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話題作文
寫作文是提高寫作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寫作,可以學會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情感和思想,提高文字表達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初三下冊話題作文,方便大家寫初三下冊話題作文時參考。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1
母親啊!你是那春光嗎?——題記
光影婆娑,梨花淡淡的俏在枝頭,天光云影盡收眼底,——原來,那是幸福的色調。
冬日寒風刺骨,南方的冬,雖沒有“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壯觀景象,但是,路燈光影中散著的風,枝頭的禿頂,甚至路邊卷起飄向天空的塑料袋無不警示著你,冬天是多么殘風冷峻。
手里的暖手杯也驟然冷掉,即使是那么冷的天,此地的場景仍然車水馬龍。人都被擠成一個個的“小冰球”。
“明天的你一定能行!”腦海里呈現的是母親熱切的眼神和期待,可是我依然徘徊,這次的對手個個都是風云人物,我能沖向巔峰嗎?是的,我居然緊張到連十幾年的努力付出都給麻痹,否定。心中的血液也冷若似鐵。
“孩子,你餓了么?來,我給你帶來了你最喜歡吃的海苔餅,保持好充沛的體力,才能用你洪亮的實力朗讀聲壓過別人!”海苔餅黑紫的外殼裹著的是各式各樣的料和白花花的飯粒,泛著油光。可是卻窺見母親的兩手空空,是不是肚子也空空?
我又自愧又感動,為什么我居然把重要的午飯也給忘了!讓母親匆匆趕來,讓母親饑腸轆轆!我本哽咽著,卻還是說出了“媽,你餓不餓?”她果然在我意料之中的說出了想讓我鎮定的話。
“不餓。你專心準備哦!”我的心被母親一下子撲擁過來的溫暖給酥融了,看著母親,她臉上掛的是孩童的欣喜,澈如湖水的瞳孔張揚著對我的信心。
又想起從前她對我的種.種犯錯,朗讀不標準的`打罵,嚴厲的教條鞭撻著我脆如玻璃的內心。她的皺紋不是歲月蹉跎而出,而是因我而皺出的一道道像餃子上面的紋路,我當時記恨在心,可是當我看到她多次在黑夜燈光下為我打朗讀稿,就知道了一切。
“幸福的顏色,是您這般嗎?”我邊喃喃著,邊向母親告別。她又再一次的對我呼喊“加油!”我能望見她凍紅的手還在空中飄舞著,臉被吹得現出紅絲…….
淚兒終于涌出!
原來,幸福的顏色是鮮綠的,是您艱辛栽培我這顆笨拙的小芽,熱烈的呵護使我成長為一株頑強的小草。
如今,它親吻著獎杯,在您面前搖曳,亮出我心中幸福的一簇簇鮮綠,您的淚竟少時的流出!這是幸福的淚嗎?
——母親啊!您是那幸福時的鮮綠呀!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2
這是一個難忘的夜晚......
這一天,成了媽媽最感動的一日,她緊繃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比天上的太陽還要燦爛。
今天,我興沖沖地回到家,放下沉重的書包,笑著對媽媽說:“媽媽,平常都是您給我洗腳,今天我給您洗一次腳吧,您這幾天老是跑進跑出,腳肯定很疼,我順便幫您捏捏吧......”沒等我把話說完,媽媽就已經高興得合不攏嘴了。
媽媽是個愛哭的女孩,稍一感動,眼淚就會流出來。做完作業,我從衛生間拿來了一個盆子,提起一壺熱水,就往盆里倒水。我用手指試了試溫度,呀!燙死了!我的手指紅了一大塊,要是媽媽的腳伸進去,不是也要腫一大塊嗎?我又往里加了點冷水,才感覺不燙。我叫來媽媽,讓她把腳放入盆里。她舒服地躺在沙發上,半閉著眼睛。我輕輕搓著媽媽的腳,她的腳指頭上涂滿了銀灰色的指甲油,非常好看,但腳底起了一層薄薄的繭子,我的心里一陣絞痛,好象被刀子捅了一下。媽媽看我在發呆,便撫摸著我的臉問道:“在想什么呢?”我這才反映過來,笑了笑說:“沒什么。”我一邊捏著媽媽的腳,一邊浮想聯翩,我想到了灰姑娘穿的那一雙閃閃發光的水晶鞋,應該給媽媽穿。媽媽穿著水晶鞋在一個華麗的大廳里,和長大了的我翩翩起舞......“陸熠,你又在想什么?”媽媽笑著問我。我一邊往里加熱水,一邊繼續捏著媽媽的腳說:“我長大了掙錢了,一定要給您買一雙漂亮的水晶鞋。”媽媽聽了,笑著說:“傻孩子,哪來什么水晶鞋,這都是童話小說里的故事。”她邊說邊親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又躺在沙發上,陶醉在無邊無際的幸福中......
媽媽把我從小養育到大,我無以回報,只想大聲說一聲:
“媽媽,我愛您!”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3
人生很多時候都會遇見是個匆匆的過客,一會他到這里,一轉眼他又到那邊去,人生多匆匆,也多過客,何必留戀和惋惜。
人生本過客何必留戀。《再別康橋》中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一來一走無人知曉,因為人本過客,走了,不必惹塵埃。時光也會趕人走,你看,每年六月,有多少人含淚告別,又有多少人在新的學期笑臉迎接,人生匆匆,時光匆匆。
人生本過客,何必執著。與世不爭不是一種消極的態度,恰好是一種豁達的心境,不爭不是不上進,而是一種努力過后的淡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面對匆匆離去的過客,我們何必苦苦哀求,是你的的總會來,不是你的也留不住,萬事皆心生,心中有,便有,心中無,變靜。何必自我折磨,到頭來卻是庸人自擾。
人生本過客,何必太委屈?來到這個世上我們除了我們的父母,我們誰也不欠,何必太過于委屈自己,喜歡就看,不喜歡就走,和必為難自己,對于外來事物,喜歡就來不喜歡就走。人只有真實的做自己,才是對自己的最好回應,莫管他人論是非,只要做好我自己,內心真正強大的人,又何必懼怕風雨。
人生本過客,何必太無奈。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何必有太多無奈的心情,然而生活不會把你逼上絕路,命運為你關上一道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道門。人生都是有舍有得,但是,舍也好,得也罷,積極樂觀才是生活之道。
人生本過客,何必太貪戀。人生在世最怕染上一個“貪”字,貪圖享樂,貪圖錢財,貪圖權利,貪是我們欲望向壞發展的一種結果,可能貪有時候會獲得短暫的利益,會滿足虛榮心,但人總是從不勞而獲那里得到好處,就會繼續貪下去,貪只有零次跟無數次。所以要把貪字從我們的字典里除掉。
人生本過客。時光匆匆,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世界唯一永遠不改變的是不停的改變。這世間快樂是一瞬間,困難也是一時,何不豁達?來也好去也罷,萬事做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留戀,不執著,不委屈,不動貪念,方能更好的在這世界上立存。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4
這是一個冬天,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地上已積起了十幾厘米厚的雪,周圍的景物,沒有哪一個不被這冰天雪地凍得瑟瑟發抖。大樹被凍得掉光了葉子,小鳥被凍得南飛,而人們大多數都呆在了家里。
我那天是要出家門買個本子,可當我走在路上時,眼前的一幕讓我震驚,使我不禁為之汗顏:一個看起來五十多歲的阿姨,頂著凜冽的寒風,冒著鵝毛般的大雪,踏著艱難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用手中的掃帚掃著大街上的污塵和大雪。看看阿姨,她的雙手,都已經凍得通紅,臉上是被無情的寒風刮出來的道道傷痕,全身上下也在略微顫抖。在一旁的我,十分不解:“為什么阿姨要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賣力的清掃街道呢?難道她是政府聘來的清潔工嗎?”
帶著這種不解,我上前先和阿姨打了個招呼,并問其原因。阿姨先是笑了笑,啊,那笑容多么自然、多么純樸、多么慈祥!宛若盛開的水仙。她溫柔地答道:“小朋友,我并不是聘來的清潔工,我也沒有對清潔街道抱有任何不滿,我挺喜歡這份工作的。”我先是一愣,然后又接著問道:“阿姨,您為什么要干這份您本來就不應該、也不需要干的苦活呢?”阿姨又是笑了笑,這次的笑容是燦爛的、是自信的:“我們這個地方養育了我,作為回報,我也應當清掃它,況且,為人民服務、為世界獻出自己的那一份微小的力量,不也是每個人應該做的嗎?”她說完話后,又埋下頭,俯下身,彎下腰,用手中的掃帚,用自己的雙手為世界做貢獻了。
我一直站在那里,看著這位阿姨從街東掃到街西,一直看到的都是一個弱小的身影,拿著一把掃帚,低著頭,俯下身,彎著腰,默默地清掃著大街,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依舊看著阿姨,直到看不見了為止。
大雪依舊在天上飄,它每天夜里,都把阿姨的腳印埋實,可白天阿姨的腳印卻又踩在了積雪上。就這樣,阿姨的腳印清晰了又模糊,模糊了又清晰,讓這充滿愛與奉獻的腳印,反反復復印入我們的心田。
雪默默地吞食了整個寒冬,可阿姨卻像一團火焰,融化了積雪,溫暖、點亮了每個人的心。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5
是誰,給了你這個生命?又是誰,無微不至地關愛你?還是誰,一直默默地守望著你?……
那是一次暑假,使我終生難忘的暑假。
記得那時候鄰居有個讀大學的大哥哥,暑假過了三周,他拎著沉重的包裹回來了。他的媽媽急忙笑盈盈地迎出來,當仁不讓地搶過那幾個包,忙不迭地把包塞在那看似弱不禁風的肩上,突然,她猛地咳嗽了幾聲,但明顯感覺得到,她故意壓低了聲音,大哥哥扶了扶媽媽。她的嘴角露出一絲笑容,輕輕撫摸了一下兒子那溫暖的臉龐,理了理在她眼中永遠凌亂的頭發,又甩了甩腳,轉了轉身子,自豪地說:“嘿,你媽媽還沒老呢!”
中午,她家飄散出一股悅人的清香,這和平日里她家飯菜的平平淡淡可是大相徑庭。接著,她卻一反常態沒有午睡,趕忙就沖出家門,直奔超市,看見熟人就要炫耀一下,“我兒子拿獎學金啦!”“我兒子拿大獎啦!”,望著她那佝僂的背影,幾個老大爺議論開了,“現在的母親,真不容易!”
暑假又過了一周,有一天,我偶然路過網吧,卻望見里面那個熟悉的身影,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門的他,居然是在這個地方奮戰不止。我憤憤地去告訴我家樓上的大爺,請他出出主意,他卻淡淡地說,“算了吧,他媽媽……,咳”我聞聞那個讓人心曠神怡的香味,竟也百感交集,那里面,可飽含著母愛的味道啊!
這一幕,終究還是被拆穿了,那一天,我聽到那間曾經充滿溫情的屋子里傳出來砸碗摔盆的聲音,緊接著是兒子的咆哮,媽媽聲嘶力竭的呼喊,后面,又是久久不止的抽泣聲。那一天,我看見媽媽傻傻地坐在樓梯上,一張一張撕爛兒子的獎狀,這些紅色的紙,已成了媽媽心中的累贅,心中的羈絆。
從此,那母愛的香味,再也沒有飄灑在空氣中,直到那一天……
兒子即將離開的那天,媽媽又煮起了久違的菜,那菜,在她的眼中,已經不再是沒有生命的玩意兒了,那東西,飽含著自己的血,自己的淚。她極盡苛刻地調和著每一樣菜,很久很久,她一直在陽臺上,擺弄著那個陳年的老砂鍋。
不知是不是我的幻覺,好像在那間房子,又出現了一陣陣抽泣的聲音……
兒子走了,臨行前,他和每一個鄰居告別,鞠躬,握手。當我捧著他那雙被鼠標,鍵盤占據的手,我分明感受到,那是一個男子漢的力量,那是一個男子漢的情懷!
媽媽仍然癡心地望著那個背影,很久很久,她站在門邊上沒有動靜,眼神中,分明流露著一種愛,那是不分場合,不分彼此的愛。在那充滿溝壑的臉上,正流動著一種美麗的液體,承載著她多少的希望,與情感。我相信,她也一直能看見那個盡管遠去的背影。
他倆后來終于搬走了,據說,那個孩子現在很有才干。
我會永遠記住這個故事,永遠好好地活著,我一定要對得起生命,對得起一些人,我自己,和他們。
無論你身在何方,請你務必記住,你一定要關愛你自己的生命,不僅為了你自己,還為了那個,一直,守望你的人……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6
在一個幽暗的草叢里,很潮濕,住著一只有毅力的蝸牛。它非常清楚自己爬得超慢,并且對自己的環境也不滿意,想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為此不放過任何一個送上門來的機會。
有一天,它在家里吃飯時,突然看到窗外有一張紙,便慢慢開門把紙條拿過來一看,興奮地不得了,可是又悲傷起來。
原來上面寫著:百貨市場最佳優惠,誰在明天八點鐘到達百貨市場并簽名,第一個到會有一座新房子等你。蝸牛早就想換一座新房子并且還空氣要好,這一次絕對不能錯失良機。
于是,他立刻就出發,它爬呀爬啊,來到一條小溪邊,這里是好朋友小魚的家,小魚看蝸牛半夜地爬,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便問:“小蝸牛,你這么晚去干啥?”
蝸牛說:“去保護市場啊。”
小魚譏笑道:“就你,這速度,可能嗎?”
蝸牛沒有理會它,繼續往前爬,很快來到山腳下的好朋友小豬家。小豬見了,也很好奇:“蝸牛老弟,你臻美晚了去哪里啊?”
“去百貨市場。”
“就憑你要爬猴年馬月,還是讓鼠老弟背你過去吧!”
終于到了山下了,小老鼠從洞里竄出了,叫停了蝸牛:“等等,剛才小豬老哥來電話了,要我背你一程,來吧,上我的背!”
“謝謝你的好意!我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獲取成功。”
說罷,蝸牛加快了步伐,正好八點整到了百貨市場,取得第一名好成績,趕緊簽上名字——不一樣的蝸牛。
蝸牛用自己的毅力創造了奇跡,住進了新房。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7
千年回眸,歷數無數功與過;晨昏內省,獨具謙謙君子風。當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一片死寂黯然,當恒河上下破敗不堪,當尼羅河四周危機暗潛,黃河、長河依然邁著穩健的步伐奔流入海。是什么讓黃河與長江的前進如此激昂有力?是什么支持了它們孕育的中華文明歷經磨難,屹立不倒?太多的人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而我想說的是中華文化的與時俱進性使文明有了更多的生命力。這生命力不僅來源于尋求發展,而且來源于懂得高效發展,懂得反省,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發展進步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時常反思自省的習慣卻并非人人具備。而恰恰是這自我反省是長盛不衰的秘訣。
試問:劉邦若不諳其中之道,逢戰便虧的他如何成就漢家天下?唐太宗如不納魏征之言,一意孤行,怎能開創大唐盛世?沒有五四運動的一聲驚雷,催人自檢,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此番又該是何等模樣?
反省,讓發展踏入了正確的道路;反省,給人生指引了方向;反省,令民族更新完善,漸臻完美。但作為年少者,放蕩輕狂,無所羈絆,常常使我們忽略了反省,只一味地向著理想前進,跌得頭破血流。孰不知,停在原地的反省有時比向前猛沖重重要。它給予我們冷靜思考后的智慧靈泉,沖開路上的層層阻撓,而不必經歷盲目前進所帶來的一次又一次的打擊。
反省絕不是墨守成規,將自己罩在經驗的框架之中,而是一樣修煉自我的工具。華夏子孫正是憑此培道育德,深化涵養,積淀為閃耀千年的君子風度,延續了古老的中華文明。我們又何嘗不能保留下這份謙和禮讓,讓唐裝的翩翩衣衫拂過史冊時,漫開一片懂得自省的德行馨香?
拋開浮燥,別讓反省成為嘴上虛詞。就從現在開始,輕輕地問自己:“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8
在大森林深處,生活著許許多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其中聰明兔、笨笨熊和米米雞,噢!還有嬉哈猴,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朋友。
這天,是米米雞的生日,大家都知道生日一年只有一次,因為米米雞家條件不錯,所以她往年每年過生日,媽媽都會送給她精美的禮物,為她舉辦一個大大的生日patty。可今年呢,米米雞早上醒來,摸摸枕頭底下什么也沒有,看看小課桌上,也沒有什么,媽媽呢,還在呼呼大睡呢!米米雞想:媽媽忘了我的生日了,可伙伴們一定沒忘,我去找好朋友!
她來到了小河邊,在小花和小草中嬉哈猴正在寫生,米米雞因為怕吵到他便墊起腳,輕手輕腳地走過去,問:“你知道今天是什么……”還沒等她說完,嬉哈猴大吼一聲:“嚇死人,沒看到我正在畫畫嗎?”米米雞只好委曲地離開。
她來到花田,看到聰明兔在采花,便走到聰明兔跟前,她還沒來得及開口,聰明兔便大聲嚷了起來:“你怎么這么笨手笨腳呢,空的地方多的是,為什么偏偏踩在我剛采的花上。”“對,對不起”。這可是她沒有想到的,聰明兔平時脾氣可好了,她只好灰溜溜地去找笨笨熊。
到了笨笨熊家,她透過窗子,看到笨笨熊正在做餅干,便走上前去敲門,沒想到不管她怎么敲,門就是不打開。
她哭著跑了回家,她想著,往往自己已經在跟小伙伴們玩耍了,一種孤獨的感覺涌了上來,這時她房間的門被推開了,原來是媽媽和伙伴們,媽媽送的是十字繡《小雞一家》,嬉哈猴送的是一幅她在小河邊捉蝴蝶的畫,聰明兔送的是一束充滿香氣的鮮花,笨笨熊送了一盒小烤餅,米米雞激動地說:“我還以為你們忘了我的生日呢!”媽媽俯下身子摸著她的頭說:“傻孩子,只有孩子忘了媽媽的生日,沒有媽媽忘了孩子的生日。”“我們也不會忘記你的生日。”大家異口同聲道。米米雞幸福地露出了笑臉。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9
在寒假里的一天,我腳穿棉鞋,不慎摔了一跤,棉鞋被我摔了一個大口子,正好爸爸在家,我就請求老爸,讓他和我一起去補鞋。
于是,我們換了雙鞋子,就走去街上幫我補鞋。一走出家門,就感覺寒風刺骨。我和爸爸走在街上,風打在臉上像被刀割一樣疼痛。一陣風吹來,滿地的灰塵紛紛在天上飛揚,使人睜不開眼。街上的人很少,但我們還是在找補鞋的人。
找了半天,我們終于找到了一個補鞋的人。當我們找到他時,他已在整理東西,正準備回家。我和爸爸連忙跑過去。
補鞋的人是一位老人。我仔細的打量了他:黝黑的皮膚,滿臉的皺紋,臉上的灰塵掩蓋不了他的疲憊。
爸爸對他說:“老人家,能為我兒子補下鞋嗎?”老人爽快地就答應了。
老人接過鞋,便用他熟練的技師補起鞋來,他一針一針都補得很認真,等快要補完的時候,他卻又回過去再補了一遍。一邊補還一邊說,“小孩穿的鞋不緊不行。”而我卻很不爽,還在心里說他:“切,你不就想多要點錢嗎,你這樣的人我見得多著呢,用不著這樣。
不一會兒,鞋就補完了,當爸爸問他要多少錢時,而我去還在心里這樣罵他,那樣罵他,他卻很鎮定的伸出了兩個指頭,說:“2元。爸爸又問他為什么會在這里幫人補鞋,老人的話卻出乎我的意料,他說:“還不是想為大家圖個方便。”我被他的話震驚了。接著,我有無數次想要和他說聲對不起,但是我不敢。在回家的路上,老人的話久久在我的腦中回蕩。
第二天,我來到老人昨天補鞋的地方,想找他說聲對不起,但他卻已經不在那了。這時,一股遺憾之情涌上心頭。對他沒有道歉而感到遺憾。
這件事,讓我到現在都不能忘懷,但它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伴隨著我成長。
初三下冊話題作文篇10
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了我們,給予我們最無私的愛與無微不至的關心;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教我們做人的道理;父母在外的奔波疲憊只為換取我們的幸福,因此,孝順也應該是我們回報父愛母愛永恒的主題。
“百善孝為先”這句大家都熟知的話語展現了孝的重要性。古代有24孝中一幅幅生動畫面,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無不淋漓盡致的展現了不同的孝。其中一則《哭竹生筍》小孟宗為給母親治病,扶竹而哭,打動了身邊的竹子,奇跡發生,長出嫩筍,母親喝了筍湯病情果然好轉,古時候的人都知道善待父母,孝敬父母,我們更應該從小知孝,盡早盡孝。
在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一位老師卻已將孝道詮釋的淋漓盡致。這樣一位平凡的鄉村男教師,他的母親癱瘓,他不放心將母親獨自一人放在家里,便用一條繩帶拴著自己和母親,將母親背在背上,邁著那平穩而又堅定的步伐將母親背過這幾十里的山路。他把母親放到自己的辦公室里,自己去給學生上課,每到課間就跑去照顧母親,有時將自己的身上弄得很臟,但他沒有絲毫嫌棄,學生們也說這是愛的體現,愛的味道。也許你覺得這不算什么,但這位普通的鄉村教師卻將這件事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了十幾年,一日的孝不算,那百日的孝呢?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呢?
可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不贍養父母,虐待父母,嫌棄父母,那么試問這些人良心、責任、孝心何在呢?有時間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成長傾注父母多少愛,雖然他們不能給予我們想要的名譽、豪宅、以及美麗的容顏,但是他們給予我們無可替代最重要東西—生命,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善待父母,做一個有孝心的人。
孝,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也許不是那么感天動地,那么偉大,單只要將孝放在心中,就足夠了。為父母削個蘋果,剝個橘子,過節時給父母打個電話,放假時多回去看看……時間不等人,每過一年陪父母的時間就少一年,孝,要盡早。
那么,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感恩父母,熱愛祖國做起,做一個有孝心的人,將孝的主題永恒的傳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