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
春節快到了,你知道怎么寫一篇春節作文嗎?春節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對這個節日就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篇1)
時間老人“滴答滴答”走過了春夏秋冬,轉眼間,迎來了喜慶而隆重的日子——春節。
(一)團圓的快樂
春節的快樂在哪里?在那團團圓圓的親情里。在這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帶著對親人們的思念,我們踏上了回鄉的路程。也許是想快點見到親人們,爸爸的車開的飛快。到了村口,我隱隱約約地看到爺爺奶奶倚在門口向村頭張望。很快,我們到了爺爺奶奶家,我打開車門,迅速跳下車,跑到爺爺身邊,笑著說:“爺爺奶奶,我們回來陪你們過年啦!”爺爺愛撫地把我摟入懷中,激動地說:“我的好孫子,終于把你盼回來了!”爺爺布滿皺紋的臉,此時笑得可歡了。我和他們親切地交談著,屋里時不時地傳來陣陣笑聲。在歡聲笑語中,我領悟到合家團圓的真正意義,也感受到合家團圓的快樂!
(二)貼春聯的快樂
春節的快樂在哪里?在那親手張貼的春聯里。春節來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都要貼上鮮紅的春聯,表示吉祥、鎮妖除魔,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拿著精挑細選的春聯,給我講了每幅春聯的深刻意義,令我受益匪淺。我迫不及待地說:“爸爸,我們趕快動手吧!”爸爸神秘地說:“春聯也要對號入座,可別貼錯了哦!”在爸爸的指點下,我在兩個門柱上貼上了“物化天寶,人杰地靈”;在正門上貼上了“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在廚房門上貼上了“烹調應從儉,包含莫鋪張”。沒多久,我們便大功告成了,每扇門上都穿上了紅通通的“新衣服”。我的心里也樂呵呵的。
(三)賞煙花的快樂
春節的快樂在哪里?在那五顏六色的煙花里。夜空中各式各樣的煙花直沖云霄,在空中美麗地綻放著。瞧!時而是五彩繽紛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時而是各種各樣的花兒在空中怒放,時而又是閃爍的星星在說著悄悄話......變幻莫測的夜空,是那么的神秘、美麗。我被這空中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感到無比的快樂!
春節的快樂在那團圓的鄉情里,春節的快樂在那"新桃換舊符"的祝愿里,春節的快樂在那綻放的煙花里,春節的快樂更在我的心里!
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篇2)
春節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許多在他鄉工作生活的人們都會在這個節日趕往老家過年。張燈結彩,家人團聚,走親訪友,熱鬧非凡。
雖然路途遙遠,但我和爸爸媽媽還是很高興可以回到海南奶奶家過年。這里是一個氣侯溫暖,民風樸實的美麗海濱城市,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這里的各樣美味水果和許久未見的小伙伴們。
鄰居們都在為新年的到來而忙碌著,炸餃子,蒸扣肉,包粽子,殺雞殺鴨…
終于到了大年三十了,我每年最期待的煙花盛宴就要開始了。媽媽說我們晚上要過了十二點才可以睡,要守歲。但其實如果早睡也會被吵醒的,因為24:00一到,每家每戶都開始爭先恐后地點燃長長的紅鞭炮。“嘣,嘣,嘣…”喜慶的鞭炮聲此起彼伏地持續了半個多鐘頭,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煙霧香味。爸爸媽媽給我買的各式煙花早就被我搬到院子里了,整整一大箱哦,各式各樣。圣誕樹煙花,火箭炮,轉轉炮,火柴炮,飛天響等等,它們也在期待等下被我和隔壁的小朋友們一起放掉吧?
大年初一早上,我們慣例是陪奶奶去山上的廟堂上香祈福。廟堂前面已經停滿了小汽車,他們都是從附近的村莊特意趕來的。奶奶說菩薩會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真的靈驗嗎?要是可以保佑我每次考試90分以上就好了,我就能得到媽媽的獎勵了。
和大部分人的春節假期一樣,我們也是在各個親戚家吃飯。我一點也不覺得悶,因為親戚家都有很多小孩子和我一起玩。
大年初六那天,狗仔叔叔家的魚塘要抓魚羅,太好了。我一定要和爸爸一起去,中午的太陽有點大,足球場大小的魚塘邊已經圍滿了人,有些是要等下幫忙拉網的,還有些是來瞧一瞧抓魚的熱鬧的,網是一大早就提前放下去的,狗仔叔叔一聲招呼,大家一齊往中間方向收網,綠色的草魚,白色的大頭魚,黃色的鯉魚,黑色的福壽魚,全都在網中上下跳躍,在空中翻騰又掉入湖里。好熱鬧,像煮沸的餃子…連小甲魚也在拼命揮舞著它短短的四條小腿。
爸爸說:“你想不想抓一條魚試下?”“恩,好啊”,爸爸把一條小福壽魚放在我手上,讓我抓緊,然后拿去放在岸邊的水箱里,那魚兒拼命地扭動著身子,企圖鉆出我緊握的手指,它不停掙扎著滑溜的身子,使人很難控制,幾次差點從我手里躍出。看著一箱箱的魚,大豐收,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在陽光下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以后的每個春節,我希望都像今年這樣過,因為很有趣!
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篇3)
新年里,我們女孩子可不像男孩哪樣放鞭炮呀什么的,我們天生膽小。但我們在春節里也有很多趣事發生呢,我們家打撲克一中就能讓我們全家樂融融。
你們一定會說不就是個打撲克嗎?有什么好炫耀的好像誰不會打似的,能有多有趣呢?但是你們嘗過不用撲克牌來打撲克嗎?想不通吧,一般正常人都想不出來,只有我那瘋媽才能想出這種鱉點子來。
除夕那晚,我們吃完年夜飯,趁春晚還沒有開始,瘋媽說來咱們打會撲克吧,我和妹妹那個高興呀,妹妹就準備去網[]拿撲克,瘋媽說不用拿撲克,我說你要打撲克又不讓拿撲克,你腦子里灌漿糊了,瘋媽回答說你腦子才讓門擠了,誰說打撲克一定要用撲克牌了。這可把我和妹妹難住了,我這可真是老黨員遇到新難題了。
瘋媽看出我兩的疑惑后說,我們就用現場的東西或人來打,誰要是輸了就罰他大年初一洗一天的碗,而且不能反悔。同意嗎,我們說同意。那開始吧,紅桃先出,說時遲那是快,瘋媽說我今天穿的紅毛衣,衣服上又有個桃心,而且桃心里有個那我是紅桃,就出,妹妹呢反應較快。抓起桌上的麻花說我出,我說我是老大又是男孩我就是A,我出A,還沒等我和妹妹反應過來呢,只見瘋媽從頭上拔下兩根頭發,得瑟的在手里晃了晃說2毛。我一看不好,我可不想洗碗,又不知該怎么辦?這時正好老爸走過來,我急忙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樣,說老爸兒子借你用一下。我把爸爸往媽媽跟前一推說,你不就出個2毛嗎,我出大王,看你怎么管我。瘋媽拼命的環顧四周,想找出更來壓制我,突然只見瘋媽兩眼放著綠光,用百米沖刺的速度來到窗臺前,拿起三個衣服架子,這下可輪到我大眼瞪小眼了,瘋媽得意的那個表情就甭提了,就在我們不知所措之時,我腦子里靈光一閃,臉上露出了壞壞的笑,我跑到衛生間拿出簸箕,沖著瘋媽做了一個鏟的動作,你可別說瘋媽還真是聰明,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一般癱軟到沙發上。
再看這時的我,背著雙手,哼著小曲在瘋媽的身旁來回的踱步,并用不屑的眼光看了看瘋媽說:“你這個同志,這么點小失敗就把你擊倒了,這可不像你的作風呀,哪里跌倒就從那里爬起來嗎。還有愿賭就一定要服輸”說完我還哈哈哈哈的大笑一聲。
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篇4)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也有許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過春節了!
春節也叫過年。傳說每年除夕夜里,有個叫“年”的怪獸常常出沒害人。我們的祖先曾和“年”斗爭多年,知道“年”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響聲。在冬天的夜里,人們在門上貼春聯,在門口燒火堆、竹子,終于趕走了“年”。于是,現在人便有了貼春聯、放鞭炮、守歲、發紅包等習俗。
在春節的前十天(包括除夕),爸爸媽媽就開始買年貨了。更重要的是:家里還要大掃除!爸爸把舊春聯撕下來,貼上新春聯。媽媽忙著掃地、拖地,我則整理東西。一天天過去了,除夕到了。在這天夜里,我們一直沒有睡覺。爸爸出去了,我問媽媽爸爸去干什么,媽媽微笑著說:“爸爸出去放鞭炮嚇‘年’怪獸啊。”“哦。”十二點到了,外面“劈里啪啦”響成一片,“春晚”也快要結束了。我又問媽媽為什么不睡覺,媽媽說這叫“守歲”。
第二天,人們互相道喜我對父母說:“爸爸媽媽新年好!”“好!”爸爸媽媽邊說邊給我發紅包。然后,我們收拾了一下,便向小姨家出發了。
哇,好多人!“小姨新年好!”“外公新年好!”……“你們出去玩吧!”小姨說。我和表哥一下子就沖了出去。“你的衣服好漂亮!”“當然,這是新的!”我說。過了一會兒,表哥說:“喂,好像要發紅包了!”我倆又趕緊往家跑。果然,我們都得到了紅包。
到了晚上,大家坐在一起吃團年飯,飯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有金黃的炸肉圓,有翠綠的青菜,有新鮮的筍芽……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條鱖魚,它代表“年年有余”。但在大家還未吃時,樓下突然傳來了鞭炮聲,大家一聽到鞭炮聲,就立刻吃起飯來……
飯吃完了,我們又出去放煙花。不知是誰點的火,天空中出現了朵朵美麗的“大花”。有的像一朵怒放的菊花,有的像一只飛翔的小鳥……把朦朧的夜空裝扮得更加奇妙了!
春節的夜空,奇特的習俗與傳說,都讓人感到親切。在春節,每個人都喜氣洋洋,我真希望每天都像過春節一樣快快樂樂!
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簡短作文(篇5)
【回家 過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千年前,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淋漓盡致的展現了新年元日熱鬧歡快、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時光荏苒,一千年后,春節——這個被稱為全球最大盛典的節日則是所有華夏兒女心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回家過年便是春節最溫暖的寫照。
“沒有一種感情比親情更濃烈,沒有一種溫暖比得上過年回家”,當年節的腳步一步步臨近,過年的氣氛一天天濃厚,回家過年成為了在外打拼漂泊的游子最自然也最奢侈的念想,而這個念想也讓中國人衍生出了地球上規模最大的人類遷徙——春運。無論人潮多擁擠、路途多艱辛、旅途多勞累,為了回到溫暖的“家”,路上辛苦點又算得了什么。“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對于異鄉人,不論你是求學、是創業、是打工,不論這一年你是成功還是失落,一年到頭最期盼、最溫暖、最渴求的就是回到家、見到親人、吃到家鄉菜。
小時候還不那么清楚的了解過年到底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有好吃的、好玩的,過年有新衣服、新鞋子,甚至連犯錯都不會得到過多苛責。記得那個時候一到過年,爸爸總是背著大包小包,扶著暈車的媽媽,抱著同樣暈暈乎乎的我去爺爺奶奶家。在村門口一下車,遠遠地就能看到攥著一把糖、滿是笑臉的爺爺,還有在100多米外的家門口等著、望著、守著的小小身影的奶奶,每當這個時候,旅途的勞累、身體的不適、行李的沉重仿佛一下子都消散了。慢慢地,我長大了,去了外地求學、結交了新朋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生下了可愛的寶寶,回老家的次數慢慢變得少了,但是不論我走得多遠,只要過年回去,爺爺依然會攥著一把糖在村口迎接我,奶奶也依然會“傻傻”地在家門口守候,一如小時候一樣,那個時候我真正的體會到了為什么“過年”要“回家”。
“最難是別離,難奈別離多。”中國人對于“家”總是比其他國家有更多的眷戀和感懷,它根植于華夏兒女骨子里的基因,那是宋之問的“近鄉情更怯”,是杜甫的“月是故鄉圓”,是張九齡的“切切故鄉情”,是五千年的文明讓“家”有了特殊歸屬感。而今,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快速飛馳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的通訊設施似乎讓家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又好像離得更遠了。想想你有多久沒有吃到媽媽的菜了、有多久沒有陪爸爸下過棋了、有多久沒有見過發小了、有多久沒有和爺爺奶奶嘮嘮嗑了。長大之后,你總說忙,忙工作、忙社交、忙賺錢,忙到最后連過年都不能回家,但是你有發現媽媽的白發好像比之前更多了嗎?你有發現爸爸的后背好像比之前更佝僂了嗎?你有發現爺爺奶奶的飯量比之前更少了嗎?你要知道,生活沒有盡頭,我們忙的速度是永遠趕不上時光的腳步的,忙雖然無可厚非,但是過年回家比忙更重要。
每一次遠行都因想念而啟程,每一張車票都因想念而生成,每一趟列車都因想念而存在,春節將至,讓我們整理行囊、收拾行裝,一起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