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作文你的名字
細節(jié)是構(gòu)成一篇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寫作文要注重細節(jié)描寫,通過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描繪場景、表達情感等。寫好隨筆作文你的名字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隨筆作文你的名字,方便大家學習。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1
我愛的方式,也散發(fā)著你的味道;我走的姿勢也傳出了你的笑聲。終有一天,你的一切都會消失,所以將你的一切深深印入腦海,不是我的權(quán)利,是我的義務(wù)。”
影片的前一部分是比較歡樂的。可愛的少年和帥氣的男孩在夢中交換身體。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從一開始糗事連篇到后來在彼此生活中混的“如魚得水”。
時間的交錯讓他們奇跡般地在夢中相遇,卻從未想過,這其中隔著三年時間。
當男孩下定決心尋找女孩,卻發(fā)現(xiàn)這一切似乎不可能存在。
黃昏之時,他們奇跡般再次相遇,這次不是夢。雖然最后沒能留下名字,可我覺得手心那句“我喜歡你”更有分量吧。
改寫過去,改變未來,他們做到了,卻失去了與對方的聯(lián)系。
從高中、大學,到開始找工作,他們屬于彼此的記憶慢慢消退,越來越模糊,可心頭那縈繞的情感卻從未散去,驅(qū)使著他們?nèi)匀辉谌巳褐袑ふ覍Ψ降纳碛埃驗樗麄兿嘈牛词共恢缹Ψ降拿郑惨欢芤谎壅J出。
“我一直在尋找,在尋找,某個人。”二人都抱著最初的執(zhí)念。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2
《你的名字》日文原名是“君の名は”,雖然是字面意思的直譯,但更準確的意思,應(yīng)該是“你叫什么名字?”,是的,就是這么一句簡單到不行的疑問句,卻成為了整部電影的主軸。
導演新海誠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創(chuàng)作這部電影時的一個情感動力是2011年日本發(fā)生的3。11大地震,那場天災讓他感受到人生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和未知。
面對這份未知,新海誠給出的辦法是:說出來!對,喜歡上一個人時,就大膽問:你叫什么名字?我喜歡你!我想,這并不同于西方教育語境之下的強調(diào)個人主義的主動表達,而是更具有東方人思維特征的一種不舍:我不知道下一秒會發(fā)生什么,因此我珍惜眼前的一切!
這種不舍,當然不止愛情,它對親情、友情都是適用的,正因為我們珍視這些感情,所以我們不能混混沌沌地讓它們平白無故地消逝不見。很多人說看了這部電影之后會想結(jié)婚,但今天也看到有人在看了電影之后想分手,但換個角度看,這些情緒或許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即便就一剎那而已。
周末了,不論你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甚至一群人去看這部電影,我都建議你跟著這部電影一起“呼吸”,一同追尋內(nèi)心的那份不舍。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3
看完以后我有一種和瀧相似的感覺,似乎有點似曾相識,我好想在片中讀到了什么呢?
細細想來,我覺得這樣的似曾相識可以用這些關(guān)鍵詞概況:“無由頭無意義,伴隨著極致的美,痛苦與哀愁,死亡,回憶與忘卻的愛情”
這就是日本的文學傳統(tǒng)“物哀”:感知外部環(huán)境,無時無刻流露出憂傷的情感。日本的國花是櫻花,那櫻花什么時候是最美的呢?不是它在枝頭成長,含苞待放孕育生命的繁盛期,而是它凋零時漫天飛舞,當和風將它吹卷,花瓣如云如幕之時才是最美的。“物哀”的美體現(xiàn)于哀愁,而這種哀愁的最極致的體現(xiàn)就是死亡。
在“物哀”中死亡對應(yīng)著的是極致的美感。《你的名字》最美的一幅畫面莫過于隕星劃過天際。那一刻,萬千的星辰為之暗淡,萬千的人群為之駐足。因為這是隕星的死亡,這是美好事物在消失前的一剎那迸發(fā)出的極致美感。同樣,片中瀧和三葉的分離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死亡:共同回憶與相互聯(lián)系的死亡。他們不斷地忘記對方,又不斷地從新拾起曾經(jīng)的記憶。因為記憶可能馬上消逝,所以回憶起對方的時候帶給人的是極致的美好。而忘記對方時這種美好就馬上消逝,情緒從高空跌下谷底,心中不時感覺隱隱作痛。因此這部片最用情的地方是悲哀痛苦與極致美感的結(jié)合。
總體來看,我覺得《你的名字。》優(yōu)于新海誠的代表作品《秒速五厘米》。這些有故事的電影適合有故事的人來看。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4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你在哪兒?——”
《你的名字》這本書是日本作家新海誠的著作之一,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前,日本飛驒市的鄉(xiāng)下小鎮(zhèn)糸守町。在這里女高中生三葉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zhèn)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在這個小小的城鎮(zhèn),周圍都只是些愛瞎操心的老人。為此三葉對于大都市充滿了憧憬。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里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xiàn)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zhèn)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現(xiàn)實世界的瀧和3年前的三葉在曙光下相見,計劃讓人們避難,最后三葉用盡了所以辦法終于成功了!可是,她把那個最重要的人的名字忘了,
他是誰?
她是誰?
瀧咬緊了牙關(guān),輕輕地說“你,成功了嗎?”——
這本書讓我怯生體會到了“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里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還有書結(jié)尾的一句話“只要記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一個地方,我一定,會去見你。”的真情實感。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5
從小跟奶奶一起生活在系守、守護神社的高中女生三葉,向往成為豪邁而瀟灑的東京男孩瀧。雖然像其他男生一樣不修邊幅,打籃球,在西式餐廳打工,瀧的內(nèi)心深處的某個地方卻是柔軟的,他愛畫畫,想成為能夠改變東京城市景觀的建筑師。三葉和瀧并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唯一讓他們相連的不過是兩人成長中如此相似的對理想的期望。
于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渴望與彗星的來臨,促成了兩人在夢中的相遇,從此,你和我,因為同時夢到彼此而開始了交換身體的旅行。
一個要費盡千辛萬苦哪怕時空旅行也要找到的對方,而那個人,可能就是我們渴望的另一個自己。與你的相遇,如同遇到自己,像是一個夢,醒來時無論多么努力卻也無法記住你的名字,但是“我愛你”卻被寫在了手掌心。
謝謝,新海誠,給了孤獨患者們一個如此浪漫的愛。時空旅行可能是愛情中最艱難的距離了,核心卻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我愛你,你在哪里,要怎樣才能找到你。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6
首先我想說,某些nc粉不要總是拿宮崎駿電影和過往十年的電影票房來對比,物價不同,時代不同,思想不同?怎么比較?本著粉了七八年的宮崎駿,nc粉是我對這部片第一次糟糕印象。
新海誠的畫風確實沒得說,論精致是排的上號的,但是人物塑造和敘事手法以及故事精彩程度確實不敢恭維。先看看這部片的男女主角性格,沒找到什么吸引人之處,好的角色會讓人有代入感,或討厭或喜歡,然而男女主角給我的感覺就是沒有感覺。
新海誠的電影題材多為愛情題材,這次玩出的新花樣無非就是加入了時空穿越,靈魂互換什么的,然而邏輯性并不強。男女主角的愛情更是讓我不明所以,再一次見識到了什么叫做編劇的力量,如果說是一見鐘情,那么鐘情在什么地方?是否顯得太突兀?愛情題材的優(yōu)秀動漫有很多,但同時也穿插著其他元素,比如努力,奮斗等等,但若全篇再說男女主角如何愛到死去活來,又是如何拯救彼此,難道不會顯得太空洞無力?
多數(shù)人往往會被兩種愛情故事感動,一種轟轟烈烈同生共死,如泰坦尼克號;一種平平淡淡相濡以沫,如山楂樹之戀。但無論哪種,都是有名曰“愛”的前提,有因才有果,有了前面的鋪墊,才會顯得這份愛情難能可貴,感人涕下。這部電影中,正如前文所說,無任何鋪墊,后面讓多數(shù)人落淚的一個情節(jié)——男主拼命穿越時空拯救女主,這個情節(jié)讓我覺得云里霧里,強行煽情也罷,完全連接不上啊!
再說說男女主角的性格,一個為大城市的忙碌而煩惱,一個為繼承神社的壓力而憂心,這個設(shè)定最初讓我以為男女主最后應(yīng)該會華麗變身,成為jump里面勇敢善良自信樂觀的主角,結(jié)果后面忙說愛情故事了,中間也沒有很凸顯主角的性格,生活小細節(jié)可以看出來一些小性格,但并沒有使這個角色真正活起來,所謂的感同身受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認為這是角色的敗筆之處。
導演新海誠的作品的畫風一直非常吸引我,秒速五厘米也確實小驚艷了一把,劇情音樂畫風自是沒得說。但看了其他的幾部作品,確實索然無味,愛情故事是一顆水果糖,偶嘗一塊確感新奇,但是多了就會覺得膩味。況且劇情不好是再好的畫風也拯救不了的硬傷,我認為在這方面可以說秒五是他的巔峰之作,看后會引人深思,讓人遐想,而其他作品就大不如了。
《你的名字》的“成功”讓我感覺現(xiàn)在的觀眾,大部分還是吃愛情這一塊,通俗成為主流,而很多真正的藝術(shù)作品卻被冠以“看不懂”,“太陰暗”等等標簽,因此被打壓,總之還是希望群眾能夠提高審美,賞識真正的藝術(shù)作品,藝術(shù)之花不該就此枯竭。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7
拖了好久,最后在昨日去看了《你的名字》,特意挑選了僻靜的后排,坐定的時候電影已經(jīng)開場,明亮的色彩,精致的畫面,每一幀細節(jié)都處理的能夠用來做背景桌面。
這部電影,光是片名,就飽含了一整顆撲通撲通的少女心。
大概所有一切青澀完美的故事,都是從你的名字開始的吧,因為你,你的名字有了格外特殊的好處,無數(shù)次的在紙上寫寫畫畫,明明是我的日記,可日記里卻全是你的名字。值日表上、名次單上,無論中間隔了多少個人,可只要你和我的名字出此刻同一張紙上,我都把它當作命中注定。
臺版的《惡作劇之吻》中,湘琴為了直樹立志必須要考進百名榜,放榜的那天,直樹的名字在第一,湘琴的在第一百,可湘琴一臉花癡幸福的說:我們的名字出此刻了同一張紙上誒!
《你的名字》也許在邏輯上有很多bug,但是感情呀,要什么邏輯呢。如果一切都按常理、按套路出牌,那世間該少了多少完美的相遇。
電影里,最讓人感動的,大概就是那樣一份超越空間、超越時間,也要找到你的勇氣和堅定。
畢竟,在現(xiàn)實中,我們都是那樣膽怯又軟弱。影片中的男女主角為了相遇,不停地撥打著打不通的電話,按著飄渺的記憶去追尋。
而我們,權(quán)衡、猶豫。對一個人,一段感情,沒有拾起的勇氣,有多少人在同一個城市,手機存著彼此的號碼卻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再也不曾相遇,托辭說不再見都是天意,卻不愿承認,這明明是你與上天達成的默契。
而電影,最打動人的就是成全了我們的期盼,我們的幻想,撫慰著我們以前錯過的傷痛。
畢竟在那樣一個二次元的世界,青春不死就能拯救世界,拯救地球……
大概,變成大人的我們,最缺的就是那樣的勇氣吧!我們很難再因為一個純粹的原因去愛一個人,而懷揣著愛的我又該如何才能遇見同樣的那個你呢。
現(xiàn)實太難改變了,長大了的我們也回不去了,我們干脆去夢里躲一躲吧,畢竟在新海誠的這個夢境中,最后的你,支支吾吾又滿眼期許的說出了:“你的名字是?”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8
《你的名字》,猶如一股清新的泉水,緩緩地流入我的內(nèi)心深處,不停地洗滌著我麻木多時的靈魂和心靈。
本文描述了兩個不同時代的少男少女因彗星的出現(xiàn),交換了彼此的身份,他們曾嘗試著做對方不敢做的事情,從而改變自己,改寫了未來和過去,他們用日記交流的方式,慢慢了解,慢慢熟悉,通過時空的穿越,改變了命運。但他們忘記了對方的名字,記憶也逐漸模糊。三年后,在要擦肩而過的時候,男孩終于鼓足勇氣說:“我好像在哪里加過你”……
這是一個相遇分離,再度重逢的故事,導演運用了一種科幻的手法,演繹了一種隱喻的東西,從而給我們帶來許多回味。
人世間多彩的美景是真的,轉(zhuǎn)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但終究會在時光的深處被泯滅。對于堅守,多數(shù)人的選擇是淡忘和放棄。知道堅守所付出的代價是孤獨、迷茫、困惑、失落甚至折磨,所以大多數(shù)人喜歡相聚不分離。
《你的名字》是一部勵志電影,它告訴我們,人生要像瀧尋找三葉一樣,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要有恒心,人生貴在堅持,有了堅持,人生才會更加精彩,人們就會在逆境中尋找完美突破的方式,從而找到那一個完美的自己。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9
開心,看完了你的名字,等了應(yīng)該沒有很長時間,當時看宣傳的時候就挺期待的,在等這片子出源的時候,我還看了看導演其他的片,都暖暖的,瑪?shù)拢己煤每吹臉幼樱页瑒钪尽?/p>
故事我覺得挺新穎的,但是放在當下,又好像沒那么新,就像之前看W的時候,覺得W故事新穎啊,漫畫和現(xiàn)實兩個世界,你的名字是讓住在地方的三年前的女孩,和在東京生活的三年后的男孩相互交換靈魂。
扒開層層外衣之后,就是一個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故事為什么就好過其他故事呢,就是因為有這些合適的層層外衣,打扮的好了的話,你的名字就會被所有人知道。
之前湯唯和吳秀波不是拍了北京遇上西雅圖第二部嗎,然后男神女神嘛,倆人顏值又高,就想去看,問了一下同樣被顏值吸引的小伙伴們,結(jié)果除了故事爛,他們還說,男女主角整部片子都沒見面,我當時就在想,我擦奧,編劇很牛啊,還敢這樣編故事,這不就是說你們來看顏值好了,沒什么太有趣的故事,反正到現(xiàn)在我都沒看,我都覺得事實可能就是我想的那樣的。然后這不是看了之后,我開始有點恨自己的唐突了,整個片子不見面的倆人,怎么就不能整出一部有趣的片子了。
男女主角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圈子,或者對方的圈子,而兩人的交流好像只有寫下來,見面方式也只有照鏡子,整部片子就見過兩次對吧,三年前女生到東京一次,五年后倆人的見面。倆人在女生家湖邊的那次是不是就是神交,而不是真正的見面啊。
日本人的動漫業(yè)真的很發(fā)達,不僅僅是畫面,也包括故事,動畫完全掩蓋掉了電影電視這些需要人的缺點,對外人來講尷尬的表演就不用真人了,而動畫人物,因為陌生感,以及距離感,使得觀眾對于其本身面貌并沒有了解,也就接受了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當然,日本電影電視表演在本國的發(fā)展不再討論范圍,你想如果日本人自己都覺得那些很尷尬的話,有人看嗎,沒有收視怎么活,所以如果這種表演體系在日本不被認可,早就死了。
在回來,導演新海誠很喜歡這種故事,我覺得和宮崎駿差不多水平,宮崎駿是把所有他想要教育人的東西,放在神話的角度,而非現(xiàn)實常理世界。而新海城也是講超夢想的東西,而他故事的環(huán)境,基本是現(xiàn)實世界,可能會像這部一樣,真是世界,在時空上進行一些修改。看著都很過癮的感覺,各有特色。
整個故事其實分了三段,每段之間加了一個音樂作為過渡,當然這個音樂不是純粹的音樂,而是一段加速的事件或情感,第一次音樂出來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小興奮的,莫名興奮,可能是感覺,這是不是要用什么新的模式,或者是當時對于故事的講述開始有點走神,而音樂的加入,讓我重新找回的觀看的興趣,不管是哪個,反正效果不錯。
如果你對現(xiàn)實感到絕望,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遇到困難想放棄,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找不到繼續(xù)下去的方向,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你想看看故事,那你去看新海誠,如果,就去看看新海誠吧,重新找回你的名字。
隨筆作文你的名字篇10
新海誠導演因《云之彼端,約定的場所》而走紅,憑借《秒速五厘米》奠定了在觀眾心中有著獨特風格的形象,此次的《你的名字》是繼《言葉之庭》后3年再度創(chuàng)作的新片。影片講述在深山田舍生活的女高中生宮水三葉某天夢見了在東京生活的男子,而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夢見了自己未曾去過的深山中的女子。兩位從未見面的二人相遇,一段少女、少年奇妙物語隨之展開。
影片的人設(shè)是由《我們?nèi)晕粗滥翘焖匆姷幕ǖ拿帧返奶镏袑①R擔當,作畫導演由曾創(chuàng)作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的安藤雅司執(zhí)筆,可以影片集結(jié)了日本最高峰的三位動畫人士。在新曝光的海報上,分別站在左右兩側(cè)的二人似乎發(fā)現(xiàn)了對方的存在,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配音瀧的神木隆之介是新海誠導演作品的粉絲,“看到瀧在片中劇照后,我很期待能夠純粹地完成這部作品。瀧是在都市生活中的普通高中生,但如何表現(xiàn)這種‘普通’卻不是易事。一句句說來說去的臺詞如果不細細考量來表現(xiàn)就很難成為這個角色。”而配音三葉的上白石萌音也表示:“我是第一次看到瀧和三葉的面孔,兩人的表情都尤為豐富,讓我想早點來演繹她。在《你的名字》中存在的角色絕對受人喜愛,今后我也會更加愛著,能夠為這部作品貢獻綿薄之力也深感榮幸。”
《你的名字》講述的是現(xiàn)代戲,所以在配音演員上需要有年輕人身邊的影子,新海誠導演對兩位配音大加贊賞道:“我是想要那種在普通中透露優(yōu)秀的氣質(zhì),用青春清新的嗓音展現(xiàn),我認為兩人都做到自然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