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文困惑
好的作文應該有邏輯性,段落之間銜接緊密,條理清晰,觀點明確。這里分享一些關于作文困惑下載,供大家寫關于作文困惑參考。
關于作文困惑篇1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言:人性的選擇和自決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動機以及這種動機對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賴。從中不難看出,黑格爾認為外在世界對人做出的選擇會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處于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之中,所謂“外在世界”卻在不斷地變化,人要做出“選前堅定,選后滿意”的選擇,無疑已變得更加困難。
究“選擇困難”之根本,無非是人自身的難填欲壑作祟。貪欲之下出現的欲將“魚與熊掌得兼”的妄語,引人發笑的同時也令人心寒。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物質文化等在給人以更豐富的選擇的同時,也使人的貪欲極度膨脹。在這種時候,認清自我,看清外物,不負初心,才能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被外物所擾。
眼下,并不乏因利欲熏心以致選擇之路一錯再錯之人。北大吳謝宇弒母,復旦林森浩投毒,興許只是他們一念之差之下做出的錯誤選擇,但他們未能認清自我,前者為“自由”蒙蔽,后者被嫉妒洗腦,均踏上了不歸路。物質層面的選擇紛紛擾擾,但正如可選的商品可分先選后選,可讀的書刊可分先讀后讀,選定目標之后的路將條條通羅馬;反觀人生之路的選擇,一個人的選擇可能極其有限,但一旦選擇不合心意,難道還可回頭再選?冷靜分析,結合自身情況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能不為欲望所擾,在選擇的岔路口走上心儀的路。
誠然,選擇之難,眾人皆知,于是便有人自動放棄選擇的權利,寧可辜負本心也要強求省去麻煩,實在令人嗟之嘆之。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經濟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選擇背后便是機遇與發展,又怎可隨意跳過選擇?娃哈哈當年頂住輿論壓力,選擇兼并國營大廠,為企業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終迎來飛速發展。正如娃哈哈的發展那般,唯有看清外物,才能在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中抓住選擇給予的機遇,獲得自我發展的動力。
如今,“紛繁”二字似乎已經成為形容選擇的最恰當詞匯。有人選擇在大眾潮流中堅守本心,日復一日在一浮一沉中追求理想;有人選擇在燈紅酒綠中消遣人生,年復一年在自娛自樂中逐漸消沉。眾人選擇或許略有不同,但金錢、名利卻始終為大多數人所選擇追求,少有人能真正意識到自己選擇的意義何在。試問,當追求鮮花與掌聲成為大眾趨勢之時,又有幾人能沉下心來面對初心,做出選擇?在這般趨勢之下,便更需要對自己初心的堅守。堅守初心,正是抵御誘惑正確選擇的充要條件。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貪婪之人面對選擇全選,懶惰之人面對選擇不選,無能之人面對選擇單選,癡傻之人面對選擇盲選。唯有內心清明、不負本心之高人,方可在面對選擇之時得心應手,活出自己的精彩。
關于作文困惑篇2
生活如同被蒸餾過的水,越喝越覺得無味,有時甚至有些反胃,雖說人生在世,酸甜苦辣咸樣樣皆有,可是每當投入到學習前,酸甜苦辣咸都被蒸餾而去,留下的只有單調無味。
艱澀的文言文,繁雜的數理化公式,可惡的英語單詞,我不知道它們是否認識我,但我的確不認識它們。生活就像這樣進行著,好似一場無休止的糾纏。我時常懷疑,自己這樣努力是否值得。
我給自己放假,獨自朝山坡走去。我躺在山坡上,靜靜地看著頭頂飄過的白云,陽光變得溫和起來,我早已習慣了冬日的眼睛被刺的難受,我下意識地翻了翻身,猛然瞥見路旁的一個花苞。“呀,花苞!”我驚訝地叫了起來,這一片只有這一個花苞立在這里,看上去搖搖欲墜,顯得很脆弱,可盡管這樣,它依然堅定地挺立在這里。可是,偏偏造化弄人,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改變了一切。我盡力張開雙臂去保護它,可以沒用,該被帶走的想留是留不住的。
可就在這時,我又發現了一片新的花苞,它們緊挨著彼此,仿佛春天一到就會立刻開放似的。
我突然明白了,春天不會因為一朵花的夭折而失去生機,而我應該像春天一樣,不因一時的挫折而放棄,而要堅持下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我的理想。
我下了山,返回到學校重新回到緊張的學習中。在我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我要像春天一樣,不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而感到困惑放棄希望——因為那春天里的花苞才讓我擺脫困惑,找到生活的方向。
過了幾天,我再一次到了山坡上,這一次我看到了之前的那個花苞都已開出了燦爛的花兒,在微風中輕輕舞動著身軀……
關于作文困惑篇3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題記
人一生下來,無時不刻存在著困惑。有時它會困擾你一生。有時它會讓你受益匪淺。助人為樂當之無愧的屬于受益匪淺那一類的!
上周五,我前往超市準備“大干”一場時,隱約聽到后面有人在呼喚我。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躺在地上的乞討者,見他如此可憐,我毫不猶豫把我口袋里的錢,給了他,見他眉開眼笑,我也不禁樂了!現在憶起來心頭上的甜甜的。但是我很奇怪:我為什么會去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他呢?
對于這個問題我想了許久,此時天上的云彩悄然蒞臨這兒,天空中下起了雨,小雨,這小雨綿綿如絲又細細膩膩,散發著淡淡的芳香,滌蕩著我內心的疑惑。我猛然解決了這個疑惑,心中頓感豁然開朗。云彩走到炎熱的城市就會獻出柔美的身軀,換一種形態,幫助干旱的土地,給人們帶來快樂,使空氣中彌漫著快樂的氣息。當雨停時,僅存的云彩走了,什么也不剩了,卻散發著燦爛的光輝。
助人其實是當今社會一種還未泯滅的善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只要你還有一顆善良的心,每當你走到需要幫助的人身旁時,你就會情不自禁地幫助他。若你只是個頑童,你天真地把所有的物質都給他,若你已成人,你將會給予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這就是人心的善良!
而助人之后的快樂,是那些受給予者的反饋,他是一個人助人后的附贈品,時多,時少,但總比沒有強。在你傷心時幫助他人比一碗心靈雞湯管用多了,這人世間最美的真諦,就會展現在你面前!這就是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了。
天晴了,雨散了,心中阻擋著我許久的烏云也散了,轉眼間心中只剩下一眼清澈的泉水,照亮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關于作文困惑篇4
我們總是會這樣定義人生,擁有時是幸福,失去時是痛苦,得到是歡樂,放棄是哭泣,但真的是這樣嗎?
因為我們害怕所得到的不能永恒存在,才會盡全力抓住手中所擁有的一切,但也許抓得越緊失去得越快。
蘇東坡曾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人一生所發生的事都很相似,你所經歷的困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我們在經歷那些困苦所做出的反抗與掙扎,就像飛鳥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一場大雪后,也許雪地上的腳印已被掩埋,那些飛鳥也早就離開,有誰還能留下曾擁有的一切呢?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生命中,一切的有都會變成無,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永恒不變地存在于這個宇宙之中。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生活十分艱苦,有些得失沒有好壞之分,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得與失,有與無,總是相互轉化的,就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失去了,怎么知道這何嘗不是件好事?
在我童年記憶的深處,有一只褐色的貓陪伴著我。那天,它離開了家不知去了何處,當夕陽西下,烏鴉都已歸家,可它卻未歸,我等待著,想著:也許你只是玩得太起興,第二天就會回來的。但是它又失約了,我不安地去公園里尋找它的身影,每一處它常去的地方:噴泉邊、花壇旁、小路上……我都尋找了,可仍沒有看見它的身影。
淚水就涌上眼眶,我想著它失蹤的種.種可能。后來,也許是因為小孩的天性,我便漸漸淡忘了。可有一天清晨,花園中又忽然傳來了它的聲音,當快速奔出門去,霎時驚呆了,不僅它回來了,還帶了一只母貓和三只小貓仔。
“媽,然然回來了!”我朝屋中大喊,母親出來后看著這一幕,笑著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啊。”
當一些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總覺得事情大得不得了,但當時過境遷,又會感覺這不過是小事一件。所以,我們不能只停留在此時此刻,而要用發展的、整體的眼光去看事情變化的過程。
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成為親切的懷念。但在這空無中卻又會產生新的世界,也許這就是生命的神秘吧。我終于明白,暫時的失去是為了重新的擁有,想到這里,我不再因不確定的人生而困惑了。
關于作文困惑篇5
童年時多彩多姿的,童年的故事如天上的星星樹葉數不清,如大海水珠舀也舀不盡,如葡萄架上的葡萄摘也摘不完……,就讓我摘下那顆暗淡無光的星星,為你來說一說我兒時的天真爛漫。
小時候,看見大鳥從頭頂飛過,我幻想著有一天,我能像鳥兒一樣飛向藍天。
在我六歲那年,做了一件極幼稚的事。我和媽媽在院子里乘涼,一群小鳥從我頭頂掠過,這時,我默默地想:為什么人不能飛,為什么鳥兒能飛了?我學著小鳥飛翔的動作:張開雙手,伸向兩側,一雙“翅膀”使勁地晃動著。時間過了很久,我已腰酸背痛,雙手也不由自主地落下來。暗想:是不是因為人的體重太重了,所以飛不起來,可飛機也很重呀!可為什么它能飛起來,而且飛得很高很高的。哦,對了,飛機頭上還有個螺旋槳,螺旋槳轉得越快,飛機就飛得越快,一會兒就不見蹤影了。
于是,我按照飛機飛行的原理,一只手抱住樹,一只手張開,圍著樹轉了一圈又一圈,我頭暈了起來,可那只手卻依然不肯松開,繼續轉著,此時的我像一只喝醉酒的猴子一樣,左右搖擺,分不清東西南北。此時的我犯迷糊了:為什么轉了那么久,還沒飛起來呢?哦,對了,手還沒松開。這一次,我又繼續轉了十幾圈,一瞬間,手一送,雙腳一蹬,騰向空中,一雙“翅膀”撲哧幾聲,便落了下來,一屁股坐在硬硬的石板上,動彈不得。過了許久,我才吃力地爬起來,垂頭喪氣地走回家。妹妹見了我這副狼狽不堪的樣子,笑得前仰后合,媽媽走過來問:“你怎么了?”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媽媽,媽媽也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那件事一直在我內心糾結、一個困惑:為什么人不能飛?
關于作文困惑篇6
成長是一杯茶水,需要我們慢慢品,細細飲,才能品出它的甜蜜,飲出它的苦澀……
——題記
靜靜地聽著一首歌,《寂寞》,就是你推薦給我的那首。那哀傷的歌詞,低沉的曲調,恰似我現在的心情。前幾天長跑比賽中留在腿上的傷快痊愈了,而心中的傷卻仍在隱隱作痛。
你是個很純真的女孩,善良、活潑、可愛,總是頂著一個蘑菇頭,用你陽光的微笑去溫暖身邊的人。和你成為朋友,真的每天都很開心。校園中到處都有我們嬉鬧的身影,操場上時刻回響著我們爽朗的笑聲。還記得,我們并肩躺在操場中間,望著湛藍的天空,聊著彼此的心事,憶著那些童年往事;還記得,我們共同爬上學校的圍墻,坐在高高的墻頭上,談著彼此的夢想,訴說著心中的不快;還記得,我們一起在跑道上拼搏,揮灑著青春的汗水,迎接著陽光的恩賜。
謝謝你,給我留下了那么美好的回憶,可現在呢?
曾經的你會經常親昵地拉著我,可現在身邊卻多了幾個頭發卷曲著的男生;曾經的你只留著清爽的短發,可現在早已過肩的長發整天披散著;曾經的你會肆無忌憚地大笑,可現在更多的是看到你那難以捉摸的冷笑。更可怕地是,原來水晶般透明的你現在竟學會了那么多的心計。
在長跑比賽開始前熱身時,你拉住我的手說,自己沒有力氣,可能跑不動,一定要我等你,還讓我告訴你一些長跑的技巧。等我傻傻地把自己知道的跑步技巧都告訴了你之后,你卻在跑步時甩下了我;在我喊你等會兒我時,你連頭都不回地繼續跑著;在我想讓你拉著我時,你卻厭煩地甩開了我的手,向后推了一把;在我摔倒的那一刻,你卻回頭沖我冷笑一聲,繼續向前跑。
直到那時,我才發現我們的友誼竟然經不住一場小小比賽的考驗、一點點名利的誘惑,我真的有些困惑。比賽結束,我們的成績都不錯,但我站在長長的跑道盡頭,不禁有些莫名的失落,找不到任何興奮的理由。比起這個成績,我更想看到的是原來的那個你。
照片中的你依舊綻放著燦爛的微笑,往事一幕幕紛紛浮現在眼前,我靜靜回想著那些溫暖的日子。美好的一切被時間無情地沖刷著,走進花季的我們也許必然要經受風雨的洗禮,感受成長的困惑。
但我依稀看到那個純真、活潑的你張開雙臂向我跑來,我們手拉手向著陽光努力奔跑著……奔跑著……
關于作文困惑篇7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是啊,人并非一生下來就是知道一切的,怎么能沒有困惑?生活中,需要一個個“智者”來為你解答一連串疑問。
兩年前,我第一次去靈溪的公園山,山上綠樹成蔭,石頭建成的亭子纏繞著一圈又一圈的藤蔓,沿著石梯再進去一點,便是滿地的樹葉。風刮了起來,葉子仍然在沙沙啦啦的飄落,這一切,在我的眼里卻是陽光明媚的世界。
我望著這美麗的景色,卻看到了一個與美景格格不入的身影。
我走進了一點兒看,哦,原來是一個老人在撿著垃圾,他兩鬢斑白,観骨高高突起,臉上也有一塊一塊不規則的黑斑,皺紋橫著刻滿了他飽經滄桑的臉頰。我打量著這個老人,他的背是駝著的,一只手上鉤著個垃圾袋,一只手正尋找著地上的垃圾--手!
這雙手顯得那樣與眾不同!我又揉了揉眼睛-什么?那雙手是假的,不知是硅膠還是塑料做的,顯得那么機械無力。我呆站在了那兒,老人卻已撿完了垃圾,他將那個小小的、白色的垃圾袋吃力而笨拙的倒了過來。他用一只假手緊緊鉤住了垃圾袋的提手部位,另一只手臂移動著,移到了上面,垃圾順利的倒了出來,掉進了垃圾桶中。漸漸地,老人的身影消失在樹林當中。為什么明知道是假手卻依然去撿垃圾呢?我將這個疑問藏在心中。
半年后,我又見到了那位老人。當我蹦跳著來到樹林時,卻是蕭瑟的秋天,樹葉由綠變黃,仍有幾片黃綠的葉在枝頭隨風起舞,卻不愿落下。臨近傍晚,紅陽給塔尖涂了一層血紅,寒風刮了起來……
我望向小路下,有一大塊突出的土地,有一顆挺拔的樹,樹下,是那位斷手老人!他摘下了自己的假手,兩只手臂在手的部位是禿禿的。他用手臂夾住了一個很大的,比人還高的鋤頭,用力向泥土砸去,鋤頭柄險些滑落,這時,一個人走了過去,拿起了鋤頭,希望能幫老人松土。我看著這塊土地,感覺老人與它是那么和諧。
回去的路上,我問媽媽:“為什么老人手斷了還要在山上松土,撿垃圾呢?”媽媽說:“人不是手殘了就要依靠別人生活,身殘志堅才是一種好品質,像這樣不依靠別人生活的人,才是值得可敬可佩的,像黃美玲,她還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嗎?”我若有所思……
我不再困惑了,媽媽的解釋讓我明白了身殘但志堅的道理……
關于作文困惑篇8
新的學期又一如既往地開始了。我穿著校服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再次邁入了闊別了兩個月的校園。
但我在學校里看到的還是老樣子――不論年級,絕大多數的學生只是穿著校服的上衣,下半身為各自的褲子。極少數低調一點兒的穿著休閑褲,而大部分時尚一點兒的則千篇一律地穿著牛仔褲。走進校門,就像來到了牛仔褲的專賣店。
去年的一天,我在學校里碰見了表姐,她和她的同學看到我穿著校服的褲子,都議論紛紛:“這校服的褲子太難看了。”“這么丑的褲子穿在身上太丟人了!”……“下次不要穿了!”姐姐說。
一番唇槍舌劍我有些招架不住——在這個生物課本上所謂的青春期,誰都會在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我受不了了,回到家要求媽媽洗干凈后放到柜子里,再也不穿了,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媽媽只好答應。
可當我第二天早晨醒來,媽媽又要求我穿那條校服的褲子。我很不高興,因為昨天這讓我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媽媽生氣:“本來想換其它褲子給你,但轉念一想,你是學生,到學校的主要目的是學習,不是去比誰穿的更時尚;虛榮心是一個多么可怕的東西,這種思想以后不能有。”聽到媽媽的話好像有些道理,于是隨即脫口而出:“好,我穿。”
冷靜下來,我真的覺得自己的思想很可笑——為何要去在意他人的看法呢?為什么要讓別人的看法來決定我的生活?但是,我不是個很冷靜的人,我隨時都有可能再次陷入那片沼澤之中。
進學校的時候,我還是想掩飾這條褲子,飛快地走進教室。但我已經學會了對自己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甚至學會在表姐及其同學的責怪下裝得若無其事,滿不在乎,或者裝愚裝憨。
可是,我仍然覺得我身邊有一片沼澤,校服的褲子只是個載體,我困惑著……
關于作文困惑篇9
青春是漫漫時光路上最美麗的風景。我想停下腳步,躺在青翠欲滴的草原上,享受這寶貴時光。殊不知,草原怡神的外表下是一汪巨大的泥潭,試圖停留的人都會一點一點陷入其中,直到發覺醒悟時,才暗自懊悔。
作為引路人,父母早已見識過泥潭的威力,也見過無數貪戀美景的人將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于是,越是到了這一階段,越是催著少年加快步伐趕路,可少年卻總想到這危險但迷人的草原中一探究竟。
于是,矛盾產生了。
少年總覺得,自己躺在一張網中,不停地想要掙脫網的束縛,但網卻被父母一點點地收緊。少年總認為這是父母刻意刁難自己,自以為是的少年完全不聽從父母的建議,父母讓他向西,他偏要向東。
父親直爽,從不拐彎抹角地教育少年,總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少年的迷誤與紕漏,正所謂“良藥苦口利于心,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少年不懂這些道理,忍不住和父親吵起來。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日日不得安寧。
少年終于厭倦了,對什么都無所謂了。父母的教育,也只是聽聽就罷了,每天將自己鎖在房間里不再出門,似乎原本那個開朗活潑的少年已經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沉默寡言的陌生人。少年戴上一層面具,讓人摸不清深淺,猜不透性格。他將自己的脆弱藏在內心的深處。久而久之,就連父母也覺得,少年性情大變,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在某個星期五的晚上,父親照常接兒子回家。快到家時,天下起了瓢潑大雨,完全看不清車外的事物,父親完全憑感覺在雨中摸索。少年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雨。雷聲隆隆,閃電不斷。父親緩緩開著車,長嘆一口氣道:“兒子,最近我反思了很多……”“有什么事直接說,不必拐彎抹角。”少年冷冰冰地打斷了父親的話。
讓少年未料到的是,父親竟出奇的平靜,完全沒有發怒。父親繼續說:“我們天天吵,但我從未想過為什么。我總以為我是對的,但從沒考慮過你的感受……”少年微微動容。
“你并不全錯,我也并不全對。交流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而不是沉默。如果沉默,問題還是問題。”
父親的一番話觸動了少年,少年的眼里頓時蒙上一層水霧,但他嘴里卻說:“以前你也說過,不也就那樣嘛。”父親無奈地說:“既然這樣,我也……”少年轉過頭,真切地看到父親滿眼的落寞。于是,心中波瀾四起,竟感到一絲絲愧疚。
那一刻,少年心上的繭殼如點點滴滴的塵灰紛紛落下。埋藏已久的真實迅速蔓延四肢,直抵骨骸。少年享受著真實帶來的溫暖,并輕輕揭開了面具。
少年回首望了望那廣闊迷人的草原,拔回了陷入泥潭的雙腳,徑直走向爛漫人生路。
“迷人但很危險!”少年自嘲地笑了笑,邁開步伐,走向初升的朝暉。
關于作文困惑篇10
當今時代,在虛擬數字中翻涌向前,然而光彩四溢的寶盒不知何時或將成潘多拉之盒,物質世界的極大豐富,精神文化的層出不窮,如同炫目的霓虹,遮蔽今人視線,探不清虛實。三思而選,擇現實之路,通理想之門。
《悲傷與理智》中曾言:“生活就是一場有很多規則,卻沒有裁判的比賽。”時至今日,此語更得其真諦,在規則下的選擇,關乎生活的成敗,應慎之又慎。若全然念及心儀之物,只知對遠方長嘆之人,不免成為過于理想主義的虛影,若全然顧慮生計瑣碎,只知在忙碌顧慮之人,不免成為現實生活的奴隸。在選項豐盈的如今,選擇更應牢筑現實基石,也不忘未來彼岸,不陷亂花迷眼之苦,堅定而行。
于之物質,不當沉迷藍圖,更應踏實向前。即便是過去,沉睡于天朝舊夢的封建皇族,抑或是畫著所謂“共產”大餅的前蘇聯,都墜落于虛無之中,更遑論虛實難分的現今。當無數人選擇徜徉于未來圖景的美好時,又有何人來走出這條路?恐怕你我將永遠封存于無路的今朝。如若沒有選擇5G的技術突破,無論是社會服務的進步,還是高精科技的應用,都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面對現實,只有選擇面包才能帶來更多選擇的權力。
于之精神,不當囿于枷鎖,更應擁抱世界。正如汪曾祺先生所嘆:“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事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個人的理念與選擇,也合該如此,在任何信息繁蕪,選擇諸多的日子,若理想被困于匣中,只將如同葛朗臺家族的覆滅。反觀如今,正如其“并非賺錢而存在”的阿里巴巴一樣,在五十五歲卸任而重新前行的馬云,“愿意去體驗、嘗試、創新”,為自己的夢想和精神境界開拓領域,又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選擇?承認世界的多變,接受思想的碰撞,向理想和真理低頭,也是一件幸事。
充斥喧囂與荒謬的當今,選擇沉迷虛擬娛樂而非實在作為大有人在,選擇坐吃山空而不愿變通之人也絕非少數,反復游疑自我選擇之人更是擢發難數,他們的選擇使其生活引人發笑,又難免樂極生悲。然而,選擇立足實際追本溯源的,也絕不僅僅只有李云鶴這樣的藝術修復者,選擇奮斗理想求精神永恒的,也遠不止馳援武漢的萬千志士,面對時代的更替,面對無窮的未知,更需堅定自我所選擇。
時代選擇了你我,更應由你我選擇這時代。
關于作文困惑篇11
我們只在意自己所失去的,卻忽略了自己所擁有的。——題記
我認為自己是不幸福的。我沒有傲人的家世,也沒有大量的金錢,是大千世界中最為普通最為渺小的一個。于是我化為,一只小鳥,來到人間,看他們是否也在困惑于自己是否幸福。
我遇到一個小女孩,她父親去世,母親臥床不起,住在簡陋昏暗的房子里,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
我問她,“你幸福嗎?”
她笑著說:“我十分幸福!”
我詫異,身處這種情況下她是如何幸福的呢?“為什么?”
她笑了,那是與同齡人一樣天真的笑容,臉上閃爍出希冀的色彩,“因為啊,雖然我的媽媽生病,但是也漸漸好轉起來,弟弟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調皮了,我們的飯菜雖然不好,但勉強也可以填飽肚子鄰居們也常常幫助我們。所以我是幸福的。”
這就是幸福?我似是非懂的點點頭,與她揮手道別并飛到了下一個地方。
我碰到一個拾荒老人,他孤苦伶仃,居無定所。一身看不出什么顏色的衣服,頭發凌亂。經常遭到小朋友的嘲弄與鄙視,大人們對他避如蛇蝎。他是殘疾人,缺一只手。
我問他:“你幸福嗎?”
他思索片刻說:“是幸福的。”
他也是幸福的?“為什么呢!”
它如隱士高人般深奧的說:“我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的人和事,我四處游蕩,可以看到很多美麗的風景,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我又到了很多地方遇見了許多人,他們無一不是幸福的,我突然感到我能生于這個世界真是太幸運了。我雖沒有傲人的家世,卻有疼愛我的父母;雖沒有大量的金錢,卻也足夠我用。我雖是世界上最為普通的一個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
別在意自己失去的,我們能夠擁有不也很幸福嗎?幸福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想,便是幸福。于是,我走出了困惑,找到了幸福。
關于作文困惑篇12
世人在面對困惑時,無外乎兩大結果。一種是解惑,另一種則是麻木。至于哪些結果更多一些,我一直都認為,困惑和麻木更大程度上屬于前因后果的關系。
在處世哲學的觀念中,有“入世”和“出世”的觀點之分。前者是積極的,后者是消極的。為什么會有兩者區別,我認為正是對待困惑的方式。“入世”的積極向上使困惑豁然開朗,但“出世”的頹廢逃避也導致其繼續消極,繼續困惑。
面對舊中國社會的怪狀,魯迅先生困惑了。他“彷徨”,他“吶喊”,“狂人日記”震驚神州;面對現行教育制度的畸象,韓寒同學困惑了,先以一個中學生的名義穿越那“三重門”,后來又把思維定格在不變的“零下一度”,也激發了不少同齡人與他一起振臂高呼,“像少年啦飛馳”;面對當今文化界的種.種丑態,余秋雨先生困惑了。他辭去實際官職,輕裝上路,進行一次漫長的“文化苦旅”,在行程里作下“山居筆記”,在人情冷暖中領受“霜冷長河”,在古文明遺址邊“千年一嘆”,最后感悟出“行者無疆”。
但是,怪狀依舊延續,畸象仍然存在,丑態還在顯現。魯迅先生早已作古,不必再去驚擾他偉大的靈魂;韓寒同學不再憤青,棄筆改作了賽車手,余秋雨先生也放棄申辯,獨自揣測下一站路行何處。
曾經的斗士不再抵抗,曾經的智者不再雄辯,曾經的困惑繼續困惑,曾經的麻木依然麻木。人生最大的悲哀也在于此,在于面對困惑的麻木的繼續,在于面對麻木的精神的僵化。面對麻木的籠罩,“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濁我獨清”的屈原大夫投入汩羅江;面對麻木的籠罩,孫中山先生依然發出“天下為公”的呼喊;面對麻木的籠罩,魯迅先生的文章始終如航標燈般清晰。
我們應該如何?是選擇麻木,還是選擇抗爭,“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我們應該如何?是乖乖地閉嘴,還是對困惑的現象提出質疑,“真理只有一個!”
生活如此,社會已然,困惑依舊。這些都是在短時期內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要去正面現實,坦然處之。
我們拒絕麻木!
關于作文困惑篇13
“好,吃完飯就去,早去早回!”伙伴答道。
話音剛落,我就不見了身影,行駛在回家的路上。今天的天氣有些差,悶悶的,別想那么多了,還是趕快回到家通知媽媽做飯吧!
我回到家,通知媽媽做飯后,就回到房間呆坐了一會兒,心里不停地想著,伙伴應該快好了吧!飯做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起飯來……
清風鉆入衣袖,感到陣陣涼氣。前面就是紅燈了,一個剎車,我整個人都定在白線后,不敢再前進分毫。“咦,你怎么不走了,前面沒車呀。”伙伴說罷,便向前沖去。隨同我們一起來的大人們向我招招手,就離開了。為什么呢?為為什么呢?不是說紅燈停,綠燈行嗎?怎么沒到綠燈,他們就走了?
五秒,四秒,三秒……一秒,時間到。我一起腳,騎著賽車就要與他們會合。嚇死我了,差點就撞到了,一個個驚險的鏡頭浮現在心頭……
到了,體育館里人來人往。更令我驚詫的是:門口擺著大量的小攤,一個個都擁在那小攤里,造成了堵塞。我在想:如果發生了火災,這些人會怎么樣呢?而且,這門口是公共場所,他們擺攤的人憑什么隨意占用?
我的車子放哪兒呢,看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地方。咦,我的鑰匙呢?哎呀沒帶!
怎么辦?我決定相信他人一次,在一個人少的地方找了一個小攤。向那位老奶奶六說明白了事的緣由,很快就停好了車。
我前面停好了,媽媽就后面追上來了。“你的車呢?”媽媽詢問道。我只好如實回答。
但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媽媽竟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讓老奶奶把車推了出來,還說:“你是不是想騙車,別裝了,肯定就是。”說罷,推著車出來,還不讓我相信外人。
人間難道就沒有愛嗎?連基本的信任都沒有了嗎?那還如何立足啊?
我想:不會的,人與人之間一定有愛的,一定有信任的。但是,身邊之人為何會這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