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思考作文
隨筆思考作文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隨筆思考作文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隨筆思考作文(優秀8篇)】,供你選擇借鑒。
隨筆思考作文篇1
風吹亂了我的發絲,亂了我的思緒——青春是什么。
微波蕩漾中,一葉小舟流連于山水間。舟上有歡快的笑聲,回蕩在山間里。在這片寧靜的山林中,這聲音顯得尤其清晰卻又喜人。河邊有著裊裊炊煙,霧蒙蒙的一遍,有幾個身影在竄動,其中夾雜著幾聲咳嗽聲。——這是一群少年在郊外活動。
綠水、青山、少年、野炊,何不是構成一幅畫?何不化為一首詩?
青春可以是在恬淡中、歡愉中度過,在青春時刻未何不去感受一下山林、感受身邊事物,去提升自己呢。
而在同片藍天下,這又有著不一樣的故事:
“加油!加油!”這聲音響徹云霄。“呼——”一聲仿佛沖裂空間的那層阻礙的爆破聲又激起一聲又一聲的歡呼雀躍。
不同于那邊的熱火朝天,這邊的天空上仿佛籠罩著一層烏云。沉重的灰色壓抑人的心、裹住人呼吸的氧氣,不禁地,一聲、兩聲,小小的啜泣聲響起……
但那又如何,失敗便失敗,只要努力了、不愧對于自己的、不愧對于集體,那又如何!
如歌一般,青春便是如此。有高潮有低調,有激蕩有頹唐,但是這樣的青春也才有了色彩,這樣起伏的人生也才不會無味,不是嗎?
青春是人生充滿精力的時候。
此時不搏何時搏?——不渺茫青春,不迷茫未來。
在高三便是你拼搏的關鍵時刻,也是青春的鼎盛時代。你可以享樂,你也可以埋頭苦干,但最莫要忘記你的初心,最莫要忘記你想要的是什么。
青春更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候。
在這個好時光里,有朋友、有同學與你共甘苦,有老師相遇相知相識。你不用考慮過多,只需要開心的過著,只因有身邊有你最重要的人在陪伴著你。
青春是美好的、奇妙的,青春是值得珍惜和留戀的。所以勿要枉顧青春。
風吹鼓起我的衣服,不由心曠神怡,神清氣爽——青春就是這樣,那我還在想什么呢。
放開雙手,擁抱天空,盡情歡笑,盡情揮灑汗水,不枉今朝!
隨筆思考作文篇2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人與人相處,不在乎時間的長短,不在乎年齡之間的差距。主要在于是否用心去對待。
“房子與房子很遠,但心與心卻很近,長大后,建筑與建筑擠得很近,但心與心卻很遠。”隨著人的長大,對外界的需求也就越多,但是對外界的向往,往往就忽視了周邊的人,原因在于他漸漸用心思考的時間少了,理智的處理問題多了。
有這樣一種人,他做事很認真,獲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不管自己有多忙,都會抽空回家看看,打電話給那些需要自己的人。他們這樣簡單的舉動,會給親人、朋友很大的關懷,雖然有時候距離會很遠,但是心卻很近。就像魯迅所說“時間就像海綿,用心去擠,總會有的”。只是看你是否愿意去做,而不是用一句“很忙”草草代過。又比如說玉樹地震,雖然素不相識,但是都心連心,為了一個目標而前進,為了同一種信念而努力。
有人用“忙”作為借口,來解釋為什么對周圍人對親人缺少關心,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時間再少,也是有的。如果一個人睜著眼睛,卻說自己看不見,那你再怎么去做也是白費。因為他不想去做,強求也無用。景公出游于寒途,看到老百姓饑寒凍餒,死尸遍地,默然不問,這是心中沒有百姓,當然百姓也不會服于君。這不是距離的問題,而是用不用心的問題。
所以,如果自己不用心,只是一味的找借口,那么不管距離有多遠,時間有多長,心與心不會走近。
人之所以與他人心心相通,在于他知道對方在想什么、做什么。因為都友好的相待,才會成為朋友。用心思考,自己開始體諒周圍的人,關心別人,俗話說因你不拒絕高聳的山巔,圣潔的雪蓮就不拒絕你純潔的心靈;你不拒絕一步步的邁進,前途的光輝就不拒絕你的存在;你不拒絕別人真誠的心,他人也不拒絕你的存在。
人與人就應是這樣。
隨筆思考作文篇3
思考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在你接近成功的時候助你一臂之力。很多偉人都是在思考的幫助下成功的。如:牛頓被蘋果砸了之后,認真思考發現了地心引力;謝皮羅教授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的,后來他努力思考,發現這原來是跟地球自轉有關的……
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讓大家算,沒過一會兒就有人開始抱怨老師出的題太難了,便停下筆出去玩了。我左思右想,發現了我可以換一個思路來做,在我不斷計算、不斷改正下,終于把答案算出來了。后來我明白了,思考是一個通往成功的轉折,如果我不會思考、不善于思考,我可能就不會成功。我會一直思考下去。
思考也給我帶來了很多贊揚。一次,我在樓下玩耍,一不小心就碰到了一個鐵塊,一股小小的電流打到了我的手,我便開始思考起來了,我想:為什么會有一股電流打到我的手上呢?接著,我用干燥的手又碰到了一下鐵塊,咦?怎么沒有電流呢?我又開始思考,突然我想到了:第一次我是用帶水的手指碰它的,因為水是導電體,所以我被電到了。我高興地跑回家去告訴媽媽我的發現,媽媽說:“兒子你真棒!”我高興地笑了。
思考將永遠陪伴著我,我將會用思考來讓自己獲得成功。思考,我感謝你!
隨筆思考作文篇4
在螞蟻的族群中有這樣一種分工:一類螞蟻勤勞地搬運食物,另一類螞蟻無所事事。但是當蟻族食物源斷絕時,勤勞的螞蟻一籌莫展,而常常是那些平時看上去無所事事的懶螞蟻挺身而出,帶領團隊找到新的食物源。這種有趣的“懶螞蟻效應”體現善于思考才能走向成功。
縱觀世界,動物世界的生存需要“懶螞蟻”,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同樣需要這樣的“懶螞蟻”。有人曾經戲謔地說:“世界是懶人創造的。”些話乍聽是有些偏激,但如果換個角度思考,又覺得包含著耐人尋味的哲理。是的,縱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每一步,“懶人”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渴望省力、方便、快捷,才會想方設法制造先進的器械代替低效的人工;大機器生產代替了體力勞動;激光照排印刷代替了手工抄寫;電話、電報代替了千里投遞;汽車、火車、飛機的高速行駛代替了雙足步行……“懶”促使人們不滿足于已有的生產生活狀況,“懶”激發了人們改變社會的熱情,“懶”逼迫著人們千方百計提高生產效率,讓人類逐漸擺脫繁重的體力勞動。
回顧歷史,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只為國富兵強。儒、墨、道、法爭奇斗艷,孔、孟、老、莊各展雄姿。在國家動蕩,地方割據不斷的時勢下,商鞅并沒有“懶”于思考變革之法,沒有“懶”于固守舊的封建體制,他勤于思考變革之法,思考富國強兵之道,是他協助秦始皇開創了祖國統一的盛世。在列強瓜分中國虎視眈眈之際,孫中山沒有坐以待斃,沒有懶于尋找救國存亡路,他游列西方學習知識,開拓視野,他勤于思考,提出“三民主義”思想。思考實現了我國的民族復興,思考為我們如今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
反觀自我,學習生活艱辛苦多,思考不已。面對既定的參考答案,我們是否懶于思考,放棄了讓大腦靈活運用的機會?面對人云亦云的大趨勢,我們是否懶于表達自己的獨特見解,讓思考的火花淹沒于人海之中?那么請思考吧。如果技能知識是航海的船,那么思考便是船上的帆,如果想要到達成功的彼岸,就少不了那一份勤于思考的精神信念。
做一只善于思考的“懶螞蟻”,別讓生活停留在機械的反復之中往復,讓生活變得更有新意,更多姿多彩。
隨筆思考作文篇5
“快樂”,是人類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快樂時光,無論在今后的什么時候回憶起來,都會沉浸在當時的那份快樂之中。那么,這篇作文,就是我對“快樂”的思考。
在寫之前,我也十分困惑,因為這是我之前幾乎沒有思考過的問題。它太過廣泛了,某個陰雨午后的一本書;黃昏時落在地上的一抹橘光;甚至是早晨散步時偶然看見的一群螞蟻,都可以稱之為快樂。快樂太過神秘,致使當我想細致描寫它時,又一時語塞。它時刻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幾乎每天都由它陪伴,而我又沒有確切的,適當的語句把它表達出來,這無疑是十分懊惱的。
我想了想,每個人對于快樂都有自己定義的標準。一個流浪漢以一天撿到多少垃圾為衡量快樂的標準;而一位富翁以一天賺的錢或所享的樂為自己對快樂的評判標準。這兩種人的生活有天壤之別,可在某種程度上,他們都同樣得到了快樂。由此可見。快樂不分貴賤,快樂只分不同標準。
更深層次的思考,就會到循環往復的哲學領域了,可這太過復雜。我所理解的快樂是簡單又有些神秘的。每個人都仿佛清楚自己該如何獲得快樂,當我自己在思考何為快樂,和我對這個命題的疑惑不解,以及對快樂的感慨……這每一個階段,對我來說都是快樂的,我對這種快樂十分著迷,所以才會頻頻陷入思考。
我的快樂,仿佛和世上數億人的快樂相仿。得到它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卻是獨特的,這也是所謂“快樂”的迷人之處了。它不分高低貴賤,需要自己在生活中獲取,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享受;它不僅僅屬于自己,也可以屬于身邊的每一個人,這即是我思考出的“快樂”了。
隨筆思考作文篇6
公園里,芳草茵茵,百花燦爛,一棵棵垂柳抽出了嫩芽。小鳥在枝頭唱著婉轉的歌謠,魚兒在水中追逐嬉戲。
斷崖邊,一棵雪松傲然挺立,任憑風吹雨打,它絲毫不會動搖。它飽經風霜,但卻充滿力量。
是什么創造了這一幅幅朝氣蓬勃而又悲壯有力的畫卷?是生命。
我向往大熊貓的生命。它活潑可愛,朝氣蓬勃。在它的生命里充滿了無憂無慮與智慧。但我更敬仰竹子的生命。它堅忍不拔,正直誠懇,它敢于拼搏樂與挑戰,它的一生就是將根在石頭中扎的更深。
有些人覺得花生米長在地下,一生默默無聞,毫無意義。但我認為它的生命卻是鮮活的。它將自己僅有的生命奉獻給了他人,用來延續他人的生命,正如詩中所講:“落紅不是無情的,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樣的生命是偉大的,雄壯的。
有些人覺得小動物的生命太過卑微,無聊,但我認為平靜也是一種享受,它們生活悠閑自在,不需要為任何一件事情而牽腸掛肚。正如老舍所說:“我寧愿自己死的時候象朵春花將殘似的哀而傷”這樣的生命是平靜的,美麗的。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上帝不會給的太多”。的確如此。它給了我們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但卻在這個東西上加了生命的期限。許多人都抱怨著生命的短暫,但事實上我們并沒有辦法改變生命,那又為何不多做一點事不至于生命悄無聲息地從指間溜走。
雷鋒的一生很短暫,僅有二十幾年。但他所作所為卻始終延續著的生命。他的人已不在了,但他始終活在人們的心中,他的熱情,他的誠懇,正直,善良已在人們心中深深的烙了一個印,永遠的抹擦不掉。正如臧克家的《有的人》中“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所以我感嘆,生命的意義并不在于生命的長短,他是一個過程,重要的是在這一個過程中你做過什么。正如余秋雨說過的一句 話:“爬,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畫下的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那已耗下的生命。”
認識短暫,我們有的不應只是抱怨,我們應想想忍辱負重寫完《史記》的司馬遷,上下求索的屈原,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白求恩。再想想那些英勇頑強保衛長江大堤的抗洪戰士,那些在非典期間視自己的生命于不顧而救死扶傷的醫生們,我們才會發現我們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
生命雖有限,但生命的意義卻是無限的,就讓我們抬起頭,去創造明天那生命的輝煌吧!
隨筆思考作文篇7
于丹這么說過:“將雞蛋、胡蘿卜和茶葉分別放在三鍋水中煮,結果卻是截然不同。雞蛋已經變得硬邦邦的,而胡蘿卜則是軟塌塌的,唯有茶葉融入了這鍋茶,它帶給了這鍋茶香醇,濃厚。
——題記
天空是灰蒙蒙的,似乎預示著將有大事發生。那天,那座城的人為他一個人哭了,原來他還是走了,終究,那座城的人的祈禱還是沒挽留住他……
他只是一名大巴車司機,就像你我身邊千萬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將他這一生留在了大巴車上,那45秒記錄著他這普通的一生。如果沒有這場意外,他在平凡崗位上的記錄會不斷刷新。他是一個普通人,普通到而過,轉身就消失在人海中,再也找不見。他也曾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他愛的女兒和一個疼他的妻,在最后的3天里,他的妻,一直陪伴在他身邊。他走了,他放下了他愛的女兒,放下了疼他的妻,走了。他走了,走進了人們心里,感動了一座城。一座城送別一個人,天是灰的;一個人感動一座城,心是亮的……
他用那45秒,給這個無盡的黑夜增添了一絲曙光,讓我們看到希望,看到光明的升起……或許,他做的這些,并不足以讓這個世界“天晴”,也不足以讓這個世界完全褪去冷漠。但我們彼此都可以努力,努力讓這世界褪去冷漠。世界上還有好多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們不想再這樣下去,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去無償幫助別人,給已失去希望的我們增添一絲光明……
或許我們現在還小,沒必要經歷吳斌這樣的生死考驗,但我們是否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我們可以在同學困難的時候“伸出”自己友誼之手;在父母需要我們幫忙時“伸出”我們自己的手……世界會因為我們的舉動而點亮,就讓我們伸出自己的雙手吧……
雞蛋早已被開水煮的硬邦邦的,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的內心、自己的利益,不肯融合的人,她們最后就變得里里外外鐵石心腸,他們有時候憤世嫉俗、以偏概全,覺得生活對不起他,但是他沒有融合的力量。這就是被生活煮硬的人;胡蘿卜呢,經過煎熬煮得軟塌塌的,成了一團胡蘿卜泥,這是被生活煮得沒了自己的人。這些人因為沒有生命的堅持,他們不能夠帶給社會自己的能量,所以他就失去了自我。這是被生活煮軟的人;可是茶葉呢,他在沸騰中,自己舒展了、豐美了、滋潤了,同時他把無色無味的水改變成了一鍋香茶,他是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他也把他的美、他的愛、他的能量,傳遞出去,改變了社會和別人……
隨筆思考作文篇8
這個春節是“靜”的,與往日不同,但人們心中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親友的祝福,卻勝過往年的春節。一場戰“疫”讓春節漸靜漸冷,人心卻漸熱漸近。萬眾同心,人們再一次看到了中國的力量。
今天已來到三月初,但我清晰記得一個多月前的除夕。那天早晨我們接到三伯打給奶奶的電話:“媽,我今年不回去了,您照顧好自己……。”路途并不遙遠,但由于疫情的擴散,三伯的妻兒堅決留守小城不出門。看到三伯發的帖子:“二十多個春秋,這是第一次沒有在生我的小村莊度過除夕夜。除夕那天仍在加班,往后應該會投入到疫情工作中,小城已經沒有人在街上了,墻邊花正艷陽光暖暖的,希望疫情早日平息。”三伯只是一個平凡的教職工,在這個春節他少了與家的團聚,多了肩上的責任。在這個小城,像他一樣的人數不勝數。我看見他們依舊像從前一樣披星戴月,此刻他們手挽手構成了堅固的防疫墻。
唯有這個時候,很多人才會清醒地認識到這是人間,我們都是平凡人,沒有什么白衣天使,亦無人不懼怕死亡,醫生護士與我們一樣是血肉之軀。他們與眾不同的是,因為心中的責任,不得不讓自己變得堅強,穿上白衣,戴好口罩,深吸一口氣,來抑制內心的恐懼,這就是出現在你眼中的天使。此刻很多人發現了明星歌手,偶像帥哥,流量小生,都不如一身白衣的他們。他們的笑容,能消融冰川,喚起東風,送走嚴寒,待到春花燦爛時,他們摘下口罩,面帶笑容,真的會像極了天使。
戰“疫”早已打響,奮斗在前線的工作人員與醫護人員,以崇高的信念,堅定的決心,切實的行動抗“疫”。在后方的我們做力所能及的一些事自是義不容辭,這是中國人民的決心。熱心人士的捐助,志愿者的前行,民眾隔離在家不出門的配合,都是在以自己的行動參與到抗疫中來。所有百姓對疫情造成的生活不便,毫無怨言,還通過網絡十元二十元地捐款,雙擊屏幕為放下口罩就跑的小哥點贊加油。或許個人的力量很微小,但千千萬萬的華夏同胞們的力量可不容忽視。這股力量化為洪流加入抗疫戰爭,就會給抗疫的勝利注入一股巨大的力量。這是人民的力量,是一個民族在危情下散發的勃勃生機。
在疫情嚴重地區的湖北人民,恪守規定實時匯報狀況,自發組織人敲鑼打鼓警告人們不要出門,口罩物資互相援助。來自四面八方的愛心涌向湖北。我們更深刻地見證了此時此刻中國人民的團結,見證了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相信人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這次戰疫就一定會盡快取得勝利。
是晝,清冷街道靜無聲;是夜,萬家燈火猶明亮。祈愿人民安康,人們的心聲在回蕩,愿戰疫早日結束,人們的信念在飛揚。千言萬語匯一句:“戰士”珍重,人民加油,勝利就在前方,希望的曙光已然明亮!
萬萬人同心,守望相助,疫止!疫止!疫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