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家鄉800字作文
結構是作文的骨架,合理的結構安排可以讓作文更加有條理、層次分明。下面是一些游記家鄉800字作文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游記家鄉800字作文有用。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真熱鬧,大街小巷有年味道。”這是小時候,阿婆教我的家鄉過年時的童曲。現在大多忘干凈了。但是,家鄉那一道道繞過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規(習俗)我可一樣沒忘。
我是南方人,春節的習俗比北方多許多。
小時候,在農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每逢過年,規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湊在一塊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時,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湊熱鬧,阿婆每次都不讓我去,說什么姑娘家看打糟米會嫁不出,我信以為真,就不去了。可現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時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種藥酒,是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幾粒橄欖。泡上幾個月,打開來,酒香加藥香,那才叫一個鮮美,阿婆是老一輩的人,是做八春酒師太,村里很多人都找她學。阿婆對村民們說:“八春酒,是強健身體的,還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讓我喝酒的,說什么太補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時,我就跑過去偷喝,村里人每家一個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總是把竽頭、春筍,當然還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里。那時候,我小,總覺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過真的好大,我那時會拿那種專門舀竹勺舀起來喝。許多次,都暈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時,那才叫一個哭笑不得。
家鄉人并不貪喝八春酒,那是因為喝八春酒是一種習俗。村里哪一家沒釀八春酒,如果不釀的話,來年一定是禍害不斷;相反,釀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紅運當頭,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說一說我們的年席吧。我們的年席不是一家辦的,而是全村人辦,一家分配一個任務,東家包餃子,西家自是煮臘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寬闊的地方并成一排,一起過年。平時,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塊,小孩坐一塊,可熱鬧了。
民俗是人類文明的積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特色和文化。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2
時間就像飛箭一樣,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冬爺爺送走了秋姑娘,他輕輕呵了一口氣,大地便披上了亮閃閃的銀裝,伴隨著飛舞的雪花,我們已經聞到了濃濃的年味,我們也知道期盼已久的春節快到了。春節是孩子們的幸福時光。
春節可以舒舒服服的在家睡懶覺。每天睡到自然醒。平時早就被音樂吵醒了。
此時離春節還有_天時間,我們全家人已經開始行動了。媽媽下班回來,連忙寫購物的單子,寫完以后。便開車去超市,我們去超市的路上,看見街真熱鬧。連樹上都已經掛上了彩燈,看來我們還是晚了一步,連政府都比咱們快。到了超市,哇!簡直是人山人海!人群涌動!笑聲不斷!比往日的超市熱鬧好幾倍。一樓是食品專區,一樣樣令人垂涎三尺的零食、甜點、蔬菜、水產品、水果都擺放在貨架上。我興奮得跑到水果區去拿我最喜歡吃的金燦燦的橙子,它好像在對我笑:“小姐姐,快把我買回家吧!我可是它們當中的大王。又香又甜。我毫不猶豫地把橙子放進我的購物車。媽媽看地目瞪口呆。哈!我對媽媽眨眨眼,吐吐舌頭,誰叫媽媽今天答應一切由我做主呢。接著我們來到了蔬菜區和肉類區,那里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翠綠欲滴,紅辣椒鮮艷無比……誘人的色彩促使你停下腳步,于是我又毫不留情地把這些蔬菜放進了購物車里。最后我們來到服裝區,每一個地方的服裝也可謂是姿態萬千。又的英姿颯爽地站著,有的彬彬有禮地,這次我可只顧欣賞沒買呀!因為我的新衣服媽媽已經給我買好了。購物完之后,我和媽媽每人拎著兩大袋戰利品,來到車上,把戰利品放在了車上,興沖沖地回家了。
啊!春節啊!春節!一年有365天,盼個啥?春節唄!為什么?
首先,春節少不了新衣服,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臭美是人的本性。還有春節聯歡晚會!哈哈!你是否和我一樣盼春節呢?年味這么濃,你聞到了嗎?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3
“春節到,春節到,穿新衣,放鞭炮,走訪親友真熱鬧;壓歲錢,裝口袋,包餃子,貼春聯,小孩盼望春節到。”這一首順口溜說的是小孩盼望春節的來臨。在寒假中,我也是最盼望著春節的來臨了!
春節到,每家每戶都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早上,早起的小朋友們就把爆竹放得“呯啪”直響,也把我從好夢中叫醒了。我心想,過年了,也要為家中出點力,便飛快地起床,幫著大人貼春聯、準備年夜飯、放煙花。
我拿著爺爺遞過來的春聯,我先在一張上黏上膠水,來到大門外,門外的小孩還在“啪啪”地放鞭炮,我一邊用手捂著耳朵,一邊用手拿著春聯,足尖踮起,小心翼翼地把一張春聯貼在門的右側,然后照樣貼上另一張。最后,我把橫批也粘上了膠水,搬來板凳,站在板凳上用手擺正,橫批貼好了。“梅香瑞雪春,山舞銀蛇景”橫批“蛇年大吉”這幾句話不正是訴說了春天來臨銀蛇狂舞的景象嗎?
緊接著,我來到廚房,準備幫奶奶做年夜飯。廚房里,煙霧彌漫,只見奶奶在煙霧中忙碌的身影,我大喊了一聲,奶奶。奶奶邊忙活著手中的活,邊回答了我。我問奶奶要幫忙嗎?奶奶回過身來,指著桌上的素菜,和幾個盤子,對我說:“把這些素菜搭配起來吧,什么和什么在一起,不用我教你吧!”我高興極了,平時看大人們拼菜的時候,覺得非常有趣,這次終于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了,邊大聲地嗯了一聲,便撩起袖子,洗干凈了手,學著大人們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弄了起來。一開始,我以為會很簡單,可是做起來就難了。我勉為其難地拼好了一盤“雙耳拌銀杏”,又重新拿了一個盤子,按著自己的記憶拼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我便和家中的孩子玩了起來。我們三五成群地去買煙花,我手拿禮花棒,大膽的女生過來點燃了信子,一朵一朵的煙花騰空而起,隨風落下,化作了云煙。我最喜歡看“仙女散花”,點燃引信后的煙花呼嘯著直射天空,化成千朵萬朵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火花,把天空裝點得艷麗迷人。呼嘯聲驚天動地,歡呼聲此起彼伏。
在人們聲聲歡呼聲中,春節就這樣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人潮涌動和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每個人的心里,年味都各有各的味,有興奮的、難忘的,甚至有難過的,而我覺得年味兒總是令人高興的。
我的家鄉在邵陽隆回,每到過年我們都會跟隨父母親回到家鄉,在當地,每到過年,大大小小的店鋪就開始忙活了,都在想方設法把年貨備的齊齊全全的,生怕別人搶了生意,有煙酒糖茶的,有雞鴨魚肉的,有鞭炮香紙的,有年糕的、干果的、春聯的、年畫的……各忙各的。店鋪里有這么多的年貨,各家各戶也開始忙著準備了,溜達到這個店里看看,買點這個,去那個店里瞧瞧,買點那個,每個人手上都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忙的不亦樂乎。
小孩子年初一是最開心的,爸爸媽媽大年夜便會給我們紅包,雖然這錢不久又會回到父母手中,但看看也舒服。年初一我和弟弟便到親戚家一家家地去拜年,嘴里說著吉利的話,這時不管去哪家親戚家,上門便會給紅包,有時多,有時少,還有瓜子、花生、糖果招待,但不管多少,我們這些孩子此時只顧開心著、跳著、跑著。
在隆回還有它獨有的特色,例如:豬血丸子、糍粑、舞龍燈……豬血丸子是湖南邵陽地區的傳統名點,它是由豬血、豬肉、豆腐一起熏制而成的,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月份,幾乎家家戶戶都制此品,以供數月之需,是當地的一種過年必備食品,有著悠久的傳統。在隆回,同樣作為賀年食品的糍粑也是在臘月制作,一般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會在一起打糍粑,以慶祝即將到來的新年。舞龍燈是隆回的一種民間娛樂活動,在古代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在隆回的新年一直都延續著這個傳統的民俗,而且會走進每家每戶的院子,舞龍隊中還有年長的老者,他會對每家主人說著新年的祝福語,祈禱每家平平安安、興旺發達,今年舞龍隊到了我們的老家,非常非常壯觀和熱鬧,我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幾十人舞出來的長龍,黑夜更是好看。
這也許就是大人們所說的年味,家鄉的年味更甜、更醇,會永遠彌漫在我的心里,彌漫在我們的心田。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5
我的家鄉是在江蘇海門的一個小鄉村,它地處長江邊,氣候四季宜人。家鄉人一直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都重視過節,而且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講究和過法,但,清明節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節日,因 為清明,總是帶著些許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
今年的清明節照樣是在海門鄉下度過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記憶猶新。清明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來到了鄉下親婆家,爸爸因為遠在南美洲圭亞那進行援外醫療,沒有與我們同行。相比較 往年去墓地掃墓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首先在鄉下家中進行了祭祀活動。因為今年是第一次為剛去世的親公祭祀。在我的記憶中,親公是個比較嚴肅、不茍言笑的人,他脾氣很火爆,喜歡和親婆吵架,而且 每次吵得都特別兇。但他對我說話從來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每次我一去鄉下,他總是放下手上的農活,把手洗了不知道多少遍后,輕輕地把我抱起來,親了又親,在空中拋了又拋,直到聽到我“ 咯咯……”大聲的笑聲,他才松手放我下來。然后帶我到他的屋里,從他藏著的“百寶箱”中拿出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來,什么花生呀,桂圓呀,香蕉呀,蘋果呀等等。看著我吃了個飽,他就高興地帶 我到鄉下各處去玩,領我看小羊歡快地吃草,小雞艱難地下蛋,小鴨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戶農家玩耍,他都驕傲地介紹說:“這是我孫子!”“小寶,來磕個頭!”親婆的喊聲打斷了我的 回憶,我連忙拿出媽媽事先給親公買的紙衣服、紙手機、紙燒酒等,這些都是親公的最愛,把它們放在香爐中,隨后看著一縷縷青煙緩緩升起,點點火光在閃爍,我仿佛又看到了親公……最后我對著親 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個頭。
祭祀親公小屋旁邊的就是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里一條條歡快的魚兒就是親公生前喂養的,如今它們都已經長大了。我撿起一塊石頭,往河里扔,河水馬上濺起一朵美麗的水花,仿佛是親公的 笑臉,他好像在笑著說:“小寶,你又長高了,好好學習呀。”這時我的眼睛有些濕潤了。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6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風貌;自己的民族都有著別具一格的民風民俗。與眾不同的節日,與眾不同的地方穿著打扮都不同;與眾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小吃;與眾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建筑風格……
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一不體現出絢麗多彩的地域特色,都展現著每個民族文化的無窮魅力。在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別具一格的節日與習俗。在每一年的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吃的、用的、穿的。這也許只是大人們在過年時做的準備。不只是他們忙,我們的小孩也忙。小孩們為準備過年,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雜七雜八的東西,這些是在集市上賣的花生、瓜子、開心果等食物;第二件大事就是買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如鞭炮、空竹等玩具,并且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吃團圓飯。
我們家鄉的春節在除夕的這一天就正式開始了。除夕前家家戶戶準備好了各種吃的東西,接下來就是萬象更新了,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會掛上五彩繽紛的燈籠,都會貼上紅紅的對聯,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一家人平平安安、風調雨順。我們家鄉的春節在大年初一的這一天,每一個人都要穿新衣,家家都要放開門紅。在這一天里,所有的人都會在家里開開心心、高高興興地度過。
我們家鄉的春節在正月初一開始就是第二個高潮了。在初二初三的這幾天里,大家都會去走親戚,互相拜年,這就是禮尚往來。而拜年的禮節基本上是小輩給晚輩拜年的,而我們小孩也是最佳的時候,因為可以收到一個個紅包,還有好多好吃的。
拜年過后,就是元宵節上市。元宵節時,我們鄉村的家家都會吃餃子或者湯圓,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團圓飯時,餐桌上必須有一條魚,代表家里年年有余。
轉眼間,元宵過去了,春節也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我們也該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該忙各的去了。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但我最愛的還是家鄉的春節。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猜猜,這是什么節日?對,春節。買年貨,放鞭炮,走親訪友,已成了所有人美好的記憶。
我的家鄉在福建安溪。逢年過節,也是一樣的熱鬧。
到了年底,年味就漸漸濃了起來。空余的時間多了,大伙兒臉上都掛著微笑,一年來的辛苦工作都已開了花,結了果。大家往來得更密切了,舉止也格外客氣。串個門,嘮嘮家常,噓寒問暖,鄰里間逐漸連成了一片。路上行人熙熙攘攘,他們手里所拿的,心里所念的,以及那輕快、穩健的腳步,都被貼上了年的標簽,變得格外親切了。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要置辦年貨。城里的幾家商場早已人滿為患,圍得水泄不通。當然,盡管人多,可大家心情都是充滿快樂與幸福的。新衣服、各類食材等年貨涌動著,能嗅到一股和以往大為相異的氣息。這正是新春的浪潮,更是人們追求團圓幸福的浪潮……
當然,采購的不僅是生活所需,還有煙花、鞭炮之類的。除夕那夜回了老家,行進在鄉鎮的公路上,一路煙花相迎,隆隆聲不絕于耳。從車窗外望去,近處的煙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五彩斑斕地綻放,宛如遮天的巨網;遠處的煙火聽如聲聲悶雷,在山那邊透出隱隱約約的光亮。路旁還放著各式各樣的煙花,還有爆竹,各家各戶紅紅綠綠的顏色交錯著,相映成趣。當然,還少不了大人孩子們的歡笑聲,已融合在了這番熱鬧的美景中。見到久違的親人,甚是高興。茶余飯后,便放放煙花,感受團圓的幸福,送上我們最虔誠、最美好的祝福。
大年初一過后,家家戶戶都走親訪友。客人多了,會客的時間也多了,家中里里外外都忙碌著。作為家里的主人,自然要操勞起這一切,再忙活也不厭倦。值得欣慰的是,冰箱里倒是添了不少東西。總的說,其實也沒什么別的,為的只是那應接不暇的滿足感。
家鄉的春節,雖沒有太多的渲染,不引人注目,但卻飽滿而真實,深深地感染著我。我熱愛我的家鄉,熱愛家鄉的春節!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8
記得我們一年級學過的《春節童謠》里寫過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熬一晚。初一初二,滿街走。”時過境遷,我們南方過年的習俗跟上面寫的有點不一樣,下面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年二十三,我們這里要拜灶君。要用片糖或者甘蔗這些甜的東西來拜,知道為什么要用這么甜的東西拜嗎?哈哈,目的就是粘住灶神的嘴不讓他在玉帝面前亂說話。拜過灶君后,大人就會開始打掃整理家里,從里到外,縫縫隙隙都要擦洗干凈,反正一天到晚都在那里洗刷刷、洗刷刷;我們這邊過年不磨豆腐、不發面,但我們會做煎堆、酥角、年糕這類的美食,我看外婆做煎堆可有意思了,只見她手里拿著一團糯米粉團,不停地在手里揉捏,最后搓成小球,不用放任何餡料,只往里面吹幾口氣,把口封住,再放進滾燙的油鍋里炸,用筷子不停地撥弄那個粉團,不一會,小小的粉團就會膨脹起來,像足球那么大,金黃金黃的,剛上鍋是最好吃的,又香又脆,煎堆寓意金銀滿屋,所以外婆每年都會做,我每次都會纏著她多做幾個,好讓我解解饞,但吃多了會上火哦!
到年二十八或者年二十九就要貼對聯,貼完對聯還要吊門楣。吊門楣就是把桔子、生菜、蔥之類的綁在一塊,吊到門口那里,寓意大吉大利、生財有道、孩子聰明伶俐;到了年三十,大人們都忙著做團年飯,晚上吃完團圓飯以后,孩子們就要趕緊去洗澡,換上新衣服新鞋子,這時候大人就會給小孩壓歲錢,然后大家就會到屋外放煙花、鞭炮,到處都是鞭炮聲、歡笑聲……
到了年初一,見到大人就要說吉祥話,例如: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大吉大利、心想事成……這樣就可以收到紅包,錢的數目不等,紅包不能當時打開的,要等到過完年才能打開,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的心里都是充滿了糾結,既想知道,但又不能打開,折磨啊!
其他的風俗跟其他地方都大同小異,但不管有什么風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過年,喜歡過年的美食、喜歡過年的歡樂、喜歡過年的風俗。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國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來臨。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一種傳說是: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獸。"年"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現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這一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村里一片匆忙的恐慌的景象,沒有人理會他,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趕走。"老婆婆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噼里啪啦"的爆炸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爆炸響。這時婆婆家的門開了,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竄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的辦法。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貼對聯。燃放炮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廣泛流傳,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0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春節。今年春節我們提前回到奶奶家,除夕之夜,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好不開心。團圓飯過后,我們幾個小孩決定包餃子給大家吃。過年包餃子本來是北方人的習俗,但今天我們也興一興這個習俗。
一開始,堂哥和面,堂姐準備肉餡。看著堂哥用力的來回揉壓面團,我們也躍躍欲試。但是他覺得我們太小,不夠力氣,就沒讓我們摻和。到面和好后,他卻犯難了——原來他試做的幾個餃子皮根本不象餃子皮的樣:有些又大又厚,有些又太小太薄。這時,我跳出來說:“讓我試試!”我心里想,堂哥力氣大也是個麻煩,這下可以看我的了。我先從大面團里分出幾份小的,然后用搟面杖開始搟,不快不慢,不輕不重。不久,那一團團小面粉在我手下成了一塊塊形狀相近,厚薄適中的餃子皮。堂哥看著這些圓圓的餃子皮,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剛好,堂姐從廚房里端出準備好的餃子餡,為了節約時間我們決定邊做餃子皮,邊包餃子。于是,一邊,堂弟幫我把面團分成一小份一小份,我只負責搟餃子皮;另一邊,堂哥堂姐也在合作,一人放肉餡一人用餃子器包餃子。由于他們那邊用上了餃子器,包餃子的速度很快,一開始我們這邊還差點跟不上。可是我們也不甘示弱,我找出一套搟餃子的更好方法,加上堂弟的幫忙,速度也越來越快,最后竟然還超過了他們包餃子的速度。
等所有面團都搟完,一共包了六十多個餃子。水一燒開,我們就把餃子一個個下鍋。之前我們還擔心餃子下鍋后會煮爛,那樣我們花的工夫就會白費。但這些擔心是多余的,餃子出鍋了!不僅沒有爛,而且一個個圓鼓鼓的,香噴噴的,令人垂涎三尺。我們把餃子分好,配上熱湯,端給大人們吃。他們一個個都夸口稱贊,我們的心里也樂滋滋的!
經過今天這次包餃子,我知道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知道了父母平常的辛勞,更明白了只有勞動最光榮。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1
元宵節一直有猜謎語的習俗,今年沃爾瑪也舉辦了猜燈謎活動。
下午,媽媽爸爸去買元宵了,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忽然媽媽的電話打來了:“博博,沃爾瑪有猜燈謎的活動。”愛湊熱鬧的我一聽就急得蹦蹦跳了,“那我叫上老劉,我們一起去猜燈謎吧!”“行!”媽媽答應了。我可興奮了,趕緊給老劉打電話約她下樓。然后直奔沃爾瑪而去。到了沃爾瑪,我們滿眼看到的是一種種湯圓擺在我們的眼前,還有各種各樣的燈籠;聽到的是很喜慶的《新春樂》在響個不停,我們每個人都推著一輛車子,放著衣服。可是,猜燈謎的地方到底在哪里啊!我們只聽到話筒的聲音,卻不知道在哪里,幸好這時爸爸把我們領到了那個猜燈謎的地方。那里有個阿姨,我們眼看著很多人猜對了拿到了獎品。終于我忍不住了,上前問了一個:“四十四號有猜的嗎?”我隨便編了一個號。“有,謎題是‘孟母三遷’,你能猜出來嗎?”那個阿姨問我,我的大腦每一根神經都出動了,運動所有的腦細胞,還是沒猜出來。我悄悄地用手碰碰老劉:“你知道嗎?‘孟母三遷’,打一詞語。”“我也不知道啊!是你猜不是我猜!”老劉壓低聲音說,這時爸爸把嘴巴湊到我耳邊說:“是‘伍豪’。”我大聲地喊出了那個答案,結果猜對了。我很懷疑,爸爸怎么會知道答案,我一看,爸爸在看手機呢,我湊上去一看,原來那上面有答案啊!弄了半天,爸爸這個謎語大王也是百度出來的答案啊!
看了一個謎語,覺得這是個挺簡單的謎語,是打一中國地名的,我對地圖的鉆研還是不錯的,我甚至都想好了答案,結果到該說答案的時候,我的大腦突然卡殼,突然忘了答案。結果我只能說不知道了。我正準備再猜一個,結果,人家說:“小朋友,到點了,我們該下班了,明天再來吧!”唉!真可惜!
明天我要再猜幾個,萬一有個大獎讓我趕上了呢?我要動動腦子,爭取明天得幾個獎!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2
春節到了,家里的人忙不可開交。爸爸,整理年貨,打算送給各家的親戚,他邊提著禮品邊記錄,“這個是給奶奶的,這個是給姑姑的。”他自言自語的說著。
媽媽也是閑不下來的,她把新衣服洗好曬好,準備拜年的時候穿去。家里大大小小的粗活重活,她得一一打理好。我呢?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把作業寫好。因為到爺爺奶奶家去,是沒有時間的。屋外高高掛起了燈籠,店面里擺起了煙花炮仗,各色各樣的,有的叫“火炬手”,有的叫“閃星”還有的叫“恭喜發財”,令人眼花繚亂。我們家的門上,也貼上了對聯和“福”字。大人們說,這樣可以避邪的。
今日是除夕,照往年,先到外公外婆家吃團圓飯,然后就去外地旅游了。今日可能價格太貴了吧,就不去了。我們先到外公家拜年,其實就是說幾句甜言蜜語,像什么“恭喜發財”“祝外公外婆心想事成,福如東海”之類的話,讓大人們高興了,紅包自然到手了。我欣喜若狂的接過紅包,還沒看清楚,就被媽媽收走了。不過這點事不能破壞我的好心情,我幫外婆給客人們倒水,擺上水果、瓜子、蜜餞之類的零食給他們。然后又幫外婆打掃家務,外婆喜出望外。
沒過多久,哥哥姐姐來了,我們可以吃團圓飯了,大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臉上都是燦爛的笑容。小孩子通常要說幾句祝酒詞。吃過飯后,“煙花大會”開始了,各色的煙花齊聚一堂,大伙把椅子圍成一個圈,并說一個笑話,說不上來的,或重復的去放鞭炮。膽大的故意裝作不知道去放鞭炮,膽小的則躲進里屋。
折騰了一正子后,我們該看春晚了。今年的節目真精彩。歌舞表演齊聚一堂,相聲表演令人哈哈大笑。表演小虎隊、王菲、趙本山各顯風采,把春晚推向高潮。除夕夜得倒計時玩,10,9,8,7,6,5,4,3,2——1——0大家搶著話筒喊倒計時。房間里溢滿我們的嘻嘻哈哈。然后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不知黎明的到來。
除夕夜的歡樂讓我難忘,但是美好的日子似乎過得很快,一眨眼便消失了。新年真是快樂!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3
春節拜新年,端午賽龍舟,中秋賞明月,一個個傳統節日,蕩漾著兩千年不曾間斷的精神漣漪,聯系著泱泱華夏的繁衍生息,演繹著中華民族的文明。中秋節卻是我最欣賞和喜愛的。
在我印象中,家鄉的中秋節習俗似乎并不多,只有吃月餅、賞月、吃團圓飯而已。但似乎每一個又很有意義,充滿著濃厚的感情。這也是我喜歡中秋節的原因。簡單而又重要,單調而又不失真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十五的圓月高掛在天,皎潔而又圓圓的,使人不禁聯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而這又為月亮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又浪漫的面紗,令人向往。初升的月亮是迷人的,似乎前面有一層云彩半擋住了她的臉龐,宛如一位戴著面紗掩面的羞澀少女。漸漸地,漸漸地,月亮更亮了,薄薄的云彩也散去了,又添了一種成熟美,也又多了一種“月下飛天鏡”的感覺。人們望著明月,通常會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遙寄對親人的千里相思之愁。
十五的月餅也是中秋節的一大習俗特色。月餅的種類有很多,豆沙餡的、五仁餡的、紅棗的、蛋黃的、果醬的,數不勝數。但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味道,都會讓人忍不住去品嘗。月餅一咬,嘎吱一聲,外面酥脆的皮兒便掉進了嘴里,隨之,里面那誘人的餡兒便會露了出來。使人食欲大增。圓圓的美味的月餅配上皎潔的月光,也是一大享受!
團圓飯是我們最期待的了,因為這頓飯可是非常豐盛的,一般都有十幾道菜,個個讓人垂涎欲滴。一般小孩們快速的吃飽之后,便出去和小伙伴們玩去了。而大人卻正是享受之際,沒有了孩子們的喧囂聲,大人們可以在月光下喝著酒,聊著天,吃著菜,真是人間一件快事。如此良辰與佳肴,眾人何不享矣?
中國人講究團圓,喜歡團圓。而中秋節正是團圓的節日,是一家人歡聚一堂的節日。我們又有何理由不喜歡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呢?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4
家鄉,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家鄉,給我留下了成長的足跡;家鄉,給我留下了生命的啟迪!
——題記
家鄉的結構美。蝴蝶之所以美麗,不僅在于它那舞動于花間的翅膀,更在于它是蛹經過重重磨難后而成的;珍珠之所以美麗,不僅在于它那光鮮亮麗的色彩,更在于它是貝殼在風吹雨打中而成的。任何美麗的造就,都意味著感天動地的故事。
家鄉的藍天美。小時候,我總愛看藍藍的天空,那是一種夢幻般的藍,像藍汪汪的水晶石。天空不時飛過一群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一”字形,一會兒排成“人”字形,像天空的哨兵。又像大自然的精靈。于是那藍,那清澈的藍便永遠印在我的記憶中。
家鄉的小河美。潺潺流水,總會激發人們對大自然的無限向往;悠悠流水,總會引發人們對歷史長河中無數英雄的懷念;滔滔流水,總會讓人們感悟到水流的時起時落。每一個生命都如綿長的流水。家鄉的流水是嘩嘩的、潺潺的、悠悠的、滔滔的,流過人們的心田,令人神清氣爽。它使我學會了奉獻,學會了感悟。
家鄉的細雨美。我喜歡細雨的滋潤。家鄉的細雨,凝聚著我的目光,觸摸著我的靈魂,給我帶來寧靜與安然,斗志與希望。
“沾衣欲濕杏花雨”,家鄉的細雨是我心靈的寄托;是我對青春,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觸動著我求知的心。
家鄉的人更美。在這里,每一個人都有一顆最純真,最美好的心靈。他們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我的心,他們一直激勵著我,感染著我,也啟迪著我。
獨木不成林,一花不成春,滴水不成河。陣陳松濤少不了大樹的相伴;滿院春色少不了千朵萬朵的野花;萬頃碧波,少不了滴水的匯聚。家鄉孕育著生命,同時也守護著生命。
家鄉是個魂牽夢繞的地方。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無不牽動著我這個游子的心。面對此情此景,心中雖有千言萬語,只能化為一句祝福,祝家鄉越來越美好!
歲月的防霜不會抹去一個個美好的記憶,歷史的滄桑不會暗淡一幕幕執著的追求。
——后記
游記家鄉800字作文篇15
又是一陣淡淡的粽葉氣息縈繞在我的心間,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在心靈上跳舞,裊裊的`炊煙慢慢地散開,記憶深處那個粽子包裹著的溫暖,如梔子花般在指尖上綻開了!
在我的記憶里,奶奶是最會包粽子的了——誰讓我從小嘴饞呢?有一次看到鄰居小伙伴拿著粽子大口大口地吞咽,我便非拽著在田中干農活的奶奶去包粽子。那時的我只知道粽子的香甜,卻不知道奶奶要到幾里地外的小河灘上摘上好的粽葉,只為滿足孫子這個刻薄的小胃口。
和奶奶去河邊摘粽葉,這一大片的蘆葦葉中,她只挑不留一絲黑點、沒有一點枯葉,甚至連一個小洞眼都找不到的新鮮翠葉放在竹籃中。摘得一籃,奶奶朝我微微一笑,背起我回家了。路上靜悄悄的,只有汗水灑在竹籃上的“啪嗒”聲。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葉,這時的我坐在灶臺邊上,不耐煩地玩弄著稻草。奶奶就這樣一邊準備餡料,一邊還不忘為我披上一件衣服。
“奶奶,包好了沒!”我焦急又有些無奈地喊道。“好了,快來!”我興奮地跑過去,只見奶奶熟練地把一張粽葉卷起來,做成一個小尖錐,放進幾勺糯米,均勻地填滿,又放上幾粒葡萄干,接著用手壓緊,把小尖錐裹成三角狀,最后再用線捆扎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便做好了!“我也要,我也要!”我吵著鬧著也要去做。“好,好啊!奶奶教你做!”說罷,奶奶伸出右手,將我抱在她腿上,一只蒼老的大手握著一只幼嫩的小手,輕輕地一卷、一放、一壓、一裹……整個屋中是如此安靜,一陣微風吹來,輕拂我的頭發,把屋中的一絲潮濕也帶走了。
粽子在鍋中不知過了多久,連鍋蓋都急得跳了起來。終于,奶奶把冒著熱氣的棕子端在我的面前,我依偎在奶奶懷中,吃著粽子,心如同被云朵包圍著,又仿佛沐浴在陽光中,溫暖擴散到了全身。我知道,帶給我溫暖的不僅是這個粽子,更是奶奶對我的愛!
如今我回到老家,眼前依然是一盆奶奶早就準備好的粽子。又是那個粽子,又回到那個童年,又是一種溫暖包裹全身。粽子的味道,雪白的糯米,裊裊的炊煙,全映照著我那位摯愛的人——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