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
當有一些感想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就可以提升寫作能力了;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怎么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精選篇1
進入7月份以來,高溫天氣持續,為認真做好__年夏季防暑降溫工作,切實保護勞動者健康安全,根據界安辦【__】73號《關于做好__年夏季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__鄉多措并舉,切實做好夏季高溫防暑降溫工作,確保轄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健全應急機制。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__鄉高度重視并制定了《__鄉__年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應急預案》,要求各村、各企事業單位遇到突發事件時,必須第一時間啟動預案,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二是廣泛宣傳教育。利用集市、傍晚群眾納涼、跳廣場舞等時間段大力宣傳夏季防暑降溫小常識,提高群眾防暑降溫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號召群眾注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尤其是食品飲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腸胃道傳染病的發生。目前,全鄉累計發放防暑指南1500余份,電視滾動字幕20余次。
三是強化衛生安全。組織鄉食藥所、衛生院等單位專業人員對街道餐館、農貿市場、超市等進行“拉網式”衛生大檢查,敦促這些場所定期消毒殺菌,加強農村“流水席”廚師日常管理和教育,防止出現食物中毒;要求鄉衛生院、各村衛生室、敬老院儲備充足的防暑藥品,例如板藍根、人丹、風油精等,確保群眾出現中暑后能夠及時得到救治;鄉農業中心深入各養殖場(戶),從細節入手對養殖場(戶)的防暑降溫工作進行監管和指導,防范動物疫情。
四是嚴防安全事故。一方面通過短信平臺、微信群等方式及時發布高溫預警,提醒室外施工人員避開高溫時段;另一方面安排派出所巡邏車對加油站、老舊小區、村組柴垛等容易有火災隱患的地方進行巡查,同時,著力抓好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在危險水域、部位設立醒目警示標牌,在事故易發地段設立專(兼)職巡查監管人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五是全力保障供電供水。要求供電所加強電力供需預測分析,優化電力調度,落實錯峰避峰措施,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嚴防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施負載過大而引發火災、停電等事故;鄉政府加強水廠運行管理,加強輸配水管網檢查維護,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原則,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六是加強應急值守。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各村、企事業單位切實做好高溫期間的安全生產值班工作,嚴格執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
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精選篇2
1、及時補充水分
專家指導,夏季高溫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可在飲食上加以調節,飲食宜清淡,多食青菜水果,少吃肥膩煎炒食品。經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綠豆海帶湯、綠豆粥,適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涼瓜等解暑食物,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
每天還要經常補充水分,最簡單的是多飲開水或淡鹽水,喝鹽水時,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預防中暑的作用,也可飲水果汁、酸牛奶、茶水等。
2、適當運動
專家表示,健身運動是上班族的時尚,但在炎熱的夏季要減少運動量,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時間以半小時為宜。
當運動鍛煉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而當氣溫達到35℃以上,要停止運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應隨身攜帶一些人丹、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物。
3、合理睡眠
專家稱,中暑的發生還與睡眠有關,人們最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飽滿,增強身體抵抗力。
4、空調溫度別調得太低
專家表示,如果在家中,感覺到熱時要借助自然風和地上灑水或電風扇、空調來降溫。電風扇最好不要對著自己吹,使用空調時一定要注意適時開窗通風。辦公室也要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室內溫度在26℃運行一段時間后,設置為27℃為最佳,千萬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得太低,空調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10℃之間,否則室內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夏天高溫最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了,那么夏天中暑之后有什么癥狀嗎?我們如何判斷中暑呢?夏天中暑之后如何做好急救呢?在這樣炎熱的夏季我們又該如何預防中暑呢?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跟隨小編學習一下吧!
夏天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炎熱,夏天一到,就好像進入了烤箱,非常的熱,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了,所以夏天最好防暑的工作室非常重要的。
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精選篇3
7月份以來,高溫天氣持續,__鎮多措并舉,切實做好夏季高溫防暑降溫工作,確保轄區居民生命財產安全。
一是健全應急機制。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__鎮高度重視并制定了《__鎮20__年夏季防暑降溫工作應急預案》,要求各村、各企業遇到突發事件時,必須第一時間啟動預案,嚴格落實各項保護措施。
二是廣泛宣傳教育。利用逢集、傍晚群眾納涼、跳廣場舞等時間段大力宣傳夏季防暑降溫小常識,提高群眾防暑降溫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能力,號召群眾注重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尤其是食品飲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腸胃道傳染病的發生。目前,全鎮累計發放防暑指南300余份,電視滾動字幕10余次。
三是強化衛生安全。組織鎮食藥所、工商等單位專業人員對街道餐館、農貿市場、超市等進行“拉網式”衛生大檢查,敦促這些場所定期消毒殺菌,加強農村“流水席”廚師日常管理和教育,防止出現食物中毒;要求鎮衛生院、各村衛生室、敬老院儲備充足的防暑藥品,例如板藍根、人丹、風油精等,確保群眾出現中暑后能夠及時得到救治;鎮農業中心深入各養殖場(戶),從細節入手對養殖場(戶)的防暑降溫工作進行監管和指導,防范動物疫情。
四是嚴防安全事故。一方面通過短信平臺、微信群等方式及時發布高溫預警,提醒室外施工人員避開高溫時段;另一方面安排巡邏車對加油站、老舊小區、村組柴垛等容易有火災隱患的地方進行巡查,同時,著力抓好中小學生防溺水工作,在危險水域、部位設立醒目警示標牌,在事故易發地段設立專(兼)職巡查監管人員,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五是全力保障供電供水。要求供電所加強電力供需預測分析,優化電力調度,落實錯峰避峰措施,保證電網安全運行,嚴防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施負載過大而引發火災、停電等事故;鎮水管所加強水廠運行管理,加強輸配水管網檢查維護,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原則,保障群眾生活用水。
六是加強應急值守。堅持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要求各村、礦山企業切實做好高溫期間的安全生產值班工作,嚴格執行各類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報告制度,確保信息渠道的暢通。
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精選篇4
夏天高溫下,人如果不注意的話,經常在高溫時候戶外活動,又或者長時間在高溫下工作等等,這些很容易造成中暑。夏天如何防中暑,需要提高對中暑概念的了解,了解一些中暑的先兆,而作出應對處理,預防中暑。
專家介紹夏日防中暑方法
胸悶、頭暈、面色蒼白等小癥狀,都有可能是中暑的先兆。提醒人們,不要忽視這些小癥狀。
為了避免中暑,要盡量減少高溫時的戶外活動,更要避免長時間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活動和行走,尤其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心腦血管、肝、腎等疾病的患者以及年老體弱者和兒童,應盡量減少在高溫環境中的停留時間。夏天要穿寬松、透氣性能良好的衣服,同時攜帶必要的遮陽工具,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一旦感到不適就要及時休息。同時,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適當午睡一個半小時左右。
氣象專家支招預防中暑
中央氣象臺氣象專家建議說,中暑的發生是綜合因素產生的,一般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高溫、高輻射,也就是俗稱的干熱,強烈的太陽照射和較高的溫度導致人體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另一種是高溫、高濕度,即夏季常見的濕熱天,人體不能正常排汗,皮膚血流量和心輸出量大大增加,心衰發生率和心臟病死亡率也會增加。
氣象專家表示,避免中暑重在預防。飲食方面,首先應注意補充水分。夏季人體水分揮發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時身體已是缺水狀態。另外,身體中的一些微量元素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被帶走,應適當喝一些鹽水。
食物方面,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如魚、肉、蛋、奶和豆類;另外,還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如西紅柿、西瓜、苦瓜、桃、烏梅、黃瓜等。關于冷飲,其實吃的越涼越容易中暑。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短期降低會讓人體一下子無法適應,消化系統受到影響,繼而影響到各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行。
在外出時,要做好防曬工作,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透氣性好的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長時間騎車最好穿長袖襯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陽帽。進行長時間戶外運動時,要準備好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時陽光最強時,盡量不要呆在戶外,有條件的可適當進行午休。空調溫度不要開得過低,室內外溫差太大也會導致中暑。
一旦出現中暑癥狀,公眾應該如何應對呢?專家說,如果有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很可能就是中暑了。此時,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同時補充水分,小口慢飲,以防加重心臟負擔。解開領口扣子、領帶、皮帶等,保持身體周圍通風,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藥物;在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后,若癥狀不減反增,應及時就醫。
此外,一旦周圍有人發生中暑癥狀,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并保持周圍通風;解開衣扣,用各種方法幫助身體散熱;幫助服用解暑藥物,并按壓人中、虎口等穴位幫助恢復意識,如果癥狀沒有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高溫期間應減輕勞動強度
針對一年中的最熱時段,勞動保障部門提醒,出現高溫天氣時,用人單位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具體條件,適當調整作息制度,增加休息和減輕勞動強度,保證安全生產。
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人士介紹,研究表明,氣溫條件超過一定的范圍,在過冷或者過熱的環境中,工傷的發生率都會升高。根據國家的有關通知要求,用人單位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研究制定高溫中暑應急救援預案。對患有不適合高溫、高濕作業疾病的員工,用人單位應暫時將其調離高溫、高濕作業崗位,暫不能調動崗位的,應在高溫、高濕天氣對其加強預防中暑保護措施。
勞動保障專家介紹,按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高溫下工作中暑算工傷。一線職工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一旦中暑,職工或者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用人單位報告;并由用人單位在24小時內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報告并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認定為工傷后,中暑職工即可按照相關法規享受工傷待遇。已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醫療費用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醫療費用應該由企業承擔。企業拒不支付,職工可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據了解,職工因中暑等工傷進行治療期間,視同提供了正常勞動,用人單位必須支付工資及相應補貼。
勞動保障專家強調:高溫天氣情況下,用人單位尤其要加大對女職工的保護力度,不得安排懷孕的女職工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防中暑安全知識培訓心得精選篇5
根據上級集團工會關于轉發〈上海市總工會關于認真做好夏季勞動保護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公司工會積極配合行政,認真貫徹落實相關工作,現將主要工作匯報如下:
1、組織落實,明確職責
按照公司要求,成立由工會會同人事、拓展、營運及地區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的工作小組,負體負責夏季勞動保護防暑降溫工作,并通過專題會議明確各部門任務,落實責任,切實把夏季勞動保護防暑降溫工作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地區、每個門店,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安全與健康。
2、專題研究,制訂措施
公司工會督促與配合行政,按照上海市總工會《關于夏季勞動保護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研究制訂防暑降溫實施計劃,并協助共同推進,落實高溫期間發放防暑降溫清涼飲料費每人400元、室外工作的督導、清洗工、返品處理工、POS維護員、駕駛員、倉庫保管員等特殊崗位,采取錯時上班,每人補貼800元,今年發放高溫津貼約110萬元。
3、傳宣動員,增強意識
公司工會召開工會干事會議,傳達集團工會《關于認真做好夏季勞動保護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精神,組織學習與討論,部署防暑降溫工作,并通過座談會、溝通會、公司報紙等形式多樣的勞動安全衛生和暑期保健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4、組織巡視,督促到位
公司工會定期組織工會干事和職工代表對一線門店、駕駛班安全巡視,重點檢查門店防暑降溫設備設施運轉是否正常、相關措施是否到位,發生的問題是否得到及時解決,召開部門溝通協調會,對存在的問題責成相關職能部門做好整改措施計劃,并組織跟蹤與督促,確保項目、整改工作及時到位。
5、組織慰問,關心員工
在高溫期間,公司黨、政、工領導及地區部行政與工會等分別慰問督導、一線門店員工、駕駛員,慰問員工約1500人次,發放毛巾、肥皂、風油精、飲料等慰問品約8萬元,籌集約2萬元資金,上門慰問基層黨員和困難職工,主動了解和關心員工的工作、生活、身體及家庭情況,為職工排憂解難,并聽取員工就防暑降溫措施的建議及意見,以確保員工安全渡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