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
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好處多多;那么關于過年你有怎樣的心得體會?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精選篇1
過完春節,又在歲月的長河添上了一筆,20+,瞬間而來,我們似乎要對自己做一些清點,因為時間過去了,才知道不能回來,給自己多一點自信鼓勵,使夢想更接近一點,讓希望實在,讓生活開心,也要孝順父母,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年望年望年年望,把希冀寄予來者,想必人同此心。成功者,便就此滿足了么?不!好戲還看明年,明年決計要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于是心便鼓動成一只壯壯的氣球,努力地滾動著飄忽著。勞而無獲者呢?沒說的,只待來年能重整旗鼓,再添起色。然而,來年復來年,來年何其多,除非作古,哪一年該是至善該是至美的呢?知曉的也恐怕只有希望。
小時侯,最盼的節日便是春節了。春節有好東西吃,有新衣服穿,看舞獅燒煙花,頗是新鮮熱鬧,于是,就少年不知愁滋味地掰著指頭盼著。盼著盼著,一忽兒自己已經長大了,才覺得現實就是現實,開始感覺了年的乖戾和人的無奈;也便由望年轉而到希望,也把自己托付給了將來與未知的歲月——使自己過得充實一點,不要停止自己的學習,好好工作,好好地孝敬父母。
然而,一年又一年,平凡的我們境地依然,卻仍在生活的罅隙間努力給自己營造一種寬松與自在。看著年華的不再、雙鬢漸灰,終于不得不和“子“一樣在川上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實,這日子何嘗不是這樣的一條河,我們佇立其上,河水匆匆在我們身邊流過,任我們悲喜交集逢災遭難,而時間的流逝依然故我?其實時間并不是我們身邊流走的一種外物,而就是生命的本身。我們看著流走的河水,我們隨手撕去的日歷,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生命中的歲月,甚至不僅僅是我們的歲月,而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不但找不回失去的年華,而且連從前的我也都無影無蹤了。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大門,哐當哐當地在你身后緊關閉,任你哀求,嘶叫,拍打,歲月之門過去了就不會再開啟。
我們失去了童年,才知道長大;我們失去了歲月,才知道自己是在生活著;因為我們有了感知,才知道不能挽留時間。面對這個節日,我們不妨讓靈魂、讓思維再這里駐足一會,對生命來番清點。面對那些還沒有拉開序幕的嶄新未來,多些設計,多些幻想,讓希望實在些,讓幻想向現實靠攏。給父母多些孝心,多些體貼,讓他們歲歲平安天天開心;給朋友多些祝愿,大家年年有余,和氣生財。
春節是喜氣的年,總給人們一種十全十美的契機,一邊從從容容"臨淵羨魚",一邊又可以雄心勃勃的如何"退而結網"。
春節是四季之首,我們的足跡將踩出新一行。生命的里程又開始了一次始發,所以多一點期望,就多一份珍惜;多一點幻想,就多一份激情。
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精選篇2
年三十了,歲月催人老,稀里糊涂便過了兩記。
十里店,享祀先祖
晌午,母親蒸上新入倉的稻谷,取出初釀的黃露酒,抬了桌子擺上八大碗九小盅準備祭祖,鄉俗是罷,過年便要取今年好收成的糧食祭奠先人,寓意今年的五谷豐登,期待來年的好年景,點燈燃香,麻紙黃錢元寶燒了,簡單的禮畢,一家才團坐下了分食,一直說小南通重孝,可是在我理解看來,不是老祖宗駕鶴西去,一些表面形式的齋事彰顯孝子賢孫,與奶奶閑談,奶奶和我說,我老了,有些事身不由己,如果病了,不要擔心,不要難受,我難受的同時,又顯無能為力,好友好言相勸,說道,奶奶年級大了,孝心盡力就好,孝心如碗里的水,子孫能端多少水給長輩喝,我想的孝心半碗以上,一碗還未甄滿。聽小姑說,老祖宗年邁,喊兒子倒水給她喝,兒子沒有做,我深表難受,再去河西的時候,兩棵秋橘樹已經被伐了去,早秋,各輩子孫便都會備上薄禮送去老祖宗家,主母也會摘好秋橘分好袋子,讓子孫們帶回去享食,過年去看,樹沒了,老祖宗的房間也被改了車庫,主母不在了,情也淡了,我懷念的不是甘甜的秋橘,我深念的是主母平分秋色,連枝之情。說實話,過年倒不像小時候喜歡串門走親戚。可能疼愛我的人不在了吧。
白塘橋,春風十里
當太陽南遷,春季就這般來臨。今年的暖冬讓我感覺年過的有些牽強,數九也不知過了幾個九,還沒等到____雁來,就過年了,我有些措施不及。
擇日去見了舊友,只因一句我們見面吧,我便坐了去蘇南的大巴,去了東吳的相城,好像去的次數不多,幾日小雨,好像蓄謀已久的一場悲歡離合,碎碎得讓風也變得溫柔起來,疲憊得躺在座位上睡去,此刻的心情并沒有亢奮澎湃,而是淡然如怡,窗外一片漆黑,一路上顛顛簸簸也就到了。
煙籠寒水月籠沙,我看到了杜牧眼里的煙雨江南,丹楹刻桷,小橋流水,青瓦水臺,將江南的景色雋秀顯示淋漓盡致,我畫里的那個人也因此而美好,十里煙雨重重,執把油紙傘等雨來,淺灰色的云層,遮蔽了整個天空,風大得似乎隨時都會迎來一場暴雨。有雨的日子,總是那么合適回憶,但是我該回憶什么?那些紛繁復雜記憶的碎點,猶豫瓢潑大雨,將我淋個濕透,而心,在灰白色的雨霧中亂了方向,也只不過是在小秦淮浮光掠影得愛過。
我想我的城市在下雨,應該恰好你的城市也在下雨。
五川水,滿城煙花
吃完午飯,我貼的春聯:春回大地萬紫千紅金雞報曉,福滿人間欣逢盛世聞雞起舞,橫批:百雞百吉。
外公年前和我說道,網些魚好過年,讓我去幫忙,我很樂意的答應了,我不喜歡吃魚,但不代表我不喜歡收獲魚,就像不喜歡一個人,不能代表我不能去接收這個人,我想喜歡和收獲還是相等的,外公的池塘的邊上有好多蘆葦蕩,再去的時候蘆葦也枯榮了,鄉親割了大半去不是留著當薪柴就是拿去給鬼木匠糊了紙庫去,漲潮后的池塘水滿,沒有了蘆葦便更顯的河水禿冷些,外公撒下的漁網沒有收獲多少,外公略顯惆悵,可能我也沒有收獲多少。可是外公還是挑了兩條大魚給我。我想這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一往親情讓我溢于言表,忙了半晌,天便蒙了黑,燈火滿村,滿城煙花,團團圓圓,美好一家,真好!今宵繁華,何年何月我們再次相逢,北方的你看到我為你放得煙花了嗎?
滿城煙花,愿花好月圓。
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精選篇3
年伸出雙手召喚游子。彌天大雪便再不能阻擋回家的腳步。年的魅力可見一斑。
我們的車被堵在高速入口前的鄉村路上。一輛貨車與一輛面包車相撞,橫在路中央。未見損傷,然為保住現場,誰也前進不得。有勇敢心急者,試從側旁窄道穿行,快成功時,卻因路滑,車輪陷進泥沼,再難出來。眼見天光越等越暗,我們想調頭從別處進高速,于是便在前方車輛前鉆之時,有意停著留點空間。未曾想,準備發動之際,一輛白色寶馬昂然插一進來。朋友忍不住嘀咕一句:這個時候擠有什么用!然都知道沒用,可一輛更比一輛擠得快。眼看調頭無望,便只好不耐煩等在車中。未待片刻,有更心焦者,下車發動有力之士,幫著推第一輛車。不少人積極響應。當我們走到前面白色寶馬車旁,恰逢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司機搖下前窗,吐痰。朋友幸虧躲閃及時,否則痰便會沾到衣服上。我忍不住瞪了西裝男子一眼,他卻若無其事地跟旁邊一翹著蘭花指吃著瓜子的披發女郎說:他們急他們推,我們不急,慢慢等。在素不相識的十幾雙手的共同努力下,第一輛車終于爬出泥坑,駛過窄道。見第一個順利吃完“螃蟹”,后面的車便躍躍欲試。然窄道窄得只容小車勉強通過,大車駕駛員便只好無可奈何讓路。正當大家減速緩行之時,原說不急的寶馬車,卻突然按起喇叭,“嘟嘟”直往前沖,速度快得差點撞掉前面小車的屁一股。
或許是車堵得太久又擔心路被封的緣故,直至駛上高速,我們才都松了口氣。朋友說,進了高速,心便安了,仿佛已經到了家。雪后的路面很滑,朋友將車速保持在80碼。或許大家都有同感吧,前后車輛的速度也都不快。可后來偏有一大客車呼嘯而過,速度太快,竟將沿途的雪水濺成一面面勝過人高的雪簾。雪簾打在沿途小車玻璃上,“啪啪”聲如同下起陣陣雪雨。那一瞬間,我感覺雪水仿佛要打著我的臉,便一邊往朋友身邊躲,一邊忍不住罵道:趕著去投胎呀。倒是朋友,不急不惱,只笑笑,說我少見多怪。
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精選篇4
好不容易放個假,過年了還不得安寧,我大聲埋怨道,控訴起命運的不公。過年時,我是不太喜歡到各家去拜年的,一是由于親戚眾多,平時見都未見過的人,一見面就讓我叫什么叔啊,舅啊,姨啊。我就奇怪,他們是從哪兒蹦出來的。二是實在不合口味的飯菜。
今天,我們拜訪得卻是我姑姑家,姑姑可是從小帶我長大的,這份情誼可不薄啊!肯定是要去賞光地。她們家有十幾口人回來過年,她家有我的侄兒及幾個小侄女{本人年方十六}我侄兒十四,侄女們七、八歲的樣子。原本我們都屬于同一代人,就因為輩分的緣故,撈了個舅舅來做。還挺不賴。我們這輩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這舅舅的名號可是一號難求啊!
到達姑姑家時,她們全家人對我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我們也帶去了幾份新年的祝福和“大禮包”。
六點,準時開飯。他們大多是在溫州和寧波生活的人,偶爾回來次把過年。阿姨背負著艱巨的使命,開始做菜。叫海邊人燒山里菜真是要命,氣剎我也,青菜基本不放油,輔材永遠比主料多,最氣人的還是那年糕煮盤菜,我酷愛年糕卻對盤菜望而生厭。一上菜,我急忙伸筷去夾年糕,怎知盤菜和年糕都是白色,大小也切的差不多,我“住箸觀看”,半天分不開是年糕還是盤菜,一抬頭,看見滿座疑惑的目光,我避開目光低頭急忙夾了一片放在碗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往下咽,呀!是盤菜,可周圍的人都看著呢!
2023關于過年的心得體會精選篇5
過年啦!又大了一歲。
小時候盼過年。過年可以吃到平時很少吃的好東西,可以穿新衣服,可以放鞭炮,大人那幾天也總是很慈祥,給他們拜年還可以得到好吃的或是壓兜錢(壓歲錢),可以和小伙伴無拘無束地玩耍,那種無憂無慮的心情,才是真正的節日的心情,才不枉了那美好的節日。大一點了,總是渴望快點長大,總是想去嘗試所有的事情,過年了就標志著自己離大人又近了一步,小小男子漢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種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心情,恨不得向世界宣告:我又長了一歲啦!我就要成為大人啦!
真的長大了,卻越來越怕過年。到臘月二十幾的時候,看見賣鞭炮的.攤位開始在街邊叫賣了,看見大紅燈籠高高地掛上了大小商店、家家戶戶,感覺熙來攘往忙忙碌碌采購的人們,竟暗暗詫異:真的就要過年了么?一年365天真的就這樣過去了么?自己就這樣又長了一歲么?一年來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女兒又大了一歲了嗎?父母更加老了嗎?爺爺奶奶身體怎么樣了,年前無論如何也要回家看一眼;無論怎樣,一年到頭了,長輩們都是要拎一點東西去看看的一年又一年,皺紋不經意間竟已悄悄爬上了額頭,經歷過了三十年風風雨雨的人生,也看過了不少生與死之間的事,對過年的感悟竟再也沒有兒時的心情,更多的只是對歲月無情流逝的感嘆與無盡惋惜。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時光催人老,我輩應奮蹄。莫待除夕日,回首空唏噓。