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
好的作文注重細節(jié)描寫和刻畫。在寫作中要注意細節(jié)的把握和處理,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和感染力。怎樣寫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這里提供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分享,供大家參考。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觀看了電影《焦裕祿》,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電影中的一幕幕畫面不時在我腦海中掠過。
焦裕祿是蘭考縣委書記,他工作認真,時時刻刻想著老百姓,是一位和藹可親的伯伯。他一心想著為民除害,親自到風沙區(qū)去種板樹;為了保護脫產(chǎn)干部,關(guān)鍵時刻敢于承擔責任,分發(fā)糧食給干部們;他明知自己身患重病,卻不請假不看病,仍然日夜操勞,他常說:“只有老百姓滿意,黨中央才滿意,自己才是共產(chǎn)黨員。”
當他不得不住進醫(yī)院時,已經(jīng)到了患病的晚期。小兒子在他的床前說:“爸,爸……,我再也不要吃紅燒肉了,我只要爸爸……”,這時我強忍著的淚水不禁流了下來。最終,焦書記與世長辭,蘭考的每一個人都為之悲傷流淚。
是呀,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正是一個個像焦書記這樣的黨的好干部,日日夜夜的辛勤勞作換來的。我們要象焦書記那樣,從每一天做起,每一件小事做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把祖國的明天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和強大做好準備。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我們的祖國必將屹立于世界的東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2
焦裕祿同志所領(lǐng)導的蘭考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理環(huán)境惡劣,礦產(chǎn)資源匱乏,“干部不愿待,百姓爭搬遷”。上任之初,全縣干部群眾工作積極性極低,大都抱著坐等上級救濟的思想。焦書記沒有被縣里困難的形勢和干部低迷的情緒所嚇倒,懷著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心,走基層、訪群眾,深入調(diào)研,向老鄉(xiāng)取經(jīng),找到一條治理惡劣環(huán)境的新路。
在焦書記的帶領(lǐng)下,通過全縣人民的不懈的努力,蘭考縣的`“三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然而,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使焦書記的肝病迅速惡化。在蘭考任職一年多以后,焦書記就因病醫(yī)治無效,獻出了他四十二歲的寶貴生命。
焦裕祿精神是對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的最好詮釋,焦裕祿同志更是踐行延安精神的榜樣和模范。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他迎難而上,不畏艱辛,支撐他的是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信念和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所具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3
那天,我們懷著激動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焦裕祿》這部電影。這都是反映了焦爺爺這位“人民公仆”完全徹底為人民的崇高精神。
焦爺爺十分關(guān)心我們下一代的成長與思想,這也是令我很感動的一件事。一次,他答應(yīng)了小兒子早提出的想吃紅燒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桌上放的仍是素湯和窩窩頭,小兒子卻一個盡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手中的窩窩頭丟到了地上。這不,焦爺爺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兒子,孩子也傷心地哭了起來。當時,我覺得焦爺爺也不應(yīng)該這樣發(fā)火。因為孩子想吃點紅燒肉,這點要求也不算過分。再說了,焦爺爺也答應(yīng)了他兒子的要求。畢竟這是他的兒子,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說:“不怪媽媽,是爸爸把錢給花了。爸爸不好,不應(yīng)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出來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莊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所以,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著,我感到十分地慚愧。我們有時吃不下還要剩或到掉,我們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當了多年縣委書記的焦爺爺,仍然是兩袖清風,生活樸素,焦爺爺?shù)母呱衅返拢瑸槲覀兿乱淮鷺淞⒘斯廨x的榜樣。
焦爺爺,我們敬愛您,需要您,呼喚您,永遠懷念您啊!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4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觀看《焦裕祿》,從開頭的那一幕樸實又震撼的場面,我的情緒被劇情所調(diào)動,時而熱血澎湃,時而熱淚盈眶,受到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禮。我一邊感慨,一邊低頭思索:為什么焦裕祿的事跡讓我怦然心動?
原來他心里有著人民,有著為人民服務(wù)的那份熱情,更有著把熱情時時刻刻付之于實際行動。話說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本為孩子負責的態(tài)度,對家長負責的態(tài)度來工作。
關(guān)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許多事實表明,一個被教師所愛的學生,常常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作為教師,我們就應(yīng)該尊重、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這樣,學生心中的很多癥結(jié)就會打開,會主動拆掉隔閡高墻,溝通情感,變得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5
昨天下午的黨課學習是觀看《焦裕祿》,影片中最感人的一段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忘——大雪紛飛,黃沙路上,李雪健扮演的焦書記拉車,幾人推車,車上裝著救濟糧,寒風挾著雪片打在人們的臉上。河南民歌《共產(chǎn)黨是咱好領(lǐng)頭》響起,為這一行人的愛民行為拼命地吼唱著。破土房的門被推開,焦裕祿出現(xiàn)在門口。屋里的一對老夫婦,老頭躺在炕上,老太婆站在地上,驚詫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焦裕祿來到炕前,坐在老頭身邊:“大爺,您的病咋樣呀?快過年了,我們給您送點糧食和錢來,您們先用著。”躺在破棉絮中的老人強睜開昏花的老眼,看著焦裕祿:“你,你是誰呀?”焦裕祿拉著他的手:“我是您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您老人家的。”老人的胡子顫動著,淚水涔涔下。老太婆伸出手,順著焦裕祿的頭上往下摸索,帽子、圍脖、棉衣:“感謝毛主席……給我們派來了這樣的好兒子!”那粗獷的民歌配合著畫面將電影推上高潮。
“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焦裕祿同志不愧是共產(chǎn)黨的好書記,人民的好兒子,他是活活累死的呀!”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除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焦裕祿同志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lián)系,堅持權(quán)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這次活動中,自己要不斷去增強焦裕祿同志這種為人民服務(wù)埋頭苦干,永不知倦的責任感。過去有一句話:“黨叫干啥就干啥”,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不計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為黨的工作中去。
“紅日照天下,涌現(xiàn)振奇人。盡管病魔纏繞;奮起棒千鈞。甘愿粉身碎骨,敢下五洋捉鱉,倒海索奇珍。蘭考焦裕祿,耿耿鐵精神。鹽堿凈,內(nèi)澇治,風沙馴。弦歌聲起,楊柳東風萬戶春。借問津梁何處?萬事認真實踐,全意為人民。群眾中來去,天地共翻身。”當時郭沫若寫的一曲《水調(diào)歌頭·贊焦裕祿》將焦裕祿短暫而光輝的生命以客觀公正的角度詳實地傳誦了出來。焦裕祿用他的熱血,在蘭考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寫出了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了最新最美的圖畫。自己身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教師,應(yīng)該時刻牢記自己共產(chǎn)黨員身份,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作風建設(shè),為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燃燒自己!只有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記在腦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焦裕祿同志已離我們遠去,但從他的一生中學到的,一名共產(chǎn)黨員應(yīng)該做人民的好兒子,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6
上周我跟著學院的同學一起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過之后,我不禁一次一次的落下了滾燙的眼淚。焦裕祿這個名字,體現(xiàn)了一種崇高而不朽的心靈:為人民服務(wù)心靈,無私奉獻心靈,艱苦奮斗心靈;他向每一個黨員干部發(fā)出忠告:永遠要做一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公仆,絕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只要時時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人民怡悅不怡悅,人民允許不允許,人民愜意不愜意,人民贊成不贊成作為想問題、辦事情登程點和歸宿,人民才會擁戴你、支持你。
在火車站當滿載著逃荒的人們的火車隆隆離去后,焦裕祿撿起在一派狼藉中豁然躺著的那半個野菜窩頭在流淚,那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心系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痛苦的淚;這樣的鏡頭在電影《焦裕祿》中比比皆是,但一次又一次的流淚并沒有削弱焦裕祿同道的偉大形象,相反為廣大觀眾重現(xiàn)了一個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普通而又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的形象。他是那么的偉大,卻又那么的平庸,他就生活在我們的中間,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他把全副身心投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的奮斗中,鞠躬盡瘁,死而后己。他的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品質(zhì)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一座無堅不摧的心靈豐碑。
我國改革事業(yè)已進入了關(guān)鍵時期,在新舊經(jīng)濟體制交替、轉(zhuǎn)換過程中,新問題新矛盾將層出不窮。要持續(xù)、疾速、健康地發(fā)展經(jīng)濟,必須治服前進中一個個艱難,這就要求我們各級干部既要解放思想,又要轉(zhuǎn)變作風,必須像焦裕祿那樣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思想,實事求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作風,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心靈。今天有黨一整套好政策,如果再有一批像焦裕祿那樣的好干部,群眾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必會大大發(fā)揚,我國改革開放、經(jīng)濟建設(shè)必將如虎添翼,煥發(fā)出更大活力。
在他生命終止的一刻,他還想著黨交給的任務(wù)沒有完成,蘭考的災(zāi)情還掛在他的心上。他讓女兒采來一束麥穗放到他的枕邊,讓他一直聞著麥香離去。這就是一位剛強的共產(chǎn)黨員臨終前的遺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遺愿都融入所走過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給世人悲壯的一幕。
我沒有經(jīng)歷過那樣的時期,那樣的環(huán)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祿這樣的悲壯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愛戴他的。但我從影片中確實感受到了時時在在存在的歷史,沒有歌聲便沒有生命,尤如沒有太陽便沒有生命一樣。焦裕祿正是用他平庸而有偉大的一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精彩華章。他的后光形象就象太陽一樣照耀著大地,經(jīng)久不滅。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7
暑期里,我觀看了《焦裕祿》這部電影。焦爺爺為蘭考日夜操勞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動了我。
焦爺爺非常關(guān)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鏡頭:焦爺爺風塵仆仆地來到蘭考縣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饑餓難忍、沿街乞討的孩子,他們緊緊地抱著他,伸出一雙雙瘦小的手,向他討吃的。焦爺爺?shù)男念澚耍⒓茨贸錾磉叺酿z頭,全都給了那些孩子。孩子們都開心地笑了,可焦爺爺卻十分難過。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怎么能忍心看到這些孩子沿街討吃、忍凍挨餓呢?于是他邁開大步,急匆匆走進了縣委小院,去迎接一場新的“戰(zhàn)斗”。
焦爺爺上任后,嘔心瀝血,思考蘭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慷慨激昂地對干部說:“我們辛苦不就是為了讓蘭考人民的生活好起來,讓我們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長嗎?一個干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里想著人民,就一定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焦爺爺還特別重視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應(yīng)小兒子買肉給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卻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窩窩頭。小兒子看到后,一個勁兒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窩窩頭丟在地上。這一下,焦爺爺生氣了,便打了小兒子。小兒子傷心地哭了。當時,我也為孩子感到委屈,因為他爸爸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呀!再說想吃點紅燒肉,要求不算過分。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小兒子,便抱起他說:“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錢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對兒子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糧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每當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飯,耳邊總想起焦爺爺親切的教誨。于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們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運兒,可要永遠記住“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人民,還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勞動成果啊。
焦爺爺當了多年的縣委書記,但他的生活卻那么清苦。他兩袖清風、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為我們下一代樹立了光輝的榜樣。焦爺爺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摯愛,對革命事業(yè)的無私奉獻,給我們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筆不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啊,敬愛的焦爺爺,我們懷念您,人民需要您,時代在呼喚您……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8
在那個條件艱苦的年代,生產(chǎn)落后,物質(zhì)貧乏,焦書記來到條件十分艱苦的蘭考,他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義無反顧的迎難而上,帶領(lǐng)蘭考人民走上改善環(huán)境脫貧致富的道路。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蘭考人民身上,無私幫助貧困群眾,廣泛聽取人民的`意見和建議,在蘭考這個氣候惡劣、條件艱苦的地方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項工作。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永遠愛民如子的人。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有著剛強的性格,頑強意志的人。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一個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人。
電影演完了,但激動的心情,使我久久不能平靜。我含著眼淚想:“焦書記,你并沒有死,青山綠樹記著您,人民群眾記著您!
人們呼喚焦裕祿,時代呼喚焦裕祿,人民渴望您這樣好的干部!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9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上下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都在組織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這是一件好事情。在當前的國情下,在人民群眾溫飽基本得到解決,很多社會矛盾比較突出的情況下,我們的黨和我們的黨員確實需要重溫一下幾代領(lǐng)導人的思想政治理論。
今天下午單位組織觀看電影《焦裕祿》,之前最早的時候我記得是在上高中的時候,學校組織看過,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個人物,學習他的奉獻精神,已經(jīng)記不清楚當時是不是被電影的某些情節(jié)感染的潸然淚下,只是記得一個情節(jié),就是用茶杯蓋頂著自己疼痛的胃部。今天再次看這個電影的時候,不僅僅是被其中很多的情節(jié)感動的淚如雨下,可能是因為自己當了媽媽的緣故;更多的是被焦裕祿這種精神所感動。從電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不顧自己的身體,不顧自己的名譽,做出了很多實實在在的事情,贏得了民心。他在河南蘭考縣雖然工作了只有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但是這一年多的時間,每一分鐘他的心里都想著人民,都為了人民群眾的溫飽問題而忙碌奔波著。電影中有一位和焦裕祿一起的領(lǐng)導干部-吳書記,他的一言一行和焦裕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焦裕祿同志說過一句話: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黨就會滿意,人民群眾不滿意的事情我們的黨也不會滿意。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我們的黨代表的就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黨的一切工作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根本,如果是脫離了人民群眾,那么在那高談闊論什么政治思想,一切都是空談。
反思我們今天的社會,很多領(lǐng)導干部的所作所為已經(jīng)脫離了人民群眾,有些甚至是損壞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今天當我們的物質(zhì)條件比較好的時候,我們的精神世界卻很空虛,為什么?因為我們?nèi)鄙倭撕芏喔呱械木褡非螅热绶瞰I、誠實、友善。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0
7月22日,傲陽如火,為了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學習焦裕祿精神,蕭縣教師在學校黨支部一行23人研修,由支部書記縱銳帶領(lǐng),沿連霍高速到蘭考縣參觀了焦裕祿紀念館。 天空白云遙遠,田野綠意盎然,樹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2000字木蔥郁,高壓電線從遠處延伸過來,穿過后消失在空中。
上午近11點,來到焦裕祿烈士紀念園,廣場中央的革命烈士紀念碑高聳,周圍的蒼松翠柏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300字正面刻著毛澤東問題“革命烈士永遠不滅”的金色大字。 烈士的墓是用漢白玉的長石做的,刻有“焦裕祿烈士的墓”,毛澤東主席的“為人民而死,但死猶榮”的標題很焦裕祿紀念館觀后感400字有力。 廣場周圍是松柏花草,外面是桐樹森林。 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焦裕祿烈士的墓,溫暖了黨的誓言。
歲月流逝,烈士永不遠去。 在講解員的指導下,一張張充滿風霜,一張動人的照片,生動真實的故事,再現(xiàn)了當時的焦裕祿帶領(lǐng)蘭考人民戰(zhàn)斗,管理“三害”(內(nèi)濕、風沙、鹽堿)的震撼場面,再現(xiàn)了焦裕祿當時的貧困訪問和心系群眾的工作場面。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1
懷著深切的緬懷和欽敬之情,我飽含熱淚觀看了電影《焦裕祿》,看的我淚流滿面,熱血沸騰,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書記那高大的形象依然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40年風雨變遷,40年滄海桑田,中華大地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chǎn)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jīng)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兩代人! 片中患有嚴重肝病的焦裕祿憑著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定的信念,一心為偏僻窮苦的山區(qū)蘭考,為蘭考人民過上好日子,鞠躬盡瘁的工作。忘記了妻子、兒女更忘記了自己.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吳縣長派人分給他二斤大米,這在當時來說相當?shù)恼滟F,可以讓家里人吃上幾頓香噴噴的飯。可他卻一點也沒動,讓家人原物奉還。他帶頭廢除了干部生活調(diào)節(jié)費,為補助一些一輩子任勞任愿而犯所謂的“錯誤”去別的縣買米。因此遭到了無所事事之人的誹謗和中傷。但困難并沒有嚇倒他,反到增強了改變蘭考窮困面貌的決心。每當他的肝病發(fā)作,疼痛難忍時,他就采取了獨特的治療方法“壓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屜或者桌角頂住腹部來減輕分散身體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舊病復發(fā),一陣一陣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斷的從額頭冒出,承受著巨大病痛的卻不哼一聲。
這是多么剛強的性格,多么頑強的意志,多么韌拔的氣節(jié)。
他是艱苦樸素的典范。身為縣委書記,身上沒有官氣、闊氣,一件舊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窩窩頭,小咸菜,他的兒女和老百姓一樣挨餓受窮。
他是群眾利益的代表,他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典范,他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更沒有為求什么政績而去弄虛作假。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和不怕艱難困苦,不畏流血犧牲的,銳意進取,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zhì)!
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給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人當怎樣活著?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一個生于80年代的獨生子女,我生活在優(yōu)裕的環(huán)境中,從來沒有體驗過貧窮和饑餓,但今天 我感謝革命先輩為我們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樹立了前進的路標,讓我明白了人生的意義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將以焦裕祿同志為學習的榜我們當不畏困難,艱苦奮斗、求真務(wù)實、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以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發(fā)揚焦裕祿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不向困難低頭,不斷開拓進取,在任何環(huán)境下,都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利于人民的人。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2
《焦裕祿》是一部經(jīng)典的勵志電影,它刻畫的是黨的干部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嚴于律己、實事求是為人民群眾謀幸福的故事。
焦裕祿出生于1922年8月16日,是山東淄博博山縣北崮山村人,從小家境貧寒,青少年時代受盡了苦難。1938年日軍侵占了博山縣城,他父親遭受日軍迫害離世,家鄉(xiāng)也遭到日軍掃蕩,自己被拉做民工,途中逃出,走投無路后四處逃亡,后參加了民兵隊伍,并加入了黨組織。他從此立志聽毛主席的話,跟共產(chǎn)黨走,為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而奮斗!
他說過窮人靠吃草來維持生計,他吃過;窮人受日本鬼子欺凌,他也受過;窮人被迫為鬼子干民工,他也干過;共產(chǎn)黨和窮人是一家子人,所以窮人民要團結(jié)一心,才能不受土匪、惡霸的欺負,不再受到壓迫,真正過上太平的好日子。
走上革命的道路上他充滿熱情,并能積極主動團結(jié)當?shù)貏诳嗳罕姡瑸榻夥糯鬆I區(qū),消除大營區(qū)土匪、反惡霸斗爭的勝利做好準備。他因工作能力突出被提升為大營區(qū)區(qū)委副書記兼區(qū)長,在革命工作中廢寢忘食、兢兢業(yè)業(yè),與群眾同志相處融洽,后被派往河南省蘭考縣任縣委第二書記。當時,正是中國國民經(jīng)濟處于暫時困難時期,蘭考的風沙、內(nèi)澇、鹽堿等自然災(zāi)害很嚴重。到任后,他見這里盜匪、乞丐、逃難的饑民成群地走在街上,他心情很沉重,從此決定帶領(lǐng)蘭考群眾抗災(zāi)自救,讓群眾都改變艱難的生活狀態(tài)。
在《焦裕祿》一片中,最感人的'一個情節(jié)就是焦裕祿身患嚴重的肝癌,可是他卻不愿去醫(yī)院治療,而是繼續(xù)策劃著村子里土地丈量的處理方案。病情越來越嚴重,他最終還是被迫入院。院中的他擔心的卻不是自己,時刻關(guān)心的是蘭考人民的生活情況。
最終他因病情嚴重與世長辭,可他就算到最后一刻也還是關(guān)心著蘭考人民的生活,他說:“我活著時沒有看著蘭考完成挖河排沙、治理沙丘、根治鹽堿等工程,到死也要看著蘭考人民不再受到災(zāi)害,過上好日子!”這一天,焦裕祿的一顆堅強心沒有再跳動了;但是,他的“焦裕祿精神“卻永久流傳,至今都過了幾十年了,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都沒有忘記他,因為他熱愛黨熱愛人們,堅守黨交給他的任務(wù)的精神值得世代傳承下去!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3
那天,我們懷著激動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焦浴祿〉〉這部電影。這都是反映了焦爺爺這位“人民公仆”完全徹底為人民的崇高精神。
焦爺爺十分關(guān)心我們下一代的成長與思想,這也是令我很感動的一件事。一次,他答應(yīng)了小兒子早提出的想吃紅燒肉的要求。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把買肉的錢全給了一位生病的群眾。吃飯時,桌上放的仍是素湯和窩窩頭,小兒子卻一個盡地吵著要吃紅燒肉,還把手中的窩窩頭丟到了地上。這不,焦爺爺一下子火了,便打了小兒子,孩子也傷心地哭了起來。當時,我覺得焦爺爺也不應(yīng)該這樣發(fā)火。因為孩子想吃點紅燒肉,這點要求也不算過分。再說了,焦爺爺也答應(yīng)了他兒子的要求。畢竟這是他的兒子,焦爺爺也感到委屈了孩子,便抱起他說:“不怪媽媽,是爸爸把錢給花了。爸爸不好,不應(yīng)該打你。”接著,他又深情地說:“糧食是勞動人民種出來的,是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你知道嗎?那些種莊稼的大伯伯都吃不上窩窩頭,所以,我們更要愛惜糧食。來,把窩窩頭吃了吧!”看著,我感到十分地慚愧。
關(guān)于焦裕祿的作文150字篇14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誘惑很大,許多人在金錢的誘惑中失去了自我,淪為金錢的奴隸,做出了許多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學校爭創(chuàng)廉潔教育學校,要求觀看一部反腐倡廉的電影,不由得想起了十幾年前看過的電影《焦裕祿》。晚上,我坐在電腦前,再次觀看了電影《焦裕祿》,這個電影十幾年前曾經(jīng)看過,雖然過去這么多年,很多具體情節(jié)都已經(jīng)忘記,但電影中焦裕祿的形象始終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焦裕祿同志的事跡給了我新的感受,新的啟迪和新的振奮,使我再一次認真思索著人生的真諦,人當怎樣活著?我們要做一個怎樣的人?
焦裕祿同志1965年逝世,距今已有四十幾年,四十多年來,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們卻依然記著焦裕祿這樣一位共產(chǎn)黨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經(jīng)深深地烙進了人們的心中。他俯首甘為孺子牛,鞠躬盡瘁為人民;他帶領(lǐng)群眾抗風沙、戰(zhàn)鹽堿、堵風口,造福蘭考人民;他心里裝著窮苦的蘭考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所以他人雖死而精神不朽。他的事跡感動了整整幾代人!
電影從焦裕祿1962年去蘭考縣就任書記一職展開。走進蘭考這片貧瘠的土地,迎接他的不是簇擁著的鮮花,不是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而是衣衫襤褸滿面塵垢的孩子、是饑寒交迫逃荒要飯的災(zāi)民,是大雪、是風沙、是饑荒、是荒蕪的土地。我對焦裕祿剛到蘭考去火車站看望災(zāi)民這一段印象很深,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數(shù)的災(zāi)民拖家?guī)Э凇⒈尘x鄉(xiāng),擠上火車去要飯,火車開過之后,地上留下了半個發(fā)霉的窩窩頭,看著這一切,焦裕祿的眼睛濕潤了。
“我是您的兒子,是人民的兒子,是毛主席派我來看望你們的!” 是的,他是人民的兒子!
為了蘭考人民能擺脫窮困,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祿心甘情愿地犧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
焦裕祿同志堅持生活在群眾之中,和群眾同甘共苦,哪里最艱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下鄉(xiāng)救災(zāi)治澇的數(shù)月艱苦奔波中,總是自備干糧,手拿雨傘,和群眾一起戰(zhàn)斗。在那破舊的寫字臺前,他忍受著肝癌的巨痛,起草著治理風沙鹽堿的方案。他一心為公,一心為民,從沒有考慮過個人的成敗,從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得失,更沒有為求什么政績而去弄虛作假。他的心里裝著全縣36萬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他臨終前給女兒留下的唯一寶貴財產(chǎn)是一只老式手表。在他身上體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風采和不怕艱難困苦、廉潔奉公的高貴品質(zhì)!
焦裕祿是這樣深沉地愛著人民,人民也是那樣的愛戴著他。
作為生活在21世紀的公民,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比焦裕祿同志優(yōu)越很多,我們要向焦裕祿同志學習不畏困難,艱苦奮斗,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