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的學生作文
觀察是種很珍貴的品質,它讓我們更好的學習,讓我們更好地享受生活。所以我們要學會去觀察事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觀察的學生作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觀察的學生作文(精選篇1)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種奇妙的草,叫做“含羞草”。含羞草屬于簇生植物,高約40厘米左右。花的顏色是淡紫色,形狀是球形。莖上有點兒淡紫色,分枝很多,具有倒刺毛和銳刺。葉子很長,橢圓形的,朝相反的反向成對地鋪在莖上。嫩紅色的莖襯著鮮綠的葉子,是那么的樸素而高雅。要是用手輕輕地碰它一下,它的葉子就會合上,整片都向下垂,呈含羞狀,幾分鐘后便會恢復。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我帶著這個疑問繼續觀察含羞草。
我發現含羞草一經觸動,就會合上葉子,這全靠它的“膨壓作用”。因為在含羞草的葉柄基部,有一個充滿水分的薄壁細胞膜組織,那就是葉枕。含羞草的葉子受到震動,葉枕下部的細胞里的水分就會立即向上部和兩側流去。于是葉枕下部凹陷,上部凸起,葉柄就下垂合攏了。
我還發現,含羞草不僅部分小葉在受到刺激時會合攏,而且還可以將信息傳遞給鄰近的小葉上,以致整株小葉合攏,葉柄下垂。
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含羞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耐寒性較差,原產美洲熱帶地區。含羞草的花、葉和莢果均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成為陽臺、室內的盆栽花卉,在庭院等多處地方都能種植。我還知道含羞草受到震動后,不單單會下垂合攏,有時還會向上卷曲。它的“害羞”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技能,它不只是被手碰到的時候才會害羞,每逢遇到強風或者大雨,它都會害羞地閉起葉子。
觀察含羞草讓我懂得了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和思考身邊的一些事物,就一定能發現其中的奧秘。
觀察的學生作文(精選篇2)
在做許多事情的時候,常常要用眼睛去看、去發現,簡單點來說就是要學會觀察。周圍的人都在我寫作的時候,跟我說要學會觀察,而且觀察對我們做事有著非常多的好處。觀察能力強的人總會比觀察能力弱的人做事要順暢許多,這種情況的出現正是由于他們的觀察能力之間的差異而導致的結果。
你是否很羨慕一些電視劇里面的非常擅長推理的偵探,例如福爾摩斯。為什么他能很容易地發現一些細微之處?正是因為他有著超越常人的觀察能力,非常細心地觀察犯罪現場的一切物品,一丁點蛛絲馬跡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現場的任何細微的東西都有可能成為決定性的證據。當每一個犯罪嫌疑人在提供供詞的時候,他都會認真記下犯罪嫌疑人所說的話,仔細地觀察犯罪嫌疑人的行為、表情,仔細琢磨他們的話語和表情,所觀察到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或是他們所說的其中一段供詞,都可能成為斷案的關鍵性證據。
觀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嘗試著去觀察身邊每一個細微的事物,你會發現事物中所隱藏的美妙的地方,你還能從中學習到許多東西。在觀察周圍事物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學習的過程,因為周圍事物都會有書本的知識,因為書本的知識就是根據生活而得來的。全部的物理、化學知識都可以在生活中學習得到,不一定要接觸了課本才能懂,或者說,看著課本學知識不比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好,相對而言在生活中學習還更高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天天都要與其他人打交道。學會觀察會更利于你們關系的融洽,觀察他們每一個動作,你會知道他們是累了,口渴了,餓了。知道了這些你就可以采取相應的措施,他們就會對你有種佩服,懂得關心別人。
觀察于細微,就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質。學會觀察,受用終生。
觀察的學生作文(精選篇3)
每當我來到大自然,看見大自然中的鳥獸蟲魚,就會想起母親教我怎樣觀察的那段經歷!
當時,我只有八歲。那天早上,一縷和煦的陽光透過窗外,照在我的臉頰上,使我感到十分溫暖。這時媽媽走過來,輕輕的拍拍我的肩說:“孩子你看,陽光給大地增添了生機,不信,你看那一株春筍吧!”
我回頭看看媽媽,再看看那株春筍,說:“媽媽,它沒有什么特別呀!”
“不,你錯了孩子。”媽媽說,“你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評價它,而應該用它的昨天和它的今天進行對比。”
我聽完后又仔細看了看,忽然發現那株春筍的根部長出了一節大約只有三厘米的竹節。我欣喜地向媽媽匯報了我的觀察結果,媽媽笑著說:“好孩子,你已經能體會了,真的很好!你再試試自己觀察一下那株黃角樹。”
我凝神觀察,忽然發現那枝頭上抽出了一絲新葉,我感到十分興奮,開心地笑了。
后來,媽媽又教我觀察小動物的生活。一次,我們看到了一群小螞蟻從腳下走過。媽媽對我說:“你看看螞蟻的形狀,十分特別!很可愛!”
我蹲下身子觀察,眼睛隨著蟻群移動。哇!我看到了螞蟻的三段身體六只腳,這是我以前從未注意到的,我現在就像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興奮,它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媽媽說:“在生活中,有無數大事小事、鳥獸蟲魚。無論是小草樹葉,還是螞蟻、蜻蜓,你不要置身其外,而應當融入其中,你就能夠感受到你是與大自然在一起,你是和大自然促膝談心。”
直到現在,我都不能忘記媽媽對我的教誨——學會觀察、善于觀察!
觀察的學生作文(精選篇4)
下午,奶奶在廚房燒飯,我發現了一些細細長長的豆芽,好奇地問:“奶奶,豆芽是怎么來的呀?”“它們啊,把黃豆埋在沙子里,用不了幾天就長出來了!”奶奶親切地回答。我忙問:“這么容易?那我能種嗎?”奶奶笑了:“乖孫子,當然能了,要不,我幫你去弄點兒黃豆來?”“好啊!”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說干就干,我立馬拿來了杯子,先把黃豆放進去,再用沙子蓋在黃豆上面,杯口蒙上一層紗布,灑了一些水,然后就開始靜靜地期盼豆兒發芽。
第一天,豆子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寶寶,顏色還是原來那么黃,但身子粗了點,“皮膚”也沒原來那么光滑了,長出了一些“皺紋”,摸一摸,發覺挺粗糙的。
第二天,豆子長出了嫩綠色的小芽,身子更粗大了,顏色淡了些,“皮膚”也恢復了原樣,很光滑,其中有一棵長得比其他伙伴都快一點,有點“鶴立雞群”的味道——瞧它們那樣,好像在比賽呢!
第三天,一棵棵豆子像一位位驍勇的將軍,破土而出,快速成長。豆芽的個兒已長到了5、6厘米,黃豆此時已完全變成綠色,優雅地低垂著,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過整體看,她們更像迷人的仙女:一襲白色長裙,再加上綠色上衣,裊裊娜娜,真美啊!
第四天,豆芽捅破了我蒙在上面的紗布,仿佛要直沖云霄似的。芽兒居然長到了8厘米左右,芽兒白色的部分長了一大截,綠色部分也長了一大截,豆子中間裂開了一條縫——豆芽們都爭先恐后地往上長,這場比賽誰能一鳴驚人,似乎已經有定局了。
望著杯里一棵棵干干凈凈、白白嫩嫩的豆芽,我早已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刻讓它們到我肚子里安家!
觀察的學生作文(精選篇5)
七月中旬,媽媽給我買了個螞蟻工坊,供我觀察。
剛一賣來,我就十分好奇,東弄弄,西擺擺。可是它們就是不動,急得我呀!后來,我用力搖晃,來模仿地震,它們還是懶得動。我又把螞蟻工坊倒過來放,效果依然不佳。它們只是換了個地盤,又開始呼呼大睡了。老媽見狀,提醒我應該等它們適應了再說,我不禁有些失望,但只好等了。
半個月過去了,螞蟻們依然沒有動工,反而窩在角落里,一動不動,只有我猛烈搖晃的時候,它們才慌亂地在里面爬來爬去。但隨即又窩成一堆,好像在說:“大爺就是愛睡覺,你能拿我咋樣?”讓我又急又無奈。
八月中旬,我終于看見它們動工了,心中歡喜得不得了,遂細細觀察,從右數約兩厘米有一條圓形通道通至地底,深度約八厘米,通道由寬變窄,略微向右傾斜,通道底部碰觸到工坊底部,并在底部挖了一個長2厘米款1厘米高0.5厘米的房間。從左數2.5厘米處有一個正在施工的通道,長度約2.5厘米通道呈順時針150度傾斜,該通道往左1厘米又有一個剛開始施工的通道,通道深度約3~4毫米,報告完畢。
螞蟻工坊真是其樂無窮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