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
春節的到來就表示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已經來臨,春節可謂是中華民族最大的親和力和凝聚力的源泉。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篇1)
又到了熱鬧的春節了,我激動不已,以前每到過年都是大人們忙著準備過年要吃的飯,小孩的任務也就是看看電視,玩玩游戲,好沒意思,所以,今年我要幫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快到做中午飯的時間了,我跑到廚房,大聲的說:“媽媽,今天我要試著做一道菜,糖醋排骨,”什么?我沒聽錯吧閨女,顯然媽媽敢到有些意外。
媽媽幫我把所需的材料準備好,我偷偷的把事先從電腦上查好的菜譜拿出來,開始做了:我先將排骨洗干凈放到鍋里,加上一定量的水,用大火將鍋燒開,然后用勺子將上面的浮沫撇干凈,再把拍松的姜快、八角、花椒、料酒、大蔥放進去,蓋上鍋蓋放小火煮。媽媽看到我做的有模有樣,開心的笑了。
40分鐘很快過去了,我小心翼翼的把排骨撈出來控干凈湯,均因的撒上薄薄的一層干淀粉,然后把排骨放入微微冒青煙的炒鍋中,排骨很快被炸的變了色,我輕輕的放了一把冰糖在鍋里,太神奇了,只見冰糖慢慢融化,繼而變成紅色的泡沫向兩邊散去,是放排骨湯的時候了,我用勺子舀了大概200克的排骨湯放進去,然后將炸好的排骨也放進去,用勺子炒了炒感覺顏色有點淺,于是又放了一些醬油。
大概有十幾分鐘的時間,排骨好了,我用鏟子翻了翻,嘗了一點,味道有點不對,和媽媽平時做的味道不一樣,怎么辦呢?我可是按照菜譜做的呀!還是把媽媽請來問問吧。媽媽嘗過后,笑著說:“你是不是忘了放鹽和醋了,”對呀!我拍了拍腦門,按照媽媽說的量放了鹽和醋,排骨終于做好了,出鍋前我又撒上了一些熟芝麻。
開飯了,大家吃著我做的排骨都說好吃,尤其爺爺一個勁地夸我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飯了,我聽了像吃了蜜一樣甜。
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篇2)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里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于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伯父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伯父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于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著伯父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五個字:“我最愛中國”。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著伯父寫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篇3)
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在外過春節的經歷,由于習慣,從來沒有想過家鄉過春節的風俗其實是很意思的,細細想來,家鄉的春節倒是別有一番趣味。
家鄉是廣東梅縣,因是山城,即使是嚴冬,到處依然是郁郁蔥蔥的,家鄉一年四季的綠,總給人生機勃勃的感覺。家鄉的春節是熾熱的,到處都是紅紅火火的場面,到處都是歡歡喜喜的人群。和那綠一樣,給人陽光般的感覺。家鄉人一直沿著舊習俗,都重視過節,從一月到十二月,月月有節過,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春節是過節中最重視的。家鄉的過年,是從臘月一直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春節的歡樂氣氛中。
每年一進臘月,人們就開始忙活。忙吃忙穿,忙洗忙涮。殺雞殺鴨,還有殺豬,把這些將要成為年貨之一的東西臘好,在正月里用來招待客人。同時要做印有“福”字的米糕,蒸放了紅色香料的“發”糕,意思是“發財”,還要炸“煎堆”,釀客家娘酒,釀豆腐等,一切過年的美食都要在年前準備好。除此以為,還要給全家老少準備新衣服,因為過年了,全家都要換新衣服。小孩是重點,里里外外都要換新的,大人不全換,也得換件新外衣。所有的房舍、被褥、衣服都要洗得干干凈凈,以示新一年新的開始。
除夕的前一天,家家貼對聯,掛紅燈籠。從那時起燈籠一直要點到元宵才能熄滅,意為驅邪消災。到了除夕那天,早上要虔誠地點香燒紙敬神放鞭炮,以保佑來年全家幸福安康。午飯后,全家人都要沐浴換新衣,畢后長輩們會給未婚的晚輩們壓歲錢,意示長輩長壽晚輩健康成長。隨后便開始祭祀祖先,祭祖儀式結束后便開始張羅除夕的團圓飯,太陽還沒下山就得開始吃晚飯,意為“早年早節,團團圓圓”。晚飯后還會在灶邊放一盤食物,用來孝敬灶神一年的辛勞,也意為一年灶火不斷,不缺吃喝。除夕夜來臨,屋里所有的燈徹夜長明,意為四季平安,長命百歲,也有“守歲”的意思。除夕夜結束前,還要把屋里打掃干凈,因為年初一是不能打掃衛生的,意思為“辭舊迎新”。到了除夕夜的12點,要大開屋門,在屋門口擺放食物和放鞭炮,意為“接財神”。
正月初一,天剛朦朦亮,人們便起床了,因為這天是不能睡懶覺的,不然誰家春耕時便會塌田,真實性如何,無人去深究,總之大家都早起。起后的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表示開門大吉。接著,大人們忙著去接“灶君”,小孩就跑去拜年了。見到大人都說“恭喜發財”,長輩便喜滋滋地給小孩“利事”,“利事”即紅包,意思也是讓小孩健康成長。在這一天,是不能到別人家里吃飯的,以示家里一年到頭都團團圓圓。這天的午后,重頭戲就是“舞獅拜年”,村里的舞獅隊挨家逐戶,敲鑼打鼓,每到一戶,舞獅的人會在屋里舞一圈,向主人作揖祝福,此時氣氛熱鬧,滿院生輝,主人便高高興興給舞獅的人發“利事”,以圖吉利。
正月初二回娘家,正月初三回夫家,正月初四拜大家,正月初x家,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這些,在家鄉都保留著不變的風俗,也給家鄉的春節增加了趣味。
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春節的x那天,所有村的舞獅隊都進城“鬧元宵”。入夜,皓月當空,彩燈齊明,鑼鼓喧天,鞭炮聲聲,人流如潮。舞獅比賽是“鬧元宵”的開場節目,比賽結束后由各村代表選出前三名,以后只要縣里有活動這些獲獎隊都是首要的表演隊。“燒煙架”也是元宵的必行活動,人們用竹桿撐起一條用竹條編成的長長的龍,龍身上裝有各色各式的煙花,轉龍開始,所有煙花一同點燃,煙火齊齊噴出,形成一條火龍,此時火光熊熊,鼓樂錚錚,歡聲笑語,人群鼎沸,人們盡情歡樂,在火光鼓聲中宣匯著滿腔激情的熱望。俗話說:轉火龍,人活九十九。火龍點完了轉完了,意味著新的一年將消災伏禍平平安安。除火龍外,花燈隨處都是,花燈之下,十字街頭,人們圍圈席地而坐,鑼鼓手、小镲手等熱烈演奏,而山歌也正唱得火熱。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頰。演奏都們奏的如醉如迷,歌唱者們唱得激情飛揚,聽眾們聚精會神聆聽,人們思緒被樂曲山歌牽引著飛馳流奔,忘掉了一年的辛勤勞累,憧憬著新的美好一年。
家鄉過春節的很多活動都帶有迷信色彩,即使人們不相信,但風俗還是這么一代一代地傳著,家鄉人都認為,這是一種傳統,一種娛樂,一種祈盼和希望。
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篇4)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我們就開始過年了。
大年初一,清晨,鞭炮就開始響起,好像呼喚著人們快點起床,迎接著美好快樂的日子——春節。
早晨,我起了床,吃完早飯,準備上二姨家拜年去。我穿好大紅的新衣,媽媽﹑妹妹也穿好漂亮的衣服,準備上二姨家去。馬路上的汽車川流不息,鞭炮聲一直在我的耳畔中響起,我的臉上不知不覺露出喜悅的笑容。
來到二姨家門口,我發現在門的中間有個“福”字,現在大家應該知道我要講的傳統吧!按傳統習俗,到了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大門中間貼上個“倒福”。說明這家的福到了。我還看見福字的紙是紅色的,可以代表喜慶;旁邊有著金色的花邊,可以加點氣氛。這樣,一張栩栩如生的福字就浮現在我眼前。
媽媽敲了敲門,二姨開了門,我和妹妹為了討大人的歡心,連忙說了聲:“新年好!”一進門,馬上進入眼簾的是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客廳,接著就是桌上擺著的零食。在中國,過年時一定要有吃有喝有玩,那不然整個春節就過得非常沒意思了。
馬上,二姨的女兒跑了出來迎接我們,還硬吵著要和我們玩。的人拿他沒辦法,只好應了他。
我們玩得十分痛快,都玩了時間。等玩累時,才回過神來,跑出房間,問了問時間,才知道自己玩了兩個小時。媽媽說我們該回家了,只見,二姨掏出兩個紅包,也就是現在的壓歲錢。媽媽也拿出一個紅包,互相交換……
其實,春節的傳統習俗不止拜年,還有許許多多怎么講都講不完,所以我就不一一講了。
我跟大家分享了我的春節的一部分,那你的呢?
過年放鞭炮作文600字(篇5)
過年,對我來說是件很高興的事,既可以拿得到一份豐厚的壓歲錢,又可以玩,還能和家人們聚在一塊兒吃飯。
look!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全家人在一起過年的情景,照片上每一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共同舉著酒杯慶祝新年的到來。桌子上擺滿了各式菜肴,有紅燒公雞、鯉魚過黃河、雞蛋炒木耳、四喜圓子、青菜炒蘑菇、老鴨湯等等,豐盛極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鯉魚過黃河了,只見盤中一條鯉魚橫臥黃澄澄的雞蛋里,旁邊還配有青草、綠葉,猶如蛟龍入海,散發著撲鼻的香氣,又香又好看,讓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和弟弟看得直流口水,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筷子直奔大鯉魚。
席間,爸爸媽媽突然站了起來,對大家舉起酒杯,大聲地說道:“新年到了,我們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干杯!”我們立即舉起了酒杯,相互碰杯,美好的祝福在酒杯中傳遞著,讓我們原本十分快樂的心情,變得更加快樂了。叔叔嬸嬸也不甘落后站了起來,異口同聲對大家說:“祝大家馬到成功,馬上發財,天馬行空,馬上…”大家聽了他們二人的成語,紛紛點頭,豎起大拇指,稱他們是才子佳人。然后,家人們紛紛向大家祝福,使得氣氛越來越熱鬧,越來越濃厚。我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大家有吃有樂,高高興興的。
過了一會兒,屋外響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似乎也正在慶祝新年的到來。透過窗子上的玻璃,便看見屋外下著鵝毛大雪,北風呼呼的吹著,玻璃被吹得吱吱響,與屋里溫暖的氣氛判若兩樣。
在這個屋中,溫暖無處不在,溫暖著每個人的身體,溫暖著每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