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主題作文
作文可以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安排內容,讓讀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體架構。怎么寫好家鄉主題作文?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家鄉主題作文,方便大家學習。
家鄉主題作文篇1
我的家鄉在寧夏,這里即沒有杭州西湖的美景。也沒有桂林山水的秀麗,但這里的四季卻非常美麗!
春天樹抽出了新的枝條,桃花笑紅了臉。藍天萬里無云,偶爾有幾朵絨毛似的白云輕輕掠過,好像為了襯托那美麗的藍天。如果你在路邊開滿了野花,星星點點,像天上的星星快樂的眨著眼睛。家鄉的春天是那么的美麗!
夏天花更紅了,草更綠了,人們就下地摘枸杞,花園里的花有紅的、白的、黃的、藍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蜜蜂都到田野里采蜂蜜。夏天真美啊!
秋天,家鄉的田野就像一個濃妝艷抹的新娘。果園里,果子一個個相互掩飾,葡萄架上掛著水靈靈的大葡萄。秋真美啊呀!
冬天,窗外冷風呼呼的吹著,像一只出籠的野獸在呼喊,路旁的大樹,把它那細細的樹干伸的更長了,冬天的腳步,已經慢慢接近了,我們周圍的一切都隨之應變了更美了。冬天好美啊!
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家鄉的春夏秋冬!
家鄉主題作文篇2
故鄉是我們向往的地方!那里有著我美好的回憶!
春天的早晨,來到田間,呼吸著新鮮空氣,品味著草的芳香。一群忙碌的農民已經開始種樹,我奔跑在田間,有時,會和他們打聲招呼;有時跑累了,就直接癱坐在地上,打開水杯,大口喝上幾口,便躺在草地上。
到了中午,我就會聽到奶奶呼喊我回家吃飯的聲音,我立刻撒開腿往回跑,生怕慢一點會讓奶奶生氣。
到了下午,我會選擇一棵樹爬上去,這樣就可以吹到涼爽的風,有時候還可以摘一兩個果子吃,可滿足了!
到了傍晚,回到家中,便可以享受到香噴噴的柴火飯,比起現在的電飯煲里的飯要好吃很多!天晚了,家家點亮燈火,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條盤踞山后的一條長龍,好不壯觀!
孩子最喜歡的當然是春節了!放煙火、貼對聯、吃年夜飯,有時候也會舉辦篝火晚會,十分熱鬧。我們會打著燈籠,到每家每戶去串門,去拜年,也會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所以這便成了我們最盼望的時候了!
這就是記憶中家鄉的生活,獨屬于家鄉的味道!
家鄉主題作文篇3
我的家鄉徐州是一座歷史名城,美味的食品更是數不勝數:顏色誘人的紅富士蘋果、香甜可口的小孩酥、風味獨特的沛縣狗肉………
但在眾多的食品中,有一種看似極平常卻又獨特,也是徐州人民白癡不厭的食品——烙饃。烙饃及不同于北方的單餅,也不同于很多地方的煎餅。它作為徐州特有的食品,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在楚漢相爭時,劉邦率兵與項羽作戰,路過徐州。因為劉邦的軍隊紀律嚴明而深受徐州老百姓的擁戴。為了能讓行軍中的劉邦軍隊吃上一頓飽飯,徐州的老百姓急中生智,發明了一種既簡捷又實惠的面食——烙饃。后來烙饃這種食品就這樣一直流傳下來。
烙饃的做法很簡單,做烙饃的地方幾乎隨處可見。幾個老人圍在一起,支起一個鏊子,將和好的面團切成小塊,他們捍的捍,揉的揉,攤的攤,幾個面團在這些老人手下飛舞著。不一會兒,一張又薄又圓的烙饃就做好了。烙饃做好了,單是看著這又薄又圓的烙饃就會引起你強烈的食欲。烙饃吃起來很勁道并且富有韌性。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象征了徐州人不怕吃苦、勇于面對現實的品質。烙饃的吃法也很多:可以泡在湯里吃;可以卷油條吃;還可以在兩三個烙饃之間放上油、鹽、蔥花、雞蛋煎的黃黃脆脆的吃……。
還有一家很出名的餐館用別出心裁的推出一道“烙饃卷烙饃絲”的菜式,深受顧客們的喜愛。你一定很好奇何為“烙饃卷烙饃絲”吧?所謂的“烙饃卷烙饃絲”就是:把烙的烙饃切成絲,然后放到油鍋里炸,炸的酥脆的烙饃絲再配上辣辣的海帶絲、土豆絲,然后外面再用軟嫩的烙饃卷起來,真是獨特美味。
如果你有機會來徐州,可不要忘記品嘗徐州獨特的食品烙饃,保證你百吃不厭。
家鄉主題作文篇4
“春節到,春節到,穿新衣,放鞭炮,走訪親友真熱鬧;壓歲錢,裝口袋,包餃子,貼春聯,小孩盼望春節到?!边@一首順口溜說的是小孩盼望春節的來臨。在寒假中,我也是最盼望著春節的來臨了!
春節到,每家每戶都喜氣洋洋,大年三十早上,早起的小朋友們就把爆竹放得“呯啪”直響,也把我從好夢中叫醒了。我心想,過年了,也要為家中出點力,便飛快地起床,幫著大人貼春聯、準備年夜飯、放煙花。
我拿著爺爺遞過來的春聯,我先在一張上黏上膠水,來到大門外,門外的小孩還在“啪啪”地放鞭炮,我一邊用手捂著耳朵,一邊用手拿著春聯,足尖踮起,小心翼翼地把一張春聯貼在門的右側,然后照樣貼上另一張。最后,我把橫批也粘上了膠水,搬來板凳,站在板凳上用手擺正,橫批貼好了。“梅香瑞雪春,山舞銀蛇景”橫批“蛇年大吉”這幾句話不正是訴說了春天來臨銀蛇狂舞的景象嗎?
緊接著,我來到廚房,準備幫奶奶做年夜飯。廚房里,煙霧彌漫,只見奶奶在煙霧中忙碌的身影,我大喊了一聲,奶奶。奶奶邊忙活著手中的活,邊回答了我。我問奶奶要幫忙嗎?奶奶回過身來,指著桌上的素菜,和幾個盤子,對我說:“把這些素菜搭配起來吧,什么和什么在一起,不用我教你吧!”我高興極了,平時看大人們拼菜的時候,覺得非常有趣,這次終于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了,邊大聲地嗯了一聲,便撩起袖子,洗干凈了手,學著大人們的樣子,有模有樣地弄了起來。一開始,我以為會很簡單,可是做起來就難了。我勉為其難地拼好了一盤“雙耳拌銀杏”,又重新拿了一個盤子,按著自己的記憶拼了起來。
吃完年夜飯,我便和家中的孩子玩了起來。我們三五成群地去買煙花,我手拿禮花棒,大膽的女生過來點燃了信子,一朵一朵的煙花騰空而起,隨風落下,化作了云煙。我最喜歡看“仙女散花”,點燃引信后的煙花呼嘯著直射天空,化成千朵萬朵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的火花,把天空裝點得艷麗迷人。呼嘯聲驚天動地,歡呼聲此起彼伏。
在人們聲聲歡呼聲中,春節就這樣過去了,但年味兒仍是揮之不去,給了人們無盡的回味……
家鄉主題作文篇5
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四川度過的。那里有許多讓我懷念的地方,家鄉的小河便是其中之一。河水并不很深,可那里卻裝著我最深的記憶。
春天,萬物復蘇的時候,沉寂了一冬的小河也唱著叮叮咚咚的歌聲跑了過來。你看,凡是它流經過的地方,小草被它染綠了,在和煦的春風中輕盈舞動;野花被它喚醒了,怯怯地迎著暖暖的陽光綻開笑臉。
到了夏天,河邊簡直成了孩子們的天堂。剛入夏,我們便會迫不及待地脫去鞋子,淌到小河里去感受它的清涼。大人們也在它輕快悅耳的伴奏聲中忙碌著。而我們則三五成群的在小河邊玩耍:時而掬一捧河水,時而采一朵野花,再不就追逐著美麗的蝴蝶灑下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河里一塊塊奇形怪狀、有著美麗花紋的卵石都被我們當成了寶貝。每次找到一塊與小伙伴手里都不一樣的石頭,都會讓別人羨慕好久。進入伏天,我們更有充足的理由在河里嬉戲、摸魚、捉蝦、抓螃蟹、打水仗……我們能從吃過午飯一直玩到天黑。雖然也都因玩的太晚挨過打,可一玩起來依舊是天昏地黑,早把爸爸的訓斥、媽媽的叮嚀忘到了爪哇國去了。
熱熱鬧鬧的夏季過后,緊接著秋天來了,天氣漸漸變冷。除了幾個調皮、膽大的男孩子還敢玩水,我們這些小姑娘早就被河邊那許多不知名的小野果吸引了。鮮紅的、桔黃的、紫的、還有烏黑的……各種顏色的小果子都在這時成熟了。放一個在嘴里,甜甜的、酸酸的,那滋味讓我現在想起來還嘴饞。
還沒有吃夠那些小野果,冬天悄然而至。老家的冬天難得下雪,河水也很少結冰,只是緩慢而平靜的流淌著。沒有一絲聲息,似乎它也在喧鬧過后要好好休息一下,等到來年春天再將歡樂帶給我們。
一年四季,家鄉的小河就這樣伴隨我長大。那里有我童年最美好、最難忘的時光。
家鄉主題作文篇6
家鄉的景物像一顆顆珍珠,串成了一串串項鏈,其中有一顆淡藍的會唱歌的珍珠,是家鄉那潺潺流淌的小溪。
那條小溪在我小時候就邊流邊唱,至今仍在流淌。我和堂弟最快樂的事就是在小溪中抓小蝦,小魚,每次抓到后總是放在玻璃盒里,一會兒再把它們放了。
那條小溪記載著一件有趣的事。一次,我和堂弟在溪邊玩耍,突然,堂弟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手一下摁到了溪里。我趕緊把他拉起來,發現他手上竟然抓了一只小蝦,我見了哈哈大笑:“哈哈!小蝦還以為你的手是個石洞呢!”
在一天下午,我們發現溪中有不速之客——大鱷龜。他在吃漁民伯伯的魚呢!我們趕緊告訴大家溪里有鱷龜,一會兒,大家拿著鐵鍬,棒子來了,與鱷龜大戰。半小時后,大鱷龜灰溜溜的逃跑了。
我愛家鄉的小溪,它給我的童年帶來了樂趣。
家鄉主題作文篇7
秋日溫暖的陽光照耀著大地。爸爸對我說:“帶你去龍潭玩吧?!蔽乙荒樝訔壍卣f:“龍潭?不就是我們每次去外婆家都要經過的那個小鄉村嗎?就幾棟破舊的房子,路面坑坑洼洼的,有什么好玩的?”爸爸說:“這可不一定呢!經過幾年的新農村建設,龍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蔽野胄虐胍傻馗职殖霭l了。
汽車行駛在平坦寬敞的馬路上,沒過多久我們就到了龍潭。這里的景色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這還是我記憶中的龍潭嗎?一條清澈的小溪映入眼簾,溪里幾只小黃鴨悠閑地游著,一群鯉魚正在追逐嬉戲。小溪兩岸裝飾一新的屋子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水墨畫。我像只快樂的精靈,穿梭在“畫”中。
在龍潭,你可以選擇在“豹舍書館”讀一本好書,或是看一部電影。且聽蟬鳴,且聽風吟,這可是許多人向往的山居好時光。你也可以到戲曲博物館聽一場四平戲,讓戲曲帶你穿越時光,聆聽過去的故事。對了,你還可以到龍潭美術館看一場畫展,這里不定期會舉辦主題畫展,總有一幅作品能觸碰你心底最柔軟的角落。你也可以搬張板凳,架上畫板,在油畫長廊體驗一把作畫的快樂……
是什么讓龍潭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是誰讓農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爸爸告訴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這里的人們結合實地情況探索出了一條“文創”引領的鄉村振興之路。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各種景觀燈亮了起來,忙碌了一整天的農民們愜意地坐在家門口,聽著音樂,拉著家常,享受著夜晚的美好。
家鄉主題作文篇8
在我的童年成長中,經歷過無數個第一次:第一次學騎自行車,第一次表演古箏,第一次參加足球比賽……第一次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無論怎樣,都給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其中第一次搓湯圓的新奇和有趣至今都難以抹去。
每年的冬至這一天,我們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湯圓,聽奶奶說吃湯圓意味著長大一歲,又預示著這一年團團圓圓,吉祥美滿。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等到冬至這一天下午,我們年段要舉行搓湯圓活動。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等待著,到底湯圓是怎么做呢?
下午三點左右,只見有很多家委們已經準備好材料了。全班小朋友已經在座位上左顧右盼著,看來,他們也和我有一樣的心情吧。于是,我和媽媽找了個位置坐下來,只見桌面上已放有糯米粉、芝麻餡和一大一小兩個盆,這些都是做湯圓必備的原材料和工具。過了會兒,有一位披著綠色大掛,戴著一頂廚師帽的阿姨走出來教我們做湯圓。她看起來有四十來歲,一看就知道是個經驗豐富的廚師,由她來教我們做湯圓一定會做得很美味。她跟我們示范了怎么做湯圓后就讓我們自己作手做了。
我認真地聽完阿姨的講解后,學著阿姨的樣子先把半袋糯米粉倒入盆中,一邊加水,一邊揉米粉,一定要注意水溫要在35度左右才行,因為如果太冷的話就很粘,太熱的話皮就會很爛,就這樣,一直揉到成團狀才算把米粉胎做成功。這時的米粉既有彈性又有粘性,這樣做出來的湯圓才會香嫩可口。然后,我們把米粉團做成一個個小小的圓球,這只是半成品,湯圓沒有餡怎么行呢?于是,我用大拇指在圓球中間壓出一個窩,然后把芝麻餡填在這個窩里,填完后必需把餡壓進去,否則煮湯圓時可能會“漏餡”。再輕輕的把這個窩包起來,輕輕地揉圓,但不要太大力,否則會把它壓碎。這時,一個個圓溜溜、光亮亮的湯圓就大功告成了。不一會兒,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們很快包完一大盆湯圓。大家都夸我包得好看,說我心靈手巧。
我美滋滋地看看其他組的同學們,有趣的湯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你瞧,各種形狀的湯圓:有圓形的,有三角形的,有動物狀的:像魚兒,像小兔,像小綿羊……不像搓湯圓倒像是捏橡皮泥呢。家長們高高興興地拿著我們的戰利品到食堂煮。我無比興奮,吃著自己親手做的美味湯圓,感覺比超市買的還要香甜可口、鮮嫩無比。
我經不住贊嘆道:“啊,自己做的湯圓真好吃!第一次學做湯圓的過程也很有趣!”這次搓湯圓活動令我終身難忘,受益匪淺,我期待著每年的冬至都能吃上自己親手做的湯圓。
家鄉主題作文篇9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說起我們東北的習俗,不得不提“臘八節”。
提起“臘八”,大家并不陌生。其實臘八節的別稱還有很多,因為在這一天,相傳是佛祖成道之日,所以又稱“法寶節”、“成道會”、“佛成道節”等。
臘八節的節期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在北方?!芭D八”一詞源于南北朝時期。它本是佛教節日,后來經過演變也成了家喻戶曉的節日了。
在我們這,過“臘八節”必不可少的就是“臘八粥”了。臘八粥又稱“七味五寶粥”、“佛粥”、“大家飯”。臘八粥由多種食材熬成,活像一件由農作物制成的“工藝品”。臘八粥的食材因各地的產物而有所區別。但其中糯米、蓮子、白果、薏米必不可少。最多可放十余種食材,可別小看這一碗臘八粥,它盛滿了溫暖,圓滿,和諧,吉祥,健康,感恩等美好的感覺。喝起來甜甜的,糯糯的,苦中有甜,甜中有酸。喝了臘八粥就證明已經做好了迎接新年的準備,并且好運很快就會降臨,因為它象征著幸福。所以在節日間,我們這的鄰里鄉親、親戚朋友都會互相贈送臘八粥,送的人要客氣地說是請對方嘗嘗自家的味道,并把好運帶給對方,這不就是圓滿嗎?
在北方,臘八節的美食除了臘八粥,還有色如翡翠的臘八蒜,那味道別有一番風味。
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所以過了臘八大家就會好好歇一天,然后做好過年的準備!辦年貨,大掃除,貼春聯,穿新衣,還有更多忙的事情等著我們哩!
這就是我家鄉的臘八習俗。其實不論是喝臘八粥還是吃臘八蒜,這背后蘊含的都是每個人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那么,你的家鄉有什么獨特的風俗呢?
家鄉主題作文篇10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初一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說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合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里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于敬酒,說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于應付著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著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時間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覺了,想到這里,我頭腦里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溫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仿佛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著盼著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溫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溫暖的樣子。
家鄉主題作文篇11
雪,還在下,那大雪讓我的家鄉變成一片白色,也讓我的家鄉迎來了嚴冬。
我的家鄉在陜西,那里的四季都很美,但我認為最美的還是冬天。
冬天來了,家鄉的果樹都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田地里也不見那綠油油的麥苗了,而是那刺眼的白。
勤勞而樸實的家鄉人,一刻也沒閑著他們幫著清潔工把那白皚皚的雪都掃到一個地方去,好讓孩子們玩耍,冬天,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
冬天也是孩子們“開戰”的好時機。你瞧,他們在大人們給他們創造的天地里盡情玩耍,他們每個人頭上都冒著熱氣。他們“開戰”了,一個個“小戰士”都精神煥發,滿面紅光。他們沖鋒陷陣,看不出一絲膽怯。戰役打完了,他們都摘下帽子,那一團團熱氣也是他們愉快的寫照。冬天,是孩子們游戲的天堂。
冬天,它是老人們最害怕的一個季節,有許多老人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冬天,但卻在這個冬天倒下了。所以,大部分老人幾乎足不出戶,他們在家中喝著熱茶,套著厚厚的棉大衣,再穿上又大又笨的棉鞋,津津有味的看著電視中那美麗的冬天。
啊!冬天,你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夢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可以自由的飛翔、隨心所欲的玩耍。沒有人會管,也沒有會過問。
啊!我愛冬天,更愛家鄉的冬天,我愛家鄉中那一個個笑容,又愛那美麗的景色。
家鄉主題作文篇12
我的家鄉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村莊,這里究滿了我美好的回憶——孩童的嬉鬧聲,大人的閑談聲……就在這里,每個大年三十的晚上,都會上演一場大型的煙花“表演”。
一大早,我與妹妹就急急忙忙地叫醒大人們,拉著他們去村中心的小店里買了各式各樣的煙花,買煙花的老人似乎也被我們的歡樂給感染了,給了我和妹妹一人一顆水果糖,我們都高興壞了。
夜幕降臨,八點整,春晚準時開始了。旦我和妹妹的心思卻完全不在春晚上,一心想著去放煙花。終于,春晚進行了一半,大人們總算同意我們去放煙花了!我們趕緊一人抱著一大捧煙花沖出屋子。
雖然疫情還未結柬,但大家放煙花的興致卻依然不減,各家各戶的門前都聚滿了放煙花的人。老爸用打火機把那竄天猴給點燃了,緊接著,伴隨著“啾”的一聲,夜空中綻放出一朵朵無比絢麗的花——那璀璨的火花競相開放,把天空點綴的五彩繽紛,照亮了村莊的每一寸土地,照亮了大家洋溢著笑容的臉,刺破了黑夜的重重鎧甲,綻放著絢麗的光彩,如同水晶般靚麗奪目,在天空的畫布上創作著。不一會兒,山那邊的“畫師”也加入了創作的旅途,兩邊的煙花互相照應、互相應和著,倒映在人們的眼中。緊接著,四面八方都燃起了煙花,一幅儼然成型的“煙花圖”展現在眼前,我們不禁都看呆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希望中國也能成功打敗“新型冠狀病毒”!中國!加油!
家鄉主題作文篇13
如果說春天是柔美俊俏的;夏天是嫵媚嬌艷的;秋天是燦爛豐碩的;那么太平鎮的冬天則是潔白無瑕的!
一陣北風吹過,冬天悄悄地來了。
似乎秋天還沒離開,冬天就迫不及待地跑來了。起先只是氣溫下降,沒留神就已經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夾克。這才意識到,冬天來了。
冬天的家鄉,一切都已沉睡,偶爾有梅花,也只是星星點點。冬天的家鄉,沒有那閩粵之地如春般的溫暖氣候,也沒有齊魯大地那般溫晴的天氣。但是,家鄉的冬天,是粉雕玉砌的,是喜氣洋洋的。家鄉的冬天,雖無綠色的生機,卻又白雪的裝點??窗?,那潔白的雪,是云朵的兒子,是天空的使者,來到人間,追逐打鬧。落到人家的屋頂上,成為白玉所砌的瓦;落到僅??葜Φ臉渖希闪税咨幕?落到黃土地上,成了厚厚的白色毛毯。家鄉的雪,那么美,那么媚。
家鄉的雪,是調皮的娃娃,來得時早時晚。有時立冬沒多久便迎來了冬天的第一場雪;有時候卻遲遲未見她的身影。等到春姑娘到來的時候,她才想到自己還未見識人間的繁榮,急急忙忙和人們打個照面便又悄悄地隱去了蹤影。不過,她還是十分喜愛這世界的,因為無論早也好,晚也罷,每年她都會來人間見識這匆匆世界的美好。
家鄉的雪也是十分可愛的,俗話說:“瑞雪兆豐年”,每年嚴冬到來,雪兒都會牢記著“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諺語,她為麥苗蓋上厚厚的被子,以保證來年的豐收。這樣可愛而美麗的雪娃娃,有誰不愛呢?
這就是冬天的家鄉。家鄉的冬天是如此的美好,曼妙的身姿總讓一年年的期盼著她的到來。
家鄉主題作文篇14
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元宵節。這天,全國上下普天同慶,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在眾多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的也就數元宵節了,因為元宵節是一個多彩快樂的日子。
我的家鄉在東北,每到元宵節時,就會有秧歌匯演。演員們隨著歡快的音樂盡情地舞者,觀看的人們都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來,交口稱贊:扭得好,扭得好!演員們聽了這贊嘆聲,用盡渾身的解數,拿出看家的本領,更加不遺余力的舞動起來,這場面真是振奮人心,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微笑,好不熱鬧。
在元宵節的夜晚,人們還要燃放各種各樣的煙花,加以慶祝。“噴花”放出來,整個場面眨眼間就明亮了許多;“櫻桃花”,把廣場照的如同白晝;你看那天上的“火箭”,像流星一樣快速劃過五彩的夜空,變得更加絢麗多彩;再看那一盞盞孔明燈,在人們的操作下,徐徐升上夜空,像一朵朵盛開的蓮花,它承載著人們美好的愿望,飄過母親河——黃河,飄過大江大河開始的地方——珠江,它欣賞著一路上的綺麗風光,目送著它們,我們心里充滿了驕傲,快樂與希望。
仰望著美麗的夜空,我不禁笑了起來,我仿佛看到了祖國的希望在這片黑夜中閃爍。人們在驚呼,在贊嘆,一張張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嗎?
家鄉主題作文篇1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蹦忝靼走@是描繪的哪個傳統節日嗎?
對,就是咱們中國最隆重、最溫馨的節日——春節。在我的家鄉,過春節是十分讓人期待的,有幾件事必不可少。
年夜飯。年夜飯必須是重頭戲,這天一家老小會集聚一堂,主婦們一頭扎進廚房為一大家子做上一桌“滿漢全席”來感激長輩、犒勞老公、獎勵小孩。我們家里的年夜飯是非十二個碗不可的,少了我爸絕對會嘮叨我媽“寒磣”。
守歲。年夜飯過后我們能夠自由安排活動,喝茶、嗑瓜子、陪奶奶聊天、看春節聯歡晚會、看書、下棋……你樂意就行??墒亲钊の兜氖鞘貧q,比誰扛得住,守得越久的紅包就越大,我每年信誓旦旦,每每又最早昏昏入睡。
穿新衣戴新帽。這一天必須是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必須嶄新而又干凈。
拜年。如果說大人們平時十分忙碌,像鐘表上的發條不停奔忙的話,這幾天的他們似乎都異常清閑,每一天悠哉悠哉,走街串巷、探親訪友,見面就說過年好,三句不離一齊喝兩杯。我最喜歡跟著跑了,因為我人小輩份也小,大人總免不了要給我發紅包,回家拆紅包數錢是最歡樂的事情。
在我的家鄉,春節的風俗還很多,樂趣無窮。你的春節一般怎樣過呢?我很好奇天南地北的春節玩法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