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
寫作文時要注重情感表達的準確性和適度性。要表達出真實的情感和思想,同時要注意情感表達的方式和分寸,避免過于直白或夸張。怎么寫好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方便大家學習。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1
讀了《歷史的選擇》使我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的認識。我閉上眼,都回味著書中的內容。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雷鋒的故事。雷鋒寧愿把錢捐出來,也不愿給自己買東西。雷鋒是那樣樂于助人,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別人受苦。
而我正好和雷鋒相反,做什么事情都要依靠別人,自己也不愿意動一下,有一次,我在看電視,媽媽在打電腦,我很想吃東西,當時我正看到最激烈的那里,自己又想看,不想動,但嘴巴又想吃,于是我帶著渴求的語氣說:“媽,我要吃東西,你給我拿一下好嗎?”“要吃,你自己去拿。”“你給我拿一下嘛!”媽媽無可奈何,她知道如果不給我拿,我就會一直纏著她。不一會兒零食到手了;我口渴了,“媽媽,我要喝飲料。”,媽媽又把飲料給拿來,“我要果凍。”“我要冰糕。”“我要涼拌菜”。媽媽,多次容忍我的要求。現在想想,是多么不應該啊!
我們應該向雷鋒學習,人人爭當小雷鋒。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人人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爭當品德優良、團強求友愛的好少年;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星星火炬一定會射放出更燦爛的光芒。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2
書,為誰而讀?為何而讀?很久以來,我的心中都沒有確定的答案。
奶奶常提起我上幼兒園時期的事情,說我上幼兒園時可有志氣了,要讀書掙大錢給爸爸媽媽買大大的房子、漂亮的車子。我上一、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常逗我:“子墨,為什么上學呀?”我總是高興的說:“上學可以和許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呀!”媽媽也開心地說:“可以和這么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開心嗎?”“特別開心”,我總是喜歡強調。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看到爸爸媽媽忙忙碌碌地工作,辛辛苦苦地操持這個家庭,時常感受到他們對我的殷切期望,我覺得為自己,為父母都應該努力讀書。可是在許多不經意的日子里,為誰而讀,為何而讀?在我的心中的答案始終是模模糊糊,或有或無。
當我讀了《歷史的選擇》里的一篇文章《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后,周恩來總理那博大的胸襟和遠大的抱負令我震撼。當時的周恩來和我們一樣也僅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學生呀!他出身于 1898 年,那時正是清朝末年,中國已經在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下淪為半殖民地國家。國家的貧弱不振,強烈的刺激著他的心。他深刻地理解了“中華不振”的含義,中華不振,國民屈辱呀!在這特殊的環境中,周恩來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國家獨立富強,個人才能有前途。多么遠大的理想啊!正因為周恩來心里裝著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所以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今天,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國泰民安、國富民強。想一想,這一切,不都是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結果嗎?在這美好的時代,我們又將以怎樣的態度對待讀書呢?
書,為誰而讀?書,為何而讀?在我反復讀了這本書之后,在我的心中有了一個清晰的答案:讀書,為國而讀,為振興中華而讀。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3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我正在家看書,電視里傳出了雄壯有力的歌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聽到這首歌,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歷史的選擇》這一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中國改革30年來,歷經的苦寒和風霜。這就像那梅花呀,在風欺雪壓面前,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數不勝數的寶貴財富,有氣勢雄偉被稱為歷史長龍的萬里長城;有古樸典雅,優美如畫的蘇州園林;銀裝素裹,云氣繚繞的巍峨泰山。它們能成為世界歷史文化的遺產,卻絕不僅僅是因為我所能看到的美景,更多的卻應該是歲月流逝后,歷史在那里留下的頗有獨特韻味的沉淀,因為我知道是歷史選擇了中國。
鳥兒選擇了天空,因為它有一雙能夠凌空飛翔的翅膀;魚兒選擇了海洋,因為它有一條能夠游水的尾巴;駿馬選擇了馳聘千里,因為它有矯健的身姿;歷史選擇了中國,因為它的民族有團結的力量。中國有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夜深人靜,長明燈旁,一個虛弱的身影正記錄著歷史的滄桑。他,司馬遷,飽含心酸用自己的丹青妙筆著成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學臣著——《史記》,史學的天空因為有了你這顆星而更加煜煜閃光,文學的園地也因為有你這顆星而更加燦爛輝煌,我想這些是偉大人物積累而成的文化。
汩羅江上的一圈漣漪,讓我不得不想到屈原,一個憤世嫉俗,報國無門的臣子,用孤憤的詩行代替了富貴,用楚辭《離騷》洗去了歷史的鉛華,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語成為后人追求理想的動力,錚錚鐵骨的他被后人所景仰。
正是這些在漫漫歲月里歷史堆疊而成的刻痕,才令中國擁有了如此深遠的文化。其實,不是每道風景都是珍貴的文化,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著悠久的文化,一種有著生命力的文化,是歷史粹取的結晶,是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頑強的精神的結晶,無窮的力量感動著歷史,讓歷史的選擇成為悠久。漫長的文化歷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跡被中國所創造,甚至成為絕響,但也有太多本不該被散化的而被散化為煙塵,我們文明的精髓,我們人民的勞動成果,卻被英法聯軍一把火毀去,我們的“萬園之園”就這樣隨風而去,它是被歷史所淘汰了嗎?中國文明猶如一座大山,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而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涌而出的生機與綠意。歷史選擇了中國,人類并不驚訝,因為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一座永遠推不倒的大山,每一粒泥土的沉淀都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長嘯仍是當初的瀟灑,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千載興衰風雨,你,靜靜地佇立于萬千蒼生之上,仰天長望,你如此浩瀚。
歷史選擇了你,我的中國,永遠的中國。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4
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是我讀了《歷史的選擇》后最想說的一句話。
剛讀前言,我想到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歷史選擇中國共產黨?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
通過讀《歷史的選擇》,我知道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是1921年7月1日誕生的,剛開始參加者只有十幾人,就是這十幾個人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那艱苦的歲月中,黨員們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機智勇敢地開展救國活動,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光榮獻身,他們成了永遠的豐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種子就在那一刻播在了每一位具有民族精神的中國人的心里。她的誕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預示著我們的新中國將要來臨!
中國共產黨為尋求中國革命的出路不懈探索,愛國仁人志士紛至沓來,他們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中國革命的勝利,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的浴血奮戰,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新中國誕生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成為了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人民走民主、富強、文明的社會主義道路。年輕的共產黨員邢燕子,18歲時,剛剛初中畢業的她,從城市來到當時的寶坻縣司家莊村,很快成為人們眼中最純樸的農民,人們心中最可敬的領頭燕。她帶領全村婦女干農活,后來又組成了“燕子突擊隊”…… 邢燕子是黨的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曾先后5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13次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邢燕子是新中國成立后的年輕黨員,是黨第一批接班人的楷模,接著涌現第二批,第三批……
撫卷沉思,我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如果歷史不選擇這樣的政黨,還能做出怎樣的選擇?這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必然的選擇。
作為新時代的我——要以邢燕子一樣的共產黨員為榜樣,在學習中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為實現人生的理想不懈奮斗,爭做祖國建設的合格接班人。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5
在我眼中,共產黨就像一條連綿不絕的大河,而推動整條大河的動力就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抗日英雄們。在這些抗日英雄們中,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等等,其中最讓我敬佩的是到死也不投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
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斗之中,大元帥楊靖宇不幸被日軍打敗,一直被日軍追到了雪山,日軍一直圍在山下,發誓要活捉楊靖宇。可楊靖宇偏不答應,一直和日軍斗智斗勇,可最后還是被日軍活捉了。當日軍殘忍的剖開楊靖宇的腹部時,他們全都驚呆了,楊靖宇的胃里全是草根和雪。連日軍都深深地為他寧死不屈的精神感動了。
到了現在的21世紀,科技開始飛速發展,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一艘艘火箭相繼發射,家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身為少先隊員的我,深深的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可在生活中,人們漸漸變得冷漠、無情。當人們經過路旁乞丐旁時,不但沒有施舍一分錢,而且冷眼相待、默默無聞,有的甚至拳打腳踢,破口大罵。雷鋒叔叔的衣服襪子破了打上補丁再穿,卻把剩下來的錢捐給那些窮人們,他的這種樂于助人精神多么難能可貴啊!
所以,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在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明天將會更加溫暖!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6
九十年,路漫漫,滄桑幾度風雨如磐。整整九十年啊!在這漫漫的征途,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做了多少?是歷史選擇了共產黨,是人民選擇了共產黨,事實說明,歷史的選擇是正確的。
《歷史的選擇》敘述了紅軍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不畏艱辛,在惡劣環境中決不低頭,即使饑餓到要拿破牛皮鞋、槍皮帶、牛皮帶來充饑,有的甚至陷進了泥潭,獻出了自己保貴的生命,但還是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了陜北,創立了革命根據地,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基礎。僅僅這一件事,就已經創造了歷史的奇跡。書中還寫了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英勇堵槍眼的黃繼光;時代人物: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地質學的先驅—李四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勞模——王進喜。正因為有了這些英雄人物才有了我們現在幸福快樂的生活。
讀后我心里真是感觸萬千,激動不已,這使我想到另一個英雄人物—趙一曼。1936年在同日軍的一次戰役中被敵人抓獲。敵人想知道抗聯部隊向松花江下游轉移的意圖,就對趙一曼嚴刑逼供。敵人用細細的鋼絲繩把她的雙手吊到天花板上。皮鞭劈頭蓋臉地抽打在她的頭上、身上。衣服被打爛了,殷紅的鮮血淌了一地。趙一曼咬緊牙關,一聲不吭。敵人又把她綁在木架上,用一根根尖利的竹簽釘進她的指甲里,頓時,趙一曼的手血肉模糊,鉆心刺骨的疼痛使她昏迷了一次又一次。但她異常頑強,自始至終沒向敵人吐露一個字。最后氣急敗壞的敵人殘忍地殺害了年僅31歲的趙一曼。中國共產黨黨員多么偉大,多么堅強!新中國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為了挽救國家的危亡,為了實現國家的富強,多少仁人志士曾經上下求索,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共產黨出現了。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當代中國事業的核心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實現了歷史的轉折,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翻身曾經是人民的夢想,可是如今卻成為現實。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的功勞!是黨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嘗到翻身的喜悅;是黨領導改革開放,富裕才走進普通百姓的生活;是黨倡導西部開發,戈壁才崛起新城座座!這一切都是中國共產黨為我們創造的!勝利的功績是屬于中國共產黨的!在這里我要發自肺腑地說一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作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好好學習,將來回報黨,回報社會,做一個國家的棟梁之才!跟著共產黨,做好接班人!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7
讀了《歷史的選擇》這本書,我認識了很多很多很棒很棒的英雄。可是我覺得他們的生活特別特別艱辛苦難。他們的世界里到處是坎坷和泥濘;是寒冷和饑餓;是狂風和暴雨;是無奈和無助;是危險和犧牲;是烈火和熱血……讀著這樣的內容,我有時候不相信地問媽媽“是真的嗎?”媽媽嚴肅地說:“孩子,這些都是非常真實的。”并讓我在電腦上查看相關的視頻資料。每當我看到視頻中的劉胡蘭、江竹韻、焦裕祿、王進喜;每當我看到偉大而又神奇的長征;每當我注視著那一幕幕感動一場場震憾……我總是淚眼模糊——他們為什么要那么苦那么累那么痛地掙扎!也許那就是歷史吧!也許那就是選擇吧!閱讀這樣的“歷史”,我們會有什么啟思呢?這樣的“歷史”會悄悄地告訴我們什么呢?我思考了很多很多很久很久很遠很遠。
最先想到的是,和書里的“英雄”相比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多么甜蜜多么開心。有美麗的蛋糕,有五顏六色的玩具,有馬小跳皮皮魯,有魔尺有滑滑板……特別是有快樂的課堂學習!就說這個學期的開學第一節課吧。
上課了,佘老師笑瞇瞇地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年的壓歲錢多吧。現在佘老師想給那些完成寒假作業的同學分壓歲錢,大家想不想要呀?”
“要!”教室里不約而同外加異口同聲。
“那好。”老師真的從衣兜里掏出錢包,發給我們九個寒假作業完成得優秀的學生每人一張百元大鈔。大家接過錢,不相信地翻看著。余越壞笑著問:“老師,是假鈔吧?”還沒說完他自己就笑趴了。
“老師,這錢現在是我們的了,你可別后悔喲。”
“哪里有老師給學生壓歲錢的?”
“中午就去肯德基吃雞腿”
……
看著老師似笑非笑的樣子,我想老師的葫蘆里到底賣著什么藥呢?
正當我們百思不得其解時,佘老師開口說話了:“想讓老師給你們壓歲錢,沒門。老師想用你們手中的這些錢變個魔術,我要把你們手中的百元大鈔變成十元小鈔。大家相信嗎?”
“不可能!”老師話音剛落,我就大聲囔叫起來。其他同學也都一百個不相信。更好玩的是我的前桌把錢塞進屁股底下,拼命地大喊:“變不成變不成變不成。”
“哈哈哈,跟你們開個玩笑啦,老師有這本事早就上春晚了,我們用這些錢玩個游戲吧。”
“什么游戲呀?”一聽說玩游戲,同學們就來勁了。
老師給我們講了游戲規則:一個同學把食指和中指張開,另一個同學把這張紙幣垂直放在那個同學食指和中指的中間。拿著錢的同學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時候立刻把手松開,紙幣落下,那個張著兩個手指頭的同學立即夾錢。夾到就贏了。“
佘老師的話音剛落,教室里就炸開了鍋:有的說肯定能夾到,有的叫說不定夾不到,有的喊試一下不就明白了嗎……我的同桌最逗,閉著眼睛重復地說:”能夾住會夾住保證夾住夾不住我把我倆手指砍了。“
老師讓我們輪流玩這個游戲,想不到都夾不到紙幣。很多同學都覺得奇怪,明明可以夾得到的呀,可就是眼睜睜地夾不住。現在說起這個游戲,我還是有些莫名其妙。
課堂里的趣事快樂事說不完哪。不知道《歷史的選擇》這本書里面的英雄們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快樂課堂。應該有吧。
歷史的選擇作文議論文篇8
每當我們胸前的紅領巾飄揚起來,每當我們把紅領巾作為榜樣時,我們總會想起:這紅領巾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染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報答那些革命烈士。
當我讀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時,我驚住了:董存瑞為了革命的勝利,就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什么?為什么?因為他為了中國的解放,中國的未來,中國的自由!董存瑞在同伴們的掩護下,沖到了暗堡下。當他發現沒有地方放置炸藥時,毅然頂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吧!”這才為同志們開辟了一條道路。
中國的解放全靠了這些戰士的犧牲。好多人都像董存瑞一樣,為了新中國而犧牲了。就像劉胡蘭、雷鋒、黃繼光等等。
雷鋒的事例更加感人。他的生活儉樸,艱難。雷鋒六歲時父親就死于肺結核,7歲時,弟弟又餓死了,8歲時,哥哥又因腫瘤而死。留下他一個人在世上活著。雷鋒天天乞討來度日。1950年,終于入學,1960年被批準入黨,1962年在工作中,因柱子砸中太陽穴而不治身亡。他的短暫的生命中,不知已幫助過多少人了:把自己存折上的200元捐獻出去(當時存折上只有203元),幫老太太找到兒子……
同學們,不要讓革命先烈的鮮血白流,不要讓時間在指縫間流過,珍惜每分每秒,好好學習,報答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