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精選5篇)】,供你選擇借鑒。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篇1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到我最喜歡的節日那當然是——春節啦。
一說到春節,就會聯想到“紅色”。紅色的春聯;紅色的燈籠;紅色的壓歲錢;紅色的衣服還有紅色的鞭炮。到處都是濃濃的過年的氣氛。
除了聯想到“紅色”還會聯想到“熱鬧”這個詞。一家人圍在一起,嗑嗑瓜子,嘮嘮家常。看看春晚,搶搶紅包。每一個人都很開心。
再吃年夜飯之前,我們都要祭拜祖先,祝全家人身體健康、幸福美滿……各種各樣祝福的詞,獲得祖先的庇護和保佑。
拜完祖先后,爺爺把幾杯黃酒倒在地上圍成一個半圓。我們把拜祖先的香插在了泥土里,做完這些之后,就開始燒紙錢了。除了紙錢,里面有紙做的別墅;紙做的衣服;紙做的手機等等,各種各樣紙做的東西。爺爺用一根鐵棍不停地翻動著,讓這些紙做的東西慢慢地變為灰燼,飛向天空。
媽媽說,他們已經把這些紙錢以這種方式拿走了。
紙錢燒完,我們把菜從祭拜祖先的桌子放在了灶臺上。我原來還想直接放在餐桌上,但是奶奶說:“因為那是祖先吃“完”的,所以要把菜重新放到臺子上,最后在放到桌子上,這樣就代表是我們重新做的了。”
吃完飯,全家坐在一起,看看電視,說說笑笑,很溫馨,很溫暖。
雖然外面一個人都沒有,十分冷清,但是在家里卻格外的熱鬧。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篇2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漢族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有很多習俗:拜年、貼窗花、吃餃子、守歲……我最喜歡吃餃子這一習俗。
關于春節吃餃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這個傳說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后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每年春節,爸爸媽媽把餃子包好后,都讓我第一個吃。我們還可以在碗里放一點油潑辣椒和醋沾著吃,可好吃了。每一次爸爸媽媽看我吃得高興的時候都說:“慢點吃,別嗆著了。”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餃子,濃濃的年味里充滿了快樂和幸福。
我愛家鄉的春節,更愛那濃濃的親情。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篇3
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說起我們家鄉的風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拿春節來說吧!
春節,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鄉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這一天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讓人們感覺到歡愉和吉利。
春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餃子。為驅邪惡,求吉利,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余。一旦煮爛餃子,不可說“破”了,要改說“掙了”。就餐時,除每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到二碗,意正希望人丁興旺。吃餃子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春節的餃子里多包有錢、棗、栗子等。吃到紅棗,意味著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意味著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長命石歲;吃到錢就能發大財。不管誰吃到其中一種,大家都衷心地祝賀。如果小孩吃到了錢,家長更是十分高興,認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勵以外,還要賞錢,以示祝賀。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大家互相拜年,舊時拜年要磕頭,現在一般只是問好。晚輩向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壓歲錢。還有用手機發短信拜年、打電話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發財、健康之類的讓人們開心的話!
我覺得家鄉的這些習俗蘊含了一個千古不變的含義!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們能開心地好好休息幾天,調整好心情,再準備開始下一年的奮斗。人們都希望過去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篇4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既然是傳統節日當然會有傳統習俗。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當然還有很多數都數可是來。
其中重要的當然會有幾個啦。比如說:吃餃子。
吃餃子這個規矩不明白是誰定的。可是,自我出生以來就有。記得小時候媽媽把餃子里放上硬幣大小不一。有一塊的、五毛的,甚至還有一分的。其實只為圖個吉利。預示來年順順利利。
還有放鞭炮。記得小時候爸爸帶我放鞭炮,雖然震得耳朵都疼了可是還是很開心。那一鞭鞭的紅鞭炮好像紅紅的大蜈蚣,又像小女孩長長的辮子染成了紅紅的顏色。霹靂啪了的聲音讓我的心里都沸騰了。
還有幾個不成文的規定是:在大年初一的那天,太陽出來之前必須不能開柜子、拿剪刀等等。因為開了柜子會招老鼠,拿了剪刀不明白會怎樣,可是必須不能拿的。
還有過年必須要守歲的,除夕夜晚全家人一齊看春晚。雖然會有點無聊可是還得一齊守歲。在鐘聲想起的時候才能入眠。這個其實也有點幸福啦。
小學生春節演講稿500字篇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對于我和家鄉來說,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
在兩點鐘時,姑姑便開始煮飯,等到燜雞出鍋后,一起端到茶幾上,擺上六個酒杯、六晚飯、六雙筷子、三炷香。再把另外三炷香分別放在廚房、門口和陽臺上,點上火,上供就此開始。
首先是家里的老人倒酒,并說一些祝福的話,再是由家里的小孩倒酒,然后再倒一次,一共要倒三次酒,最后請老祖宗們慢慢吃。奶奶告訴我,上供時不能開電視,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隨意坐在沙發上。最后還要燒一些紙錢,上供方可結束。
年夜飯時,菜肴豐盛,大家開懷暢飲,以酬一年的艱辛和合家之樂,而且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表示"年年有余"。晚飯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會燉豬腳、燉整雞。米飯要做得很多,即"壓年飯",剩到第二天吃,象征著富裕。
賀年時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誠的祝福。在大年時節,不論親友鄉鄰,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發財”。初二,兒女,父母帶著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著外孫又是親又是抱,高興異常。
當然,初一不殺生,午餐素食,晚餐吃年前剩余菜肴。大人還要給小孩壓歲錢。
初一和初二,都不能打掃衛生,拿掃把和洗澡。主因是怕把這一年的富裕和喜氣掃掉,使得這一年都變得晦氣。
老家的習俗是不是非常奇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