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作文主題
好的作文應該有思想深度,能夠挖掘出問題的本質(zhì)和背后的原因,讓讀者有思考和反思的空間。什么才算好的過年作文主題?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過年作文主題,供大家參考。
過年作文主題篇1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的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習俗,就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句口頭禪: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就是說,臘八飯一吃人們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見什么東西都往家里買。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句民謠:“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臘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
過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預備充足——這是因為店鋪多數(shù)正月初一到初七關(guān)門,到正月初八才開張。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一個民諺:“二十四,掃房子”。舉行過灶祭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
我的家鄉(xiāng)還有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jù)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shù),安坐獲泉布。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殺豬。
我的家鄉(xiāng)臘月二十七的習俗。“宰年雞、趕大集。”家家戶戶,大街上全都熱鬧了起來。
臘月二十八的民謠,“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我的家鄉(xiāng),每到春節(jié)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著制作糕餅等食品,既可當禮品,也可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是一種象征吉利的春節(jié)必備佳品。因名稱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家家都要上墳去祖祭祖。這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頭戲是貼春聯(lián),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各色的年畫。我在一旁看看熱鬧,有時還插嘴評論幾句,這時爺爺會用一句“童言無忌”趕走我。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頓團圓飯,吃晚飯,春節(jié)晚會開始的時候,家家戶戶也都開始包水餃了,包完水餃,就一起圍坐在電視前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小孩子們都要等到晚上十二點時,領(lǐng)到了紅包之后才肯睡覺。
大年初一,放過“開門炮仗”后,人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
正月初二,是女兒回娘家,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女兒都必須在同一天歸來。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xiāng)親的切切的思念。
據(jù)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騷亂了鼠輩(也有人說入夜提早熄燈是為了讓老鼠看不見,無法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稱為「老鼠分錢」,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豐收。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nèi)遇事破敗。
正月初六,大家起得十分早,這天,你會看到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旗子,這是護送“老爺”的旗子。旗子是以前“老爺”留下的,十分有價值。
正月初七,傳說女蝸初創(chuàng)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是家鄉(xiāng)春節(jié)期間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家家都要吃元宵。處處張燈結(jié)彩,整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這天月晚,大家會到廟里去看別人演戲,燈火越亮,觀眾就越多。
春節(jié)直到正月十五結(jié)束,春節(jié)過去之后,天氣逐漸變暖,孩子們開始上學,大家又開始為新的一年忙碌起來。今天我們還可以看到人們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單字當作裝飾品掛在門上或墻上,有的人家,還特意把這些單字倒貼,那是因為“倒”與“到”諧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過年作文主題篇2
不知不覺,年關(guān)將近。
母親忙前忙后準備采購年貨,張羅著整理屋子,滿街紅艷艷的燈籠充滿了溫馨的氣氛,外地的游子急沖沖地趕回,噼里啪啦的鞭炮點燃著喜慶。
濃濃的年味兒在人們忙活的身影中漸行漸遠,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那個我們所熟知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與其說春節(jié)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時間流逝之迅速、壓力為之重大的關(guān)口。輕輕推開那扇門,歲月深處漸次褪開沉重的外衣,透出那熟悉、溫馨、喜慶的年味兒,我伸出手想要采擷這份久違的釋懷,卻怎知越推越遠……
兒時,臘月的那些日子,翻看削薄而陳舊的日歷,泛黃的卷角散發(fā)著淡淡的煙草味兒,像是沉淪了一個世紀,細數(shù)臨近春節(jié)的日子,只覺得心急得想沖破障礙。父母們收拾著雜物塵俗,每一次輕微地撣塵、擦拭,都是那么仔細,如待珍寶。鄰舍家也燉起了年貨,煙霧氤氳著整個廚房,恰似著撲面而來的醉人年味,叫人無可阻擋。香撲撲的氣味,熱騰騰的美味,惹得玩鬧的孩子紛紛嘗鮮,滾燙的熱食吃得食火上升,口舌生瘡,也不肯放下。最終耐不住性子,叫上一群伙伴,滿世界地瘋鬧。只見那人流如潮,水泄不通,大街小巷,均是熙熙攘攘,紅燈高掛,一派喜氣洋洋的面貌。忙忙碌碌中,似乎一整年的努力,更多的是為了這幾天。
香香的年味、臘味、節(jié)日味,全都跟著年關(guān)的腳步的來臨而開始彌漫,充滿每個感官。直到三十除夕,吃上歡樂的團圓飯,其樂融融,一家臥在沙發(fā)上,什么也不調(diào)換,在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的一顰一笑中守歲,度過舊的一年,迎來新的一年。
鐘聲敲響,大年初一的爆竹熱鬧了,拜年、紅包、煙花……不亦樂乎。是繁忙,是歡樂,是不舍?是厭倦,是喜慶,是依戀?十幾年來,循規(guī)蹈矩,我想是累了,但為何內(nèi)心總涌起深深的不舍,若割舍了這傳統(tǒng)的日子,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要求相聚、祝福?這是個平凡的日子,只是要我們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不會累,為了這短短的一次團圓!我們抱怨年味的淡去,我們感慨時光的逝去,但是否會在一個午后,回憶那遠去的年味兒,這是一種幸福、溫馨的體驗。
追溯匆匆數(shù)十年,記憶中的年味兒,是福,是樂,是我們永久的依戀。
過年作文主題篇3
臘月二十八,我們走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不斷地催促著爸爸開快點,開快點;可走到半路,天公不作美,窗外下起了飄然大雪,爸爸也將車速降到了50邁,我的心也越發(fā)焦急起來,真想一瞬間飛到奶奶家去過年。
臘月二十九,今天晚上便是除夕之夜。我們聚在奶奶家,一起歡慶這個喜慶的夜晚。酒和飲料交織在一起,卻表達的是同一個祝福——除夕快樂!8點,我們準時打開電視,鎖定中央一臺,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頓時,笑聲飄滿了整個房間,此起彼伏。
當然,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便是正月初一早晨吃餃子了。因為奶奶家有個習俗:每年過年吃餃子,不僅要在餃子里面包個幾枚硬幣,而且還要在一個餃子里包一張百元大鈔呢!去年是被叔叔給吃去的,今年又將會花落誰家呢?我好期待啊!
餃子端上來了,我們像聽到無聲的指令一般,不約而同地開動了。我們都在拼命地吃,突然奇奇興奮地大喊一聲,嬸嬸隨即說道:“難不成這第一枚硬幣讓這小東西給吃到了?”待奇奇吐出來,我們湊過去一看:真是一元錢!頓時,一股勁涌上心頭,涌進嘴里:“我一定要吃到那一百元錢!”
不一會兒,每個人的陣地里都有了幾枚硬幣,可那一百元偏偏就沒有蹤影。爸爸不止一次地晃動盆子,連奶奶也不禁懷疑起來:難道是我老糊涂了,根本就沒包?更要命的是,我們的肚子都已快撐的吃不下了。人心渙散,看來這一百元,今年是吃不到嘍!
我已決定放棄,邊自言自語道:“再吃最后一個吧!不要那一百元了。”我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偏偏就挑了一個離自己遠的餃子。那餃子皮薄,一下被我捅破了。只聽到嬸嬸大叫道:“天哪,一百元錢!”我挑過來一看,真是一百元錢!我抬頭看著天花板,心想:“一定是我的真誠感動了上蒼,他才把這一百元錢賞給我的。肯定是!”……
過年作文主題篇4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過年要干嘛嗎?當然是要吃團圓飯、購年貨、大掃除啦!
嶄新的一天到了,我早早地起了床,穿上衣服,洗完了臉,刷完了牙,吃了豐富的早餐。因為今天是大年三十,要干很多特別的事,我為了過大年列了一個計劃表:上午第一購年貨;第二大掃除;第三再吃團圓飯。我讓媽媽看了看我的計劃表,媽媽說:“咱們應該先大掃除,再購年貨,因為家里干凈了,才有地方放年貨呀!”我覺得媽媽說的有道理。
我和媽媽開始大掃除了,我來擦玻璃、整理大屋、掃地拖地。媽媽來擺書架、整理小屋、客廳、地下室、玩具屋、廚房等。我們各自干著自己的活,我和媽媽十分仔細。過了幾個小時,我們終于打掃完了,已經(jīng)到中午了,我們吃完香噴噴的午飯,睡了會午覺,就去購年貨了。
到了義烏小商品城,我興奮地奔向大門口。進了大門,有好多紅紅火火的年貨,媽媽買了一個特別大的中國結(jié),說:“這個中國結(jié)掛到家里,可以為家里帶來吉祥如意。”我也想買個小中國結(jié),送結(jié)屬馬的姨媽,因為今年是她的本命年。我走了好久才看見一個賣小中國結(jié)的店,我購完了年貨,媽媽也購完了年貨,媽媽帶著我去姨媽家給姨媽送禮物,然后一起去吃團圓飯。
這個年我過得比誰都好,都快樂!
過年作文主題篇5
快過年了!也許是因為大街小巷越來越濃的年味,也許是因為年近半百,越是到年根兒底下就越時常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時不時地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望著窗外川流不息的車流、五彩閃爍的霓虹,眼前不斷幻化而來的是:小時候田野地里津津有味地咀嚼、蘆葦蕩里撒著歡兒地奔跑、夏夜房檐下一遍又一遍數(shù)著星星、還有惡作劇的頑皮……甚至淘氣時被父母哥哥訓斥,現(xiàn)在想來,都有著“故鄉(xiāng)”兩個字的情感標簽。
有人說,家鄉(xiāng)可以有無數(shù)個,故鄉(xiāng)卻只能有一個,那是被稱之為“老家”的地方。當年少已成往事,當奔波忙碌成為常態(tài),我渴盼擁有讓心靈得到休閑的片刻時光,為生活提純?nèi)∨诩姺睆碗s的世事風雨中擁有可以放縱精神自由的憩園。家,就這樣把濃濃的情感元素外化于一顰一笑之中,把滲入骨髓的文化基因無理由地沉淀在生命里。
當薩克斯曲《回家》的旋律緩緩響起時,我的心跳就不由自主地開始加速:回家、回家、回家……這是任何人都會無法抗拒的呼喚。有家才有愛,有家才有情,有家就有永遠。
在家里,可以找回年輕、找回青春、找回童年,把一切浸潤在無拘無束釋放溫情的河流里。家的港灣,消解你的煩惱,寬容你的任性,共鳴你的喜悅,也能用溫暖的手掌擦去你的淚水。哦,我看見了父親那雙渾濁的眼,靜默無聲,卻又有無法形容的力量,定格我童年的稚嫩,成長的歷程;母親滿頭銀發(fā),在家的巷口張望,用世界上無法替代的目光深情鋪就我遠行的道路和歸來的期盼。還有小伙伴們見面時的擁抱,聲聲呼喚著我的小名兒……
家,總在春節(jié)這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大的發(fā)酵場里,散發(fā)出幸福的味道,濃得化不開、香得飄不散、醇得擋不住。
洗卻時光的漫漫風塵,我更懂得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更懂得從家出發(fā)的意義。家是臍帶,牽系我走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牽系我的一生,讓我不時地回望,問問自己: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我最終要回到哪里。警醒我感悟那些身后蒼茫的歲月,沉淀我眼前那猶未可知的時光。
我想說,朋友們,無論身在何處,從業(yè)何方,回家吧,回家過年!
過年作文主題篇6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團團圓圓地過春節(jié)了,我們家也一樣。
大年夜下午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去超市買年貨了。超市里人非常多。我問老媽:“人為什么這么多啊?”老媽回答說:“因為過年大家都要買年貨了呀!”買好年貨,我們就回家了。
我們回到家,看了一會兒電視,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可真豐盛呀!有湯團、黃魚、青菜、雞、牛肉……當然少不了八寶飯和年糕。八寶飯?zhí)鹛鸬模瑯幼右埠芷痢D旮庖埠芴穑贿^很粘,筷子粘在上面拔也拔不下來,還差點吧我嘴巴粘住。
吃完年夜飯,開始放鞭炮,鞭炮又響又亮,真是震耳欲聾啊!
過年真有趣!
過年作文主題篇7
“爆竹聲中一歲竹,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盼星星,盼月亮地終于把充滿喜悅,充滿溫馨的春節(jié)盼來了。
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都張羅起來了,有的貼春聯(lián),有的貼窗花,有的放鞭炮,有的掛燈籠,還有的打掃房子……,其樂容容,另外,有的在有條不絮地置辦年貨,街上則堵得水瀉不通,喇叭聲連綿不斷,似乎在打招呼呢,向?qū)Ψ奖硎拘履甑淖8?街上的貨物琳瑯滿目,購物者是多之又多,特別是我們可愛的小朋友們圍著大人們吵著鬧著要買新衣服,新玩具,爸媽只好順從了,每個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大財源滾滾如潮,好生意天天進寶”,我拿著奶奶買的春聯(lián)開始忙了起來,老爸則在一旁輔助我,我麻利地將春聯(lián)貼的整整齊齊,咦!媽媽在干嘛呢?走進一看,原來是在包餛飩呢,看著媽媽在熟練地包著,我也想試一下,我想我現(xiàn)在雖然不會,但我堅信只要努力學,就一定行的!我小心地拿起面皮,學著媽媽,夾了一些餡放在皮中間,可它不聽話像個頑皮的孩子又跳到了碗里,我不厭其煩地試了一遍又一遍,終天它聽話地“睡著了”,這其中也要感謝我的媽媽,手把手的教我,我終天學會了包餛飩。特別是到了晚上,我吃著自已親手包的餛飩,十分美味,全家人都向我堅起了大拇指,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呢!品嘗了餛飩,便要開始享用豐盛的年夜飯了,有魚有肉,聽奶奶說一定要有魚,寓意叫年年有余,每一碗菜都是香噴噴的,吃上一口,回味無窮呀!
“砰啪”一陣炮竹聲響起,吃完年夜飯,我們?nèi)叶汲鲩T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煙火,陣陣煙霧開始彌漫開來,把我們重重包圍,耳畔的爆竹聲夾雜著huǒ藥味,充滿了濃濃的年味!看完的煙花,我們就坐在電視機前準備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真是豐富多彩啊!
這個年是多姿多彩的,這個年是喜氣洋洋的,這個年是煙花滿天的,這個年是充滿年味的,真希望每一天都是春節(jié)啊!
過年作文主題篇8
【過年必備之年粿】
在閩東山區(qū)的年俗中,打糍粑是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因為糍粑好吃、好保存,更重要的是打糍粑,能帶給人們非常重要的儀式感。
不過,要說好吃和儀式感,在我的老家壽寧縣下黨鄉(xiāng)海坑村,則還要數(shù)打年粿。
打糍粑,把糯米淘洗干凈,用水在木桶里泡上一夜,第二天用木箍的飯桶蒸熟,然后放到石臼里用木錘打爛,即可。
雖然打糍粑已經(jīng)很復雜,但和打年粿相比,還是簡單多了。
打糍粑用的糯米,而打年粿用的則是粳米。打糍粑泡米用的是清水,而打年粿泡米用的則是木堿水。年粿之所以美味,奧秘全在于這木堿水。
在老家的山中,有一些灌木燒成灰,放在水中煮沸后,會產(chǎn)生木堿。
做最好的木堿水,自然要用上好的灌木,而上乘者,就叫堿樹。先把堿樹砍回來,然后燒成木炭,再讓木炭慢慢化成灰。上好的堿木灰,白色而細膩。燒一大鍋開水,把堿木灰放進滾水中,再煮個10幾分鐘。煮好的木堿水,用棕片或紗布進行過濾,把煮爛的木堿灰去除,木堿水繼續(xù)在木桶里沉淀,最后把桶里透亮明澈的木堿水打出,和上好的粳米一起浸泡。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泡發(fā),粳米變成鮮亮的綠色,抓一把在手,再聞一聞,香噴噴的木堿味,讓人產(chǎn)生無限期待。
米泡發(fā)后,就要裝進飯桶里蒸了。
在大鐵鍋里盛上水,再將飯桶放進鐵鍋里。灶膛開始燒大火,等鐵鍋里的水開后,木桶蓋的縫隙慢慢開始冒熱氣,此時最為關(guān)鍵,堿米飯燒得不夠熟,打出來的年粿口味不夠純正,而燒過頭了,打出來的年粿不夠光滑,做成粿坨粿餅則不夠美觀。
因而,在飯桶蓋開始冒蒸汽后,有經(jīng)驗者,就會不時用手掌撫摸飯桶,通過桶壁的熱度和桶蓋冒出來的蒸汽,判斷桶里的堿米飯是否熟得正好。
將堿米蒸成帶著淺綠色的堿米飯后,倒進石臼里,再用木錘進行錘打。
由于年粿比糍粑硬,打起來比較吃力,一桶堿米飯的年粿,需要幾個成年男人輪流打。打的過程,技術(shù)含金量非常高,通常是男的高舉十來斤重的木錘打粿,而女主人則蹲在石臼旁,不停往石臼里灑溫堿水,兩個人要配合得天衣無縫,否則女主人的頭就有可能被錘到,以至受重傷。
通過男女主人的精妙配合,經(jīng)過20多分鐘的錘打,方可大功告成。
剛打好的年粿,看去淺綠透亮,聞之清香撲鼻,手摸彈軟嫩滑……這樣的食物,又有誰見了會不動心?
而吃到嘴里,柔軟和Q彈并存,木香和米香齊放,這樣的美妙,是吃其他任何食品都難以體驗的。
年粿打好,即可食用。女主人通常會先犒賞孩子們,無論是自家還是旁人家的孩子,總是見者有份。
然后,將一大坨年粿,整個搬到餐廳,放在飯桌上的一個抹了香油的竹匾上,再進行“藝術(shù)”加工。有的加工成流線型、兩頭小、中間粗,20厘米長的粿坨,那是正月走親戚時用的,送禮要送一對,甚至用紅紙條拴起來。有的加工成粿餅,有橢圓形,也有圓形的,放到儲物間保存起來,在正月里自家食用。
而儲存起來的粿坨、粿餅,由于木堿的原因,會慢慢變硬,但不容易變質(zhì)。變硬的年粿,再食用,就得用刀切成片,重新蒸煮才能食用。有的因為放久了太硬,切之前還得放在清水里泡上幾天,這才切得開。
最讓人難忘的,是用油菜花煮年粿,菜是綠的,粿是綠的,湯是綠的,碗里漂起來的熱氣,似乎也透著綠。這樣的食物,雖非山珍海味,卻真正稱得上色香味俱全,吃上那么一回,也將讓人難忘。
只是,前幾年回老家過春節(jié),已經(jīng)很難吃到這樣的傳統(tǒng)美食了。而今,大多數(shù)人家都已習慣去超市里購買工廠里加工、添加了面堿的年粿,雖然看上去還是原來的模樣,但味道早已不是原來的味道。
好在,而今富裕起來的鄉(xiāng)親們,也開始懷念并向往那過去熟悉的味道,不少人家又像以前一樣,快過年了,提刀去山上砍一把堿樹回家,燒堿灰泡一桶粳米,在除夕的傍晚再打一回年粿。
在充滿年味的山村,聽著木錘錘打在石臼上那空靈而熟稔的聲音,感覺比什么樂器敲擊出來的音符都更加悅耳。
而那剛出爐的年粿,散發(fā)出淡淡的木堿清香,總能讓我這樣的游子,對遠離的故鄉(xiāng)更加留戀,以及對新時代的鄉(xiāng)間生活更加向往。
過年作文主題篇9
婆婆越老越愛俏,我每次給錢,她都接著,買衣服買鞋燙頭,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時髦老太太。今年過年,婆婆提前一個月便約老姐妹逛街購物,見到漂亮衣服就挪不動腳,試穿一下若合身又舒服,便開心買下。婆婆年輕那會兒,一年能混得一身新衣服就不錯了,結(jié)婚有了孩子,每年春節(jié)給孩子們置辦上新衣新鞋后,余錢就已經(jīng)不多了,婆婆舍不得買新衣服,舊衣服洗洗就算過年了。婆婆想起這些就心酸,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自己想穿就穿,想吃就吃,得把過去對自己的“虧欠”補回來。
婆婆入冬剛買了一件羽絨服,最近又看中了一件長款外套,買來掛在衣柜里,留著春節(jié)穿。我每年年底都會給她一個大紅包,讓她購年貨、買衣服。今年我送紅包時,順便拉著婆婆逛了趟商場,婆婆又相中了一件中長款外套,我立馬就給她買了。
過了幾天,婆婆見一位老姐妹穿了一件短款外套款式新穎,減齡又顯氣質(zhì),當天下午她就讓我和她去商場買了一件。婆婆今年過年外套就買了三件,褲子鞋子,里里外外也配套購置齊全。
現(xiàn)在大家平時就穿得和過年一樣,很多人過年穿新衣服的熱情減淡,但婆婆卻堅持今年過年里外一身新。前不久鄰居王大媽突發(fā)疾病去世后,婆婆更想開了,她們這代人,苦日子熬過來的,養(yǎng)成了省吃儉用的習慣,萬事都為子女考慮,有錢也舍不得花。王大媽條件多好呀,自己有退休金,兒子開公司,但她生活還是依照老傳統(tǒng),一件棉襖穿了十年。婆婆可不想過王大媽的日子,到了老年,更應該心疼自己,過日子更要注重儀式感!
婆婆打算好了,今年過年雖然大家不互相串門兒,但大年初一她也穿戴一新,“線上”拜年也要漂漂亮亮,她早上穿一身新衣服,中午再換一身,到了下午再換第三身,換一次精神一次,換一次年味濃一次。自己開心,外人看著她也喜慶。
女兒說,奶奶年齡大了,愛顯擺了。婆婆解釋道,你爸今年響應號召,工作地過年,不回家了,春節(jié)肯定和我視頻拜年,他看到我打扮得精精神神,便能安心在外。
原來這才是婆婆新衣買三件,老太過“潮”年的主要原因呀。其實還有一層,婆婆未說,婆婆“閃亮”出鏡,出一次鏡換一身衣服,也是在她兒子面前變相宣傳了我的孝順。
好吧,我也捯飭起來,過個線上漂亮年。
過年作文主題篇10
新年很快就要來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忙碌碌的準備呢!
大街上,人們穿上了新衣服,超市賣菜的價格也漲了錢,家長和孩子們都忙著買年貨,比如:買糖、買可樂、買汽水、賣菜……街上的汽車也很干凈,很多叔叔阿姨們下了班就往洗車店跑,家家戶戶都買了春聯(lián)、煙花。
晚上才熱鬧呢!滿樹枝上掛滿了白色的燈,還有紅黃色的燈一個跟著一個往下落,可美了!天空上的煙花不斷往上鉆,顏色各個不同,有黃色的、有紫色的、有粉色的、有綠色的……它們就像一個個小仙子飛上天空,把新年美好的祝愿灑向全國的小朋友們,真是好美妙啊!小區(qū)里的朋友們正在快樂的放煙花呢!我也跟上去放,看我們多快樂呀!
爸爸媽媽已經(jīng)做好了香噴噴的水餃,在樓下的不遠處就可以聞到香味兒,更別說在樓道里了!我連忙跑回家吃餃子,“哇!好香的水餃啊!”讓我一連下子吃了一大碗,讓我飽的,仿佛肚子都大了起來。
家家戶戶都打掃的干干凈凈,地板上一點兒灰塵也沒有,玻璃窗上沒有一點兒污塵。反正都打掃地干干凈凈的了。
公園的草坪上有著五顏六的燈,一盞一盞的,好美呀!當然有:紅色、粉色、藍色、綠色,當然包括許多顏色。你一走進去,仿佛許多小精靈在圍著你轉(zhuǎn)呢!
新年快到來了,通過這些景物你就會感受到:“太棒了!新年真的要來了!”
過年作文主題篇11
新年,永遠是帶著一份喜悅,帶著一絲悲傷,帶著一點向往。這些細微的情感也營造出了新年歡快而傷感,悠閑而緊張的氣氛。
新年里,人們最直接的情感就是喜悅,這種直接喜悅也感染了新年這一熱鬧的氣氛。雖然年已經(jīng)過完了,但這種氣氛依然不比當時弱,就像是過年時的重播。我想所有的人都會為新年感到高興的,為他們又努力過好了一年,為他們在這一年里經(jīng)歷的所有喜怒哀樂,為那過去的一年已成為遙不可及的歷史。這些,都會像空氣一樣融入這氣氛中。慢慢地,慢慢地飄到世界的每一處……
雖然這氣氛看似充滿了歡樂,但仔細感受,也有一絲傷感,那是人們對舊的'一年所產(chǎn)生的種.種回憶與不舍。這種不舍使原本歡樂的氣氛帶上了青灰色的色彩,更加使人愿意感受其中微妙的情感。
當然,除了快樂與傷感,緊接著而來的就是緊張,人們看似悠閑,但新的一年一切都得重新開始。我們要為新的一年做好所有準備,但在同時,人們原本懶散的思緒也變得緊張起來,從而又使新年獨特的氣氛又增加了一種元素——緊張。
在我認為,新年的氣氛需要用四個詞來形容——快樂、傷感、悠閑、緊張,雖然看似矛盾,但卻與我們的情感相互對應著。也只有新年才能配制出如此與眾不同的氣氛。我們面對新年,永遠會感到一種無端的快樂,但面對它的離去,也會感到傷感,當我們說到來年的計劃,又會倍感壓力,也代替了我們談天說地時悠閑的氣氛。
我想我會喜歡這氣氛,不僅僅因為它的獨特,更是因為它是由我們最真誠的情感編制而成。我會用心感受這氣氛吧……
過年作文主題篇12
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人們會提前十天半個月準備年貨、打掃房屋,把家里裝扮得喜氣洋洋:在門上貼紅彤彤的福字和吉祥喜慶的春聯(lián);在窗戶上粘上造型各異的大紅窗花……很多飄流在外的人們總是想盡辦法在除夕之前趕回家里,就為了同家人歡聚一堂。每年的除夕人們總是團聚在一起歡聲笑語地吃年夜飯,觀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還會一起守歲迎接新年的到來。我們家也是如此,今年跟大外婆一家在一起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除夕夜。
這一天清晨,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爸爸也不甘落后。早飯后媽媽便開始著手準備年夜飯,而我和爸爸配合著貼福字和窗花,并且把各個房間整理得整潔又漂亮。
臨近中午,我和爸爸已經(jīng)完成任務了,而媽媽還在廚房馬不停蹄地忙碌。出人意料的是媽媽為了獎勵我的辛勤勞動,主動提出咱們午飯去吃肯德基。哇,過節(jié)的感覺太好了!
到了下午,我們?nèi)叶荚谧鲎詈蟮臏蕚涔ぷ鳎翰粱覓叩亍⒉恋匕澹瑴蕚涔瞎闶场頃r分,客人紛紛到場,我們又忙碌了起來:我和爸爸在客廳招待客人,端茶倒水,陪客人們聊天看電視。媽媽在廚房麻利的燒菜煮飯,頗有幾分大廚的風范。
開飯咯!滿滿一大桌豐盛的菜肴,我不禁饞涎欲滴。大家一起入座,舉杯互相祝福,希望來年吉祥如意。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喝著,笑著聊著,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今天,忙碌又快樂,勞累又幸福。這一天是庚子年的結(jié)束,也是辛丑年的開始。明天起,一切都是全新的!
過年作文主題篇13
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我國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
春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爸爸把家里的個個門上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在屋里貼滿了“福”字,表示每年都有好運氣。媽媽和奶奶在屋里包水餃,里面包了花生和各種各樣的餡子,還準備了年夜飯。爺爺在打掃衛(wèi)生。當夜幕降臨的時候,我和爸爸拿起煙火,去放鞭炮,噼里啪啦,那鞭炮真響呀!“可以吃晚飯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吃晚飯。大人們拿起酒杯相互敬酒,說著祝福的話,孩子們邊說邊笑,邊喝飲料,還看著春節(jié)晚會。吃完了飯,孩子們又趕緊去放煙花,玩的不亦樂呼。已經(jīng)到晚上十點了,孩子和大人們?nèi)匀粵]有睡覺,因為要守歲。雖然孩子們的眼皮已經(jīng)睜不開了,但還是堅持了下來。終于,等到了春節(jié)那一天。一大早,我穿好新衣,跟著媽媽去拜年。我給長輩磕了個頭,說了聲“新年快樂”!長輩給我了一些瓜子和糖果。當我跟媽媽回家時,我的兩個口袋里已經(jīng)裝滿了瓜子和糖果。我的心里樂開了花。
告訴你,關(guān)于春節(jié)還有一個可怕的故事呢!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年的大年初一它常常來人間搗亂,使人生活不得安寧。人們漸漸知道了“年”害怕紅、光、響、火后,就放鞭炮、敲鑼趕走“年”。年趕跑了,人們把這個節(jié)日流傳了下來。
春節(jié)有好玩的、好吃的,還有壓歲錢,我喜歡春節(jié)!
過年作文主題篇14
【品一品牛年新春的“吉祥三寶”】
春節(jié)寄托著中國人對團圓的渴望和對家的“憧憬”,在“春風送暖入屠蘇”中,與親人分享“一盞”人生路上的成長與快樂,傳遞“闔家”的幸福與團圓,是如此讓人心曠神怡。值此之際,與廣大黨員干部共品“吉祥三寶”一道,惟愿2021年的漫漫征途中,緊握奮斗之槳、高揚實干之帆,推動中國號巨輪繼續(xù)破浪前行。
“吉祥三寶”之“值班值守”,在春節(jié)保障中踐行初心使命。春節(jié)值班是廣大黨員干部必不可少的職責之一,為讓人民群眾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牛年春節(jié),廣大黨員干部要強化責任心和使命感,統(tǒng)籌好疫情防控和春節(jié)保障,為人民群眾過上一個安全祥和的牛年春節(jié)“保駕護航”。2021年春運從1月28日開始,根據(jù)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期間長途旅行會大幅減少,但是中短途出行可能增多,做好人民群眾的出行通暢和交通安全成為春節(jié)期間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堅守值班崗位,細致嚴密地做好能源、通信、安保、物資供應等節(jié)日期間的各類保障工作;要扎實開展走訪慰問,讓困難群眾溫暖過節(jié);要關(guān)心關(guān)愛“就地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為他們帶去豐富的物質(zhì)文化生活;要做好疫情防控相關(guān)工作,構(gòu)筑起聯(lián)防聯(lián)控、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以優(yōu)異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
“吉祥三寶”之“年夜飯”,在萬家燈火中抒發(fā)為民情懷。近期,全國多地相繼出現(xiàn)零星散發(fā)和局部聚集性的新冠疫情,“外防輸入、內(nèi)防反彈”容不得絲毫麻痹和疏漏。為鞏固當前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多個省市發(fā)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以最大程度緩解防疫壓力,廣大黨員干部更應以身作則,做好“就地過年”的打算,正如蘇軾所云“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這頓年夜飯無論是在工作所在地,還是在溫馨的家中,更或許在奔波的路上,都有著特別的意義。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我們戰(zhàn)斗在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各條戰(zhàn)線上,落實好“六穩(wěn)”“六保”工作任務,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增長率先由負轉(zhuǎn)正。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常言道“一家不圓萬家圓”,望著中華大地處處萬家燈火、欣欣向榮,這一頓“年夜飯”無論在何地,相信都會品出生活的吉祥如意和幸福圓滿。
“吉祥三寶”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在其樂融融中揚帆起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國情懷深深植根在歷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自1983年中央電視臺面向全國人民直播第一次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以來,這一道精美的視覺、精神“大餐”也成為當代華夏兒女大年三十晚上守候期盼的“新年俗”。1984年的春晚,香港歌手張明敏以一曲《我的中國心》,引發(fā)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的思鄉(xiāng)情懷和中國情結(jié);1985年《十五的月亮》,唱出新時代中國軍人默默奉獻的心聲,成為一個時代的“歌聲嘹亮”;1990年陳佩斯與朱時茂表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一串串笑點,讓春晚成為歡樂時光;1998年那英、王菲“珠聯(lián)璧合”《相約1998》,抒發(fā)了濃濃的愛國情懷;2011年“旭日陽剛”組合以獨特的農(nóng)民工氣質(zhì)唱響了《春天里》,打動了億萬觀眾;2021年春晚共有歌舞、小品、詩朗誦等40個精彩紛呈的節(jié)目,寄托著中國人對家、對美好生活、對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無限情思,讓我們一起期待、一起守候。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廣大黨員干部在守護萬家燈火中,張滿“乘風破浪、激昂青云”的夢想風帆,遠航、遠航,惟愿錦繡河山華燈初上、國泰民安。
過年作文主題篇15
【歲歲年年在我心】
一歲有一歲的歡喜,一年有一年的成長。兒時的我總認為“年”是雪花繽紛時那翹首期盼、永遠不會遲到的慶典;如今的我早已將“年”深深印入心間、奉為且品且悟的經(jīng)典,而最初引領(lǐng)我閱讀這部經(jīng)典的人,是我的爺爺。
兒時的我,便知曉爺爺特別重視過年,而這份獨特的儀式感體現(xiàn)于“家庭作文”和“家庭思政課”。每逢過年,爺爺喜歡給全家老小布置一篇作文,主題一般為“家”“團圓”等,要求每人抒發(fā)感想,體裁、字數(shù)不限。至今回想起孩提時的自己跟隨父母寫“家庭作文”以及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哥哥弟弟妹妹們欣然交卷的場景,不覺莞爾。
爺爺還喜歡在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后“命令”全家人圍坐身旁,講一講歷史時政,話一話家國情懷,談一談工作與生活感悟。歲歲年年皆如此。爺爺?shù)倪@些“命令”逐漸成了全家人過年的習慣,更匯集了全家人成長的記憶。他將我們多年來的“家庭作文”精心收藏著,并于離世前編錄進了一本《歲月留影》的冊子以留存親友。那一年是2008年。
一眨眼,已是2021年,我已走過了畢業(yè)、工作、結(jié)婚、生子的一個個人生路口。成長的路上,有陽光也有風雨,有歡笑也有熱淚,但縈繞耳旁的永遠是“愛國愛家,盡職盡責”的諄諄教誨,刻入心間的永遠是一名老黨員“兢兢業(yè)業(yè)鞠躬盡瘁,一生不諂不驕,克己奉公勤儉持家,終身無愧無悔”的人生坐標。
多少個深夜,月光灑落窗臺,靜心翻閱《歲月留影》。當那一篇篇“家庭作文”浮現(xiàn)于腦海,當那一堂堂“家庭思政課”回響于耳畔,當那一句句“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的解讀熟稔于心間,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年”,那一秒,我似乎可以親切地聆聽到昨天、昨天的昨天,也可以勇敢地奔向明天、明天的明天。
我漸漸明白,“年”之于我,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已升華為一種精神的圖騰。“人立于世,要有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只有自尊才能有遠大的理想,只有自信才能有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只有自強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和干擾,只有自立才能有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這是《歲月留影》中爺爺留下的一段話。時光荏苒,步入而立之年的我更加懂得肩上之責:應修身齊家,培養(yǎng)擔當進取的底氣;應懸梁刺股,磨煉迎難而上的志氣;更應砥礪前行,堅定乘風破浪的勇氣。
歲歲年年在我心,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且將感恩的祝福獻給歲月,人間值得的這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