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過年800字作文
寫作文是提高寫作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寫作,可以學會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寫作文過年800字作文要注意什么?這里給大家提供作文過年800字作文下載,供大家參考。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1
在我的記憶里,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那天就正式開始了。“二十三,糖瓜粘”,過“小年”,是民間送走灶王爺的日子,傳說這天,大家為了讓灶王爺向玉帝說好話,就給他做糖瓜吃,讓他甜甜嘴,保佑自家平安。后來,很多人還習慣吃糖瓜,而且“小年”到了,就把年拉開了序幕。
臘月二十四,大家就開始忙碌了,新春掃塵,要把不好的運氣統統掃出門。迎接新春到來。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殺雞、宰豬、燉肉蒸饅頭,打年糕……什么好吃的都樣樣齊全,貼春聯、貼窗花,貼“福”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家里上上下下打扮得紅紅火火。家中也燒香,上墳請祖,請祖先回家一起過大年,一直忙碌到除夕。
除夕真熱鬧,家家開始包餃子,到處都是腌菜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門外已經貼好了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時刻不停。零點后,大家開始吃餃子,吃到紅棗餃子有福氣,吃到錢餃子能賺錢。這一晚上,大家都不睡覺,要守歲熬通宵。
初一的光景與除夕大有不同,全城都靜悄悄的,偶爾有幾聲孩子們玩的摔炮的奏響。
人們早早起來,走親訪友,相互拜年,這時,壓歲錢也到手了。
初二到初五,偶爾去朋友家串個門兒,此外都待在家里,看看電視,磕個瓜子,聊聊天,初六大家就陸陸續續地去上班了,家里也明顯冷清下來。
元宵節登場,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街頭掛滿了花燈,猜燈謎,還需要吃元宵,要去祭祖,送回先祖。五花八門的燈謎,吸引著許多人,一個謎語,大家伙一起猜,能說出三四種答案,但猜對的往往只有一兩個人,甚至沒有。再看周圍的花燈各式各樣,有紗布做的,有花形 ,有五顏六色的,總之,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一個晚上。
轉眼間,年又過去了。大人們去上班,我們也開始上課了。全城人又開始忙碌起來,城又動了起來。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2
還記得小時候的過年,心中總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欣喜與愉悅。家人團聚在一塊,談笑風生,窗外一片片七彩的煙花璀璨整個天際,陣陣噼里啪啦的聲音響徹耳際。我與朋友一起打撲克,放鞭炮,玩一些調皮搗蛋的東西嬉笑,深夜與朋友出去溜街;父母也少不了與親戚一起打牌歡樂;老人之間互訴心聲,給小朋友最喜愛的壓歲錢。那時的春節是幸福與純粹的,那時的春節我能感受的到濃濃的親情,濃濃的年味!
可記憶中的年味漸漸變淡,曾經的鞭炮聲,守歲與吃團圓飯等在記憶中漸行漸遠。歲月這件袍子,再怎么華麗,終究抵不過時間的淺薄。現在,我雖只是一個剛步入初中的?少年,也只是一個大人眼中稚嫩純真的小孩子,隨著社會生活物欲混雜化,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日漸豐富,所謂團聚的春節已變成一個長假期,它變得不再溫馨,漸漸變得乏味與無趣。家家戶戶紅紅火火,夜雖已深,依舊燈火通明,這已只是物質上的存在。而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味,過年如果沒有家庭溫暖的味道,那么所謂的春節,也只是糊弄小孩子的罷了。
現在的團圓飯,我們家從原本一直準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迎接親人的團聚,直接變成在飯店里吃。人們之間沒有噓寒問暖,只有簡單的溝通。更多的是一群“低頭族”,不管是男女老少,手中不是手機就是電腦,有些一年只能回家一次的人,比如我在北京工作的親姐姐,明明好不容易與親人聚在一起,可他們關心的不是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或是起碼一句問候,顧慮的依舊是手中的電子產品。小孩子也不再一起玩游戲,他們玩的卻是父母的電子產品上的游戲,包括我,我也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機。團圓飯,成了家人玩手機的場地,這是多么心酸與可憐的事呀!
曾經徹夜轟鳴的鞭炮聲,如今卻為了空氣質量轉變成禁止放鞭炮,時代在進步,環境在改變,同時傳統的春節習俗也要消失殆盡嗎?
中國的日漸強大,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所以有人說:原來的回家就是要過年,現在提到過年,就是回家,相同的兩個詞,順序變了,味道也變了。?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本應該熱熱鬧鬧,開一個好春,可因為我們的變化,曾經的年味也要變嗎?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3
“一堆大元寶,并非金銀造。味美稱佳肴,過年家家包。”嘿嘿,相信你已經猜到了吧,沒錯就是餃子。過年吃餃子是漢族特有的傳統民俗,因為餃子和元寶形狀相似,被人們賦予了“招財進寶”這一美好愿望。我家大年三十也不能免俗,自己動手包餃子。
年夜飯以后就開始準備包餃子的材料了。大紅色的蘿卜,白色和青色混搭的大白菜,還有提升美味必備的韭菜,然后就是肉。剁肉是項有技術含量的活,因為開始的肉塊不能直接切末,需要用刀背不停地剁,這樣的肉才會碎而不散,有勁道。肉末弄好,然后和蔬菜丁充分攪拌下,加上適量的鹽,餡就準備好了。包餃子前需要沾點水涂抹在餃子皮的邊緣,這樣餃子才不容易散開,不然下鍋以后就成亂燉了!
雖然現有了可以包餃子的工具,可是哪能比的上手的靈巧。我可以包個元寶的,可以捏個五角星的,再不行也能弄個包子形狀的吧,如此一來,包餃子也變成一種樂趣了呢。就這樣百來個純手工餃子很快就大功告成了。美中不足的是南方人由于沒有配置搟面皮這項高端技能,所以餃子皮只能是買來的。不過和爸媽一起完成這件事彌補了這個小遺憾。餃子真的是格外好吃,雖然買來的餃子味道也不錯,不過比起自己做的還是差了點什么,或許是參與的樂趣,或許是自己動手的滿足,更或許是一家人的溫馨。
接下來我又忍不住炫耀一點小知識了,煮餃子需要放兩次水,而且放餃子之前放點鹽不容易粘鍋。這些小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最點滴的事情中得到的,如果我不去包餃子,不去自己參與這件事,或許我永遠都不知道。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我覺得身邊的小事是行萬里路的起點,雖然它們微不足道,卻能讓我們知道生活的智慧。
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很多,學不到的東西也很多,所以學習不應該只是學習課本上的,更應該在生活的小細節上去發現,去尋找。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4
【舌尖上的春節】
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在這天用團聚和美食犒勞辛苦工作一年的自己。在這天,家家戶戶都洋溢著美食的香味。
在春節那天,每戶人家都是要吃糕的,糕諧音“高”,并且是蒸出來的,所以象征著蒸蒸日上。蒸糕是把面粉和水一起攪拌成不干不濕狀后,上籠先給它蒸個澡,約20多分鐘,有股甜甜的味道就會彌漫開來。
沒過一會兒,糕就從熱騰騰的籠里被爺爺小心翼翼地拎到了盤里,蒸完澡的它膚色由土黃變成了金黃。在吃糕前是要裁糕(就是揉成糕團)的,那樣蒸出來的糕才香糯可口。我的爺爺先將一盆“潰不成軍”的糕粒反復揉捏,將它合成一塊大糕。爺爺仿佛跟糕有仇似的,擼起袖子,手上抹了油,先摁了三下、又翻了個面、再壓一下,周而復始,嚇得那糕魂飛魄散,一下也不敢動。
經過一番較量后,一個橢圓形的大團子呈現在眼前,頓時變得有光澤,拿筷子戳一戳,它已經如橡皮泥那般富有彈性了。吃飯時用肉湯泡著糕,肉湯的肉味使原本無味的糕有了一層肉香,而糕也可以使肉湯不那么油膩,咬上一口,唇齒留香,可謂是兩全其美、絕佳之配。
吃年夜飯時,自然少不了餃子,把面團揉成面皮兒,拿事先已經準備好的韭菜雞蛋餡往上一撒、一掬、一捏,一個如銀元寶似的餃子就橫空出世了。剛出生的餃子白白嫩嫩的,和小娃娃一模一樣。等兄弟姐妹們都到齊了,就都調皮地吵著去游泳。于是,媽媽把它們放進了“游泳池”里,怕水太冷,還澆了油、點了火,餃子們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快活極了。等它們都玩夠了,媽媽就把它們撈出來,晾在盤子上,讓它們也享受享受日光浴。可是不一會兒它們就又閑不住了,想看看我們肚子里的異域風情,我們自然是讓它們如愿以償,還為它們介紹了幾位朋友——臘八蒜,和它們一起去觀光旅游。下肚的蒜和餃子在嘴里留下了一股十分清香而又微辣的味道,令我欲罷不能,大飽了口福。
春節,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頓飯菜、一次親朋好友的相聚、一聲聲過年好的問候……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對美好愿景不停努力,不停奮斗的象征,是我們炎黃子孫安居樂業、繁榮昌盛的見證。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5
炮竹聲聲辭舊歲。在陣陣鞭炮聲中,豬年到來了。在外為了家,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人們,難道他們不想家嗎?陳星一曲《望故鄉》的歌,唱出了這些客居他鄉的人們的心聲!在這美好的時刻,他們也歸來了,與父母一同過新年。
“曾經的我,總以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麗。生活很自由,很瀟灑,不受約束。可是,沒有見過,哪能知外面的世界是那樣的艱難啊?”“蒼天永遠都是那么公平!決不會偏袒任何人的。在大人的眼中,我們這一代是何等的幸福啊!”“對呀,我們確實是幸運的一代,但我們也是很可憐的一代。”“社會賜予我們大好的學習機遇,卻讓我們在就業問題上遇到了一個大難題。”
“當時,我們好多同學對學習沒了信心,認識不到社會的發展正向著有知識、有學問的人敞開著大門。“今天雖是一個和平時代,但也是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時代,國家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學歷、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倘若你無德、無知、無能,何以在社會上立足?
“既無學歷,又無特長的人,只能夠從事既繁重,待遇又低的工作。由此而演繹出的苦、淚、血的故事,有誰聽,有誰知、有誰憐?再多的苦,再多的淚也能往肚里咽。
“在兩年前,我作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出去打工掙錢。讓我白白地浪費了兩年寶貴的學習時間,錯過了繼續提高、深造的機會。今天,我有了一個來之不易的機遇,重新步入了學校。我應當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努力用功,讓自己將來走上較理想的工作崗位。
他們還告訴我:“無論你在外多委屈,你都不能夠流淚,你只能堅強,因為沒有人會相信淚水,流淚只能證明你無能。生活是不會同情弱者的!”
當我離開他們家時,他們語重心長地告訴我:“今天,你既然有在校讀書的這種機會就要努力把握住,否則等到像我們這樣時,則為時晚矣!”
在回家的路上,我拖著沉重的步伐,一步如千斤重。他們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重重地敲打著我的心扉,使我清醒,使我感悟:現在還不努力奮斗,充實自己,武裝自己,鍛煉自己,更待何時?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6
正當雪飄如絮,雪厚霜濃的時候,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春節是喜氣洋洋的,令人歡喜的。親朋好友歡聚一堂,一家子熱熱鬧鬧的這情景多令人神往啊!這個春節,我們一家到當地過年的習俗。
大年三十的早晨六點整,外面還是漆黑一片,可以隱隱約約聽到一兩聲鞭炮聲,屋檐下的冰柱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金色的光芒。睡眼朦朧的我被叫起,我喃喃地迷惑不解地問媽媽:“今天我們有什么重要的活動需要這么早起?”“搶年呀!”媽媽神秘地說,“‘搶年’是張家界過年的風俗,誰起的早,誰就能在一年中得到好運。”我不禁聯想到一句諺語:早起的鳥兒多得食。原來“搶年”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啊!我趕緊吃完早飯,便與爸爸媽媽一起去逛街。
哇!好熱鬧啊!只聽見從府城旁傳來一陣鑼鼓聲。我趕緊湊上前去。府城正中央在表演花燈,左邊有幾個老人在打腰鼓,右邊則在舞獅子燈。表演花燈的人有的戴著紅帽子,有的系著紅絲帶,他們正繪聲繪色地唱著張家界的風土人情。他們身上艷麗的衣服在遠處皚皚白雪的天門山的照映下更加鮮艷。“咚咚鏘鏘……。”舞獅子的開始大顯身手了!他們二人合扮一頭獅子,一個人執頭,一個人扮尾。主要是靠獅子頭指揮。獅子是金黃色的,讓人們覺得無比清爽。斗獅子的人手中拿著一個斗大的繡球,不停地做著各種各樣的功夫動作。獅子一會作出“金獅吐節”,“獅子滾繡球”的復雜動作,一會擺出“白鶴亮翅”,“犀牛望月”的造型。“好!“人們大喊。因為藝人們把一頭兇猛的獅子變得如此祥和,活潑,可愛,靈活,敏捷,所以博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和陣陣喝彩。
晚上,夜幕降臨,星星調皮地眨著眼睛。這個時候是過年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品嘗到美味無窮的年夜飯。餐桌上擺著許多美味佳肴。伴隨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家人吃著可口的飯菜,我不禁想到了長輩們的年夜飯。爺爺曾經說過,他們的過年時有饅頭吃就不錯了。想到這,我覺得我們的生活過得真好,應該要好好珍惜它才對啊。
伴隨著新年的鐘聲,我悄悄地進入了夢鄉。這個不同尋常的新年在我夢中再次浮現。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7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過年特色,而在廣州里,卻頗有一番獨特的過年風俗。
臘月中下旬,人們也就陸陸續續地去準備年貨。孩子們個個興高采烈地挑選新衣服,買鞭炮什么的玩意兒,還買了一大堆好吃的。而大人們也不停地準備糖果、瓜子、花生、開心果、飲料、雞、鵝、爆竹、桔子等等。
年二十八,更為忙碌。俗語“年甘八,洗邋遢”。家家戶戶都大掃除,大人們忙得手忙腳亂,把屋子清理后,還要洗鞋子、椅子、被子,把家里布置得煥然一心。到處散發著新年的味道。人們通常都去行花街。俗話說“花開富貴”啊!花街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五彩繽紛,千紫萬紅,使我應接不暇。花隨風搖曳,翩翩起舞,空氣里充滿了濃郁的香味。菊花傲然怒放,數百朵小菊花環繞簇擁,爭妍斗芳;百合花就如同在張大嘴巴笑哈哈,美麗而高貴;郁金香就如一個杯子,艷麗得叫人睜不開眼睛,完美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除夕熱熱鬧鬧。家人們都從四面八方聚在一起吃豐盛而有意義的團圓飯。孩子們的臉上綻放天真可愛的笑容,他們個個穿著新衣服到處嬉鬧玩耍。家長也融入在這熱鬧的氣氛,忙忙碌碌。屋里談笑風生,外面鞭炮齊鳴!當晚上十二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放爆竹,噼里啪啦,連夜不絕。
年初一,一家人在家吃喝玩樂,一邊嚼著瓜子,一邊聊得津津有味。還有那么一個規矩,大家都不能在這節日里說臟花,不可借東西給別人,不能哭,不可以掃地。如果誰家的孩子違背了,大人就得教育孩子。在這一天里,大家最喜歡去拜神了,很多人都去千里迢迢的“南華寺”求神。然而,走在大街上,看見親戚朋友就送幾句祝福語,壓歲錢就這么到手了,挺有趣的!
年初二,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都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家,都是帶著好吃的,需要用的給母親。大包小包的,真是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親戚朋友從五湖四海趕來歡樂地聚在一塊兒,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欣賞那夜空中的光彩奪目的火樹銀花。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8
20__年的春節來的似乎比以往更遲些。因為爸爸媽媽工地上忙,到除夕下午還遲遲沒有回家。
北風呼呼地吹著,肆無忌憚地怒吼著,像一頭餓極了的獅子,一會兒便推倒了一棵參天大樹。再加上漫天飛舞的雪花,似乎要吞沒大地上的一切。雪越下越大,打在地上都帶有響聲,它不斷地抽打大地。大地承受不住,發出痛苦的呻吟。路上連行人的影子都很難看到。風越來越大,吹走了那剛剛萌發的春意。我站在陽臺上,努力眺望著爸爸媽媽回來的路……
一朵綻放的煙花騰空而起。哇!好美啊!只見漆黑的天空騰升起五彩斑斕的煙花,開放的煙花如美麗的彩球,似晶瑩的雪花,像絢麗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晝一樣。這一聲嘹亮的鞭炮聲在天空中響起,這仿佛是一聲號令,回蕩在人們的心上,蕩起了陣陣回響。接著,城市的上空接連響起了鞭炮聲。一顆顆五彩的煙花騰空而起,紅的,黃的,橙的,紫的,綠的,藍的……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瑰麗無比。煙花炸開以后,一朵朵紙花飄落下來,甚至有的紙花還帶著一 顆顆亮閃閃的東西,真像一顆顆彩色的流星;有的禮花炸開以后是雙層的,接著變成動物形狀了;有的炸開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刷刷地往下落;還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環,把黑色的天空照的絢麗多彩,襯托得光彩耀人。整個大地都沸騰了……
大路上,冬風依舊,寒氣逼人,爸爸媽媽打來電話,路上堵車,估計要到初一早晨才能到家。明天就是初一了,春節到了,春天到了。你瞧:大街上將滿是喜慶的感覺,那火紅的春聯也將貼起來了,它訴說著喜悅;那火紅的燈籠也將高高的懸掛,它訴說著豐收;那火紅的鑼鼓也將敲起來了,它訴說著勝利。這紅色,歷來是中國人心中最喜氣的顏色,看在眼中,心里也泛起陣陣暖意。那火紅的日子也過起來了,它訴說著團圓、美滿、幸福。
是啊,爸爸媽媽雖然沒能及時回家,但我們一家人的心卻永遠在一起。“讓手牽著手啊/融化冰雪/我們一起過年/用愛心點亮萬家燈火/換來萬家團圓/綻放你的笑容/迎接春天/我們一起過年/只為相知相親相愛到永遠/我們一起過年 ……”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9
春聯,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后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后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于“門神”。春聯由神荼、郁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于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里,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歷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后發展成掛歷。
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于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作文過年800字作文篇10
【鄉愁寄新春】
春節,是鑲嵌在每個人心中最濃厚的鄉愁。無論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會如同歸巢的燕,大包小包帶著禮物、帶著牽掛、帶著鄉愁回到家鄉。
在我印象中,鄉愁可能是紅紅火火的春聯。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爐子邊看父親往鍋里一邊加面粉和水,一邊攪拌成米白色的漿糊用來貼春聯。父親總會趕我去將門上已經發白的舊春聯清理干凈,然后我們一起換上新春聯,辭舊迎新。他還特地把福字倒過來貼,取諧音意為“福到了”,可真應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所謂貼春聯,貼的便是對新春的寄語。
鄉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說到新年,最無法忘卻的就是趕年集了。小時候,父親總開著他的三輪車載著裹得嚴嚴實實的我去趕年集,路上偶遇到鄰里鄉親,總會熱情地捎他們一程。到了集上,腳步聲、吆喝聲、笑聲摻雜在一起,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小孩子們手里拿著糖葫蘆蹦蹦跳跳,大人們則忙著討價還價、貨比三家,臨走時滿滿當當的年貨已經堆滿了每個人的后車廂。所謂趕年集,趕的便是對新年的期盼。
鄉愁抑或是熱氣騰騰的年夜飯。在我們家,母親和姐姐是準備年夜飯的主力。鍋碗瓢盆叮叮當當響起時,飯菜的香氣也彌漫開來,這時候父親總會溫上一壺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聽父母講述他們幼時的不易和如今的變化,感嘆時代的變遷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來要更加努力。所謂吃年夜飯,吃的便是那一抹對新時代的展望。
鄉愁或許是絡繹不絕的問候。大年初一,鞭炮聲早早響了起來,“過年好!”一句句問候聲此起彼伏,鄰里近親笑意盈盈地帶著祝福進門。孩子們總是最開心的,不管是零食還是壓歲錢,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親人可以一個視頻電話打過來互道祝福,手機微信發消息、家庭群里發紅包進而成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謂拜年問候,問的便是那一份對新年新氣象的祝福。
鄉愁是漂泊在外的人們與家鄉之間難以割舍的情結,是游子對故鄉的牽掛與依戀。春節則是內心深處最久遠最深刻的記憶,就像一壺陳年老酒,隨著臘月的到來,節日的到來,淡淡的思鄉愁緒就悄悄彌漫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