人在春節(jié)、元宵節(jié),乃至冬至夜、小年夜都有吃湯圓的習俗,足見寧波人對湯圓的鐘愛。湯圓還有浮元子一說,湯圓在鍋里煮時又浮又沉,著實可愛,像戲水的孩子故意逗人。《元宵煮浮圓子》中寫道“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可見,“湯圓”一詞是取團圓之意。想到從前每一年元宵節(jié),外婆總會操辦一頓團圓飯,最后端上來的準保是一大碗的湯圓。一人吃上幾個,這個節(jié)日才算節(jié)日。
只是到現(xiàn)在,湯圓很普遍了。到一處地方,隨處可見湯圓的影子,甚至還寫有寧波湯圓的字樣,有時興致勃勃地買來一嘗,味道卻相差甚遠,于是總不免懷念外婆或者別的一些上了年紀的長者親手包的湯圓。舌尖之上,不僅追求的是正宗的味道,更注重的是一份永遠有溫度的記憶。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湯圓從古至今都頗讓人贊美,它融入了詩意,融入了祝福,融入了親情。唯其如此,我們才覺得愈發(fā)覺得它好,一代代地,沿襲著“佳節(jié)又湯圓”的風俗。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3
以前每年的元宵節(jié),我們都買現(xiàn)成的的湯圓吃。今年媽媽決定自己動手。
元宵節(jié)前一天下午,包湯圓這項浩大的工程開工了。我們先將包湯圓的原料、需要的工具拿出來。臉盆、糯米粉、白糖、芝麻被一一放到灶臺上。媽媽先把先把芝麻下鍋炒,隨著鍋鏟的翻動,很快,芝麻的香味只往鼻子里鉆。媽媽往炒熟的芝麻里加入白糖,我忍不住舔了舔,真是又香又甜!開始和面了,媽媽把糯米粉倒入臉盆中,拎起水瓶,剛要倒水,突然說:“忘了一件事。”“什么事?”我連忙湊過去問,“怎么了?”“應該用開水和面。”媽媽答道。我連忙拿水壺燒水,兩三分鐘的功夫,水開了。媽媽一邊往面團里倒入少許的開水,一邊拿筷子和面,然后,媽媽兩只手輪流交替著,不斷地攪拌,揉著,摁著……很快,面成了一大塊面團。
弄好了面團之后,媽媽摘下一大塊面,搓成長長的條狀,摘成幾個差不多大的小面團。接著,把它壓扁了。然后,媽媽左手托著它,右手四指放在它的下面,大拇指按住上面,轉(zhuǎn)了一圈,它立刻成碗狀。這時,把芝麻和白糖餡放了進去,再把口封起來,在手里搓圓,湯圓就成功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包了兩個。哈哈,有幾粒芝麻都到湯圓的臉上了,成了“美人痣”。
元宵節(jié)早上,吃著自家包的芝麻湯圓,格外的香甜!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4
每當過年的時候,總有這樣一幕溫馨的畫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好面,開開心心地包起那又白又圓的美味大湯圓。奶奶包的湯圓不僅樣子好看,味道更是一絕,那白白胖胖的湯圓里充滿了奶奶對親人們的愛。
在北方,過年總要吃餃子,但南方卻偏愛湯圓,因為它表示著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說起包湯圓,我就會想起小時候第一次看奶奶包湯圓的場景。奶奶拿出面粉倒進盆里,一邊用筷子不停地和面,一邊用小瓢加入沸水,當大概三分之二的面粉和好時,奶奶卻突然停下來,她把筷子上的面粉弄下來,用手和起面來。我看著覺得挺好玩的,就讓奶奶給我和一下,沒想到,這和面也是有技巧的,我剛要和,面粉就粘在手上了,怎么也弄不好,到處一團亂。
終于和好面了,奶奶拿出餡來,準備開始包湯圓。只見奶奶把面團切成一個個小圓團,再拿起一個,把它從中間順時針方向用大指不停地捏,捏成一個碗的形狀,舀上一些餡裝進“碗”里,再用大拇指和食指從相對的角往中間一送,然后把它們收攏,擠成一片,再壓緊,它就變成了一個像扇子的形狀,這就快要完成了。
但是,這最后一步又難又重要,奶奶說要包出“將軍肚”來,她先用左手無名指抬住湯圓肚子,再用食指和大拇指護住將軍肚,往中間按緊,再修整一下外形,湯圓就包好了。奶奶包湯圓的動作十分熟練,那一個個從她手上誕生的湯圓,長得白白胖胖、可愛至極,它們整整齊齊地排了一列又一列,仿佛正在看著奶奶微笑呢!
吃著奶奶包的熱騰騰的湯圓,那濃濃的親情彌漫在整個屋子里,幸福又溫馨…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5
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在房間里睡懶覺。我準備自己煮一碗湯圓,順便也給他們露一手。
我來到廚房,打開冰箱,從冷凍層拿出一盒湯圓,又從柜子里拿出了湯鍋。一切準備完畢,我就要開始煮湯圓了。我先將鍋接著水龍頭,然后擰開水龍頭,往鍋里加了半鍋冷水。再把已經(jīng)沉甸甸的鍋架在了灶臺上。蓋上鍋蓋,擰開大火開關(guān),開始煮沸鍋里的水。
過了一會,只聽“咕嚕嚕”“咕嚕嚕”,鍋里的水從中間往兩邊翻滾出了許多白色的小泡泡。嗯,水應該沸了。
我打開湯圓包裝,從下往上摳出了10個圓溜溜、硬梆梆、冷冰冰的白色小湯圓。一顆一顆小心地放入鍋中,只聽幾聲“咚”“咚”的脆響,湯圓一個個掉到了鍋底。
我從旁邊拿起湯勺順時針開始攪拌起來,爸爸和我說這是為了防止湯圓粘在鍋底上。湯圓順著湯勺攪拌的方向,翻滾著,一邊自轉(zhuǎn),一邊公轉(zhuǎn),像極了太陽系的行星。不一會,每個小湯圓的地下都冒出了小氣泡。我用碗乘了些涼水,倒入鍋中。只聽“嗞”的一聲,整個廚房突然安靜了下來,翻滾的氣泡和湯圓突然都停了下來。經(jīng)過兩次加水,那些小湯圓似乎被水里的氣泡頂了上來,浮在了水面上。
我用湯勺盛起一只湯圓,這小家伙已經(jīng)變得軟軟的,輕輕的咬上一口,黑黑的芝麻水就一股腦地流了出來,似乎比我以前吃過的湯圓更香了。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6
要知道,包湯圓可是一門手藝。但是不管我怎么學,這湯圓好像跟我作對似的,就是不聽話。想捏個圓的,它就是扁的;想捏個有創(chuàng)意的,它就變成一堆泥,怎么也不聽使喚……這不,今天我們手工制作課就是要去食堂包湯圓。
第一步是揉面,我可不是揉面的材料,一塊面團都比我重了,還怎么揉呢?還好,我們有揉面的高手——自稱家里開面館的余王樂同學。只見她先在盆里放了一碗面粉,接著往面盆里慢慢倒了一大碗水,然后就熟練地操作起來。不一會兒,這位“揉面高手”就把面粉揉成面團了。
第二步是放餡料做湯圓。老師給我們每人半碗白糖,有些調(diào)皮的同學偷偷來到食堂的廚房,舀了一大碗糖,用手指蘸著吃。我才不像他們一樣調(diào)皮呢,我認真地包著湯圓,包得還不錯。有些同學不在湯圓里面放餡,直接揉個小團,然后在外面滾一圈甜甜的“糖衣”,看起來就像個用水鉆點綴起來的裝飾品。
湯圓燒好了,其中一些“吃貨”早就對湯圓垂涎欲滴了,他們流著口水,眼睛巴巴地望著煮熟的圓子,恨不得把湯圓一口吞了。
終于可以開吃了,啊,好甜啊!原來都是那些“裝飾品”湯圓惹的禍。外面的“糖衣”都融化了,融進了湯里,因為湯甜了,所以湯圓也甜了。我吃了一兩個就不想吃了,實在是太膩了。不過這是自己包的湯圓,吃起來特別有滋味!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7
今天是冬至,按照溫州人的習俗要吃湯圓,寓意一家團圓,平安健康。
晚飯時,媽媽端給我一碗湯圓。湯圓每個直徑大約1。5厘米,看起來白嫩嫩,胖乎乎的,聞起來又香又甜,饞得我口水直流。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個湯圓就往嘴里送,燙得我差點把它吐了出來。都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看心急也吃不了熱湯圓。看到我被湯圓燙得齜牙咧嘴也不舍得把它吐出來的樣子,爸爸媽媽都被逗樂了。
“菲菲,你知道為什么你碗里有九個湯圓嗎?”爸爸問我。
我疑惑地搖了搖頭。
“溫州人認為幾歲就要吃幾個湯圓,你馬上就要9歲了,所以就給你煮9個湯圓。”爸爸解釋道。
“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咦,那爸爸馬上要38歲了,不是要吃38個湯圓?”
“對呀!”爸爸笑著說。
“那得是多大一碗湯圓啊!你吃完了肚子要變成大冬瓜了!”我吃驚地說道。
“哈哈,放心放心,爸爸一定能完成任務(wù)。”爸爸自信滿滿地拍了拍胸脯,說道。
但我還是將信將疑。
過了一會兒,爸爸的湯圓端上來了。我趕緊探過頭去看。這一看,可不得了!爸爸碗里的湯圓居然是每個直徑只有5毫米的小湯圓!難怪爸爸說自己肯定吃得下。這樣的湯圓我都能吃50個!哎呀!上當了上當了!
剛開始,我對爸爸“耍賴”有點生氣,但仔細一想,爸爸本來就沒說自己吃哪一種湯圓啊,只怪我自己沒問清楚。
今年的冬至還挺好玩兒的!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8
“哈哈哈……”家中廚房里傳出陣陣笑聲,原來是元宵之夜,我們一家在包湯圓呢。
說干就干,準備好面粉、餡料等材料,我們便開啟了第一個步驟:和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角色是武林高手——奶奶。只見她施展“神功”,左手拎水壺,右手插入面中,一邊澆水一邊和面。轉(zhuǎn)眼間,在她的功力催動下,奇跡發(fā)生了,稀稀拉拉的面粉來了個大變身,變成了柔軟緊湊的面團。
第二個步驟:做湯圓。這下輪到我閃亮登場了,在媽媽的仔細教導下,我學會了包湯圓的技巧,成為一名略知一二的菜鳥“小高手”,可以正式出山了。首先,我抓起一小團面塊,搓圓后壓扁,形成了餃子皮的形狀。接著,我夾了一小塊香噴噴的芝麻餡,小心翼翼地放入皮中央,將皮從兩邊向中間合攏,輕輕捏成了一個餃子形。然后,使出我的獨門絕技——餃子變湯圓。我捏起餃子兩端,慢慢向上旋轉(zhuǎn)揉捏,讓餃子多出了一條可愛的小尾巴,再把多余的部分去掉,向圓的方向揉動。漸漸地,橢圓形的餃子變身為滾圓可愛的湯圓,再輕輕一搓,便大功告成了。我又如法炮制,給我的湯圓找了很多兄弟姐妹。
最后一步,是我期盼已久的吃湯圓。我們把做好的湯圓交給大廚師——爺爺。只見它們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撲通撲通跳入大鍋,在里面玩起了花樣游泳。幾番沉浮之后,湯圓出鍋了。我輕輕端起碗,咬了一口,湯圓表皮的Q彈和芝麻的濃香一起涌入口中,在唇齒間久久不散。
好了,不跟你多說了,我要去多吃幾個湯圓啰!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9
每逢冬至,我們?nèi)胰硕紩F聚在外婆家,吃上一碗她老人家親手做的湯圓。
外婆廚藝高,黃魚、紅燒肉、大頭蝦、西蘭花,凡出自她手,色香味俱佳。開飯前,她總獨自在廚房忙碌。每到這時,我就會悄悄趴在門外,望著外婆的背影,好奇今晚又是啥大餐?今年的湯圓還與往年一樣嗎?
等到外婆煮湯圓時,我總不由自主地瞅一眼。雖然一年年總是芝麻餡的,但每一年都似乎格外誘人。湯圓出鍋時,外婆會轉(zhuǎn)身打開冰箱,從里頭取出一包紅艷艷的干桂花,抓一把,撒入碗中。剎那間,桂花的清香與湯圓的甜香融合在一起,別具一番風味。
在外婆面前,爸爸和媽媽就像兩個沒長大的孩子,總是邊吃邊脫口而出:“哇!媽媽今天燒的飯真香!”這時,外公就會笑一笑,將心愛的報紙先擱在一旁。而我則早已“瞄準”喜歡的菜,急不可待地夾一筷塞入口中。大人都說,冬至吃湯圓,吃完長一歲。冬至的飯桌上,自然少不了甜甜的湯圓。輕輕咬一口,湯圓皮就破開一個小洞,軟糯的芝麻醬順著流到了舌尖上。“真好吃!”聽著我們的夸獎,外婆總是害羞地揚起嘴角。
飯桌上,大人們有說有笑,而我則是他們每年不變的話題。“可涵又長大了”、“長成大姑娘了”、“時間過得真快啊”,最后一句其實是對自己說的。我并沒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但一年一年,我卻明顯察覺外公又胖了一圈,外婆臉上的皺紋比小時候又深了一些。我吃著甜甜的湯圓,不時抬頭望著外公與外婆,心想會不會冬至不吃湯圓,他倆也就不會老去呢?
飯后,外婆仍舊一個人在廚房洗碗。窗外漸漸飄起了小雨,我忍不住又趴在門外,向里望著外婆的背影發(fā)呆。外婆的背略微弓著,自后望去竟這樣瘦小。窗外,雨水沿著屋檐落地,“滴答”、“滴答”,仿佛時光正一分一秒地流逝著……
描寫吃湯圓的作文600字篇10
元宵節(jié),真熱鬧,吃湯圓,猜燈謎。大街小巷人如潮,家家戶戶樂陶陶。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jié)了,那天我們會吃湯圓、猜燈謎、看花燈……我最喜歡元宵節(jié)了。
元宵節(jié)還沒到,大街上就掛滿了又大又紅的燈籠,把整條街照得燈火通明。到了元宵節(jié)那一天的晚上,媽媽在門口大喊:“寶貝快提著你的燈籠去猜燈謎!”我興奮跑了出來。
大街上真是人山人海,有的人提著燈籠正散著步;有的則欣賞著美麗的花燈,還有的人正看著燈籠下的字條……我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跑到猜燈謎區(qū),只見那里立著一塊板子,上面寫到猜對燈謎可以得到獎品哦!“哇!太棒了!”我趕緊跑向一個燈籠。認真地讀起字條。只見上面寫著一群羊跑到草地上——打一水果。我想來想去,想了半天也沒想到,急得直跺腳,這時,媽媽靈機一動,說:“我知道了,是草莓!”小姐姐忽然走過來,笑瞇瞇地拿著一個娃娃,說:“恭喜您答對了,這是您的獎品!”我這才恍然大悟,有點傷心地說“媽媽,我為什么就不會答呢?”媽媽笑笑說“知道嗎?媽媽上大學時都不會猜呢,你還小,是正常的!”
媽媽的話讓我破涕為笑,我又試了一次。這次,我集中精神,終于我猜到了我得到了一個大大的娃娃,一邊的人都羨慕極了,媽媽看著我,開心地笑了。
這時,爸爸打電話叫我們回去,我這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一陣清香忽然飄進了我的鼻子里,把我引進了廚房。是湯圓!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爸爸邊摸著我的頭,邊講起元宵節(jié)的故事。我聽著故事,心里比湯圓還甜。
我開心極了,因為我與家人過了一個如此快樂的元宵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