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
好的作文分段要明確,段落之間的過渡要自然、流暢。每段的主題要緊扣總主題,盡量做到一段圍繞一個中心點來展開論述或描述。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供大家參考。
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篇1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鬧花燈、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了。
春節前夕,大家都會貼春聯、窗花和放鞭炮。有一次,我們在貼春聯的時候,媽媽把“福”字貼倒了,我便好奇地問:“媽媽,您怎么把福字貼倒了呢?”媽媽笑著說:“把福字貼倒了是有原因的,換一種說法就是“福”到了。”我這才明白了。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帶著各種各樣的花炮,來到小區廣場上準備放炮。花炮有:噴花、滴滴燼、大禮花、鉆天猴等等。爸爸說:“妞妞,你來放噴花吧!”我膽怯地說:“我不敢。”但是,爸爸偏要讓我放。“好吧,那我就硬著頭皮上吧!”我心想。當時,我心里怦怦直跳,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兒了。我放第一個噴花時,爸爸總是嚇唬我,害的我還沒點著就跑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當我再次準備點燃的時候,終于,把噴花給點燃了,我心里的那塊石頭也放下了。看著綻放的煙花,我臉上也露出了笑臉。
當我們回到家,那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了,春節聯歡晚會剛剛開始,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劉謙的魔術,他能讓一個小小的水壺倒出紅酒、白酒、紅茶等等,太不可思議了。
春晚結束后,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就是水餃,韭菜肉餡的,可好吃了,真是越吃越香。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春節的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篇2
每年的臘八節媽媽都要熬粥,粥里除了有大米,小米,還有紅棗,花生很多東西,味道很好,可惜一年只喝一次。這種粥為什么叫臘八粥呢?為什么只有臘八這天才熬呢?在中國民俗網上,我找到了答案。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還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煮粥供佛。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粥里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復雜能不好喝嗎?
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這么多知識,中國真不愧是文明大國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中國傳統節日600字作文篇3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表示團團圓圓的意思。所以趁著中秋放假,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外公、外婆家過中秋。
一到外婆家院子里,那房前的兩株桂花樹,隨風搖擺著。風一吹過,一大片“桂花雨”就下起來了,頓時香氣四溢,讓人感覺心曠神怡。外婆說,這桂花樹在我媽媽很小的時候就種下了,快有30年了,每到金秋,就桂花飄香,我們可以把桂花收集起來泡茶喝,還可以做桂花糕。
這時,旁邊傳來“嘎嘎”的叫聲,我循聲找去,原來外婆家多了很多小伙伴——小鴨。小鴨子全身長著嫩黃色的毛茸茸的絨毛、嘴巴扁扁的在不停的.啄食,腳掌像楓葉似的,小鴨子可是游泳能手噢。我一會兒給它們喂食,一會兒逗它們玩,忙得不亦樂乎。
吃過晚飯,我就急忙讓外婆把月餅拿出來。一下子,外婆把盒子里的月餅都倒出來了,頓時桌子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月餅:有豆沙的、紅豆的、五仁的、奶黃的。的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豆沙餡的,我們來到桂花樹下,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這時,一只小鴨子突然跑到我身旁叫了幾聲,我掰了一點兒月餅給小鴨子吃,結果小鴨子啄了兩下,真的吃下去了。
接下來,我們又開始猜字謎,媽媽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看著圓圓的月亮。仿佛真的看到了嫦娥在月亮上跳舞一樣。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說說笑笑的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節,朋友們,你們的中秋過得怎么樣呢,快來和我一起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