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
好的作文應該有獨特的見解和創新性,能夠給讀者帶來新的思考和啟示,同時也要注意不要過于偏激或主觀。什么樣的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才算是優秀的呢?這里整理一些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方便大家學習。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1
中秋節到了,終于可以吃到我喜歡的月餅了。
早晨媽媽給我拿了一塊大月餅,我迫不及待地撕開了袋子,看著圓圓的月餅,媽媽說:要用先刀切開,可是我沒有看見到,于是我就用勺子切開來了,咬一口甜甜的怎好吃,讓人忍不住吃上第二口。
中午來到了大姨媽家吃飯,開飯了,桌上除了別的菜就是螃蟹,我一看螃蟹的殼是紅的,想想螃蟹活著的時候身子是青的張牙舞爪的,現在紅著臉躺在盤子里面好像承認錯誤。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我們全家坐在一起吃月餅,聊天,賞月,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2
八月十五這一天,我和家人來到了博物館,參觀關于中秋節的展覽。
一進展廳,一副賞月圖立刻吸引住了我,畫面上母親牽著孩子去賞月,聽了講解員的介紹我才得知,賞月時必須由母親帶領去賞月,原來中秋節也有如此之多的習俗啊!旁邊,一個兔爺讓我頗感興趣,這件展品惟妙惟肖、活靈活現,一般母親領孩子賞月時會給孩子作為玩具,讓孩子不哭鬧。兔爺的座騎是一頭老虎,當然也可以有多種動物成為坐騎,如羊、牛等,兔爺真是神通廣大。參觀完展廳,我臨摹了一副嫦娥奔月圖,嫦娥貌美如花,腳踏祥云,朝天奔去。
中午,我和家人聚在公園里,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和美味的月餅、水果。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在一起比賽月的飛花令。輪到我說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媽媽也不甘示弱,到了爸爸那里就卡住了,半晌還沒有給出詩句來,我急的臉都憋紅了,干脆幫爸爸說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最后我如愿以償的當上了勝利者。
傍晚,好似玉盤的月亮掛在夜空上,旁邊的星星點綴著天空,好一副秋夜圖。
我是一把椅子,普通的椅子。
我的弟弟也是一把椅子,被送到了我主人的妹妹家長沙。我希望主人每天都坐我,幾年來都如愿以償,但自從主人買了沙發以后,我就成了家里的一個擺設。
終于有一天,也就是今年的中秋節,主人的兒子把我洗得干干凈凈,提議說:我們應該回味過去。今天晚上,我就坐這把椅子賞月,你們也坐這種椅子,好嗎?主人和她兒子他爸也答應了。所謂這把椅子是指我,這種椅子指的是我的爸爸和媽媽。
到了晚上,小主人真的選擇了我,我真是激動萬分。我突然想起了弟弟,面對著夜空在心中默默地祈禱:弟弟,你在長沙還好嗎?想我了沒有這個時候,我仿佛聽到弟弟對我說:哥哥,我很好,不用擔心是啊,看著月亮,就好像看見了弟弟的臉。
想到這里,我不禁念起了小主人最近常念的那首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出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弟弟啊,你何時能回來?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3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位月亮增添了詩意。漆黑的夜幕把月亮襯托得更顯瞇矇,點點的星斗也為之失去了光彩。皎潔的月光為中秋節拉開了序幕。
中秋節當晚,地上擺滿了烤肉用具及食品,旁邊還放著飲料、柚子和月餅。
此時爸爸正手忙腳亂的把烤得快焦掉的肉翻面,媽媽也不閑著,她一面在廚房里洗碗,一面叮嚀爸爸記得打電話邀請親朋好友過來家里一聚。相較于爸媽的忙碌,我和哥哥則悠閑的看著電視。
“叮咚!”門鈴突然響了,當哥哥打開大門一看,他的驚呼聲引起了爸嗎和我的注意。“小阿姨!”原來遠住在上海的小阿姨趁著連假,帶著小表弟和小表妹來家里玩。聽到阿姨從千里迢迢的上海趕來,媽媽和阿姨立刻在家中上演感人的手足相逢的戲碼。
當媽媽和阿姨好不容易寒喧完之后,媽媽立刻把他們“請”到沙發上,并毫不留情的把正再看電視的我們向趕蚊子一般的趕離沙發。當大家酒足飯飽之后,便三五成群圍在一塊兒,天南地北各聊各的。
中秋節是我初三大節日之一,有著團圓的意謂,而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將團圓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4
開始的,發現,現在農村的中秋也是那么的冷清。記得小時候總是在城市過得節日,中秋節也是,直到去年因為奶奶去了海南,我們一家才在農村過了一個中秋節,以內是第一次在農村過節,我們當然是得好好地看看農村里那輝煌的場面。從小就記憶,城市里的中秋其實也和平時差不多,只是聲音比平時更加的熱鬧,薰煙味更重了!記得去年的中秋,我們這里的那種聲音是一直想到第二天的,記憶中城市里的中秋好像也是這樣的。但是,發現,昨天,這里很早的就吧東西收起來了,差不多是酒店,我們家就收拾好了!記得在城市過中秋的時候,我們家一直到凌晨的時候還沒有收拾啊!或許也是因為媽媽心情不好懶了點吧!
記憶中的中秋節,我們只要在城市過,我們都會買一些書籍和學習用品,祭拜。話說是可以保讀書棒棒!或許吧!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做了,記憶中四年級是最后一次,這么說已經差不多三年還是四年沒有這樣傻傻的了!或許是漸漸地發現其實成績都是得靠自己努力來的!因此,也就沒有這樣做了吧!但是又或許,真的有用吧!要不然怎么四年級的時候成績總是那么頂尖呢,不像現在的無名小卒!但是也有可能是自己因為那個時候很在乎成績,所以擊敗了,所以起到了,所以努力了,所以優秀了!
記得在城市過中秋節的時候,我們是隔著幾分鐘就點三炷香,而今年我們就只點了一炷香!記得去年的中秋在農村過,然后我到廣場去的時候,不只有孔明燈在周圍旋轉,還有鞭炮聲,煙火聲,祭拜聲,包括讓人目不暇接的祭品,還有一個男生的禮物。當時也不知道他是?或許失戀了吧!心情不好吧!送了一只會發光的豬豬給自己,還拿了孔明燈讓自己幫他許個愿!只是,今年卻沒有那樣的好運了。自己也就呆在家里,宅著看電視。等待著其他人的中秋樂!
好吧!已經是記憶了!抹不去的記憶是去年的昨天!留下傷痕的是今年的昨天!我們家里的悲慘情況!愿一切安好!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5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在中秋節里,我最喜歡的就是吃團圓飯、賞月啦。這是多么的溫暖、快樂吖!
晚上,我們一家人開始做飯,冰冷的廚房瞬間溫暖了起來,每個人身上都流下了汗水,每當一陣微風吹來,整個廚房便充滿了溫馨的感覺。做完了飯菜,我們就圍坐在小圓桌周圍吃飯,雖然菜式不多,但都是有家人的感情在里面。這一刻,我們的一家人又團圓了,我們有說有笑很歡樂。吃完了團圓飯,我們一家人就準備賞月了。
賞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節目。圓圓的月亮姑娘悄悄露出那皎潔、燦爛的笑容,遠看月亮姑娘就像一個明晃晃的月餅。我看著月亮問媽媽:媽媽,這個時候玉兔它會在干什么事情呢?
玉兔現在可能是在看著我們。媽媽笑著對我說。
這時候,爸爸端上了一盤月餅,我拿起來月餅跟月亮相比,月亮真的是又大又圓呀!我看著一條條白色的.絲紋構成的圖案可真像嫦娥呀!我們邊吃月餅邊賞月,有說有笑的,到處都充滿歡聲笑語
在這個月圓之夜,我們全家人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又難忘的中秋節。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6
這幾天,我懷著極其濃厚的興趣讀完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節日的起源和關于節日的文化。書中給我們介紹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的由來與風俗,不難看出,貫穿著這些節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的節日中,我深刻地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說春節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都“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游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日供品中,必備一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這一切是多么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著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
再說中秋節吧。“中秋節”又名“祭月節”,農歷8月15日,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已有中秋一詞記載。到了春秋戰國,每逢中秋節,大家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的儀式。中秋節在這個時期已經初見規模了。明、清時代的中秋節,賞月依舊,一輪圓月東升時,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和各種水果,邊賞月,邊暢談。中秋賞月的習俗流傳至今。瞧,月光下,人們在自家小院品嘗月餅、欣賞月色。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拿月餅來照月亮,比較哪個更圓,還擔心著月餅會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樂融融。
一個節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沖擊中,愿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7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來,我們帶著既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前往大賣場采購,一進去賣場內,就看到人山人海的情況,只要跟烤肉相關的用品區,都擠得水泄不通,好不熱鬧!我們買了烤肉架、果汁、烤肉的食材……,大包小包的'提回家。
夜暮漸漸低垂,我們全家合力將桌椅搬到戶外,準備舉辦一場“月光盛宴”。奶奶忙進忙出準備烤肉材料,我最想看爸爸表演“煽風點火”的特技,只要爸爸一出馬,炭火馬上就可以點燃,我和弟弟對爸爸的技術贊嘆不已!
接下來,換我們小兄弟倆好好秀一秀,我們把肉片、玉米、貢丸一一放到網子上,烤了一會兒,一陣陣的香味彌漫四周,家人們各個聞香而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終于上桌了,雖然有一些被烤焦了,但是大家都稱贊我們是小小廚師,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月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心滿意足的笑容,爸爸帶著我們到田里放鞭炮,爸爸一個不小心差點炸到媽媽和姐姐,真是可怕!事后爸爸也叮嚀我們以后放鞭炮、施放煙火要注意安全唷!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8
中秋節又名團圓節,是中國重要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無論在哪里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唐代李白因為路太遠,不能回家過節,所以寫下了《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以此來表達他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也不例外,來到了奶奶家一起吃團圓飯。爺爺在燒菜,我給他做小助手。爺爺洗菜的時候我給爺爺拿來菜簍,幫他把菜上水瀝干;爺爺切菜的時候,我拿來一些盤子,幫他把切好的菜放入盤子里;爺爺燒菜的時候,我把調料品拿來。在我和爺爺的合作下,滿滿一桌的菜燒完了,爺爺忙得不可開交,我更是滿頭大汗。
開始吃飯了。大大的圓桌上擺滿了菜,有紅通通的、像C的蝦;有紅彤彤的、八只腳橫行霸道的螃蟹;有香噴噴、油滋滋的紅燒帶魚;還有剛剛還“嘎嘎”歡唱,現在已經任人宰割的白切鴨……看著這么多菜,我口水流了一地,奶奶家都快發洪水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地開吃了。當然了,我也沒忘記祝爺爺奶奶中秋節快樂!
吃完飯,我陪著爺爺奶奶賞月、吃月餅。望著天空皎潔的、像白玉盤一樣的月亮,暗暗祈禱著,希望爺爺奶奶長命百歲,我年年都能陪著他們過每一個節日!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9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吃團圓飯。整個城市都洋溢著團圓的味道,吃月餅、賞月亮已經成了我們每一年必做的事。在陽臺上、在家中,賞月可是別有一番風味,如果能在船上賞月,是不是更加別具一格呢!
我們坐到船上,一搖一搖得船兒讓人感到十分愜意,我開始抬起頭在天空中尋找月亮的身影。
墨藍色的天空中,我怎么也找不到月亮的影子,我心中不由得起了疑問:“月亮跑到哪里去了?”過了一會兒,我感到了一絲亮光,回頭一看,哈!月亮就在這兒呢!一座山擋在了月亮的前面,月亮就像一只倒扣的小盆扣在小山上,又像一只燈炮,照亮人間。不一會兒,一朵烏云擋住了月亮。月亮好像很生氣,一點一點地從烏云間蹦出來。潔白的月光又一次灑滿人間,我慢慢的看著月亮,發現上面有黑影在不停地閃動,那是不是嫦娥和玉兔在廣寒宮里玩耍?我想著想著,就進入了幻想之中……
吳剛還在砍那倒不了的桂花樹,嫦娥卻抱著玉兔坐在廣寒宮前凝視著那遙遠的地球,看著人們團圓,想起了和后羿相處的`美好時光,不禁嘆了口氣:自已何時才能回到后羿的身邊呢?
“要吃月餅嗎?”“啊?”我一愣神,才發現妹妹在叫我。“哥哥,你要不要吃啊?”妹妹又問到,我接過妹妹手中的餅,望著那輪明月,又展開了無限的想像……
喜歡中秋節快樂征文篇10
夜晚,一輪明月升上天空。那輪明月別如往日,它不似一艘船,一把鐮刀,勝似一個又大又圓的圓盤掛在空中,散發著皎潔的月光。照亮了整座房屋,整棵樹,整個世界。
我愛中秋節,我愛這花好月圓的時刻;我愛中秋節,我愛這闔家團圓的時刻。伴隨著中秋節的到來,我的心情比往日翻倍的升。八月十五的夜色很美,總讓人心曠神怡。今年的中秋,爸爸沒有回家,是我和媽媽過的。
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園,游子之心觀明月。雖然我不是游子,但我依然喜歡觀明月。我喜歡吃過晚飯,一個人坐在門前,觀賞月亮。我常常瞪大眼睛找嫦娥,找玉兔。明媚無比的月亮觸起了我對月亮的向往與感想:古人是沒有眼福來看今天的月亮了,當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為。可我們卻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經照過古人,并從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給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偉大成就。中華五千年的燦爛都是今天的月亮照過的,我們看著這個曾經照過古人的月亮,看著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輝煌,我們沾沾自喜,引以為民族的驕傲……當多少年后,我們成為古人,后人會在月亮上看到我們嗎?那時的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陣陣幻想,觸動了我的思親……不知道爸爸此時此刻是否也在觀察著月亮呢?這幾年爸爸辛苦了,我卻沒有好好的給他過過節日,今晚,就讓風替我轉告爸爸,用我最真誠的祝福,祝他中秋快樂吧!
珍惜去年的中秋,喜歡今年的中秋,渴望明年的中秋。不知明年的中秋又將帶給我怎樣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