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作文750字
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這里給大家分享凝聚作文750字,方便大家寫凝聚作文750字時參考。
凝聚作文750字篇1
隨著互聯網不可避免的快速發展,我們身邊的事件不斷增多。我們的生活被快速的肢解,就連時間也不可避免。我們幾乎不可能有完整的一段時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抱怨他們沒有了精力去做好一件事。但真的是碎片化的時間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嗎?我們面對碎片化的時間又該怎么做呢?
碎片化的時間看似短小,但有一位名人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總是有的。”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如果凝聚起來,數量也是龐大的。而人們不能利用好碎片化的時間則是因為在這些短小的時間中我們似乎并不能做什么。不過,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如果我們在每一點空閑時間里做一些小事,那么最終我們的積累將是驚人的。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去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呢?
1、作好精確的時間安排。就好比魯迅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讀私塾的時候,不僅要經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規劃好每一刻。正因為他安排好了時間,才能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代大作家。魯迅的事例充分的說明了時間安排的重要性,而我們即使不能達到像魯迅一樣的大師水平,但這種好習慣一定可以在生活中幫到我們。
2、珍惜每一塊時間。馬莉恩。哈倫德取得了非同凡響的成就,而這主要歸功于她能夠精打細算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作為一個繁忙的母親,她既需要操勞家務,又需要照顧孩子。然而,繁忙工作中的任何一點閑暇,她都用來構思和創作她的小說和新聞報道。盡管她成就卓著,然而,終其一生各種各樣的消極干擾始終圍繞著她,這種干擾完全可能使得絕大多數婦女在瑣碎的家庭職責之外不可能有任何別的作為。由于她對待時間分秒必爭的態度和超常的毅力,在婦女中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像她那樣,她最終做到了化平凡為輝煌。
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不難,但是更多的人則是因為不愿利用這些時間。所以,為了社會的前進和我們自身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利用好這些時間。
凝聚作文750字篇2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季運動會的興致還意猶未盡,緊鑼密鼓的學習生活便悄然開始。
在這屆運動會中,我們班級獲得的每份榮譽,都是與同學們的辛苦付出分不開的。每個同學潛心寫稿,每位運動員奮力拼搏,送稿的同學不停息的來往于班級與主席臺之間。我們的榮譽,雖薄薄的一張紙,卻凝結著每位同學的智慧,匯聚成班級的力量,帶領我們更好的向前。
在新一周開始之際,班主任為我們上了一堂意味深遠的班會課。以美猴王的故事為線索,娓娓道來,為我們闡釋了深刻的道理。處在這個時段的我們,是青春懵懂的少年,在求學的道路上,更要腳踏實地;處在這個時段的我們,是無知沖動的少年,在生活學習中,要能體會到父母之愛與老師之情的包容。處在這個時段的我們,更需要學會從本我到超我的升華,和從莽撞到沉穩的超越。要我們學會的東西還有很多,希望我們每位同學,假使不能做蓋世的齊天大圣,也要做自己的超級英雄。
一直以來,我們都想擁有一張真正意義上的班級合照,在那個微涼的午后,陽光灑進操場的一角,似乎是為了等待我們,不忍離去。
那一抹金黃,映照在每個同學的笑臉上,格外燦爛。那群人兒,在陽光輕撫下,洋溢著青春的靈動氣息,格外美好。
這一周,我們正在策劃我們的班刊。班刊,是展示一個班級文化的首選,班刊的第一期也就變得尤為重要。任務分配在每位同學的身上,有總策劃征集所有稿件并審閱的總編輯,有協助策劃排版的副編輯。組長負責監督和收稿,每位同學都要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每位同學都對班刊以及之后的學習生活懷著滿滿的期待。
一個半月的時光悄然溜走,雖然只留下了一些零散的繾倦的回憶,但是對于九班的意義卻是非同小可的。它帶給了我們勇往直前的動力,和再創佳績的信心。相信在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中,同學們都會有更加優異的表現。
凝聚作文750字篇3
打開窗戶,那棵梧桐樹就在眼前,與我對視著。
它真是又高又大,足以有合抱之粗,挺直的軀干和樹枝一直在向上延伸著,寬大的樹葉隨風搖擺,仿佛正在注視著我。
記得我剛剛搬到這里時,它就被種下了。為了美觀,這周圍還種了些其他的小樹。剛開始,它還沒有我高,只是一枝獨立的干,看上去十分瘦弱。隨著歲月的流逝,它不斷長高、變壯,伴隨我走過許多春夏秋冬。春天看它抽出的新綠的芽兒,夏天欣賞它的綠蔭,秋日看落葉飛舞,冬日看它的枝干。
然而,那次深秋的夜晚,突然狂風大作,拍打著這窗戶。隨即,大雨傾盆而下。我被這異響驚醒了,睡意朦朧,拉開窗簾,臨窗而望。幾顆寒星孤獨地掛在天上,而透過朦朧的窗戶,梧桐,卻淹沒在了煙雨風聲中。
我又返回去睡覺。夢中,傳來了枝葉簇擁而起的呼號,像極了一曲凄哀的歌謠,我心中一顫,默念著那寒風中的梧桐,渴望著黎明的到來。
第二天醒來時,初升的太陽灑得滿屋光輝。我感嘆著,陽光總在風雨后呀。溫和的陽光讓我異常愉快。
心中卻還惦記著那矗立的梧桐,急忙跑出家門,卻看見一抹枯黃在搖曳,它們無情地被狂風打落在了地上。抬眼看那梧桐,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干就像瘦骨嶙峋的老人的手指。沒有想到,一夜的狂風暴雨,竟然凋落了梧桐的滿樹生機!心中充滿了惆悵,那天,因為梧桐,我的心中仿佛也在下雨。
幾周后,就在我完全淡忘了梧桐,在房間里寫作業時,卻聽見了掃樹葉的父親喃喃自語:“這梧桐長得真快!”盡管,我不相信,可我還是抬眼看了看。哇!這才發現它雖然沒有了活力,可那樹干卻越發粗壯,并且筆直地生長著,遠望上去,那銀灰色,十分顯眼。可,那與它一齊種下的小樹,又何曾長高,何曾粗壯過?
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舒暢。暗自沉思著,才幡然醒悟,原來,放棄也是一種美麗吧,放棄也是一種智慧!梧桐用一種聽天由命的方式,寧靜地,任由自然控制它,卻剛好恰到好處地反抗。雖然表面,它畏懼了、服從了,早早落葉,卻不是妥協、退縮!而是暗自蓄滿了力量,等待明年的生機勃勃!
思緒回筆。
我仿佛聽到了梧桐暗自生長的聲音。
凝聚作文750字篇4
在我常駐的那件小平房外,有一棵已經養了三四年的葡萄樹,而這棵葡萄樹凝聚了我兒時的記憶。
父親在一年冬天將這盆葡萄抱了回來,把它埋在凍土中,等待著它生長。空氣漸漸變得暖和起來,我也脫掉了厚厚的外衣,這棵樹也活了過來。
初春的太陽給予它生長的力量,一簇簇翠綠色的葉子從深棕色的樹干上鉆出來,很是耀眼。每天放學回家,我都會習慣性的向上一看,“媽!葡萄樹開花啦!”“媽!花兒已經都變成一個個綠色的葡萄珠啦!”
轉眼間,刮起了凄涼的秋風,吹得樹葉子“沙沙”作響。一個個青綠色的葡萄球都逐漸變為紫紅色。“兒子,葡萄熟了,等你做完功課,一起來摘葡萄吧!”我咧嘴一笑:“好!”
我一步步爬上梯子,手里拿著一個塑料盆,將剪刀對準葡萄串兒綠色的莖,“咔嗒”,一串葡萄掉落在了盆里,一串接一串,這空氣滿是葡萄的甜味兒,凝聚著我和母親對這棵葡萄樹的關心……
我一直嘴都很急,還未等葡萄洗好,就從樹上摘了一顆,用胖乎乎的手輕輕地揉去表面上的土,塞進嘴里,用牙齒一咬,甜甜的汁液瞬間充滿整個口腔:“媽!特別甜,來,您也來嘗一個!”母親嘗后,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這是我第一次吃到自己種的葡萄,除了甜,沒有別的味道,凝聚著我天真的童年及母親的那一抹慈祥的笑容。
現在,又到了摘葡萄的季節,葡萄一年比一年多,我和母親之間這甜蜜蜜的感情也逐漸加深。到現在,與母親一起摘葡萄已成了我們倆每年的保留“節目”。母親嘗完葡萄后沒有過多話語,只有那一抹微笑,年年如此。
這棵葡萄樹凝聚著我兒時對小平房的記憶,同時也凝聚著母親甜蜜蜜的感覺。我將那抹讓我捉摸不清的笑容以及那甜蜜蜜的親情,雋留在我心里,慢慢回憶。
凝聚作文750字篇5
成千上萬顆小小的水珠,能凝聚成江河湖海;天空中數不清的星辰,凝聚成了美麗的星夜。而幾個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一個發出耀眼光芒的電燈泡。
物理課的上課的鈴聲響起,大家都盯著講臺上的實驗設備,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試驗。“大家上來領器材吧。”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我便快步沖到講臺前,取回了器材。拿起導線和電燈泡便要開始嘗試連接。一只手突然抓住了我,“老師還沒說完呢,先別著急連接,萬一燒壞燈泡就不好了。”我同組的毛毛一邊說著一遍搶過我手里的材料,并提醒我認真聽講。很快,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成功點亮了燈泡。“也沒有多難啊!”我有點不屑道。“這也太弱了吧。”別的組的同學也得意地說。這一刻,所有的得意和不屑都凝聚在了眼前的小燈泡上。
第二個試驗開始了。這一次因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加入,有些同學逐漸難以應付了。“這怎么連啊?”同組的另一個同學說。對于學過物理相關知識的毛毛和我來說,還不算太難。于是,毛毛負責畫電路圖,同時,我先將電源與開關連接,再將電壓表與燈泡用夾子式的導線并聯連接,將電流表連接上就輕松解決了。然而,當我按下開關后,燈泡卻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完全沒有亮起來的意思。“你連的不對,讓我來。”同組的同學發現了我的錯誤,但是經過他改正后,燈泡卻依舊沒有亮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就是不亮呢?”同學緊鎖眉頭,露出疑惑的神色。我硬著頭皮再一次把所有的連接和導線檢查了一遍后,再次按下開關,電壓表示數十分明顯,而燈泡依舊像熄滅了的火堆一般沒有亮光。“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感到十分生氣,把筆重重地摔到了桌子上。這一刻,所有的憤怒和焦躁都凝聚在了這個小燈泡上。
“冷靜分析一下。”在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毛毛總算說話了。“如果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而且沒有壞,只能說明壞的是……”我恍然大悟。“燈泡!”我與毛毛異口同聲地喊出來。
燈泡總算亮了,它包含著我們幾個同學的努力和思考。這一刻,所有人的智慧,想法,喜悅,都凝聚在了這個不起眼的卻發出了耀眼光芒的小燈泡上。
凝聚作文750字篇6
連飯都吃不上的人們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嗎?在封閉的山村里生活的人會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嗎?因此,想要遇上碎片化的生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吧,首先,基本生活要求要被滿足,其次,你要被足量的外界信息沖擊。
基本要求被滿足后,人們開始尋求能使自己更快樂的事物;而外界信息涌入,讓人們不經意間被巨大的信息洪流包圍。處在其中的人們興奮的發現,原來世界如此的豐富。
于是要做的事便多了起來,但時間卻是不變的,那么每一件事被分配到的時間便越來越少,以至“碎片化。”
我們可以將這一現象的出現歸咎于網絡的發展,但不可以全然怪罪于它。據我了解,年級至中年一代人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手機是為了做社交,發朋友圈,逛貼吧這類令人短時間很快樂的事,而又由于這些事情所需的時間并不多,顯得其“性價比”很高。人們便樂于抓住一切機會,即碎片化的時間,去用手機上網。然而這些事情對于人們獲取長久且積累性的知識是無益的,在手機里沒人能看到完整的,可被積累的知識。不是因為沒有,而是因為時間被碎片化了。但對于某些老年人,如我外婆,她用手機的唯二目的是與兒女聯系,和看戲。那么對于她來說,時間便不再是碎片化的了,她可以連續4小時上網看黃梅戲而不做其他事情,那么在她身上,信息,或知識便是被大段大段儲存下來。若換成一個愛學習的人,這類知識將成為他自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左眼進右眼出的流動性“碎片”了。
在經歷碎片化生活的人,很多一部分都會抱怨自己,或抱怨自己的生活,“時間太緊”“事情太多”或是在不由自主消費掉時間后發現,自己除了消耗了時間一事無成,除了“增進”了虛擬友誼之外沒有實際收獲,這真的能怪時代嗎?這真的能怪互聯網嗎?當我們意識到這點時,就應該真的去改變一下了。
從今天起,把用于社交,刷圈的時間節省下來,積成一長段時間,專注地做一件事。你以為你會不適應新節奏而躁動不安?那你更應該去嘗試一下了,感受專注思考后無與倫比的,充實而非空虛的,快樂。
行動吧,從自己身上,凝聚破碎的生活,克服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