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
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1】
新疆位于祖國西北邊陲,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占中國國土總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地處亞歐大陸腹地,陸地邊境線5600多公里,周邊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個國家接壤,在歷史上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現在又成為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古稱西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省。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現有15個地、州、市,88個縣(市),其中33個為邊境縣(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174個團場。截止__年底,新疆人口為1963.1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約占60.5%。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從新疆多民族的實際出發,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符合國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族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權力。目前,全區有5個民族自治州,6個民族自治縣,42個民族鄉。國家非常重視新疆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使用,少數民族干部由解放初期的3000余人發展到現在的34.8萬人,占全區干部總數的51.8%,一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干部、管理人才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活躍在政府機構以及經濟、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得到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教育、文化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目前,在新疆各類教育中均有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的教學。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直在新疆認真貫徹執行。宗教人士、宗教場所和群眾正常的宗教活動受到尊重和保護。目前,全區有清真寺23000多個,充分滿足了信教群眾的需要。
自1983年以來,我們新疆已連續26年在全區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的新型民族關系越來越鞏固。盼發展、求團結、思穩定已成為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和共同追求。近年來,自治區黨委和人民政府,認真貫徹中央關于維護新疆穩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宗教極端勢力,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保持了我區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展望未來,新疆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我們將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新疆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國務院在__年專門發了加快新疆經濟建設發展的32號文件,為今后新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后,我們將堅持以思想為指導,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樹立和落實___,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推進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技興新和人才強區戰略,加大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力度,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集中精力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保持社會政治大局穩定,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新疆的長治久安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進步。
新疆是祖國西部的一塊正在開發的寶地,發展前景廣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新疆各族人民將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兄弟省區市的支持下,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努力把新疆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2】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我們講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辫T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科學把握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各民族之所以團結融合,多元之所以聚為一體,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源自中華民族追求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先秦時期,我國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格局。秦朝開創大一統局面,開啟了中原地區以“書同文、車同軌”為象征的國家統一進程,展開了“五方之民”及其后裔連續不斷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畫卷。這就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的原因所在。
我國在近代遭受西方列強侵略的危難中沒有四分五裂,一個重要基礎就在于歷史賦予中華民族共同體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各民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維護、激發和加強各民族團結統一的內生動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爸腥A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必S厚遺產,集中體現為歷史上各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疆域、共同書寫了中國的歷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巨大優勢,集中體現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族人民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同心共筑中國夢。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維護、建設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要素和動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寫照。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需要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自覺認同?!拔幕孕?,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基于文化認同。中華文化集中國各民族文化之大成,各民族文化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礎。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有利于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各民族文化在融入和推進中華文化建設中實現升華,既是各民族文化得以保護傳承、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實基礎。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3】
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前提
就類型而言,意識無外乎兩類:一類是存在于所有成員頭腦之中的大意識,通常與社會文化環境相依存,是一種具有相似乃至貫通屬性的存在;一類是只存在于個體成員頭腦之中的小意識,通常與個體經驗相關聯,是一種具有差異性的存在。在現實生活中,意識總是游離于大意識與小意識之間,相對性地共存。大意識沒有小意識的支撐和貫通就不會存在,小意識在對大意識的內容體系進行能動選擇的同時,又常常受到大意識或直接或間接的規約。我們可以將大意識理解為特定范圍內所有成員與相關生存環境互動而生發的意識關系總和。
顯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上述關系總和式的大意識。它是一個聚合各族人民所能感知、所持價值和所要致之于一體的心態體系,既是一種歸屬體驗,又是一種共善信念,還是一種能動意愿。具體來說,這樣的大意識表現為各族人民心連心一家人的溫暖歸屬體驗、手拉手一起走的共善價值信念、同手足共復興的責任使命意愿。
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雖然只有兩字之差,卻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毫無疑問,對前者的思考會落腳于大意識層面,至于后者,則未必只關注大意識,而是要時時著眼于各種各樣的小意識,即如何把握小與大的關聯、實現眾多小意識的協和貫通。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說大與小是理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前提。
應當說,小層面的無意識、潛意識乃至意識迷?,F象仍廣泛存在。許多人生于斯長于斯,融于中華民族共同體之中,對潛存的大意識、小意識并無覺察;許多人行走中國,感受著廣袤疆域的地理人文差異,意識到中華民族因多元一體而充滿活力,但對深層次的精神信念尚無尋察;許多人渴求登高望遠,有意識地想象并期盼自身未來的前景,但因囿于一己一時一地,對整體航向缺乏洞察。
這些普遍存在的現象,背后均映射出一個視角、眼界或格局的問題,體現了大與小的基本關系范疇,諸如宏觀與微觀、長遠與眼前、全局與細節、集體與個體等。借此關系范疇來審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能夠明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前提意涵,即要喚醒一些習而未察的無意識,明晰一些優秀且具超越性的精神價值,發掘一些能動性的進步意識,一點一滴地超越個體小意識,培育寬眼界、長眼光、大格局的思維能力,實現大意識與小意識之間的彼此理解、相互貫通。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4】
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有著56個優秀兒女,在遼闊富饒的祖國大地上快樂的生活著。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大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1。59%。其他55個民族人口流量雖較少,但他們居住的地域范圍卻非常廣闊,從我國東北烏蘇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爾高原,從海南島的椰樹林到內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著我們的少數民族兄弟姐妹。
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新疆、甘肅、青海、云南、貴州、四川、等省、自治區。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國的邊疆,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數民族人民世代為保衛祖國邊疆、建設邊疆而奮斗不息。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開拓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國家要富強,離不開各民族的團結。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連,為走向共同繁榮、建設文明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中國而并肩奮斗著。
為了促進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讓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國家把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豐富資源與東和部地區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結合起來,實施了西部大開發的.計劃。
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的建設項目已經全面展開,在西部地區全面實施了免費義務教育,有利促進了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文化教育的和諧發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5】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國人民經歷了多少苦難,還是那么團結。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中華大地,中國人民團結奮戰最終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老話說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難折斷?!边@句話說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團結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在陣陣的轟鳴聲中一棟棟房屋高樓在轉眼之間都崩塌。許多的人都在頃刻之間失去了家園和親人。是團結讓汶川站了起來,各大廠家紛紛捐出水和食物,許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資金。為汶川人民建設醫院、學校和家園就這樣又讓汶川人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發生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地里的莊稼完全絕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連人們正常飲水都出現了問題。當地的人們不論老少為了解決飲水問題,不惜艱難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馱水回家。這一情況后來被記者叔叔阿姨報道出來后,全國人民紛紛向災區群眾捐款捐水,以解決災區人民生存問題。這真是印證了一句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就這樣靠大家和災區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災最終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得到了解決,災區人民又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這么多的見證都說明了中華民族是個團結的大家庭,誰有了困難大家都會向他伸出援手。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6】
民族團結是我們從未忽視的問題。五月的和風伴著我們迎來了自治區第26個民族團結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
民族團結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從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為少數民族打開了向漢族學習的大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八年,考察了許多國家,把西域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都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匯報,為漢朝反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相互了解與來往。大漠的駝鈴聲記錄著遙遠的文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一批愛國的少數___為祖國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之后千萬同胞們的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后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權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個民族能夠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所展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深深烙印進了人們心中:忘不了全國各族人民為汶川遇難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樹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國慶節天安門前那56根民族團結柱。這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血濃于水得親情。
我們學校是一個各民族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學校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學校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同學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來對待學校里的每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只有關系的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校園。
無論從哪一方面說,和諧都是發展的前提。如果沒有了團結我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于未然,能讓我們見證一個蒸蒸日上的新家園!
回望歷史,我們擁有輝煌的華夏文明;我們共同書寫中華的傳奇!展望未來,我們擁有美好的明天,我們共同仰望同一片藍天!
民族團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更加發揚光大這種精神。民族團結是新疆穩定的“保護之神”,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各民族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一起建設美好家園!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征文作文【篇7】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了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
中國有句老話“弱國無外交”,意思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弱勢的國家,即使這個國家地大物博,但外國也不會跟這個國家交朋友。
比如說印度,種姓規章制度,使社會四分五裂,人民之間缺乏團結。它為其他國家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條件。印度是一個不斷被其他國家征服的國家。
我國的新疆不團結,在7月5日的時候,烏魯木齊市自人民廣場的聚集事件變成了砸搶燒事件,數千名分散在市區多處砸搶燒。還有,西藏各國游說企圖分裂中國,阻礙和平進程的發展,影響國家建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更應該學會團結,怎樣才能立足社會。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中國人的責任。
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好的祖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