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
在寫作文過程中,可以借鑒其他人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動有趣、形象具體。怎樣寫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這里提供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分享,供大家參考。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1
她們是一群經常值夜班的護士。夜幕下,當別人在飯桌上觥籌交錯、高談闊論;在卡拉OK前高聲放歌;在花前月下卿卿我我釋放青春、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時候,我們卻守候在病房里,守候在病人的身邊。處置急診病人、監護手術危重病人、一遍遍巡視病房。我們沒有固定的節假日,就連“五一”、“十一”也很難調到完整的假期出去走走。當離春節還有一兩個月的時候,大家就已經在掐算日子。算算除夕、初一是否值夜班,不值班的暗暗高興,值班的無可奈何。
過年的時候,誰不想暫時放下工作,與家人、親朋歡聚,好好輕松玩兒一回。上夜班起床的那一刻最痛苦,甚至會想到為什么會選擇做護士。夜里巡視病房時,看著熟睡的病人及家屬,聽著那均勻的呼吸聲,都有點羨慕他們,就連那刺耳的打呼聲此刻也變得溫馨。每天能睡個舒適踏實的好覺那真是一種享受,對我們來說更是一種期望。想想夜班接班后忙忙碌碌到下班也很充實,下夜班那一刻心情特別輕松甚至有點興奮,那是不上夜班的人無法體會到的。因為上夜班,所以更加珍惜不值夜班的夜晚,走走步行街,欣賞一下霓紅燈的絢麗,感受一下都市夜晚的情懷;逛逛超市,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心里就很開心;看看電視、朋友聚會聊天,與家人團聚享受親情,當然也少不了看書充實自己,這一切都顯得悠閑自在。
每個女人都喜歡年輕、美麗的容顏、光滑細嫩的皮膚,有誰喜歡憔悴、皮膚暗淡、衰老和黑眼圈?可我們經常值夜班的護士經常會變成“黃臉婆”、“熊貓眼”。這時的夜班護士雖然沒有漂亮的容顏、光滑的皮膚,卻有自信的神情、讓人鎮靜的微笑、給人以安慰和鼓舞的話語、為病人減輕痛苦的技術,這樣的女人才是最美麗的。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2
說起“護士”這個詞兒,我眼前便出現一位漂亮、溫柔的姐姐形象。這是為什么呢?別急,請聽我慢慢道來。
那天,媽媽帶我到醫院做一個小手術。我一到醫院就嚇呆了:這里人山人海,掛號的隊伍排成了長龍,大人們不耐煩地排著隊,小孩子在一旁哭的哭、喊的喊,這哪里像醫院,簡直就是個農貿市場。
我無奈地坐在一邊等待著叫號。無意中,我看到門診室內的情景:一位醫生伏在桌子上寫著什么,一位年輕漂亮的護士姐姐抱著個大概兩三歲的小孩兒站在一旁,似乎在等著醫生下醫囑。
那孩子一直在大哭,小手小腳還不斷地掙扎,好像要掙開護士姐姐的懷抱。“孩子的媽媽為什么沒來?”我好奇地問媽媽。“噢,也許忙著交費去了吧。”媽媽說。
我的天,那孩子真難哄。他用小手使勁地拍打護士姐姐,“啪”的一聲,護士姐姐的帽子掉到地上,頭發也被孩子撥弄得亂糟糟的。換作我,可能早就不耐煩,要教訓一下這個小家伙了。可是護士姐姐的臉上仍然掛著甜甜的微笑,用溫柔的聲音對孩子說:“好寶寶,不哭啦,等會兒媽媽就回來啦。你要是乖乖的,姐姐請你吃糖哦!”姐姐一邊說,一邊輕輕地搖擺著手臂,哄那孩子安靜下來。
過了大半天,孩子的媽媽終于趕回來了,把孩子從護士姐姐手里接過去,連連感謝。護士姐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用手捋了一下腰,微笑著對孩子的媽媽說:“別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
護士姐姐耐心照顧孩子的形象一直印刻在我腦海里。如果選“最美護士”的話,我一定投她一票!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3
五月的神州大地,萬木蔥郁,百花盛開,生機盎然。在這心曠神怡的美麗時節,我們迎來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日子——“5·12”國際護士節,是白衣天使們的節日,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
清晨剛打開手機,就收到女兒的短信:媽媽,祝你護士節快樂!護士是一項崇高的職業,它從事的是救死扶傷,為病人解除病痛的具體而平凡的工作,它看似風光,實際上卻又苦又累,它看似輕松,卻繁重且臟,白天護士們穿梭在病房中為患者打針送藥,緊張忙碌。夜深夢酣之時,護士那白色身影仍在守護著患者的生命。她們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在護理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青春和熱血。通過她們的辛勤勞動,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也為那些逝去的生命送去了臨終關懷。白衣天使的稱呼,她們當之無愧。
護理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事業,這是因為它需要付出愛心和真情,需要用愛心和真情來撫慰每一個病人傷痛的心靈,人類永遠需要它。
我也是一名老護士,從十九歲跨入護校大門時起,就培養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熱愛護士工作,畢生為之奉獻,我無怨無悔。如今女兒也穿上了護士服,成為一名白衣天使,兩代人為同一事業奮斗,我驕傲,我自豪。
我希望人們給予護士們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懷,多一份寬容。我愿所有護士們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麗和青春永駐,快樂伴隨每一天。我祝愿天下人健康長壽!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4
時光匆匆地走進粉紅色的五月,喜悅的心情伴隨著堅實的前進步伐,迎來了又一個護士自己的節日——20__年“5·12”國際護士節。在此,我們向常年戰斗在護理工作第一線的護士朋友們,致以誠摯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近年來,我院的護理工作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的質量管理體系,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也有了明顯的轉變,各項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到位,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護患關系有了進一步改善,病人滿意度得到了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全院護理人員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
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工作是再平凡不過的工作,然而任何偉大的事業都包含于平凡的過程之中。在你們平凡、細微、具體、日復一日的勞作中,一個個虛弱的病體變得強健,一副副痛苦的表情離去,代之為放松、晴朗的笑臉:家庭因為你們而更加快樂、溫馨,社會因為你們而更加春意濃濃,生機勃勃。雖然三班輪轉,攪亂了你們的生物鐘,雖然失去了一個又一個和家人團聚的白天、夜晚;雖然有時身體不適仍得堅持白班、夜班;雖然一次次的被誤解,讓眼淚偷偷地往肚里咽;但你們每每想到的是職責,是用自己的付出換來更加美好的人間。護士的崗位是用愛心與責任穿起的生命線,從宣讀護士誓言那一刻開始,南丁格爾的“生命之燈”就為護士開辟了閃光的“天使”之路,尊重生命、保障健康是護士永遠信守的鏗鏘諾言!
從南丁格爾創立護理專業之日起,護理工作便與人道主義精神和以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為核心的職業道德密切聯系在一起,受到社會和公眾的尊重和敬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醫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群眾對健康和衛生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長,護理工作作為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治疾病、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等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曾經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因為護士這個職業,它和關愛、和人類健康、和神圣的生命始終聯系在一起。從此,生命在這里誕生,康復在這里實現,痛苦在這里被弱化、被驅趕,死亡也往往因為我們而變得無奈。這是一項陽光燦爛、充滿愛的事業,是一項和諧社會、推動人類進步的事業。
親愛的護士朋友們,五月的鮮花已為你們開放,五月的樂章已為你們奏響,就讓我們手牽著手,肩并著肩,一路耕耘,一路放歌,共同創造姜堰人民醫院和諧美好的明天,創造中國護理事業輝煌燦爛的明天!
最后,我們為護士姐妹們送上一首共勉詩:“難忘當年戰火中,潔白征衣血染紅。傳承南丁格爾志,一代新人著新功。”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5
你們知道5月12日是什么節日嗎?對了,5.12國際護士節,也是我媽媽的節日。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把5月12日稱為護士節嗎?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5.12”國際護士節是全世界護士共同的節日,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的創始人——英國護士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又被稱為“提燈女神”)而設立的。它的基本宗旨是倡導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的優良品德,激勵護士弘揚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并且讓更多的人來走近和了解護士這個光榮而神圣的職業。
1912年,在國際護士理事會的倡議下,世界各國醫院和護士學校把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以此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在這一天,做好宣傳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精神。
我的媽媽也是廣大護士中的一員,在我的印象中媽媽總是穿著白大褂,帶著護士帽。我的媽_子不高,留著短短的頭發,大大的眼睛雙眼皮,媽媽的眼睛好像會說話,每次那慈愛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如同燦爛的陽光一般,照在我的身上暖暖的。
我的媽媽不僅努力工作,對工作一絲不茍,也很敬業。因為媽媽的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陪我。媽媽平時都是12點20左右回家的,記得有一次,都快一點鐘了還沒回來,我就撥通媽媽的電話,電話那頭始終沒人接,我便又打電話去了她的科室,是媽媽的同事接的電話,電話那頭說:“您好!您找誰?”我說找我媽媽,媽媽怎么還沒下班。媽媽同事說:“等_媽忙好了讓她給你回電話”,我說好的。唉!估計又是來重病人了。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人,單位的同事都說媽媽工作沒得說。
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愛崗敬業、一個讓病人放心、一個發揚護理事業救死扶傷精神的好護士,也是一個讓我為榜樣的好媽媽。媽媽我愛您!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6
1854年至1856年間,英法聯軍與沙俄發生激戰。在英國一家醫院任護士主任的南丁格爾,帶領38名護士奔走前線,參加護理傷病員的工作。因當時醫療管理混亂,護理質量很差,傷病員死亡率高達42%。在這種情況下,南丁格爾下定決心潛心改善病室的衛生條件,并加強對病人的護理和營養。半年之后,醫院的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了2.2%。這一事跡傳遍全歐。1860年,她在英國倫敦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她的護士工作專著,成了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鑒于南丁格爾推動了世界各地護理工作和護士教育的發展,因此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南丁格爾1910年在睡夢中逝世后,國際護士理事會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1912年,國際護士理事會將南丁格爾的誕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旨在激勵廣大護士繼承和發揚護理事業的光榮傳統,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好護理工作。最初稱“醫院日”,也稱“南丁格爾日”,在中國稱為“國際護士節”。在這天里,大力宣傳護理工作,鼓勵護士們學習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護理界的一件盛事。
2012年“5.12國際護士節”主題為“營造優良執業環境,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旨在強調醫務人員的執業環境直接關系到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
衛生部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充分認識做好“國際護士節”宣傳活動的必要性,積極宣傳我國護理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宣傳各地在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方面取得的成效;宣傳護理工作在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宣傳優秀護理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職業風范;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等新聞媒體,采取召開座談會、表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彰優秀護士、慰問臨床一線護士、舉辦護士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7
當鮮花與掌聲獻給主刀手,當贊美給予奔波一線的護士姐妹們時,誰還會想起平凡崗位平凡的你?每個護士節,都有慶祝與榮譽,可是?這些都與你無緣呀……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你不在乎這些所謂的榮譽與掌聲,你說,只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即可。
當年為了跳出農門,你選擇了白衣天使這個神圣的職業,天真的你以為只有付出真心與熱情,努力工作,用汗水換取病人的認可就能實現你人生的價值了。是的,你的確是這樣做了,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了病人,隨叫隨到,細心解答,悉心照顧著每位患者,視病人為親人,你做到了。
你我相識時,剛剛調進同一家醫院,那時的你在鄉鎮護理崗位,是一位稱職的護士長;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千辛萬苦調進市區;分配到第一線:輸液室,吵、亂、臟都難不倒你;一針見血是你的絕技,天使般笑臉充滿著關愛與親和力。幼兒的靜脈頭皮針非常難打,但是,你盡心盡業,沒有引起任何家長的不滿,即使偶爾的失手,家長們沒有半點怨言:“護士,沒關系,我們信任你,繼續扎,不緊張……”
還有什么比病人的理解值得安慰的呢?
后來,由于科室調整,你去了內科,每天都穿梭在病房與護士站之間,融入在患者之間,探視病情,發藥,量體溫,指導家屬如何護理病者;沖無數的鹽水,寫無數的護理記錄,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之上,每天每天,你都把簡單和平凡演繹成無數個精彩。換來病人一句感謝,你就有渾身使不完的力量。
再后來由于工作需要,你又被調離科室,去了手術室,明眼人都知道,手術臺上不僅僅是考驗醫生技藝,施展醫生才華的地方,也是一刀成名之地呀。可是,對于你來說,一個老護士,一個勤勤懇懇的護士,早已過了而立之年,卻還要向年輕護士一樣不分白天黑夜操勞在手術臺旁……白班、夜班、連班、加班早是尋常事,即使休息在家,一個電話就是命令,隨時得奔赴單位,(當時手術室就你一個手術護士,總院、分院的工作量很大,你從未言苦,整天忙忙碌碌,樂呵呵的)。記得那次連續加班,連軸轉,總院開完外科疝氣、接著婦科剖宮產,分院又催著急診闌尾炎,你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當刀口最后縫合時,你癱軟了……
那時,誰也不知道你身患多種勞損性疾病,你的堅持,你的樂觀,你的大度蒙蔽了大家;你的腰椎受損、骶髂關節炎癥、雙膝關節腔內積液,這些疼痛你從未吐露過,你從來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卻,躲在背后默默照顧著同事。由于這些原因你再也不能奔走在一線,導醫臺是你目前的崗位,平凡崗位并不輕松的工作,每天站在大門口迎風笑迎每一位就診患者,指導著他們,做著分診、引導、解答等一系列繁瑣的事情,但是,你的笑容告訴我們,你并不厭倦這個崗位。新醫院,內部像迷宮,遇到急診患者,你還頗著腳親自送至每個科室,樓上樓下,每天來回奔走并不亞于在病房里的工作量,而且,待遇還降低了很多,但,你沒有怨言,你說:“只要能幫助別人就是你最大快樂。”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8
都說護士是“白衣天使”,當我穿上這身白衣成為一名護士的時候,我發現這身“白衣”是我最美的裝束,是我這一輩子也不愿意脫下來的裝束。
在童年的記憶里,我憧憬過不少美好的未來,卻從沒設想過自己會和這身白衣結下深深的情緣。自踏入醫科大學那一天起,我便下定決心將這份責任與這身白衣結合在了一起。我敬仰白發蒼蒼老恩師高超的技術和仁愛濟世的醫德;我崇拜柔情似水的護士長把一生真情無私獻給千萬個患者的奉獻精神。我選定了天使通往"天堂"的不歸之路,用最美好的年華和青春的生命去履行"上帝"賦予天使的職責,為渴望生命、獲得幸福的病人送去福音。
忘不了第一次看尸體標本時的恐懼與不安;忘不了在實驗室里被福爾馬林熏得涕淚滿面的樣子;忘不了第一次為白兔做氣管切開術后死去的小生命;忘不了第一次做靜脈穿刺時的緊張與慌亂……這一幕幕串聯起我整個大學生活,成就了我認知生命的體驗,深深地印證了"活著"的寶貴。當我跨入醫院病房看到那些期待的目光和渴望康復而讓疾病折磨得呻吟不止的病人時,我懂得了這身白衣的神圣。
燕尾帽下再不能出現稚氣的面孔;顯示美麗青春的那飄逸的長發,不再屬于天使的形象;女孩必需的口紅、耳環、指甲油,早已藏在了少女的妝奩里,白衣裹著的倔犟身軀,完成了細膩與剛強之間最美好的詮釋。美麗的南丁格爾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顯示了天使的力量,和平年代里我們用孜孜不倦的追求,努力承擔起那份生命的分量。
在任何工作中都需要敬業精神,而這種精神體現在醫護人員身上尤為重要。你的每一個微笑都可減輕患者的疼痛;你的每一句話都能鼓起生命的風帆;你的每一個指尖都牽著無數個生命。
也許你對這份工作有過不屑、有過不滿,甚至厭煩和鄙視,可是當你換上了這身白衣,賦予你的只有責任,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搪塞、推脫。在工作中尋找生活的樂趣,在勞累中享受付出的價值,在病人的笑臉上分享快樂。不為名利,不為金錢,只為這身圣潔的護士服、為病人眼中那份沉甸甸的期待。
我珍愛這身白衣,不讓它沾染一個污點,那怕是一粒灰塵,穿上它就會行使神圣使命,因為我是白衣天使。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9
曾經看到過一張照片,照片獲得最佳攝影獎,而攝影者卻陷入了抑郁,久久不能自拔.......照片文字說明是這樣的:幾只獵豹追一只母鹿和兩個鹿寶寶,以母鹿的奔跑速度可以輕松逃掉這場殺戮。但是他為了兩個寶寶能安全逃跑,只能是無畏地站著,眼眺遠方逃離的寶寶,它勇敢的眼神.......即使下一秒它即將被撕成碎片。
有一種本能的愛,能劃過時空,跨越生死。
我們常常問愛有幾分,愛從來不需要我們解釋,它就在那里,不來,不去。大愛從來無言。
母鹿尚且懂得大愛,更何況我們人類。讓我們善待天下父母,善待世間生靈,善待熟悉和陌生的人們。
我們已經習慣“白衣天使”這無暇的美譽時,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仿佛看到護理事業的創始人——南丁格爾,正手持小油燈,帶著慈母般的微笑,邁著輕盈的步子,款款地向我走來。
是的,我們是白衣天使。救護車呼嘯著把一位位危重的病人送到醫院,因為這是拯救生命,拒絕死神的戰場,他們的目光里充滿的是信任和期待。
我們的工作繁重而瑣碎,平凡而又平淡。我們對工作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臨床工作中我們時刻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努力提供人性化服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做的更好!
愿我們天使的愛灑滿病房,灑滿人世間,大愛無言。
國際護士節征文演講篇10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會淚始干”相信這首李商隱詩我們都很熟悉,人們往往用它來贊美老師高尚的品德,可是在我看來,這幾句詩用來贊美我身邊這位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護士一點都不為過,她是我們門診護士林惠芬,林老師,無論對待同事還是病人她總是那么的和藹可親,細心呵護,對待工作她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絲不茍。
昆山事件后,__三院接到上級的安排,收治好幾例病重傷員,我們醫院也派護士支援,當時血庫A性血緊缺,我們的林老師一聲不響就自己跑去獻血,當天來上夜班,我們說林老師你怎么不申請休息下,林老師說“這個是我自愿去的,不是單位工作上的休息,我怎么好申請休息呢,再說,我們醫院有好幾個護士姐妹都上一線去了,她們才叫辛苦呢,我這點不算什么,只是盡我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吧。”她就是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普通的一名護士。
其實,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有好多這樣的點點滴滴,例如病人暈針,林老師細心的照顧,噓寒問暖,得知病人沒吃飯,林老師打飯給病人吃;平時我們值班房的蚊帳,被子……都是林老師洗曬,我們經常說林老師,你在家肯定是個賢妻良母,她只是微微一笑。
林老師。。。雖然她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可她一直為病人,同事做好事;雖然她沒有驚人的壯舉,可她一直堅持在做;雖然她不被冠以榮耀,可她從不放棄自己的信仰。因為她們有一顆美麗的心靈,用辛勤的勞動,默默地為人們創造著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